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工作啟示:官渡之戰後曹操是如何步步盡收河北之地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俗話說:走不視地者顛。

就是說,走路時光顧著走而不看地面的路況的話,就會栽跟頭。

在工作中,事有輕重緩急,你如果不理順思路,光一個勁兒的干,那是瞎忙,可能會感到累但卻沒有取得一定成效,或者說工作效率也不高。

我們來看看曹操是如何安排工作的。

官渡之戰之後,袁紹雖然慘敗,但是他的北方勢力並沒有垮掉,東漢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安排部署了一次重要的戰役:倉亭之戰,此戰後,曹操才真正的牛氣起來。

東漢建安五年,袁紹於官渡被曹操擊敗,數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至此袁紹元氣大傷,但河北人口眾多,袁紹在退回河北後,會合其子袁譚、袁熙、袁尚以及外甥高幹,又開始養精蓄銳,以圖再次南下,消滅曹操。

經數月準備,袁紹於建安六年冬在平丘渡河,意圖襲取陳留,再攻占許昌,擊敗曹操。

曹操方面,郭嘉準確判斷出了袁紹軍的意圖,於是建議曹操主動北上迎擊袁紹。

【郭嘉】

雙方於倉亭相遇,此次袁紹的兵力依舊比曹操多,但吸取了上次官渡一戰的教訓,步步為營,不急於進攻,慢慢逼近曹操,以尋找有利戰機。

而曹操急於求戰,為此焦頭爛額。

此時,程昱獻上「十面埋伏」之計,於是曹操主動撤退到黃河邊,並用許褚引誘袁軍發動攻擊,因曹操背水一戰,手下將士又是百戰精銳,因此再次將袁軍擊敗,袁紹敗退時,十支伏兵依次殺出,袁軍開始崩潰性的潰散,至此曹操再一次擊敗袁紹,將袁紹的元氣徹底擊散。

(對於倉亭之戰,史書上無記載,只在《三國演義》中對其有詳細的描述。

此戰前如若袁紹駐軍河北不出,休整幾年,操袁之爭還難分勝負,但袁紹偏偏耐不住,倉亭之戰後,河北以再無實力與曹操抗衡,這一戰徹底決定了河北最後的歸屬。

倉亭之戰後,袁紹吐血而亡,但北方勢力仍然不可低估,於是,曹操在一段休整後, 便開始安排大規模的北伐工作:

1、放緩步調,待敵自亂再出手。

北伐第一撥的敵人就是袁紹的殘餘勢力,袁譚和袁尚,203年的春天,曹操帶著大軍,跟袁譚、袁尚戰於黎陽,一戰成功,把袁譚袁尚打敗了,大軍就一直推到袁紹的老巢鄴城,到鄴城轉一圈回軍撤退了。

這是曹操再次使用的技巧,曹操的原則是能用頭腦解決的事情,絕不用武力解決。

袁譚、袁尚、袁熙在袁紹死後,為了爭接班人進行了激烈的鬥爭,曹操就利用了這個矛盾,坐山觀虎鬥,曹操就假裝引兵去攻打劉表,一方面震懾劉表和孫策,一方面騰出空間讓這哥幾個掐,時機合適了再回來收拾他們。

【袁尚】

袁尚歲數小,但是有軍事才能,兩戰兩勝,把袁譚打到了南皮。

袁譚就決定找曹操把袁尚滅了,這叫引狼入室。

曹操的大軍就打敗袁尚,袁譚在那裡看熱鬧,曹操又直搗鄴城老巢,取得了決定性的優勢,袁譚有一點點後悔。

2、收攏民心,穩定後方再進兵。

曹操在占領鄴城以後,專門去袁紹的墓前去祭奠,曹操是哭之流涕,把袁紹的家人、寶貝、物品全部還給了袁紹的妻子,還撥專款照顧袁紹家人生活,曹操哭袁紹有三個原因:

第一,確實有感情因素,曹操跟袁紹是髮小。

曹操在人生的轉折點袁紹是給過幫助的,在曹操羽毛沒有豐滿的時候袁紹保護過他。

第二,政治因素,當時袁尚滅掉了,袁熙、袁譚、高幹這些人在,袁紹的勢力也都在。

袁紹很愛老百姓、很愛下屬的廣施恩惠,有大量人是支持袁紹的。

曹操是希望通過哭能籠絡更多的民心,穩定後方,準備做第三件事情,就是乘勝追擊掃平北方,當時袁譚已經投降了,袁熙還在割據,高幹也在割據。

曹操決定先討伐袁熙、高幹,結果沒想到,在曹操揮兵北上的時候,袁譚造反了。

曹操有回兵打敗了袁譚,在這一去一回當中。

就引出了曹操北方的第三個策略。

3、鎖定焦點,集中力量抓關鍵。

凡事都有重點,作為單位領導,只有帶領團隊不斷尋找,事業發展的關鍵點,並加以解決,我們的事業才會不斷向前推進。

做事情的原則就好比挖井,資源有限,不要挖太多的井,把注意力集中到幾個點上才能突破,有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功,不是資源和能力的問題,而在於貪大求全,要鎖定焦點。

在這幾個敵人當中,曹操鎖定的是離自己最近的袁譚,204的七月份,消滅了袁尚,袁尚跑到袁熙那去了。

205年的正月就打敗了袁譚,把袁譚抓住了,斬了。

206年三月份,曹操大冬天征苦寒之地并州,消滅了高幹。

就剩下袁尚、袁熙了,縮在幽州,而且這兩個人找到了靠山了,和少數民族烏桓的勢力結合起來,曹操當時面臨的形式是要不要北征烏桓。

在這個問題上,曹操的隊伍中,再一次爆發了激烈的爭論。

曹操的每一次重大問題,都有不同的聲音,有爭論,這個組織特別健康。

有一個聲音說如果我們捨近求遠,揮師北上,征烏桓打幽州,萬一後方的劉表攻擊我們怎麼辦。

而且劉備和劉表已經和兵了,離我們很近,很危險。

而且打烏桓道路艱險,大多數人建議不要征烏桓,這個時候郭嘉又站出來了,再一次提出了正確的意見,他講了兩件事:

第一,劉表座談客爾,這個人你讓他指點江山可以,干點實事幹不了,他自保還可以。

還有劉備到他那去了,他要考慮怎麼把劉備擺平,顧不上我們。

第二,烏桓的首領認為我們不可能遠征他去,他沒有防備,如果我們去了,戰役的主動權在我們手裡。

曹操再一次採取了郭嘉的正確建議,一個人要多謀善斷,多謀容易,善斷難,出選項容易,選一個正確的難。

曹操就帶著大軍北上征烏桓了,一戰就把烏桓打敗了,當時光是胡、漢兩族投降的人就多達二十幾萬,最後,袁尚、袁熙跟烏桓的貴族少數人就逃到了,遼東公孫康那裡了,將士又要乘勝追擊,曹操再一次不打了,凱旋迴去了,袁尚、袁熙的頭公孫康會切下來給我們。

曹操說袁尚袁熙和公孫康之間,他們是有防範的,等他們自己斗就可以了。

時間不長,公孫康就斬了袁尚、袁熙,把腦袋送給曹操了。

烏桓之戰取得勝利後,曹操徹底平定了北方,在整個北征過程中,曹操可謂是周密安排,張弛有度,充分顯示出他過人的謀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雄安故事之曹操北征烏桓駐軍易縣

東漢末年,曹操在統一北方的戰爭中,於官渡之戰大敗實力強勁的對手袁紹,基本掃清了統一道路,袁紹也因為這一戰憂鬱而死,但袁紹的兩個兒子袁尚、袁熙投奔烏桓。為清除後患,曹操意欲進擊烏桓。不少將領認為...

曹操縱橫天下的重要武器:竟然就靠它

縱觀三國時局,可以說,在戰術層面上,曹操並不比對手強大,也沒有占到很大的優勢。可是曹操有一個強大的智囊集團,進行戰略方面的策劃,這點才是曹操傲視天下的絕對優勢。 開始的時候,曹操與呂布爭霸濮陽,...

三國演義之何為地理優勢?

地理位置的問題,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歷史上那些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把地中海作為內湖的巨大帝國,像什麼羅馬、拜占庭、阿拉伯、奧斯曼之類,都在周圍強大鄰居的打擊下或解體或消亡。我們中國能夠屹立東方幾千...

《古鄴滄桑》連載九

《古鄴滄桑》系列之九作者/黃超第三章 漢末·曹魏篇孟德據鄴雄霸北方一、橫掃袁氏殘餘,平定冀、青、幽三州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郭嘉?三國中郭嘉有何表現

郭嘉,傳說中三國的第一鬼才,那麼多人喜歡郭嘉,首先是因為《三國演義》以及周邊小說遊戲,先入為主之後,愛屋及烏,連正史中曹操集團的兩大謀士荀彧的清雅、荀攸的忠厚,都比不上郭嘉的不拘小節,那么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