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战争与和平》是伟大的小说? - 知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硬要说这部包含了宗教,哲学,战争,历史的巨著有一个中心思想的话,我认为托翁在不断告诉大家一个观点:我知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全书充满着对世界的敬畏,对无知又自大的 ... 文学俄国文学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战争与和平(书籍)为什么说《战争与和平》是伟大的小说?关注者1,237被浏览776,169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18​5条评论​分享​92个回答默认排序达维多夫脑袋不经常使唤的话,是会秀逗的​关注1,749人赞同了该回答1.这部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融合进了哲学、美学、宗教学等等东西于一体的社会百科全书(有点夸张了)2.引用@安德引用的那句巴别尔的话:"Iftheworldcouldwritebyitself,itwouldwritelikeTolstoy."-IssacBabel托尔斯泰并没有刻意去营造一个世界,只是还原了世界的本来面目罢了。

至于这个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历史。

3.托尔斯泰这本书很无聊。

因为虽然写的是战争与和平,却在大段大段讲和平。

等在真正到了战争的场面,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些精彩场面(好比说骑兵冲到步兵方阵切菜切瓜)。

而且他所写的几个主人公参加战争,那叫一个惨烈:安德烈公爵第一次负伤,出现了几秒真男人的情况,突然负伤倒地。

尼古拉参加战斗,结果手被打伤被迫撤退(而且后来还向人吹嘘自己多么勇敢)皮埃尔想要参加战斗,结果被炮弹震晕,醒来之后就跑了。

拿破仑莅临战场指挥战斗,无非就是在那里喝喝茶,听听报告,并没有带领士兵冲锋。

这就是战争吗??这就是那场曾经将数百万人卷进去的事关俄国民族存亡的卫国战争吗?是的,这就是真实的战争。

这就是现实主义的战争。

在战争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而作为浪漫主义者的彼得·罗斯托夫的遭遇,或许是暗示浪漫主义战争的非真实性与悲惨结局?4.托尔斯泰这本书写得棒极了。

尤其是那些与主题看似无关的通篇大论,尤其是在尾声的最后,讲了一大堆纯粹理论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正是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

5.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简单讲的话,就是历史是由权力推动的。

历史的进程包含着无数偶然性,这些偶然性共同组成了历史的必然性。

尽管在偶然性只下,可能会出现一两个杰出人物,但是这些任务在历史面前也是身不由己的,不过是小丑罢了。

对于历史的洞察,需要真正的生活的睿智而非理论理性的把握。

6.权力,并不是一般政治学意义上的权力,在托尔斯泰看来,权力是人对人的一种关系,不同的权力集中到一起,成为了历史的合力,形成了一个历史权力金字塔。

而在金字塔的顶端,就是我们认为的英雄人物。

7.历史的偶然性就是金字塔底端的基座,这是作为历史的大多数。

但是通常,一般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时候,觉得这些无数的偶然是很难把握的,所以就从中抽出一个特例或者干脆直接找金字塔顶端的英雄人物进行解读。

但是这解读的只是历史的某个小部分,并非整个历史全部,尤其是作为大多数的金字塔的底座。

而且从权力金字塔本身来看,作为顶端的英雄人物,他只能去直接影响自己下面有限的一部分。

而对于权力基座的大多数偶然性,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至于那种以英雄人物作为历史原因的、动因的,则是非常可笑的的。

英雄的命令经过层层传递,到达底部的时候已经是面目全非,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英雄的命令都能传达到地步,真正能够传达的总是少数的,但是这并不能作为历史的原因,只不过是所有原因中的很小的一部分。

所以这里托尔斯泰极力将英雄人物的独特作用贬低,甚至将他们当作普通人中的一份子来看待。

这也就是托尔斯泰独特的英雄观。

而他更为看重的,则是作为权力金字塔基座的广大偶然性——人民群众。

8.托尔斯泰的英雄观,是对传统的唯心史观的颠覆,尽管他的观点是建立在历史怀疑主义上的(历史的真正原因我们并不知道)。

而对于这点的阐述,则是体现在拿破仑这个人物身上。

托尔斯泰笔下的拿破仑,不再有英雄的光环。

而成为了某个自认为自己的英雄的英雄。

里面提到拿破仑有抖脚的习惯,这无非是拿破仑认为的能够使自己像英雄的举止。

甚至拿破仑也可以去模仿凯萨等人一言一行,这与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拿破仑完全不一样。

而且在拿破仑远征俄国的一开始,亚历山大一世拍了个近臣去见拿破仑,拿破仑在这个使臣面前的自以为是与粗鲁举止,证明了拿破仑无非就是一个借助时势起家的暴发户而已。

后面在描写博罗季诺会战的时候,拿破仑的自负与傲慢也暴露无遗,甚至在军事指挥上,他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更多的是刚愎自用。

因而托尔斯泰对拿破仑的极力普通话,则构成了他对英雄主义史观的深刻颠覆。

9.而在描绘拿破仑的对手的时候,德国将军们是非常严格的理性主义者,相信军事科学的存在,可是在托尔斯泰这里,他认为军事科学是虚妄的,军事史是由于一些偶然的军事行动组成的,这些德国将军显得无比可笑(尤其还有一段调侃德国人、意大利人、英国人、俄国人的自信,认为德国人的自信源于对于绝对真理的信仰,俄国人的自信源于无知的睿智——这一点表现在库图佐夫的身上)。

10.托尔斯泰专门描写了巴格拉季昂公爵的绝地反击战役。

里面有一个细节,说是巴格拉季昂公爵故意表现出勇敢,这是作为一个统帅应具有的品质,但是他当时对战局并没有确切的把握。

这里也是对于英雄主义的颠覆。

11.在描写库图佐夫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最多的是库图佐夫的虚弱与衰老,甚至当库图佐夫最后去世的时候,也是用很平静的一句话描写的。

可是为什么这么一个老头子,能够打赢当时的绝世统帅拿破仑?这是因为库图佐夫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睿智,这种睿智是洞察历史规律的重要能力。

在博罗季诺会战之前,库图佐夫一直在后撤,等到与法军展开会战的时候,俄法双方损失惨重,正当众人认为俄军胜利的时候,库图佐夫认为他们已经输了这场会战,他主动要求部队撤退。

后来法国人溃逃的时候,众人皆以为可以追击法军,库图佐夫极力阻止众人的行为,当有人真的去追击了,却遭遇了失败。

尽管我们认为,在整个博罗季诺会战及其后,库图佐夫显得十分软弱,但也不能不承认,他的所作所为是深思熟虑,是在考虑了俄军与法军的真实情况下做出的结论(法军虽有溃败,却也有战斗力反击。

俄军虽然处于优势方面,但是在追击法军的过程中,非战斗减员请款十分严重,而且俄军在追击过程中也精疲力尽,无力发动彻底的歼灭法军的行为。

)这就是库图佐夫的睿智。

他能够洞察表象之后的本质,作出符合具体情况的选择,这一点,也只有库图佐夫才能把握到,与他相比,其他的将军则显得庸俗(追逐名利)。

12.皮埃尔·别祖霍夫,是书中标准的男一号。

私生子、在国外生活过10年、理想主义者,这些标签无疑使他成为了上层社交圈的另类。

在皮埃尔刚登场的时候是在安娜·帕夫洛夫娜的晚会上,这个玩会正如托尔斯泰在后来说的那样,是一个政治风向社交晚会,也是上层较为重要的社交圈子之一。

而我们亲爱的皮埃尔同志,一上来就展现了冒失的一面:在晚会上谈论有关拿破仑的问题,并对拿破仑具有比较高的评价,结果被安娜·帕夫洛夫娜以优雅的社交技巧堵上嘴。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初入社交圈的冒失的皮埃尔,国外的生活与教育经历,使得他具有国内一般贵族所没有的眼界,他的脑海中有着那么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却也很难完整表述。

不过他身上最大的一个特点善良此时也已表现出来。

善与爱在他心中尚处于萌芽阶段。

他所变现出来的更多的是软弱。

皮埃尔尽管具有良好的心性,却也是一个意志薄弱的浪荡子,在安德烈公爵面前保证与多罗霍夫之流断绝联系,转身便去参加酒会,还做出了出格的举动而被逐出彼得堡。

此时的皮埃尔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初期,在继承了父亲的大笔遗产之后,尽管在外人看着是炙手可热的最佳择偶对象,而他自己却还是保持着以前一贯的善良、不成熟的特性。

后来在自以为的情况下向海伦求婚,缔结了一段让他痛苦的不幸的婚姻。

而后,在醋劲的作用下,皮埃尔提出与多罗霍夫决斗并取得胜利,这一冒失的举动并没有带来平静,反倒是让皮埃尔与海伦彻底分开,顺带着敲了皮埃尔一笔。

接着就是皮埃尔的第二阶段,共济会阶段。

可以说,这个阶段是对皮埃尔影响最大的阶段,虽然我们说后来莫斯科大火以后的皮埃尔转变更为迅速,但不能否认的是,共济会阶段已经将皮埃尔内心的善于美彻底拉到了台前,也让皮埃尔的模糊的善与美的观念成为了具体的概念,尽管这个阶段皮埃尔的这些想法还是有着浓厚的理想性甚至是空想性。

这里得先拽点俄国思想史的内容。

俄国历史上,共济会还真的是存在于俄国上层,并且对俄国知识分子的诞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俄国的知识份子最早源于贵族,而在贵族知识份子正是形成之前,贵族知识分子总是一小波一小波的小群体,联系这些小群体的就是共济会。

皮埃尔在共济会,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善与爱。

共济会的入会仪式神秘而庄严,这正好符合了皮埃尔的心理变化:当遮蔽在双眼之上的黑布被去掉后,光明便涌入皮埃尔的内心。

从皮埃尔的言行举止来看,他是真的信仰共济会,这与同时期的其他共济会成员不同。

当他与安德烈公爵再次见面的时候,皮埃尔满怀热情向安德烈公爵一吐心声,从他的言语里我们能感觉到皮埃尔的真挚信仰。

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这种感觉是在不断减弱,那么失落的皮埃尔又会怎么样?于是到了皮埃尔的第三个时期,1812年莫斯科时期的皮埃尔。

皮埃尔之前曾经做了个占卜,预示着他将要亲手刺杀拿破仑,结束他的残暴统治。

皮埃尔怀着这个信念留在了莫斯科。

有意思的是,这时候皮埃尔选择的是去导师的书房里面沉思、思考。

一些法国人来到了这里。

尽管皮埃尔决定要隐瞒身份,可是在他熟悉的法国人面前,他软弱了,刺杀拿破仑的坚定信念也随之动摇。

在动摇之中,因帮助亚美尼亚女人主持公道而被法国人逮捕。

这时他遇到了对他影响最大的另一个人:普拉东。

普拉东只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老兵,可是在皮埃尔眼里,他是最纯洁的人,是皮埃尔心中善于爱的具体化身。

如果说共济会阶段的皮埃尔认为的善于爱就是共济会所推崇的哪种抽象的爱,那么对于现阶段的皮埃尔来说,真正的现实意义上的爱,就是如同普拉东那样生活,对生活充满真挚的善意与热爱,也可以理解为身处逆境中的人格的自由。

有个插曲,就是皮埃尔走出板棚大喊的那句话:你是管不住我的,我就是我,绝对的不朽的灵魂(与原文有出入)。

·我们发现,在此皮埃尔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被生活所左右的皮埃尔,而成为了生活的主人。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尾声里面,从彼得堡回来的皮埃尔。

这个时期的皮埃尔,在彼得堡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怀着崇高的热情,意欲参与社会改造。

这里所讲的志同道合的人,其实就是十二月党人。

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俄国历史的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标志着俄国知识分子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等上历史舞台。

他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贵族小团体,而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爱国主义的感染下,众多贵族投入到保卫俄罗斯民族的1812年卫国战争,在俄国军队离开俄国,直至占领巴黎的这段过程中,这些贵族青年份子看到了西欧的现金与文明,看到了不曾在俄国看到的自由。

等他们回到国家以后,发现整个卫国战争,高涨的民族情感无非是为现存的制度提供了新的支持。

那么怎么办?干!干掉这旧世界!皮埃尔这里的十二月党人,还只是处在密谋阶段,尚未提出武装起义的想法(毕竟离十二月党人起义还有一年时间。

)以赛亚·伯林说,托尔斯泰笔下的皮埃尔·别祖霍夫是一个探索者的形象。

我赞同这个观点,而且认为皮埃尔探索的正是生活中的善与爱。

这种善于爱是深刻蕴藏在人性之中,尽管我们可以从抽象的角度大致勾画出一些图景,可是这些都是非生活的善与爱。

真正的善与爱,在于你发自内心的生活方式、待人处事的态度。

我还认为,皮埃尔的探索者身份,是某种意义上的俄国知识份子先驱的写照。

这条线索就是是赫沃罗斯季宁公爵——十二月党人。

普列汉诺夫在其著作《俄国社会思想史》中认为,赫沃罗斯季宁公爵正是俄国知识份子的先驱之一。

他自幼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对于俄国社会的症结有着深刻的体现,尽管他的思想并没有后世的知识份子那样激烈,却也点燃了俄国知识份子的叛逆的精神火种。

早期的皮埃尔正是这位思想家的写照。

假如皮埃尔能够活到80岁,那么他将卒于1865年。

或许他会成为斯拉夫派,或许是40年代人。

未完待续……编辑于2014-05-2013:49​赞同1749​​92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Alkaid.K​​体育盐究员​关注154人赞同了该回答刚刚读完了《战争与和平》一书,之前曾经看过苏联版的电影,在看书的时候能够时不时的将人物的面貌套进书中,看完之后一方面觉得早就应该阅读这部书了,另一方面也觉得如果是几年前,或是学生时代,对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东西无法更深刻地了解。

在这里分几个方面阐述一下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地方,就如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生经历,兴趣爱好都会让我们在阅读这部书的时候产生一些让自己有所关联的感触,比如我,是一个渺小的普通人,对研究历史有很大的兴趣,也希望将来能够进行文学创作,在这基础上,我希望谈一谈从我的角度,发现的这部书对普通人,对历史爱好者,对志在成为作家的人所产生的启迪。

对于普通人,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无论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无论是贫是富,是单身还是有了伴侣,都能够在这部作品中得到升华的就是其对于幸福的探讨。

就我自己而言,一线城市中产家庭的独生子女,出国留学读书,学历还行,比起很多人而言还是相当幸运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一直感受不到那种幸福感,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个人感情生活上,现在已经接近而立,在之前十多年的时间里,这方面都是失败的。

或许也努力的想要去追求爱情,但是结果是失望的,到了现在我已经不认为在这方面能够有一个如同年轻时候的理想那样的结果了。

第二,工作方面,固然养活自己不是问题,但总有时候想着我是不是做着自己特别喜欢的工作?是不是做着能够实现自己抱负,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这种或许并不算不幸,但又感受不到幸福感,总是在生活中努力和期待之后品尝到一个接一个苦涩的结果的状态就是在读这部书之前的自己。

在这部作品里,安德烈和皮埃尔的身上都可以看出与我相似的状态。

他们出身贵族,在经济上无需担心,在婚姻上,从外人看来似乎也是无可抱怨,然而在他们的第一段婚姻中,都感受不到幸福的滋味。

在开篇的时候,安德烈对好友劝导:当你还不敢说你已经做到你能做的一切以前,当你还没有停止爱你所选择的女人,还没有把她看清楚以前,千万不要结婚,不然你就会大错特错,以致不可挽回了。

到老得不中用的时候再结婚吧。





不然你身上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都会毁灭掉。

一切都在琐碎小事上消磨掉了。

这一段话看上去也十分有道理,的确在之前,包括现在我的人生岁月里,就算感情从来没有在我的生命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我的生命也绝非没有意义的。

至少在之前的岁月里,我在研究生阶段去波士顿待了两年,然后毕业之后相继去印尼和俄罗斯待了不短的时间,认识了新的朋友。

假如从一开始,我在高中或是大学的时候就有了伴侣,我不敢说我现在的生活是更好还是更差,但至少,我会少掉很多难忘的经历,会把时间和金钱消磨在一些对我而言兴趣不大的琐碎事情之上。

可以说从这部书一开始,我就似乎找到了自己之前的生活中正面的,值得庆幸的地方,我没有感情生活,但却有着很多美好的,高尚的东西。

而在之后,皮埃尔也陷入了不幸的婚姻,并努力尝试着在宗教中寻求解脱,而安德烈随着丽莎的难产去世,陷入一种自责,颓唐的情绪,他们在这一时间的又一次相见,从各自的角度,再一次谈到幸福,同样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皮埃尔试着劝朋友从颓丧中走出,而安德烈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对皮埃尔那时的迷信,和对信仰的依赖的轻蔑,在这个时候给出对幸福的解释是这样的:我认为,在生活中只有两种实在的不幸:受良心责备和疾病。

只要没有这两件坏事,就是幸福。

尽管这可以说得上是安德烈在情绪低落之时的反馈,但是却暗暗的和后面皮埃尔经过1812年战争的升华后对幸福的感触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幸福实际上是应该简单的,而不应该是贪婪的。

真正意义上的不幸并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那么多的东西,而就只是两点:对得起良心和保持健康。

从这一段感触联系我自身的生活,的确我是可以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我终究是幸福的,也应该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这一点。

我很健康,几乎没有生过什么大病,能吃能睡,我做的一切事情也都不受良心责备,对得起自己。

尽管这样一来,或者物质上也好,情感上也好,并不是那么的让自己满意,但我绝不是一个不幸的人。

自从读到这一段文字之后,我内心的郁结开始纾解,我也不需要再去过于努力的争取些什么,或是追求异性或是别人的青眼相看。

作为我自己,我是幸福的,这不建立,也不需要建立在别人的反馈之上,靠着安德烈和皮埃尔的对话,我想开了。

之后,当安德烈经过与娜塔莎的感情和背叛,再经历过博罗金诺的生死和弥留时娜塔莎的陪伴,直到最后看破生死,平静的接受死亡,当皮埃尔作为俘虏,经历过苦难的行军,从九死一生中走出来,两人心中何所谓“幸福”的感觉也得到了最终的升华。

我的俄罗斯朋友特别欣赏卡拉塔耶夫这一个人物,而他短暂的出现,给了来自于贵族,以往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皮埃尔真正的信仰的力量,而不仅仅只是共济会的那些神秘主义。

在战乱中的一顿粗茶淡饭,一点点保暖衣物,一个倒头大睡的地方让皮埃尔得到了真正的,有关幸福的启示:人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幸福,幸福就在他本身,就在满足人的自然需要,而一切不幸福并不在于缺少什么,而在于过剩。

就如同之前安德烈的感悟一样,原来幸福是那么的容易,而我们的追求和企图心有时候并不是把我们带向幸福,而是相反,这些超过自然需求的过剩把我们带向了不幸。

这些光鲜亮丽的东西所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远不如饥饿时的一顿饱饭那么强烈与美好,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要去追求不幸,而不是感受自己的幸福呢?一直到战争结束后,皮埃尔和娜塔莎还有玛丽相遇时,最后一次给出对幸福的定义:我们总以为,我们一旦被抛出我们走熟了的道儿,就一切都完了;其实,美好的,新的东西才刚在开始。

只要有生活,就有幸福。

原本幸福就应该是这么的简单,只要有生活,就有幸福。

从普通人的角度,《战争与和平》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描写了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是有多么优秀的文笔,亦或是有什么作家方面的曲高和寡的地方,而是简简单单的指明了通往幸福的道路。

在读过这部书之后,当我与我的朋友们闲聊的时候,不管他们的性别,他们的生活状况,感情状况如何,我都很努力的向他们推荐这一部书,因为我相信无论是谁,都可以从这部书里看到一些能够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哲理,去得到那些本不应该难得到,但很多人却都感受不到的东西,也就是“幸福”。

从历史研究者的角度,尽管成书于一百多年前,但是仔细阅读起来,书中很多的观点都与我作为社会学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殊途同归的,简而言之,无论是社会学对历史的研究也好,还是托尔斯泰也好,都是持着一种反英雄主义的态度,与其把某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归功或是归咎为某个历史人物天才也好,蠢材也罢的决策,不如去正视那些不同事件相互碰撞产生的偶然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这部书中,托尔斯泰着墨最多的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库图佐夫。

对拿破仑的描写,从书开始的地方,无论是皮埃尔也好,安德烈也好,都把拿破仑当做英雄与天才,赞颂他的杀伐果断,统帅天赋,然而自从安德烈第一次受伤开始,就对拿破仑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亲眼看到的拿破仑的“英雄形象”相比于他倒下时看到的那高远的,宁静的,无限的天空竟然是那么的渺小。

而也就是从这一段开始,对拿破仑的描写从一开始那一个充满自信,仿佛无所不能的英雄,变成了一个倒行逆施,自以为是的小丑,一直到1812年战役的惨败。

拿破仑还是拿破仑,他的决策既没有更好,也没有更坏,只是从一开始,他的决策本来就影响有限,只不过是他高估了自己,把成功归结给自己而已。

真正决定战役成败的,其实并不是统帅,而是广大士兵的士气之类看似微小,却能够聚沙成塔的东西。

在莫斯科的胜利广场站走下地铁,一边是通向卫国战争纪念馆,另一边则是前往博罗金诺战役纪念馆的道路。

在这座纪念馆的前面有一座库图佐夫的铜像,就如同红场前朱可夫的铜像一般,也是骑马昂首而立。

然而在书中,对库图佐夫的描写可没有半分的英勇豪气,他就是个瞎了一只眼,反应迟钝的将死老头。

然而他比起拿破仑而言,最大的可取之处就在于他能够顺从民意,顺从那些诸如士气之类的被他自负的对手所忽略的东西。

这个朴实,谦虚,因而才是真正伟大的形象,不能归入历史虚构的所谓人民的欧洲英雄那种伪造的模式。

帮他赢得胜利的不是那种拿破仑式的自以为能够掌控一切的自信,仅仅是谦虚的意识到自己并非无所不能,忍耐地顺从天时地利人和。

不为自己的能够多拿几枚勋章,而是珍爱着自己的人民,直到最后都不愿意去追击穷寇,为此多付出人命的代价,认为只需要稍加追赶,让法军自行瓦解就可以了。

在敌人已经消灭,俄国已经解放,并且达到光荣的顶峰,一个俄国人民的代表,一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就再也没什么可做的了。

留给人民战争的代表只有一死,于是他死了。

库图佐夫这位在无数历史学家眼里如此伟大的人物的去世,在托尔斯泰的笔下也如同他活着时候那样的谦虚平淡,一句“他死了”就交代了他的结局。

两位在史书中顶天立地的英雄,在托尔斯泰的笔下,一个人狼狈得像个小丑,一个人平淡得不值得更多追悼,这就是托尔斯泰给我们带来的,反英雄主义的史观。

不要说拿破仑和库图佐夫了,就算是书中的主角安德烈在1807年拿着帅旗在乱军中振奋士气向前冲锋的英雄时刻也不过就只是瞬间而已,马上就被炮火打倒,没有一丝的主角光环,就好像一个在战场上的人应该遭受到的命运一样,不是英雄,只是千千万万的伤兵中的一员而已。

古人留给我们许多英雄史诗的典范,其中的英雄人物乃是历史的全部趣味,但是我们还不能习惯于这样的事实,那就是这类历史对于我们人类的时代是没有意义的。

真正决定历史的,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只是一些巧合,比如莫斯科的大火,比如军纪的败坏等等等等。

这种在他的时代超前,在我们的时代依旧合适的史观也为这部书增添了更加深邃的光彩。

从对大文学家作品的揣摩与学习的角度,托尔斯泰的这部作品就如同他所歌颂的库图佐夫那样,是朴实无华的,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伏笔,就只是平平淡淡地,按着时间顺序地记叙着属于不同人物的故事。

要说思维敏捷的地方甚至远远不如那些推理小说那样让人无数次不得不翻到已经读过的页数才能理解后来讲述的故事,但是之所以这本书在文学创作的角度上依旧伟大,不在于那些浮华的描述或是宏大的场面,而在于对人物的塑造上。

在这本书里,主要人物并非像福尔摩斯那样从一开始就有近乎神祗的魔力,即便睿智如安德烈依旧是随着故事的推进而慢慢成长,蜕变。

这种成长不光是外在的职位,地位或命运的改变,而是完完全全发自内心深处,作为人自身的成长。

在这部书中,完成蜕变的人物之多,故事串联之柔和让人赞叹。

粗粗数起来,皮埃尔由花花公子一步步发现幸福的意义;安德烈从高傲到颓唐再到复苏和再度低落直到最后的淡薄之间的成长;尼古拉罗斯托夫从一个青涩青年成长为一个豪门望族的栋梁,发现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鲍里斯从一个普通的青年变成一个追名逐利只知道走捷径但也求仁得仁的“成功者”等等等等,其他女性的角色,玛丽也好,娜塔莎也好同样有着这样的成长过程,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内心,然后做出改变。

一部伟大的小说不需要曲高和寡,也不需要卖弄文采,只要简简单单的从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的事情上探寻那些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十分重要的事情,再让我们看一看这些事情是如何让一个人物由内而外的成长,就足够了。

这也正是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这一部长篇大作之所以能够跨越百年依旧给我们带来震撼的地方。

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得到幸福,就向他(她)推荐《战争与和平》吧。

照片自摄于莫斯科的1812年战争博物馆,托尔斯泰博物馆等地微信公众号:行走的彩蛋(kukushkabear)发布于2020-01-2918:50​赞同154​​15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