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託孤時,對一重臣說一句肺腑之言,他不聽最終被諸葛亮流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八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武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

」這是《三國演義》中對劉備的描寫。

劉備是漢室後代,本應身份尊貴,但因推恩令的推行,到他這一代時,已經淪為一介布衣。

劉備早年喪父,與母親生活,相依為命,以賣鞋為生,生活艱苦,23歲時,帶領關羽、張飛立功,被封為一縣尉。

之後的幾十年間,曹操、孫權等人崛起,占據著一方領土。

而劉備在諸侯混戰中不僅沒有一席之地,甚至不得不投靠袁紹等人,過著仰人鼻息的生活。

直到建安十二年,與劉備相識六年的徐庶向劉備推薦了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

劉備三次前往拜訪,才見到諸葛亮。

諸葛亮向劉備陳述的三分天下的計策,這篇論說就是後來著名的《隆中對》。

初出茅廬的諸葛亮協助劉備得到荊州,奪取川蜀。

公元前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政權,史稱蜀漢。

這一政權持續了四十三年,歷經兩代帝王,於263年被魏所滅。

初登帝位的劉備好高騖遠,為給關羽報仇,不顧眾人反對,攻打吳國,慘遭失敗。

若不是白毦兵等人的保護,劉備必死無疑。

退守白帝城的劉備不久就病逝了。

臨終前,把兒子劉禪託付給了諸葛亮和李嚴。

劉備甚至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當時李嚴擔任尚書令一職,劉備託孤時,對他說一句肺腑之言「你的才華比不上諸葛亮,應當和諸葛亮團結起來,才能夠名垂青史。

」然而他不聽最終被諸葛亮流放,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劉備死後,李嚴認為自己功勞極大,毫不關心國家政事,只求平穩度日。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出兵北伐,竟出現了糧草供應不及時的問題。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在戰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嚴辦事不力,不僅不低頭認錯,甚至呵斥諸葛亮的北伐行為。

諸葛亮將其廢為平民,流放梓潼郡。

直到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李嚴都沒有被起用,不久後,病逝在梓潼郡。

如果李嚴能夠聽從劉備的提議,與諸葛亮合作共事,共創大業,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筆者認為,諸葛亮有絕世之才,義膽忠肝,鞠躬盡瘁。

連司馬懿也稱讚他「真乃天下奇才也」。

諸葛亮雖有才能,但他的才能卻不是帝王之才,治世之才。

諸葛亮事無大小,事必躬親,沒有哪一個帝王可以做到這一點。

帝王要善用部下,諸葛亮卻做不到這一點。

關羽錯失荊州,損失了蜀軍10萬兵力,劉備伐吳,夷陵之戰大敗,又折損了5萬兵馬,劉備本人也在這一役後病逝。

諸葛亮輔佐劉禪時,蜀國已經大不如以前。

魏蜀吳三分天下,蜀國實力最弱。

輔佐劉禪這樣一位碌碌無為的君主,勞心費力,可以說是耗盡了諸葛亮的最後精力。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蜀國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堪為萬世之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是如何用計把託孤大臣李嚴搞掉的?

劉備叱吒半生終於成就帝業,但卻未來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悅就接連遭受了親友離散悲痛、國土丟失惱怒、兵敗夷陵的憤恨。公元223年,這位漢末梟雄突然病重垂危,於是,安排後事便成了當務之急。然而,誰能繼承...

李嚴和諸葛亮關係如何 李嚴因何罪被斬

在新版電視劇《三國》中,李嚴這一人物形象大體上還是遵從了歷史上的真是形象。原是劉璋手下,在綿竹投降劉備,劉備臨終前接受託孤遺命,最後也是因為在諸葛亮出岐山時運糧不力獲罪被貶為庶民。只是其中有了很...

三國時期李嚴本事幹練深受器重卻差點被斬首

李嚴,字正方,三國時期南陽人,後改名為李平。李嚴早年為郡守中的小官,因為能幹而被人稱道。荊州劉表調李嚴前往各處任職,後又被劉璋任為成都縣令,皆是以才幹被人稱讚。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李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