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此人,諸葛亮感嘆比不上,鄙視劉備、張飛,孫權稱高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身為三國時期叱吒一方的梟雄,手下諸葛亮也是一位不世出的奇才,在謀略、治國等方面都有超人一等的非凡智慧,堪稱「神人」。

但是三國有一個人是叱吒一方的梟雄劉備與諸葛極為欣賞與推崇,此人就是劉巴,劉巴,字,子初,出身於官宦世家。

其祖父劉曜曾為東漢蒼梧郡太守,父親劉祥亦任江夏郡太守、蕩寇將軍。

劉巴年輕時就很有名氣,時荊州牧劉表多次徵用,並推舉劉巴為茂才,但是劉巴早已看出劉表是個矯揉造作、追求虛名的貨色,成不了大器,而才華橫溢的他所要侍奉的,一定是要能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雖然劉巴劉備二人姓氏相同,但劉巴一直看不起劉備草根的身份。

所以劉巴認定,只有曹丞相才是他苦苦尋覓的「良主」。

在曹操進至新野,劉琮決定投降。

此時寄居荊州屯兵樊城的劉備聽聞劉琮投降後率眾南撤江陵,後又退往夏口。

荊楚一帶的名士很多都跟從劉備而去,劉巴卻北上拜會曹操。

曹操任命劉巴為掾,讓其招納荊州南部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占領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

劉巴不能復命,劉備在得知劉巴的行蹤後,希望諸葛亮可以勸說他歸順,然而劉巴對諸葛亮的建議不屑一顧,稱自己既然不能北返投奔曹丞相,便將南下交趾,絕不會屈身侍奉劉備。

劉備聞言,深以為恨。

但是造化弄人,劉巴到了交趾後與交趾郡太守士燮意見不合,去益州在劉璋手下任職。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想請劉備進入益州以討伐張魯,派遣法正去迎接劉備。

劉巴進諫到:「劉備勇力過人,讓他進入益州必然會造成禍害,不能請他進來。

」等到劉備進入益州後,劉巴又向劉璋進言道:「如果讓劉備去討伐張魯,相當於將老虎放歸山林。

」但劉璋都沒有聽從劉巴的意見,劉巴唯有閉門稱疾。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劉璋敗戰投降,益州落入劉備之手,劉備進圍成都時,命令軍中到:「如果有誰危害到劉巴,我將誅殺他三族。

劉巴成為了劉備的左將軍西曹掾。

劉巴在輔佐劉備期間,展現出卓絕的謀略和政治才能,以至於諸葛亮經常感慨道:「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而劉備也常對其大加讚賞,稱「子初才智絕人」

劉備手下將領張飛曾經到劉巴處就宿,劉巴卻不理會張飛,使張飛十分惱怒。

諸葛亮對劉巴說:「張飛雖是武人,但他非常仰慕先生你。

主公正召集文武人才,以成就一番大事業。

先生你雖然天性清高,但也應該放低一些格調吧。

」劉巴回答道:「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怎麼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談了?」劉備聽聞後異常憤怒。

東吳的張昭也曾和孫權談論此事,張昭認為劉巴心胸過於狹隘,不應如此抗拒張飛。

孫權則說道:「若讓劉子初隨世俗沉浮,為了取悅玄德而結交張飛,怎麼能稱得上是高士呢?

劉巴儘管看不起劉備、張飛,但卻為蜀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不僅提出穩定物價、充實國庫的系列措施,而且還與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李嚴合力編寫《蜀科》,奠定蜀漢的法律基礎。

劉巴簡樸清高從不順波逐流,儘管他不曾主動追隨劉備,但是他不慕榮利不喜外利的性格,也配得上稱呼一聲錚錚鐵骨的真漢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尚書令劉巴

劉巴(?-222年),字子初,荊州零陵郡烝陽縣(今湖南省衡陽縣、邵東縣一帶)人,三國蜀漢時期官員、名士。劉巴是零陵郡烝陽縣人,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祖父劉曜曾為東漢蒼梧郡太守,父親劉祥亦任江夏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