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劉備借荊州,從孫權借的卻還給了司馬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末天下三分,魏、蜀、吳各領風騷,曹魏占天時,東吳占地利,蜀漢占人和,三足鼎立達數十年之久。

三國中,蜀漢實力最為弱小,劉備奔波大半輩子一直沒有安身之處,先是投靠曹操,後來投靠劉表,直到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擊敗曹操,才有了安身之處。

即使這樣,他的安身之處也還是借的,奠定三國鼎足的赤壁之戰也是靠諸葛亮借東風、借箭來完成的。

劉備、諸葛亮都善於借,不論故事是不是真的,卻凸顯了蜀漢集團的資源匱乏和窘迫。

一、劉備借荊州

民間有個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給世人的印象是,劉備在耍賴,借東西不還。

人們錯認為他借的是整個荊州,事實並非如此。

漢末荊州共轄七郡,南陽(襄樊一帶)、南郡(江陵一帶)、江夏、武陵、長沙、零陵、桂陽,本為劉表故地。

劉表死後,次子劉琮繼任為荊州牧。

曹操南征,劉琮束手投降,荊州名義上被曹操占領。

赤壁大戰後,曹操退歸北方,但仍占據南陽、南郡二郡,其餘五郡成為孫、劉兩家的戰利品,有待瓜分。

當時江夏郡已被孫權占領,其餘四郡莫知所屬。

劉備趁勢南下,收取四郡,成為戰爭的最大受益者。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江南四郡是劉備主動去取得,而不是從孫權「借」來的。

在劉備向江南發展的同時,周瑜圍攻江陵(南郡郡治所在地),經過一年血戰,終於攻克。

這樣,江夏、南郡被孫權占領,南陽郡仍在曹操的版圖之內,荊州七郡分割完畢:曹據其一,孫據其二,劉據其四,局勢穩定下來。

隨著劉備實力的迅速壯大,孫權「進妹固好」,藉以鞏固雙方的同盟關係。

劉備抓住時機,前往京口,向孫權提出「借」荊州的要求(實際上是暫借荊州南郡、江夏二郡,而並非整個荊州),孫權經過反覆權衡,部分滿足了劉備,將南郡「借」給劉備(江陵城直到周瑜死後才交割給劉備),江夏郡仍在孫權掌握之中。

孫權派諸葛瑾前往益州索討荊州時劉備的答覆:「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

經過商討,雙方決定,以湘水為界,中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東屬吳,南郡、零陵、武陵西屬蜀。

荊州之爭告一段落。

這就是「借荊州」和「討荊州」的全過程。

二、草船借箭、借東風

諸葛亮借箭和借東風的故事被人們傳得神乎其神,連普通老百姓都婦孺皆知。

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孫權借箭,後來這一件事被說書人加油添醋,移植到周瑜身上,再後來又移植到諸葛亮身上。

諸葛亮借東風也不是事實。

正史上諸葛亮並沒有參與赤壁之戰,也並沒有呼風喚雨之能,指揮赤壁之戰的人是周瑜,東風是長江上的一種自然現象,長期在當地操練水軍的周瑜和黃蓋對什麼時候起東風非常清楚,他們聰明地抓住了這一戰機打敗了曹軍,此外周瑜心胸也非常寬廣,與演義描寫不同。

這諸多借之中,只有劉備借荊州是真的。

但是即使是借荊州,也只是借了荊州的南郡。

後來孫權乘曹操進軍漢中之機,收回荊州大部。

再之後,諸葛亮病亡,司馬昭派鄧艾從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殺敗諸葛瞻,譙周力排眾議,勸劉禪投降。

而姜維接到劉禪的敕令後,試圖借鍾會之手復國,但是計劃泄漏,姜維、鄧艾、鍾會全部被殺,自此,蜀漢徹底滅亡。

蜀漢占領的荊州部分最終都到了司馬氏手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今天湖北省荊州市,是不是三國時期的荊州?

首先,三國時期荊州不是一座城。天下十三州,各州設刺史,當時的叫法是荊州刺史部。刺史其實官職不高,僅有六百石,主要負責監察考核官員,每年通知各郡官員到治所開會,漢壽(今湖南常德東北)就是荊州治所。...

赤壁之戰後,劉備獨得南荊州內幕

劉備在赤壁之戰後獲得荊州,一直是歷史上的一個謎,誰都知道,赤壁之戰雖然是孫劉聯軍打敗曹操,但實際上是孫權手下大都督周瑜率領大軍打敗的曹操,基本上與劉備方面沒有什麼關係.

令人惋惜的《隆中對》

諸葛亮在與劉備的對話中,首先以曹操能勝袁紹的實例,說明事在人為,成功要靠人謀(戰略)的基本道理,即「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接著就根據當時的天下形勢分析,並獲致四點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