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人群裡的孤獨感如何自處與排解?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熱鬧的人群中覺得與他人的心理距離感很遙遠,心裡的孤寂感與外在的喧囂聲形成強烈對比,經驗到一群...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專欄 心靈關係 身處人群裡的孤獨感 如何自處與排解? 收藏 圖片來源/Pexels 瀏覽數4,088 2022/02/16· 作者/黃婷郁、趙慈慧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熱鬧的人群中覺得與他人的心理距離感很遙遠,心裡的孤寂感與外在的喧囂聲形成強烈對比,經驗到一群人狂歡中的孤單;又或是在網路中可以與網友侃侃而談,但在現實生活中卻難以找到可以安心抒發情緒、討論事情的對象。

孤獨感(loneliness)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情緒感受,是一種無法得到周圍人們的真正理解和關心;而且你無法與重要他人產生有意義的親密連結的一種感受,如獨自一人做某件事不覺得孤單,反而感到平靜和滿足,卻在擁擠熱鬧人群聚會中感到孤單。

推薦閱讀:不是一個人就叫「獨處」 心理師破解5大迷思許多心理學的研究中都驗證到:人們天性需要透過人際之間的互動獲得情感連結與歸屬感,進而定義自我的價值,大腦也會為了適應各種情境下的群體生活而有所調整。

當一個人在人際關係中有「期待被看見、被理解、被肯定」、「有真實的親密互動與情感連結」這些內在的需求和渴望,但與外界他人互動不如預期時,就會產生孤獨感、失望、挫敗等負向的情緒感受。

當一個人長期浸泡在孤獨感的氛圍當中,在人際中就可能會變得退縮、對身邊人事物失去興趣,情緒上持續感到低落、焦慮或疏離;在長期逃避與他人相處的狀態下面臨缺乏社會支持的個人危機。

(圖片來源/Pexels)覺察自己的孤獨感、探索真實的自己找一個安靜、可以安心獨處的空間,花一段時間感受一下自己與人的狀態。

你是否會覺得跟周圍的人頻率相同、想法契合呢?你是否覺得被他人冷落,難以加入群體生活當中?你是否常覺得跟身旁的人離得很近,心卻很遠?你是否有可以理解你關心你、可以傾訴心事的對象?當遇到人生難題時,是否有可以求助的對象?不論你的回答是什麼,所有答案都沒有對錯、好壞之分,因為孤獨感是個人主觀感受,即使他人不認可你的感覺和想法也無妨;重要的是你更加理解自己的狀態,以及了解自己的需求與渴望,依照自己所需去安排和調整。

透過自我覺察,來發現人際互動中是什麼事情帶給你壓力、找出原因,看看那些你在意的東西,是可以控制、還是不能控制的,進而做出取捨。

同時也可以感受自己喜歡的、舒適的人際界線到哪裡,依照不同情境調整與他人的心理距離,不要強迫自己被外在框架或信念綁架,讓自己卡在不舒服的狀態中。

(圖片來源/Pexels)理解自己真實的人際需求,學習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情感連結現在的網路生活大大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方式,快速且公開的資訊流動、各種社群網絡的流行,反而使社交難題更為浮現。

因為擔心自己在社群中的表現,害怕別人不喜歡你、害怕別人覺得你不好、害怕被拒絕,被焦慮和不安全感淹沒之下,可能更加積極安排社交活動、試圖在社群中凸顯自己的獨特價值,但內心卻愈來愈空虛;亦可能因為自卑、過度擔心而人際退縮,放棄與他人連結,這些都更加放大「社群生活的孤獨感」。

推薦閱讀:喜歡獨處不是錯 離群索居也有好處雖然仰賴社群媒體來經營人際,但還是要培養自己分辨「點讚、討拍、炫耀等表象下有何隱藏需求」的能力;不要過度在意社群上呈現的表象樣貌,讓自己迷失在社群互動中,而否定自己而感到焦慮和孤單。

找個機會好好探索自己,在社群生活中真心想經營的人際關係有哪些,且不要過度仰賴網路互動。

社交必須建立在真實及有意義的連結上,透過真實的互動經驗帶來的安全感與歸屬感,才得以減緩人際議題中的焦慮與孤獨。

(圖片來源/Pexels)學習與自己獨處,適度享受一個人的孤獨學習與孤獨共處並不是阻隔與外界的聯繫,一輩子孤苦終生;而是在人際關係中適度的依賴他人,同時也適度的保有自我,不過度迎合他人、活在他人的期待與之下,在獨處時光中培養自我照顧能力。

學習與自己獨處,即是善用一個人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此時此刻的身心狀態,接納自己各種面貌、各種好與不好的部分,創造許多「MeTime」時光。

「MeTime」是指在這段專屬於自己的時光中,可以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與評價,與真實的自我連結,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照顧自己的內在的情緒與需求,增加自己的心理韌性。

當我們能在「MeTime」時光中以自己喜歡的模樣過生活,就有機會沉澱因社交生活而疲憊不堪的身心狀態,反而在重回社群生活時,更能自然自在地與他人相處,並保有更柔軟的社交彈性。

點選看更多:〔旭立線上公益講座〕開啟情緒療癒力—探索轉化情緒,活出豐盛生命(本文作者為旭立文教基金會諮商心理師黃婷郁、諮商心理師趙慈慧)<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責任編輯:劉妤葶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孤獨 孤獨感 獨處 人際 人際關係 社群生活 自我覺察 旭立文教基金會 旭立文教基金會30多年來帶動個人心理成長風潮,透過個人.伴侶.夫妻.親子與家庭諮商、心理成長團體、助人專業培訓課程、家庭暴力防治服務、員工協助方案服務等,讓許多人因此可以修復滋養生命,突破關係困境,進而創造豐富滿意的人生。

破除焦慮障眼法 看清現實更自在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理調適之路 為何我們無法好好說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更多文章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2022康健癌症趨勢論壇】乳癌治療方式愈來愈多,病人醫生怎麼想? 熱門文章 1. 腎臟出現警訊,大多已失去6成以上功能 保腎8招必學 4. 77歲影后容光煥發的祕訣!「XBX運動法」是什麼?一次鍛鍊5大重點 2. 【楊斯涵營養師】孫儷7日減重菜單,營養師:加上這2項祕訣,更不易復胖! 5. 早餐來一杯 補充蛋白質》喝牛奶好,還是喝豆漿好? 3. 燕麥有助改善血糖、血脂 但4種人不適合吃 6. 「我是糖尿病醫師,卻差點得了糖尿病...」名醫如何逆轉高血糖、甩肉24公斤?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生活居家 日本首創專利「銀離子感光白髮補色護髮乳」照光就能解決白髮,染髮不再是唯一選擇! 最新專題 最佳免疫力平衡術 打造不生病體質 康健借問站-你的健康管理幫手 心安家|避免再次中風,這樣做很重要 精準養好腸道菌,拿回基因主導權 腸道改造大作戰 牙齒保衛戰 現在開始遠離牙周病、老年缺牙危機 中年後重新愛父母 6個名人故事一起迎接新時代孝順之道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