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可謂是三國第一牛人,諸葛亮自嘆不如,劉備為追他苦等了7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陳老師趣說三國第四十八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武有關張趙馬黃等猛將,文有孔明龐統法正等智者,劉備進入荊州之後,從來不擔憂人才的匱乏,所以,憑藉劉備出色的人格魅力吸引,興許,針對諸葛亮的三顧茅廬,應該就是劉備一生中最為辛苦的請賢之路了吧。
不過,這個人的出現,直接刷新了劉備禮賢下士的最高難度值。
這個人,就是名聲響徹荊益二州,冠名奇才的劉巴劉子初。
劉巴,表字子初,是荊州人士。
劉巴年少時就很有名氣,憑藉自己的才幹遠近聞名。
劉巴的大才再加上他的父親曾是江夏太守,也許因為如此,才名加上名門,使得劉巴養成了恃才傲物的固執性格。
這種性格,成為劉備終其一生,拚命相求也換不來劉巴的忠心的根本原因。
劉備在新野時,曹操率領大軍南征,準備剿滅劉備,順勢收復荊州,並且拿下江東,為一統天下更進一步,因此,在曹操大軍強勢壓境之下,劉備稍作抵抗,便知難而退,然而,荊州的繼任者劉琮並不想和劉備一起負隅頑抗,於是,劉琮率領荊州北部大部分兵馬城池歸降曹操,劉備東逃到距離江東更近,由劉表長子劉琦鎮守的江夏。
此時,在荊州一帶的名士,一向都聽說曹操如何兇殘,面前的劉備卻是如此的仁義,於是,這些名士都跟隨劉備而去,唯獨劉巴,執意北上拜會曹操,曹操便任命劉巴為掾,令他幫助自己勸降荊州南部剩餘的長沙、零陵、桂陽等郡縣城池。
劉巴為何選擇名聲不好的曹操,放棄仁義傳遍天下的劉備呢?之後,劉巴給諸葛亮的一封書信揭開了謎底。
曹操赤壁大敗後,劉備乘機奪取了劉巴為曹操勸降的荊南四郡,因此,劉巴不得已被困在了荊州,但是,他並不想歸降劉備,而是想要找機會回到曹操的地盤,所以,劉巴南逃到不屬於大漢版圖的交州,諸葛亮仰慕劉巴的大才許久,於是想盡辦法要為劉備招募他,可是,劉巴回復的一封信,道出了他不出仕劉備的原因。
這封信寫道:「我劉巴乘危歷險,本想順應天意,順應民心,讓荊州諸郡歸屬於曹公,這樣天下就能重歸一統。
可惜,你們這些人太看重道義,要麼就是看重私利,這不是我的智謀應該規勸的。
如果我實在沒有辦法,就去浪跡天涯,到大海上去划船流浪,再也不管荊州之事了。
」這封信說出了劉巴的心聲。
天下大亂已經足夠久了,如今,曹操已經雄踞北方,一統天下的趨勢已經出現,劉巴認為,我們應該順應這個趨勢,讓天下早日歸於和平,可是,荊州這些人,有的是愚忠大漢的蠢材,只知道一統天下的不能是曹操而應該是姓劉的人。
由此看來,劉巴還是個心懷天下的才子啊。
這樣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事實,劉巴之後還是出仕到了劉備帳下,只是就像是徐庶那般,身在曹營心在漢罷了。
劉巴在交州與當地太守有些不合,於是西去益州投奔了劉璋,劉備平定益州之後,劉巴為了保全性命,主動向劉備請罪,劉備為了顯示自己的仁義,也饒過了劉巴,並起用他為尚書。
之後,劉備稱帝所需的一些文誥策命,昭告於皇天后土神祗,都出自於劉巴之手。
劉巴年少時就遠近聞名,自然是能力不小,但是作為亂世中的一名臣子,劉巴雖然識時務,明白曹操所屬的勢力才是天下一統的最終勢力,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劉巴直到去世前的十來年,才明白這個道理,不然,劉巴也能夠在劉備帳下,開拓出屬於自己的一篇天空吧。
人生有時候就是如此,你認為對的事情不一定就是馬上發生的,需要時間的沉澱,要想堅持把對的事情貫徹下去,就要跑得過時間,耐得住寂寞,有可能付出生命也看不到自己的正確得到實現,所以,隨遇而安吧。
好了,陳老師的三國課堂今天就說到這裡了,喜歡三國的讀者朋友們可以點一下訂閱,陳老師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最新的三國趣談,感謝你們的觀看,也祝願讀者們都有美妙的一天。
諸葛亮在荊州有三大遺憾, 兩次看錯人, 一次錯過重大機遇
諸葛亮在荊州時間不短。從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隨叔父諸葛亮來到荊州直至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率部入川,總共是十九年。除了隱居隆中的十二年之外,跟隨劉備也有七年。這七年間諸葛亮做了不...
劉備三請諸葛亮名動天下,但你知道嗎還有人四拒劉備!
劉巴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劉曜是東漢蒼梧郡太守,父親劉祥是東漢江夏郡太守、蕩寇將軍。雖然是妥妥的官好多代,但劉巴從小熱愛學習,以致年紀年輕就名聲在外,成為各方諸侯爭奪的香餑餑。
三國此人,諸葛亮感嘆比不上,鄙視劉備、張飛,孫權稱高士
劉備身為三國時期叱吒一方的梟雄,手下諸葛亮也是一位不世出的奇才,在謀略、治國等方面都有超人一等的非凡智慧,堪稱「神人」。但是三國有一個人是叱吒一方的梟雄劉備與諸葛極為欣賞與推崇,此人就是劉巴,...
劉備手下有一位名士,連諸葛亮都自愧不如,卻一直瞧不起劉備
說起蜀漢著名的謀士能臣,大家自然會想起諸葛亮,畢竟當時尚未入仕的諸葛亮就能在隆中定下戰略方針,出山輔助劉備後,更是幫助劉備奪得荊州,聯合東吳北拒曹操,入主益州後休養生息,可是說是一個不世出的大...
此人是曹操的部下,諸葛亮自嘆不如,劉備花了13年,才招攬到他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自古楚地多才俊,一曲《離騷》越千年,荊襄九郡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中原戰亂不斷的時候,不少名士學子紛紛南遷荊襄,培育不少人才,雖然沒有潁川那邊那種百花齊放的感覺,但是也不乏奇才...
此人追隨劉備8年,才華橫溢,連諸葛亮自嘆不如,卻英年早逝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顛沛流徙,沒有固定的據點,不過因其人格魅力,總是有不少豪傑願意跟隨在劉備的身邊,不過也有非常討厭的劉備的存在,寧願逃或者投靠曹操,也不願意加入劉備陣容。其中...
諸葛亮三顧茅廬邀請一個人出山,結果如何?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顧茅廬是一個傳送千古的歷史故事。根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的記載,東漢末年,劉備三次誠訪諸葛亮,最終後者出山,並輔佐劉備。對於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可謂感激不盡。...
此人看不起劉備,諸葛亮自愧不如,是兩千年前的經濟學家
劉備作為漢末三分的一路諸侯,出身貧寒,起於微末,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霸業這是與劉備的人格魅力分不開的。不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描述劉備都是要先講劉備仁義為先,劉備也就是靠著仁義二字能夠籠...
他多次和劉備作對,劉備卻重用他,不殺他,諸葛亮都說不如他
在三國中,有這麼一個人,孫權佩服他,劉備最初恨他,後來想得到他,並揚言「誰害此人,我夷他三族」,就連三國智囊諸葛亮都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此人遠矣」。說了這麼多,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荊...
趣說三國:被遺忘的三國人才劉巴,劉備的財政大臣
劉備如此快的穩定益州財政和經驗,劉巴功不可沒。不過劉巴心裡可不是這麼想的,起初劉巴是看不上劉備的,想去投靠曹操。那麼下面就給大家說下,劉巴歸附劉備,輔助劉備的曲折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