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法則2 - 讓習慣有吸引力 - CoderBridge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行為改變第二法則:讓習慣有吸引力1. 如何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2. 家人與朋友如何形塑你的習慣3. 如何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 !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原子習慣:基本原理-為何細微改變會帶來巨大差異?原子習慣:書本導讀-簡介與初心原子習慣:法則1-讓提示顯而易見原子習慣:法則2-讓習慣有吸引力原子習慣:法則3-讓行動輕而易舉原子習慣:法則4-讓獎賞令人滿足番外篇:陽明山東西大縱走心得原子習慣:進階策略-如何從「A」到「A+」原子習慣:法則2-讓習慣有吸引力Sunnyin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行為改變第二法則:讓習慣有吸引力如何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家人與朋友如何形塑你的習慣如何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1.如何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一個習慣越有吸引力,越有可能形成習慣我近期在減脂,所以晚上都吃水煮餐:一顆蛋、四分之一顆高麗菜、四片鯛魚片。

每天晚上,在吃下第十七口滿嘴的蔬菜後,我的感覺是什麼?沒感覺,我的大腦失去了興趣。

相反地,充滿動態對比的食物,讓吃東西的體驗保持有趣,我很愛吃草莓口味的Pocky,咬下去那刻撲鼻的草莓香,加上爽脆的口感,最後高潮,一小段餅乾的純粹清香,填滿味蕾,不多不少剛剛好,念念不忘。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垃圾食物會使人類喪失理智?你明明很清楚知道垃圾食物對身體不好,但還是難以自制地想一口接一口。

從舊石器時代開始,人類花了數十萬年在荒野中狩獵與採集食物,大腦演化為格外重視鹽分、糖分與脂肪。

這些具有高密度卡路里的食物,在我們祖先生活的大草原上非常罕見,在不確定下一餐是否有著落時,盡可能多吃是最佳的生存策略。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身處於充滿卡路里的環境,食物已然充足,但你的大腦依舊渴望卡路里,因為人腦的獎賞中樞已經大概五萬年沒變了。

食品科學的主要目標之一,便是創造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產品。

企業砸下數百萬美元,找出洋芋片最爽口的脆度,或是投入整個部門之力,研究出汽水最佳的氣泡量。

那股在口中綻放的口感。

現代食品工業的策略,恰恰應證了第二法則:讓習慣有吸引力。

一個習慣越有吸引力,形成習慣的可能性越大。

*習慣是多巴安驅動的回饋迴路。

多巴胺升高,行為的動機也隨之提升。

在一項研究中,老鼠每次把鼻子伸進一個箱子裡,就會接收到一頗強大的多巴胺,幾分鐘後,這些老鼠發展出超猛烈的欲望,每小時把鼻子伸進去八百次。

人類也沒什麼差別,吃角子虎機的玩家平均每小時轉動輪盤六百次。

*讓我們採取行動的,是對獎賞的預期,而非獎賞的實現。

期待越大,多巴胺的峰值越高。

論及習慣,關鍵重點是:大腦不只在你體驗愉悅時分泌多巴胺,預期愉悅時也會。

前年,我跟另一個朋友去菲律賓宿霧玩,旅伴分成兩種人:做所有事情的人、什麼事情都不做的人,很尷尬的我是第二種,所以我朋友自然成了第一種人,一切都還算順利,到了宿霧之後,我問他:「你是不是很開心呀?」因為他在出發前就一直很開心的分享很多資訊給我,但當時他回答:「其實,現在還好,在準備的時候比較期待。

」賭博上癮者的多巴胺峰值出現在下注之前,而非贏錢之後;古柯鹼上癮者在看見那些粉末時多巴胺激增,而非吸食之後。

你還記得曖昧的感覺嗎?過馬路時,你假裝沒事的繼續聊天,眼角卻認真看著她的手,心裏盤算著「今天要不要牽她的手呢」,幻想一百次牽手的感覺,小鹿亂撞,頭破血流。

有時候預期的感覺,比當下那個經驗感覺更美好。

誘惑綑綁是讓習慣更有吸引力的一種方法,這個策略是將「想要」的行為與「需要」的行為配對。

公式: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需要的習慣》。

做完《我需要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想要的習慣》。

這禮拜是寫作松,說實話一開始幾天真的千萬分掙扎,有好幾度想放棄的念頭,因為勢必得從原本的生活習慣,撥出更多時間、精力來執行這個活動。

今天是第四天了,我似乎找到了一個模式:上班回家,做完《煮飯與吃晚餐》之後,我會執行《寫作》;做完《寫作》之後,我會躺在《躺在床上追劇放鬆》。

這幾天,每天吃完晚餐,我就會有非常強烈的欲望,想要打開手機的皇室戰爭玩個幾把,確實是我舊有的壞習慣,然後我會趁著理智線還存在的那一秒,立刻把手機丟到床上我拿不到的地方,因為我清楚一旦開啟了遊戲,今天的寫作任務絕對完成不了。

這個模式,格外令人精神滿足,好像是做了一件收穫心靈、成長能力的事情,帶著這樣的充實感,準備放鬆、入睡,今天似乎更有意義了!也許有一天我會愛上寫作,因為這樣我就能帶著這樣的充足感進入放鬆模式,甚至比原本追劇的感覺更好。

2.家人與朋友如何形塑你的習慣*我們往往會模仿三種人:親近的人(家人朋友)、多數的人(族群)、有力的人(地位聲望)。

「凜冬將至。

群狼將生;孤狼必死。

」-奈德·史塔克。

親近的人:我發現最近我跟坐在我旁邊的同事越來越像,同樣的梗、神秘的笑點、神似的幹話,我們兩個是公司裡嘴砲王,有事沒事就撿把槍互砲一下。

有句話這麼說:「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真實面目,去看看他的父母。

」父母,通常不是完美的,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我爸爸是個極富責任感、勤懇認真、努力工作養家的人,同時他也是偏執的控制狂、工作狂。

我是個從小就非常非常叛逆的人,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毫不畏懼權貴、地位,我想這跟我父母送我到雙語環境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導師就是外國人,從小熏陶的教育方向都是充滿自我主義的西方文化。

因此,我非常看不慣我爸爸的自私、控制欲,我不理解為什麼你說就算,我尊重你的習慣與權力,但不代表我應該照著你的方式去做,可想而知,爭執不斷,關係十分緊繃。

因此,我從小就告訴自己,我絕對不要成為像我爸爸的人。

有一天,就在我偏執地強迫自己每天跳繩一千下,還有各種規則,我媽對我說:「我覺得你跟你爸真的一模一樣。

」我震驚了。

從來不認為自己會得到這樣的評價,卻從最熟悉我們倆的人口中說出,然後,我笑了,其實我十二歲之後就離開了家裡在學校住宿,說真的跟我爸的接觸時間非常少,笑的原因是無奈,卻也許帶有興許驕傲。

我們之所以爭執不斷,某種程度是因為我們太像了,有些特質我的確非常欣賞,但願我能收穫所有精髓,屏蔽所有的缺憾。

多數的人:今年過年跟家人一起去新加坡幾天,我的英文開始有明顯的「拉~」尾音;在台北攜來攘往的街道上,人人帶著口罩、害怕接觸,我也開始神經質起來,各種潔癖小習慣呼之欲出;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你在Googlemap上面瀏覽著餐廳、店家的評價,因為我們想要仿效「最棒的」購物、飲食、旅遊習慣。

不過,這項策略也有缺點。

一項研究發現,某群黑猩猩中的一隻,學會了一種撬開堅果的有效方式,接著被轉移到另一個群體,結果發現,這個新群體裡的黑猩猩都用比較拙劣的方式撬開堅果。

為了融入群體,牠會避免使用那個較優越的方式。

寧願跟大家一起錯,也不要自己一個人對。

有力的人:人都是追求力量、聲望和地位的。

我們希望外套掛滿榮譽勳章,我們想要合夥人或總裁的頭銜,我們渴望他人的認可與讚美。

這樣的傾向,也許看似虛榮,其實卻是聰明之舉。

綜觀歷史,擁有力量與地位的人,可以得到較多資源,比較不用擔心生存,也是最具吸引力的交配對象。

*若一個行為能獲得認可、尊敬與讚美,我們會覺得那個行為有吸引力。

拉茲洛相信:「天才不是生出來的,而是教育與訓練出來的。

」於是,他決定讓自己的小孩進入這個假設驗證,並以「西洋棋」作為實驗領域,擬出了一項將孩子養育成西洋棋神童的計畫。

長女四歲開始下題。

六個月後,她就在棋盤上擊敗成人。

次女更厲害。

年僅十四歲就成為世界冠軍,在幾年後取得特級大師的頭銜。

么女則是三人中最優秀的。

她在五歲時擊敗自己的父親,十二歲時成為史上最年輕世界一百強棋士,接著又以十五歲四個月的年紀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西洋棋特級大師。

她以世界排名第一的西洋棋女棋士之姿統治棋壇長達二十七年。

她們的童年都算不上正常,但是在媒體訪問中,他們會說自己童年有趣又好玩,並不會讓他們感到筋疲力盡。

他們熱愛西洋棋,下再多都不夠。

在西方,著迷西洋棋很正常,也因此獲得誇獎與獎賞,從而想要持續精進下去。

我們傾向養成被所處文化誇讚與認可的習慣,因為我們有融入與歸屬族群的強烈渴望。

3.如何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每個行為都有表層的渴望與深層的潛在動機。

我常常有「好想吃雞排」的渴望。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想吃雞排,我不會說:「因為我要食物才能生存。

」但事實上,在心底深處,想吃雞排的動機,確實是因為我要禁食才能生存。

雖然渴望的特定對象是雞排,潛在動機卻是取得食物與水。

看看那些會讓人養成習慣的產品,你會發現,幾乎每一樣都沒有創造新的動機,而是抓住人性的潛在動機。

找到愛情並繁衍後代-Tinder與他人建立關係-FB贏得社會的接納與認可-Instagram減少不確定性-Google取得地位與聲望-打電動有利的部分來了:某個人藉由抽菸來紓解壓力,另一個人則學會用跑步來減低焦慮。

目前的習慣,不見得就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手段,只是你學會的手段而已。

而一旦你的大腦為兩件事情做關聯,你就會一直回頭使用它。

一切都是為了嘗試處理基本潛在動機,我們要學會的是,做好的關聯。

比如焦慮時,你可以選擇站起來深蹲幾下,而不是叼著菸大口呼吸,這樣長久下來,焦慮觸動你潛意識的習慣便是運動來舒緩壓力。

*一個壞習慣越沒有吸引力,越容易戒除。

我之前騎車很快,起因於大學是要經過一座山才會到學校,山上通常沒什麼紅綠燈,油門直接催到底,飆就對了,騎越快越快到學校,早上就可多睡點覺,但我很清楚這是個極度危險的行為,沒出事只是運氣好而已,隨著年紀增長,我決定改掉這個壞習慣,但是手中的油門常常沒意識地不聽使喚。

於是,我每隔一陣子都會看驚悚的車禍影片,分析自己騎車行經路徑,每天都騎大路,騎再快到前面紅燈還不是要停下來,還要浪費煞車皮,如果你因為車禍出事了爸媽會多傷心,罰單很麻煩,醫療費很貴,更可怕的是浪費時間跟生命,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等等...用各種方式進行不間斷洗腦、說服自己。

最終,讓自己不再覺得是受害者,開始了解並不需要騎快車。

最後跟大家分享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慢慢來,比較快。

」#書本選讀#原子習慣SunnyFollowFollowingSoftwareDeveloper@BeyondAutonomyLtd.工程獅/程式猿,愛寫碼的都是好動物。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Modelsim基礎教學J-TingAI輔導室|製作黑洞效果itiswonderfall[JavaScript06]function傳參數的運作機制tzutzu858PreviousNext留言討論提交送出編輯提交送出編輯提交送出回覆提交送出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原子習慣:基本原理-為何細微改變會帶來巨大差異?原子習慣:書本導讀-簡介與初心原子習慣:法則1-讓提示顯而易見原子習慣:法則2-讓習慣有吸引力原子習慣:法則3-讓行動輕而易舉原子習慣:法則4-讓獎賞令人滿足番外篇:陽明山東西大縱走心得原子習慣:進階策略-如何從「A」到「A+」歡迎回家×使用Github帳號登入使用Google帳號登入取消免費加入CoderBridge×使用Github帳號註冊使用Google帳號註冊取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