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最慘的一個國家——吳國: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提起三國,人們總是會下意識的想到奸詐的梟雄曹操、仁德的皇叔劉備、忠心的趙雲、無敵的呂布,但很少能有人第一時間提起吳國。

究其背後的原因,在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實在太過深遠。

不得不說羅老對基情滿滿的蜀國青睞有加,不但在書中將魏國設定成大反派,給蜀國加上了強大的主角光環,還將吳國的一些經典戰功轉嫁到了蜀國頭上。

那究竟蜀國都冒領了哪些戰功呢,且看小編一一分析。

赤壁之戰

最經典的莫過於赤壁之戰了,孔明獻火計、借東風、聯合吳國一起製造了這場中國歷史上知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

其實火攻計是黃蓋所提出來了,周瑜作為東吳大都督,總領兵權征伐戰事,在查看曹軍的排兵布陣後才決定採納此計。

人家老曹手裡那麼多兵,還要訓練數月的水戰,並且將大船全部連接在一起才敢跟東吳開戰。

皇叔帶領的是跟曹操一樣的陸軍,拿什麼上戰場。

不過是在曹操大敗之際,與呂蒙一起水陸並進共同追擊曹操,還沒追上。

草船借箭

周瑜心裡苦啊,你說你捧人家就捧唄,踩我做什麼,是不是欺負我死無對證。

草船借箭是赤壁之戰中經典的小插曲,除了表現出諸葛亮過人的謀略與膽識之外,還側面描繪出了一個嫉賢妒能、容不下人的周瑜。

真是的草船借箭其實是一場意外,孫權親自乘船去曹軍水寨前查看,曹操一看這陣仗,猜到孫權可能親自來了,於是集結所有的弓箭手齊射。

船隊避之不及在箭雨中飄搖,結果船發生了傾斜,孫權趕快下令掉頭,使兩面都受箭,扔下全部輜重避免吃水太深,讓船恢復平衡。

單刀赴會

關羽版本的大家再清楚不過了,一人一刀數名隨從,便敢渡江前往東吳燒烤赴宴。

魯肅:what???

沒錯,單刀赴會的真正主人公其實是魯肅,劉備占據荊州後拒不歸還荊州,吳蜀也因此劍拔弩張,關係愈加惡劣。

魯肅為了大局,維持孫劉聯盟,便邀請關羽會談。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魯肅見關羽對荊州所屬之事顧左右而言他,不禁急了:當初吳主同情劉備沒有棲身之地,才割愛借荊州以濟其患,使有所庇蔭。

現在翅膀硬了,想不認帳了?

此時關羽身邊持刀的周倉說:天下土地,有能力有德行者居之,豈是你東吳說啥就是啥。

關羽聞言起身,奪過周倉手中的大刀厲聲呵斥:你懂個屁!國家大事哪有你說話的份?再敢多嘴當下我就殺了你!

說的雖然是周倉,魯肅卻咂摸出了其中威脅的意味,驚覺自身的處境,嚇出了一身冷汗,酒也醒了,趕緊收拾收拾找藉口撤了。

還有哪些吳國與蜀國之間的軼聞趣事呢,歡迎在評論區中分享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說三國,道三國,你真的了解三國嗎?

說三國,道三國,你真的了解三國嗎?說完可能有些人就不服氣了,三國演義大大小小的讀了十好幾遍,三國里的有什麼事不知道,但看官莫急,這些三國的冷知識你可能還真的不知道,且聽我慢慢道來:

這三個謀士如果沒有英年早逝,三國將更加精彩

原標題:這三個謀士如果沒有英年早逝,三國將更加精彩三國時期正逢亂世,但是也人才輩出,各個勢力都有自己的謀士武將,可以說為了爭奪地盤而鬥智鬥勇。像曹操就有五大謀士,吳國雖然不及曹操但是也有魯肅、張...

三國魯肅遣子問路的故事

「魯肅遣子問路」是一則謎語,是1982年五月長江中下游六省市十四個單位在江西廬山舉行的「匡廬謎會」,其中九江隊為了盡地主之誼,寫下一副對聯,該對聯為:魯肅遣子問路;陽明笑啟東窗。

三國名將系列之「防守反擊之王」

三國東吳立國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當屬「江東四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決定三國最終格局的三場戰役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猇亭之戰),有兩場是他們其中的人幹的。「赤壁之戰」,周瑜自導自演,魯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關羽大意失荊州:受傷的何止是蜀漢!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

東吳四大都督排座次,應該沒人有意見

縱觀三國時期吳國歷史,有四位大都督最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火燒赤壁的周瑜,締結孫劉聯盟的魯肅,奪取荊州的呂蒙,大敗劉備的陸遜。那麼他們四位究竟誰的能力最強,誰對東吳的功績最大呢?下面我們逐一分析。...

諸葛亮派關羽去守華容道只因這件大事所致

當時曹操最強,孫權次之,劉備最弱。面對曹操的強勢進攻,孫權才聯合劉備,打了赤壁之戰共抗曹操。戰後周瑜對荊州垂涎欲滴,畢竟荊州居東吳上游,順流而下對東吳威脅太大。荊州又沃野千里,利盡南海。要不是聯...

東吳的四個大都督,誰最厲害?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東吳,大約是三國分立中國力最弱、存在感最小的政權了,不過還是裝下了很多人才,傑出的代表莫過於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了。

大智若愚,三國鼎立局面的推動和堅守者-魯肅

《老子》中有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看過三國的人對魯肅都不陌生,大多數人認為他太老實了,簡直是三國時的活雷鋒。魯肅夾在諸葛亮和周瑜之間,被兩人欺負,最後居然借荊州給劉備,至其死而未全要回,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