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竟說自己不如他──蜀漢名士劉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豪傑並起,群雄逐鹿。

那個年代,出現很多能人異士、治世奇才,我們耳熟能詳的「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便是箇中翹楚。

其中有一位,得到諸葛孔明的大力推薦,助劉備穩定後方,為蜀漢一代名士。

《三國志‧蜀書》用一個篇章,講述了他的故事。

劉巴向曹

劉巴,字子初,出身於官宦世家,因其才華橫溢,年輕時就頗有名望。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南征荊州。

當時,劉備寄居荊州,屯兵樊城,他聽說劉琮歸降曹操,就率眾撤兵,退到夏口。

荊州楚地的很多名士都跟隨劉備,唯有劉巴北上拜會曹操。

曹操賞識劉巴的才能,任命他為掾吏,讓他招納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士民。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劉備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攻占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

劉巴無法招納三郡士民,也不能回去覆命,就想遊歷交州,再想辦法回到北方。

諸葛亮挽留

當時諸葛亮在臨烝,劉巴寫信給諸葛亮,說:「我歷經艱險,本想打算順應天心,說服民眾,使荊州諸郡歸順曹公。

但眾人只想私利、不顧道義,我無法用言語勸動他們。

如果真是時運不濟,我就浪跡滄海,不再回到荊州。

諸葛亮迅速回了一封信,提到:「劉公(劉備)雄才蓋世,占據荊土。

眾人紛紛歸心向蜀,天心民意傾向誰,已經非常清楚了。

您還想到哪兒去呢?」

劉巴回信說:「我奉命而來,就算沒有成功,也應當回去,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您又何必過問呢?」

終歸蜀漢 獻策解難題

在給劉巴的書信中,諸葛亮說劉備雄才蓋世,人心歸附。

但當時劉巴不這麼認為,他轉赴交趾,改姓埋名,後來因與交趾太守士燮意見不合,又來到益州,在劉璋手下任職。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攻下益州,劉巴才歸降劉備。

諸葛亮向劉備推薦劉巴,稱讚劉巴的才能,劉備就賜他官職。

劉備與劉璋開戰之際,曾和眾將士約定:「如果大事能成,劉璋府庫中財物任由你們去拿,我不會幹預你們。

」攻下成都後,士兵們全都扔下兵器,趕到劉璋的府庫去拿寶物,結果導致軍用不足。

劉備為此憂心忡忡。

於是劉巴向劉備提了一個建議,只要鑄造銅錢通行於市,平衡物價,並由官府設立集市,就能解決軍費難題。

劉備採納他的建議,果然幾個月後,府庫財物漸漸充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劉備在漢中稱王,任命劉巴為尚書,文誥及策命多出自劉巴之手。

劉巴為人清廉節儉,奉公循法,且才智過人,諸葛亮曾有「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劉巴)遠矣!」之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尚書令劉巴

劉巴(?-222年),字子初,荊州零陵郡烝陽縣(今湖南省衡陽縣、邵東縣一帶)人,三國蜀漢時期官員、名士。劉巴是零陵郡烝陽縣人,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祖父劉曜曾為東漢蒼梧郡太守,父親劉祥亦任江夏郡太守...

劉備一生最辛苦追尋的人竟然不是諸葛亮?

當年,劉備為了得到"臥龍"諸葛亮三顧茅廬,後其領荊州牧,"鳳雛"龐統來投。縱觀劉備尋訪賢才的過程中,最為辛苦的一位奇才,讓諸葛亮也自嘆不如,為了他,劉備追盡了荊州益州。這個奇才就是劉巴,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