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曹操的部下,諸葛亮自嘆不如,劉備花了13年,才招攬到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自古楚地多才俊,一曲《離騷》越千年,荊襄九郡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中原戰亂不斷的時候,不少名士學子紛紛南遷荊襄,培育不少人才,雖然沒有潁川那邊那種百花齊放的感覺,但是也不乏奇才。

其中有一人,不得不提,此人連諸葛亮自嘆不如,劉備曾言:誰敢傷他,滅其三族,最後成為劉備安邦定國的重臣。

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天下諸侯並起,群雄爭霸,經過數十年的征戰,最後形成了曹、孫、劉三家典型代表,其中曹操的勢力最為強大,基本一統北方,曹操的麾下人才濟濟。

坐鎮江東的孫權則剛剛起步,而劉氏則分為益州的劉璋,荊州的劉表,還有依附劉表的劉備。

公元208年,曹操決定南征一統北方,劉表病逝,其子劉琮選擇投降曹操,而寄居荊州屯兵樊城的劉備無奈之下,只能一退再退,退往江夏的劉琦所部,協同抵禦曹操。

在逃亡的過程之中,荊楚一帶的名士很多都跟從劉備而去,唯獨一人不願意追隨劉備,反而選擇北上,投靠曹操,他就是劉巴。

劉巴作為名士,本身又出身於官宦世家,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有名氣,連劉表都多次徵用,不過,沒有看上劉表而已。

劉巴覺得曹操應該是最終一統天下的雄主,故而選擇了曹操。

曹操對於劉巴的投靠,還是非常重視的,給予一個任務,那就是招納荊州南部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只是劉巴晚了一步,赤壁之戰,劉備、周瑜與程普率領的聯軍擊敗曹操,劉備趁勝占領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

曹操兵敗逃回北方,劉巴也沒有招降三郡,不能復命,準備逃跑。

然而在逃跑之前,作為昔日同為荊襄名士之一的諸葛亮,急忙寫信勸他歸順劉備,劉巴卻回覆:「受命而來,不成當還,此其宜也。

足下何言邪!」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使「先主深以為恨」。

劉巴最終還是逃到了交州,也就是現在的越南,不僅如此,還怕劉備通過渠道找到他,改姓為張。

不過,由於劉巴這個人高傲,不善交際,得罪交趾太守,只好再入益州,在劉璋手下任職。

然而沒有想到,劉璋昏庸,引狼入室,在不聽勸阻的情況下,將劉備請來,討伐張魯。

後來,劉備果然兵發劉璋,奪取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劉璋敗戰投降,益州落入劉備之手。

在劉備入川進圍成都時,劉備得知劉巴在成都,就命令軍中到:「如果有誰危害到劉巴,我將誅殺他三族。

」 由此可見,劉備對劉巴的看重。

直到這個時候,劉巴才正式歸降劉備,而已經距離劉備第一次招攬劉巴過去了13年。

劉備雖然看重劉巴,但是也非常討厭劉巴,原因也很簡單,看重是因為劉巴確實是天下奇才,曾在在歸附劉備後不久,就幫助劉備解決了國庫空虛的問題,在法正出世之後,擔任尚書令,負責處理日常政務。

討厭他,就是劉巴恃才傲物,總是不搭理張飛,張飛為此很憤懣,劉備因為張飛的緣故,對劉巴的這一點很反感,他對諸葛亮說:「劉巴這個人才智超人,如果無人替代,那麼就用他,如果有人替代,那麼就不必用他了。

然而諸葛亮卻說了一句話:「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徹遠矣。

」,讓劉備徹底的打消了這個念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三顧茅廬邀請一個人出山,結果如何?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顧茅廬是一個傳送千古的歷史故事。根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的記載,東漢末年,劉備三次誠訪諸葛亮,最終後者出山,並輔佐劉備。對於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可謂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