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何害怕被記載?蜀國為何不設史官?失街亭如何看諸葛亮計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歷史千百年來,諸葛亮的身份在不同人眼中有不一樣的形象:帝王說他是個忠臣;大臣說他是個賢相;學士看他是個智慧的精靈;百姓看他是神機妙算的神。
當然他可不像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哈姆雷特火暴,那句經典評語「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經過大家集體公認的,而諸葛亮這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呢?恐怕值得後人去仔細甄別研究。
因為,由他所把持的蜀漢政權的時候,竟然「國不治史,註記無官」。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中說:「……又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
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綢焉。
」結果搞得陳壽在寫《三國志·蜀書》時,竟然找不到足夠的史料。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設史官呢?
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纂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
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為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
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官方歷史。
唐朝劉知幾《史通·史官建置》中說: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可見不同的史官有不一樣的職責,他們共同記錄著王朝大小事務,給後人留下寶貴資料。
宋代文天祥的《正氣歌》里就有兩個典故:「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說的就是兩個著名史官的故事。
董狐,是春秋時期晉國晉靈公在位時的一個史官。
晉靈公年紀很輕就繼位為國君,不但幼稚,而且驕橫。
例如他在高台上用彈弓射擊行人,以此取樂;他的廚子因為煮熊掌煮得不合他的口味,他一怒之下竟然把廚子殺了。
對晉靈公的胡作非為,國相趙盾屢次諫諍,可是晉靈公不但不聽,反而要殺趙盾。
在這種形勢下,趙盾只得逃出都城,到外地避難。
這時,趙盾的同族趙穿舉兵殺死靈公,然後把趙盾叫回都城,另立晉成公為國君,趙盾繼續擔任國相,主持國政。
對這一件事,晉國史官董狐認為,殺死靈公的真正責任者應該是趙盾,所以就孔子對董狐稱讚道:「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不過,孔子也稱讚趙盾,說道:「趙宣子(即趙盾),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境乃免。
」
孔子的評論是否正確,姑且不論。
但無論如何,後來人們稱讚正直的史官,就叫做「董狐」;把直書其事的文筆,贊為「齊莊公為爭奪美女發生矛盾。
崔抒藉機殺了齊莊公,立了齊景公,自己做了國相。
對此,齊國太史記道:「崔抒弒其君」。
崔抒不願意在歷史上留下弒君的惡名,下令把這個太史殺了。
繼任的太史還是這樣寫,又被殺了。
第三個太史仍然這樣寫,也被殺了。
第四個太史照樣直書其事,崔抒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殺不絕的,只好作罷。
這時,齊國另一位史官南劉備死後,諸葛亮為託孤大臣,權傾朝野,全國上下唯他馬首是瞻。
朝中一切事務「咸決於亮」。
高度集權會使他容易把個人意志凌駕於國家和人民利益之上。
隨時隨地都會有過激行為發生,比如他如何排擠李嚴;如何劉禪;如何對待倉促發動北伐等等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例如馬謖失街亭一事,諸葛亮「違眾拔謖」,派遣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擔當前鋒,結果慘遭失敗,諸葛亮為保護自己地位,揮淚斬了馬謖,然而馬謖當時並沒有像外間廣為流傳的那樣去諸葛亮那裡請罪,而是在軍敗之後選擇了畏罪潛逃一途,後被緝捕歸案。
在諸葛亮判其死刑後,還沒來得及執行,就於獄中病故。
馬謖潛逃案還導致了與馬謖關係很好的荊楚集團的另一骨幹向朗(向寵叔父),因知情不報而被革職。
不難設想,蜀國當時要有史官的話,對於裡面所發生的內情定會有詳細論述。
「國不置史」這個舉動所產生的最直接的後果,便是在蜀亡以後,即使是作為蜀漢著名史學家譙周弟子的陳壽,在當代人修當代史的情況下,奉命修編的《三國志》里也惟有蜀書因為「行事多遺,災異靡書」,各類資料的嚴重匱乏,導致許多著名和重要的人物無法單獨作傳,最後僅僅只修了一卷便作罷了。
倘若說在劉備手上的時候是因蜀漢初建無暇顧及的話,那麼在劉禪當政後這麼長的時間內,政權穩固度應該已經大大地得到了提高,並且在擁有劉巴、秦宓、譙周、許靖等多名出色的文、史學人才情況下,作為自承漢朝正統的蜀漢朝廷依然「國不置史」,那就不太能以諸葛亮「猶有未綢」這樣簡單的失誤所能解釋得通了,而要是從「行事多遺」這個角度去看,更會多少令人疑惑其「國不置史」的目的何在。
諸葛亮感覺,設立史官會使他做事不能為所欲為,與其提心弔膽做事,不如根本就不設史官。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雖然取得了局部勝利,但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這次北伐可以用三個字概括——失空斬。
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失街亭,失街亭的直接因素是用了「言過其實」的馬謖,當然,這只是表面,如果深層分析,諸葛亮在用人和謀略上的雙重失誤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先從街亭的重要位置說起,街亭乃一地名,位於秦嶺西側,街亭東北有一城,名曰列柳城,這兩處地方互為呼應,是通往漢中的咽喉要道,是蜀軍必須據守的戰略要地,司馬懿出兵街亭前說:「亮若知吾斷其街亭要路,絕其糧道,則隴西一境,不能安守,必然連夜奔回漢中去也。
彼若回動,吾提兵於小路擊之,可得全勝;若不歸時,吾卻將諸處小路,盡皆壘斷,俱以兵守之。
一月無糧,蜀兵皆餓死,亮必被吾擒矣。
」這麼一處軍事要塞,理應派一名大將重兵把守,諸葛亮為什麼派一名既無實戰經驗而又剛愎自用驕傲自滿的參軍呢?
其實,諸葛亮是深知街亭之重要的,而且他一向謹慎從不願冒險,看看他在街亭這塊小地方的排兵布陣就能知道。
第一支軍隊,馬謖自告奮勇的兩萬五千精兵,為穩妥起見配備上將王平與他協同作戰。
第二支軍隊,派高翔屯紮列柳城,兵力一萬。
第三支軍隊,大將魏延領本部兵去街亭之後屯紮。
第四支軍隊,派趙雲、鄧芝各引一軍為疑兵。
這四支軍隊可以說安排的極為嚴密且井然有序,大將魏延本是這次北伐的先鋒,卻被安排在街亭之後的一道屏障,難怪他有意見,這麼一個陣法也充分說明街亭的重要性。
街亭還是失守了,馬謖被斬是咎由自取,想起先主「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遺言,諸葛亮是悔恨愧疚不已,回到漢中只好自貶三級、減食俸祿以示自我懲罰。
從任用馬謖上看,諸葛亮在識人、察人、用人上比劉備稍遜一籌。
這是用人上的失誤。
街亭之敗,應該說也是謀略上的失誤。
諸葛亮六出祁山無非是想攻取長安實現統一中原的理想,但他一生謹慎不善於用奇計出奇兵,而採取穩紮穩打的戰略戰術,從土地、人口、綜合國力上說,蜀漢不用點「花招」就想統一中原,似乎不可能。
其實很多人都能看出諸葛亮計謀上的不足,魏延曾提出「出子午谷直取長安」的建議,老對手司馬懿也曾說:「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經取長安,早得多時矣。
」看來「出子午谷直取長安」算得上一條奇謀,只是孔明「但恐有失,不肯弄險」而已。
《三國志》注引里還列舉了諸葛亮首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倒戈,諸葛亮不但不快速接管,反而「徐行不進」,致使三郡再度落入魏國之手,說明諸葛亮「不求近功」欲一舉而成的作戰思路。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掃清北伐障礙,先使用「反間計」
剝奪了司馬懿兵權,然後趙雲力擒五將、罵死王朗等,只是小說的演繹故事。
「曹睿一面增兵5萬,一面派司馬懿統兵20萬來拒諸葛亮,而諸葛亮卻沒有隨機應變,僅派兩萬五千兵力去應付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本來兵力懸殊如此之大,加上司馬懿又善於用兵,馬謖焉能不敗?歷史上的諸葛亮智謀到底如何,還是讓我們從歷史中尋找答案吧。
《三國志·諸葛亮傳》說,「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陳壽對他的評價應該是客觀公正的,評曰: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看來,謀略確非諸葛亮之所長。
我們今天所了解的足智多謀用兵如神的諸葛亮,只是民間傳說或宋元以來的雜劇家、小說家的藝術虛構而已,但這絲毫不影響諸葛亮的形象,因為,在後人心目中,他依然是智慧的化身!因為他的政治抱負是正統的,他所從事的事業是正義的!
名人介紹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後出師表》原文翻譯及賞析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
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
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
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
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
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
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
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
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
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
凡事如是,難可逆見。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不能並存,帝王之業不能苟且偷安於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討伐曹魏。
以先帝那樣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來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討敵人,是能力微弱而敵人強大的。
但是,不去討伐敵人,王業也是要敗亡的;是坐而待斃,還是主動去征伐敵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點也不猶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時候,睡不安穩,食無滋味。
想到要去北伐,應該先南征。
所以五月里渡過瀘水,深入不毛之地,兩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愛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業不可能局處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著危險,來執行先帝的遺願,可是爭議者說這不是上策。
而敵人恰好在西面疲於對付邊縣的叛亂,東面又要竭力去應付孫吳的進攻,兵法要求趁敵方勞困時發動進攻,當前正是趕快進軍的時機呵!
現在謹將這些事陳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謀臣見識廣博,謀略深遠,但還是要經歷艱險,身受創傷,遭遇危難然後才得安定。
現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謀臣也不如張良、陳平,而想用長期相持的戰略來取勝,安安穩穩地平定天下,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點。
劉繇、王朗,各自占據州郡;在議論安守策略時,動輒引用古代聖賢的話,大家疑慮滿腹,胸中充斥著懼難;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討,讓孫策安然強大起來,終於并吞了江東,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點。
曹操的智能謀略,遠遠超過別人,他用兵像孫武、吳起那樣,但是在南陽受到窘困,在烏巢遇上危險,在祁山遭到厄難,在黎陽被敵困逼,幾乎慘敗在北山,差一點死在潼關,然後才得僭稱國號於一時。
何況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艱險來平定天下,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點。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謀對付他;委用夏侯淵,而夏侯淵卻敗死了。
先帝常常稱讚曹操有能耐,可還是有這些挫敗,何況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證一定得勝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點。
自從臣下進駐漢中,不過一周年而已,期間就喪失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將領及部曲將官、屯兵將官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等士卒一千餘人。
這些都是幾十年內從各處積集起來的精銳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擁有的;如果再過幾年,就會損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時拿什麼去對付敵人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點。
如今百姓貧窮兵士疲乏,但戰爭不可能停息;戰爭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裡等待敵人來進攻和出去攻擊敵人,其勞力費用正是相等的。
不趁此時去出擊敵人,卻想拿益州一地來和敵人長久相持,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點。
最難於判斷的,是戰事。
當初先帝兵敗於楚地,這時候曹操拍手稱快,以為天下已經平定了。
但是,後來先帝東面與孫吳連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淵掉了腦袋;這是曹操估計錯誤。
看來復興漢室的大業快要成功了。
但是,後來孫吳又違背盟約,關羽戰敗被殺,先帝又在秭歸遭到挫敗,而曹丕就此稱帝。
所有的事都是這樣,很難加以預料。
臣下只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
至於伐魏興漢究竟是成功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預見的。
【作品鑑賞】
《後出師表》重點放在了表達軍事方略以及對此次北伐持有反對意見人的駁難
上本文選自三國時期吳人張儼的《默記》,作於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比《前出師表》晚了一年。
此時正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預期成果之時,為消除各方阻礙,在第二次北伐臨行之際,諸葛亮向後主劉禪獻上了這篇《後出師表》。
因此較之前表而言,後表的重點放在了表達軍事方略以及對此次北伐持有反對意見人的駁難上。
《後出師表》作於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大臣們對再次北出征伐頗有異議。
諸葛亮立論於漢賊不兩立和敵強我弱的嚴峻事實,向後主闡明北伐不僅是為實現先帝的遺願,也是為了蜀漢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議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動搖。
正因為本表涉及軍事態勢的分析,事關蜀漢的安危,其忠貞壯烈之氣,似又超過前表。
表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句,正是作者在當時形勢下所表露的堅貞誓言,令人讀來肅然起敬。
因為重點是駁斥反對北伐的人,所以本文以議論見長。
既是議論,就免不了論點、論據和論證三部分,而本文就是圍繞著這三要素進行的。
文章的中心論點集中在第二次北伐該不該進行,該如何進行上。
為此,作者通過三方面的陳述來論證這個中心論點。
首先,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此乃先皇臨崩寄臣以大事,這一論據是文章的前提,抬出先帝的遺命來證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極具權威性。
況且在當時那個才弱敵強的情況下,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將論據與當時蜀漢所面臨的形勢緊密結合起來,避免了空洞的說教,更見政治家之本色。
《後出師表》圍繞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進行的
為安定國內人心,使之支持北伐,諸葛亮一再重申自己為之復出的努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說明國家已做好充分準備,有足夠力量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時,曹魏政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腹背受敵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就為北伐勝利再添勝算。
以上是諸葛亮就第二次北伐該不該進行的論斷,為了取得朝臣支持,他必須就此次北伐的可行性作出回應。
針對朝中可能出現的疑慮,文中舉了六個未解來辯駁。
首先列舉了漢高帝劉邦,他雖能嘯命豪傑,奮發材雄(司馬貞·《史記索隱》),在打天下過程中仍不免涉險被創,危然後安。
然後是漢末割據一方的劉繇和王朗,只知論安言計,動引聖人,不敢奮起反抗,結果被吞併。
這一正一反揭示了戰則生,不戰則死的道理。
由遠及近,曹操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但也同樣經歷了無數次的磨難才獲得了片刻安定局面。
以曹操的才華尚且如此,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又何能必勝。
再從兩國實力上作比較:軍事上打天下的老臣逐漸凋零,經濟上遷延不決必將導致民窮兵疲,攻守之間勞費正等的局面。
《孫子兵法》中強調用兵宜速不宜久,這是亟須北伐的重要根據。
清余誠讀至此,曾喟然有感:頓挫抑揚,反覆辯論,似是平列,而文義實由淺入深,一氣貫注,這就是說文中的六個不解是按嚴謹的邏輯順序來的,是一個逐層深入的系列。
《後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兩句話準確地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質
行文至最後,又起波瀾。
夫難平者,事也,意思是事情的結果很難判斷,平同評,這裡是作者的反思。
建安十三年,劉備為曹操所潰於當陽,奔走夏口。
當時曹操額手相慶,認為天下一統指日可待。
但後來劉備聯合東吳,在赤壁與曹軍決戰,大獲全勝。
進而西取巴蜀,舉兵北上,消滅夏侯淵,奪取漢中,使興復漢室變為了可能,這些都是曹操所始料未及的。
然而,就在蜀漢國力蒸蒸日上之時,東吳卻背信棄義,攻取荊州,致使關羽敗死麥城。
劉備為替關羽報仇,同時欲藉機一舉吞併東吳,卻在秭歸大敗而歸。
世事無常,於此可見一斑。
由此作者得出一結論:凡事如此,難可逆見。
這段話,是讓蜀國上下有失敗亡國的準備,同時也要有統一全國的信心。
在成敗利鈍還難以預知之時,作者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份表章作於漢室三分之際,表現了作者興邦建業,忠貞不二的品格。
本文善於表達,通過舉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毫無呆板說教之嫌。
通讀本文,諸葛亮那份為國為君鞠躬盡瘁的精神令後人景仰,一句死而後已將那顆赤誠之心表現得淋漓盡致。
由於本文是第一次北伐失敗後所作,為提升士氣,穩定朝局,作者在議論上氣勢宏偉,感情上慷慨豪邁。
六個臣之未解將文章之氣逐層提拔以至巔峰。
與此同時,說理上義正詞嚴,間接地將苟安之心駁斥地體無完膚。
氣生於理,理又藉助氣則更見立論之高遠,雖無驚人之筆,但仍很具說服力和震撼效果。
三國系列個人評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
諸葛亮為什麼要揮淚斬馬謖?1800年後,商業大佬馬雲說出真正原因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到三國前期這段歷史,是對這句俗語最好的證明,在那個戰亂不斷的年代裡,能夠統籌全局,敢於圖謀天下的梟雄,數量繁多;能夠運籌帷幄之中,絕勝於千里之外的謀士,舉不勝舉;能...
《出師表》——諸葛亮一生的執著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這篇表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到底歌頌誰?蜀國沒有一寸土地是他打下的嗎?
按照正史,蜀國沒有一寸土地是諸葛亮打下的。三國演義寫的諸葛亮的勝仗基本上全部是虛構的,或者移花接木從別人頭上搶功勞硬安到諸葛亮頭上的,諸葛亮在正史上其實只是個搞後勤的。1 草」船」借箭:無此事,...
諸葛亮的後人如今都在何處?諸葛亮的後代都有誰?
諸葛亮是我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創造了三足鼎力的局面,但是他死後蜀國也隨之滅亡,蜀國滅亡後諸葛亮的子孫如今在何處卻無人知曉,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