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勤作筆記,告別淺閱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碎片化閱讀已成為當前人們閱讀的常態,儘管我們每天都在閱讀,但似乎有種相同的感受,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值得咀嚼的內容很少,能用上的也不多。
曾國藩終生以讀書自娛,形成了一套合理、有效的讀書方法,讓我們一同體味他的讀書奧妙。
說起曾國藩的讀書方法,他認為,讀書「一句不通,不看下句。
今日不通,明日再讀。
今年不通,明年再讀。
」此外,「讀書不二,一書不讀完,斷不看他書」,而且要「先認其貌,後觀其神」。
同時,他還給自己立下了讀書課程,「每日讀史十頁」,終身不斷……
值得一提的是,曾國藩在家書中常指導孩子們讀書,有一封特彆強調閱讀中的批判思考能力,不能迷信書中的權威。
咸豐八年十月,曾國藩在指導兒子紀澤讀《詩經》的信中談到,漢代和唐代學者註解《詩經》的缺點是有些牽強附會,優點是不會在註解中參入個人私見。
相比之下,朱熹的《詩集傳》要勝過前者。
朱熹重在體味詩的神韻,將《詩》引入文學領域而予以賞識,這是高明之處。
但朱熹認為《鄭風》全是諷刺與淫蕩的內容,則是不對的。
在此基礎上,曾氏教給兒子一個讀經的具體方法,就是勤作札記。
◑咸豐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核心提要:其愜意者,則以朱筆識出;其懷疑者,則以另冊寫一小條,或多為辯論,或僅為著數字,將來疑者漸晰,又記於此條之下,久久漸成卷帙,則自然日進。
◆ 勤作讀書札記 ◆
讀書札記重在兩個方面:讀書到心領神會之處,則記下自己此刻的閱讀心得;遇到疑問時,則將自己的所疑提出來,以後隨著學問的提高,對先前的所疑又有新的認識,也適宜將這一過程記錄下來。
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是採用這種讀書方法。
正如曾國藩當年苦讀經典,一躍龍門開拓人生新境界一樣,讀書獲得成效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堅持,二是積累。
其中,深度閱讀則需要讀者全身心的投入,並以作筆記的形式記下自己的心得感悟與問題,其成效遠非那些不加思考的淺層閱讀可比。
曾氏這種不盡信書、不迷信權威的態度以及記札記的讀書方法,於今人仍有指導意義。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拙誠文化」(hnzcwh)
曾國藩確實對相面有研究,但《冰鑒》一書不是他寫的
小珏說歷史——《曾國藩及湘軍》系列六十九 請勿轉載曾國藩是晚清的一個熱點人物,他以立德立言立功成就「三不朽」的偉業,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聖人」。後世也不斷掀起了學習研究曾國藩的熱潮,而他的相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