《古鄴滄桑》連載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古鄴滄桑》系列之七
第三章 漢末·曹魏篇
袁紹鄴城統四州
袁紹(153 —202年) ,字本初,漢末大將軍、鄴侯、太尉,汝南汝陽(今河南周口西南)人,東漢末年群雄之一,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官至大將軍,其弟袁術則稱仲家皇帝,袁氏一族可謂「五世三公一帝王」。
知名當世,文武雙全,英氣勃發。
東漢末年,靈帝駕崩,朝中宦官專權。
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合謀誅殺宦官。
事泄,何進被殺,袁紹率軍盡誅宦官,主持朝政。
後董卓專權,與袁紹政見不同,袁紹出走,董卓拜其為勃海太守。
初平元年(190年),關東州郡牧守聯合起兵以討董卓,袁紹被推為十八路諸侯盟主,自號車騎將軍。
董卓見關東協軍聲勢浩大,乃挾持獻帝,驅趕洛陽百姓遷都西京長安,臨走殺害袁氏家族50餘口。
初平二年(191年),幽州公孫瓚發兵,南襲冀州(當時冀州治所在鄴城,相當於現在的省會)冀州牧韓馥軍一戰潰敗,袁紹趁機奪取冀州牧韓馥地盤鄴城,自領冀州牧。
韓馥原任別駕沮授,頗有謀略,袁紹復其原職,留在帳前聽用。
此時,他躊躇滿志地問沮授:「如今賊臣作亂,朝廷西遷,我袁家世代受寵,我決心竭盡全力興復漢室。
然而,齊桓公如果沒有管仲就不能成為霸主,勾踐沒有范蠡也不能保住越國。
我想與卿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卿有什麼妙策?」
沮授回答說:「將軍年少入朝,就揚名海內;廢立之際,能發揚忠義;單騎出走,使董卓驚恐;渡河北上,則渤海從命;擁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眾。
威聲越過河朔,名望重於天下!如今將軍若首先興軍東討,可以定青州黃巾;還討黑山,可以消滅張燕;然後回師北征,平定公孫瓚;震懾戎狄,降服匈奴。
您就可擁有黃河以北的四州之地,因此收攬英雄之才,集合百萬大軍,迎皇上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陽。
以此號令天下,誅討未服,誰抵禦得了?」袁紹聽了,喜笑顏開地說:「這正合我的心愿!」隨即加封沮授為奮威將軍,使他監護諸將。
按沮授意圖先奪得青、並二州。
建安四年(199年)又率軍北征一舉消滅了幽州公孫瓚。
至此袁紹據鄴城轄黃河以北
冀(河北)、青(山東)、幽(北京)並(山西)四州,統領大軍數十萬,成為當時勢力最強的一方諸侯。
早在興平二年(195年)十月,漢獻帝在楊奉等人的護衛下逃到曹陽,後面李傕率軍窮追不捨。
這時,沮授提醒袁紹把漢獻帝這面旗幟搶到手。
他說:「將軍生於宰輔世家,以忠義匡濟天下。
目今皇上流離失所,宗廟受到毀壞。
而州郡牧守以興義兵為名,行兼并之實,沒有一人起來保衛天子,撫寧百姓。
現將軍已經粗定州城,應該早迎大駕。
在鄴城建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兵馬以討不臣。
那時,還有誰能抵禦!」沮授的意見遭到郭圖、淳于瓊的反對,他們說:「漢室衰微已經很久了,今天要重新振興談何容易!況且目前英雄各據州郡,士眾動以萬計,這時就是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的時候。
如果我們把天子迎到自己身邊,那麼動不動都得上表請示。
服從命令就失去權力,不服從就有抗拒詔命的罪名,這不是好辦法。
」沮授又苦口婆心地勸告:「迎皇上不僅符合道義,而且是符合當前需要的重大決策。
如果我們不先下手,一定會有人搶在前頭。
取勝在於不失時機,成功在於敏捷神速,希望將軍考慮。
」但是袁紹終於沒有採納沮授的意見,以致失去了一個極好的機會。
可是曹操卻毫不猶豫地抓住這個機會,當漢獻帝回到故都洛陽,曹操力排眾議,於建安元年(196年)八月,親自到洛陽朝見獻帝。
藉口洛陽殘破不堪,糧食奇缺,把漢獻帝轉移到許昌,在許昌建立新都城,從而把獻帝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以天子而令不臣。
曹操借天子以自重,略取了中原大片土地,此時關中的割據勢力也紛紛前來歸附,勢力發展很快。
開始,袁紹沒有把曹操放在眼裡,他曾舉薦曹操擔任東郡太守,把曹操當作自己的附庸。
呂布占領兗州,他又與曹操連和。
那時,彼此之間的關係還比較和諧。
現在,曹操迎獻帝於許都,曹操也成了皇帝自然的代言人,隨心所欲,號令四方,這是袁紹始料未及的,他實在後悔不迭。
同年,袁紹以:「迎皇上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陽」號令天下,準備發起向曹操進攻,直搗許都,劫奪漢帝。
監軍沮授、謀士田豐勸其進屯黎陽,據守黃河,以逸待勞,遣精騎以騷擾曹軍,俾不出3年可擊敗曹操。
而以郭圖、審配為代表的一部分將領主張迅速決戰。
袁紹採納後者的意見,建安五年(200年),發布討曹檄文,率10萬大軍進軍黎陽。
當年與曹操決戰於官渡,大敗,主力7萬多被消滅,只與其長子袁譚帶800多騎敗回鄴城。
兩年後慚愧憤恨病死,葬於鄴城東北20餘里處。
身後諸子互相爭權殘殺具都敗滅,所據鄴城與四州,後盡並於曹操之手。
操既定冀州,占據鄴城,親往袁紹墓下設祭,再拜而哭甚哀,顧謂眾官曰:「昔日吾與本初共起兵時,本初問吾曰:『若事不輯,方面何所可據?』吾問之曰:『足下意欲若何?』本初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言畢——甚哀——再拜!
對於袁紹的評價,陳壽在《三國志》里評論是這樣說的,紹「有姿貌威容」,又評曰「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至於後嗣顛蹙(zu),社稷傾覆,非不幸也.昔項羽背范增之謀,以喪其王業;紹之殺田豐,乃甚於羽遠矣!」但陳壽也評袁紹「治政寬猛有方」。
袁紹南征失利歸來後抑鬱而終的消息傳出時,河北百姓多為其流涕惋惜,說明袁紹亦是漢末的英雄能人之一,無愧於其「四世三公」的美名。
袁紹慘敗(三):袁紹如何將抓得一手好牌打爛?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袁紹家族有「四世三公」的美稱。出身富貴的袁紹並沒有像八旗子弟那樣墮落,恰恰是他將袁氏家族推向了頂峰。然而,又是經他之手毀了袁氏家族。東漢末年,袁紹雄霸一方,占據青、幽、並、冀...
細品袁紹麾下頂級文武大臣,如果一人不死的話,官渡之戰不會輸
袁紹作為東漢末年第一諸侯,不僅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而且猛將如雲、謀臣如雨;而且無論是文臣還是猛將,在當時看來,都算是最頂尖的存在,現在來盤點下袁紹手下最頂尖的文武大臣都是誰吧。文臣:TOP、4 荀諶
袁紹帳下第一等謀士,曹操惋惜的說,我有他早就得天下了
談起三國時期的謀士,恐怕曹操麾下的郭嘉已經被某些人吹到了天上去,也無怪乎有網友戲謔的稱之為「宇宙嘉」了,什麼「郭嘉不死,諸葛不出」,小編對此只想口可口可。實際上,就算「鬼才」這個稱號,也是杜撰來...
袁紹麾下最忠心的大將,曾差點暗殺掉曹操,不幸被侄子出賣而死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袁紹是漢末時代傑出的梟雄,其本身出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一族,麾下人才濟濟,讓其早期成為漢末坐擁四州之地的強大諸侯,連曹操都不如也。說到袁紹麾下的人才,我們最熟悉謀臣有沮授和田豐...
袁紹本來比曹操更有機會成功,為何卻不願意「挾天子令諸侯」
曹操在北方稱霸,多數人認為是他控制了天子,能夠號令諸侯,使眾多力量為他所用。但其實,在歷史上,袁紹也有這個機會去挾持天子,號令諸侯,甚至他成功的機會更大一些。那麼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為什麼最後是曹...
三國中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其實不止曹操一個
在三國中,一說到挾天子而令諸侯的人是誰,或許大多數人第一個只會想到曹操吧,畢竟曹操應該是最成功的一個。其實還有幾個也有過挾天子而令諸侯。只不過其餘幾個失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策略的有兩個人,提...
三國史上最悲劇的奇才是誰?未遇明主鬱悶而死
沮授五策中,四策是教袁紹如何才能壯大自己,第五策則是為復興漢室伏筆。沮授的心中,忠於漢室是人臣大義,作為四世三公的袁紹,世代蒙受朝廷恩惠,就算是其他人反叛,唯獨袁紹不可以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