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涉及倫理、道德問題(一) - SLIT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或是說,由安樂死的爭議來看,什麼是基督徒的醫藥倫理? 首先,我們要談什麼是安樂死,以及人為什麼會談論安樂死。
安樂死(euthanasia )一字的原文是希臘文,它 ...
“安樂死”涉及倫理、道德問題(一)
資料來源:http://hybj.fancy.com.tw/monno/issue/aa5609.htm
安樂死
從王曉民母親的呼籲談起
文/陳南州
不久前,植物人王曉民的母親去世了,她生前用盡家產、不眠不休照顧她女兒,卻也同時呼籲政府立法准許安樂死的事,再一次成為報章雜誌談論的主題。
王曉民三十幾年前被車撞倒後昏迷至今,當初王媽媽深信她女兒一定會甦醒過來,可是經歷多年無微不至的照顧,她卻向政府請求,准許她讓她女兒得以接受安樂死。
為什麼?她身心疲累想放棄?因為傾家蕩產經濟無法再予負擔?或是還有其他的體會和考量?先擱下法律層面的爭議,從醫藥倫理的觀點來說,我們怎麼看安樂死?或是說,由安樂死的爭議來看,什麼是基督徒的醫藥倫理?
首先,我們要談什麼是安樂死,以及人為什麼會談論安樂死。
安樂死(euthanasia
)一字的原文是希臘文,它是由「美好」和「死亡」兩個字所組成的,一般用來指讓病人無痛苦地去世。
通常人之所以會討論安樂死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病人罹患的疾病不但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且又是不治之症,病患本人或是親友為了應當採取什麼樣的抉擇時,可能會考慮到安樂死;另一是家人因病或其他事故成為植物人,或產下不正常的嬰孩(如連體嬰、四肢殘缺),甚至唯有倚靠儀器才能延續生命,可能也會令人想到以安樂死來擺脫生死兩難的困境。
所以,也有人說安樂死就像美國西部電影中,主人非常不忍心卻又不得不槍殺受傷的愛馬一樣,是「以慈悲的心結束人的生命」。
有關安樂死問題的討論,我們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切入點。
茲簡單分述如下:
本意的和非本意的安樂死
本意的安樂死是指由病患本人採取的安樂死,或是由病患本人要求而由別人代行的。
這種本意的表達有可能是事前就說清楚的,也有可能是在病痛中才決定的。
無論如何,這種安樂死是出於病患自願的選擇。
非本意的是指病患無能力作抉擇,無法表達意願,如昏迷失去意識的人,由其親友作安樂死的決定。
反對安樂死的人認為本意的安樂死是自殺;非本意的安樂死是謀殺。
直接的和間接的安樂死
直接或積極的安樂死是指採取某種措施的目的是結束病患的生命,藉著死亡讓病患和其家屬從前述困境中得到解脫。
如給病患過量的安眠藥、注射某種致死的毒劑等。
間接或消極的安樂死是指不再積極治療病患,如除了飲水食物,不再使用維持呼吸的儀器,不再使用藥物,讓疾病預期的死亡自然臨到。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在討論安樂死時會區分「作為」(action)和「不作為」(omission),即致死的行為和未做什麼以致死亡之間的區別。
安樂死的倫理面
其實,安樂死之討論的重點不在方法的使用,而是倫理道德。
既涉及倫理道德,我們就必須考慮行為動機和目的;而行為動機和目的又跟情境密切相關。
正因為如此,安樂死的問題非常複雜又困難,無法提供簡易的答案。
一般而言,贊成安樂死的人所持的理由如下:人的生理層次的生命價值不是絕對的;人有權決定他自己的生死,人生抉擇的自主性和自由在於個人;尊嚴地死比苟延殘存、不像人樣地活更有意義;讓罹患絕症的病患安樂死是減輕他的痛苦,是一件比活得很痛苦更好的事;對病患的家屬、社會來說,也是減輕負擔。
反對安樂死的理由如下:生命是神聖的,人不是自己之生命的主人,唯有那賦予人生命又保守生命的上帝,才能決定人的生死;安樂死會帶給社會對病人、老人、殘障者有負面的看法,認為他們沒有生存的意義和價值,也就是說,安樂死會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人類社會是一共同體的結構。
從基督信仰的反省,我個人認為我們應當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盡可能給絕症病患必要的醫治是醫生和家屬的責任。
但是我也主張尊重病患的抉擇,罹患絕症的病人在經歷長期治療且無好轉跡象之後,決定不再依靠儀器或藥物來維持生命現象,免得本人和家屬承受過多的痛苦和壓力--精神、心理、經濟等等各方面的。
畢竟病患家屬也有好好地再活下去的權利,而這也很可能是病患由衷的盼望。
人類是一個大家庭
其實,陪病患走完人生最後的一程,已經不再只是病患家屬的職責。
如果我們認為人類是一個大家庭,生命是那麼神聖,即使年老、病重也不容忽視,我們應當重視提出安樂死者的呼籲,社會整體不應當讓病患家屬獨自承擔醫療和照顧的責任。
尊重生命不是個人的力量能夠達成的神聖使命,健全的社會醫療保健、福利制度之建立和實施,是解決安樂死問題的一大因素。
最後,我認為我們必須經常反省:生命是什麼?死亡是什麼?我們是否只討論生理層次的生命現象?生命的意義、價值是什麼?甚麼是尊重生命?基督徒的倫理抉擇都是在具體的情境中作成的,什麼抉擇才是真正向上帝、向自己、向鄰人(社會)負責的抉擇?願上帝憐憫、幫助我們。
(作者為台南神學院教授)
延伸文章資訊
- 1安樂死的爭議 - 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安樂死」的定義,就是直接或間接去殺死一個人,通常指一個在極度痛苦中的病人;但實際不一定如此。究竟有甚麼理由推使安樂死佔據道德爭議的前線呢?
- 2踩在道德、法律的灰階,一名年輕醫師發起台灣首個安樂死之旅 ...
道德、法律、年輕醫師、台灣、安樂死之旅、代辦組織 ... 可以將歐美引起爭議的案件拿出來討論,比如憂鬱症或精神病患接受安樂死或醫助自殺,如果台灣 ...
- 3「安樂死」的道德困境 - 每日頭條
在國內,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安樂死問題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爭論的內容從安樂死的定義、人的權利、社會倫理到法律問題等,意見不同,眾說紛紜。
- 4安樂死的倫理反省
這樣的自然死不但在道德上不受爭議,而且天主教教宗還稱讚它,認為它能彰顯人「在死亡面前接受人類限度」的勇氣16。 至於協助自殺與安樂死之間17,後者的爭議性太大, ...
- 5“安樂死”涉及倫理、道德問題(二) - SLITS
我們要談什麼是安樂死,以及人為什麼會談論安樂死。安樂死(euthanasia. )一字的原文是希臘文,它是由「美好」和「死亡」兩個字所組成的,一般用來指讓病人無痛苦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