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如何廢掉劉備託孤重臣李嚴,做到大權獨攬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擊敗曹操、占據戰略要地漢中。

在這樣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劉備部將關羽孤軍北伐曹魏,雖然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呂蒙以白衣計乘機奪取荊州,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

劉備聞後傾全國兵力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李嚴等人託孤。

蜀漢政權的根基主要是由三個勢力集團組成:占主導地位的劉備嫡系荊楚集團,前益州刺史劉璋時期的東州集團,本地人為主的益州集團。

益州集團從劉璋時期開始就沒能在政治上占據大的舞台,一直處於一個陪襯的地位,所慮不大,這一點,我們從《三國志》的傳記就可以知道,蜀漢就是除去王室成員,列傳中本地人士才也十九人,大約只占了三分之一強,而且無一是高層官吏,均為下級官吏和侍郎一類的閒官。

因此需要考慮的乃是荊楚、東州集團之間的問題,而李嚴恰恰屬於東州集團的。

後諸葛亮出師北伐,李嚴在這期間積極地策反原蜀漢降將、曹魏的上庸守將孟達,他一直以來對自己與諸葛亮並列為託孤大臣這一重要的政治地位,是時刻不忘的,也是時刻以此為己任的。

但蜀漢前後三次北伐這樣重大的行動,諸葛亮都沒有一絲讓他參與的做法,也是肯定讓他十分不滿的,因此他除了發出前面所說的「求以五郡置巴州」等等表示不滿的信號外,還以另一種方式展開了對諸葛亮一直以來排擠他這一舉動的反擊。

建興八年230,魏大將軍曹真三路攻蜀,諸葛亮拒之,隨即準備第二年出軍進行第四次北伐。

這回他再次要求李嚴率軍北上漢中受他節度,諸葛亮在後來列舉李嚴罪狀的表章中,對李嚴當時的反應是這樣寫的: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漢中,平說司馬懿等開府辟召。

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際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豐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時之務。

《三國志·蜀書·李嚴傳》。

此時李嚴對諸葛亮開府而他沒能享受同等待遇一直是耿耿於懷的,他要得到他這個和諸葛亮並列的託孤重臣所應該享受的待遇,也就是要和諸葛亮一樣,可以開府選拔官吏。

建興九年231春,蜀軍在諸葛亮的統帥下第四次北伐,兵出祁山與魏軍對峙。

然而諸葛亮這次依然運氣不太好,在後來的一段時間內碰上了連續的暴雨天氣,導致漢中的糧運不繼。

由於暴雨而導致糧運不繼,他就先讓參軍狐忠、督軍成等一群人去前線以朝廷名義召諸葛亮撤軍,然後上表後主說諸葛亮撤軍是誘敵之計,而當他在漢中聽說諸葛亮開始撤軍時,卻又假裝吃驚地說「軍糧饒足,何以便歸」,種種互相矛盾的漏洞前後非一,導致最後「辭窮情竭,首謝罪負」。

李嚴最終被貶為平民,在與諸葛亮的權力鬥爭中敗了下來,這標誌著蜀漢政權中再沒有可以威脅荊楚集團地位的勢力存在,而諸葛亮也再找不到一個有足夠分量和他分庭抗禮的對手,徹底地鞏固了他的地位。

在蜀漢政權中,甚至將皇帝包括在內,他也都是唯一掌握著蜀漢最強實權的第一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風雲事件4——李嚴被廢

李嚴被廢關鍵在於三個字——不識趣。分析李嚴被廢就得分析蜀漢政權的構成和劉備在託孤中對於李嚴的用意。蜀漢政權是由三股力量構成:荊州勢力、東州勢力、益州勢力,劉備對於三股勢力的政策主張一貫就是以荊州...

白帝城託孤,劉備是否做了除掉諸葛亮的準備?

伯牙子期,知音難覓。在三國這個亂世之中,劉備和諸葛亮不僅是格式化的君臣關係,更是難得的一對知己。然而,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劉備和諸葛亮的融洽關係出現了裂痕。在吃到夷陵之戰的苦果後,劉備在白帝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