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壞習慣與說服他人只有一線之隔?讓《學會改變》教你無痛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其實這本書《學會改變:戒除壞習慣、實現目標、影響他人的9大關鍵策略》早在2010年就已出版,是《改變,好容易》這本舊作改書名再版的書籍,我過去就曾看過這本書。

擺脫壞習慣與說服他人只有一線之隔?讓《學會改變》教你無痛蛻變! 時書選書 阿康 2019-10-29 88 分享在facebook 分享在twitter 其實這本書《學會改變:戒除壞習慣、實現目標、影響他人的9大關鍵策略》早在2010年就已出版,是《改變,好容易》這本舊作改書名再版的書籍,我過去就曾看過這本書。

由於最近因為在製作我的訂閱課程《給職場上升期的你:加速個人成長的學習方法論》時,為了準備學習力教練服務:如何改變行為的方法,因而重新再讀了一遍。

讀完的心得是,雖然過了快十年,這本書裡頭所講述的理論和方法還是很實用。

本書作者是著名的希思兄弟,這倆兄弟一起寫了不少有關:行為改變、商業新思維、組織管理的書籍,例如:《創意黏力學》《零偏見決斷法》…等等,這些也都是我先前曾拜讀過的好書,他們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商業思維作家之一。

本書主題是有關如何戒除壞習慣、如何更有效地實現目標,並且如何成功地影響他人行動的策略,這些主題一直是個人或公司組織常見的難題。

本書作者總結了一套有科學實驗和經典成功案例的方法,教會我們怎麼透過影響人們的理智面、情感面和善用環境面的方式來促使自己、他人或組織成功改變。

改變習慣迴路,打造生活新型態 讀者本書前,不妨思考以下這幾個問題: 為什麼單純理性分析與數據展示,仍無法有效說服他人去行動? 為何壞習慣容易形成,但持續培養好習慣卻特別難? 我們常說改變自己容易,但改變他人或組織很難,這是真的嗎?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解決這情況? 上述三個問題在本書中,其實都有給了答案,作者提醒了我,人們不想改變,不想行動,並不是人的問題,也就是不要怪罪在「性格」上,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如此。

人們追求改變,多半要借由犧牲短期利益來換取長期的回報。

同時壞習慣和好習慣的形式和改變,都要從路徑重塑和習慣迴路下手,不要只靠人的意志力或精神力,最後不管是改變自己、他人或組織都是很困難的事。

不過人們通常傾向認為組織改變更困難一些,很可能是因為大多數人對自我的控制力較高(雖然有時只是一種錯覺XD)。

但書中有提到不少組織行為改變的技巧,例如「找到亮點」和「展現已成功的微小改變」。

「找到亮點」指的是先去找組織已成功改變的人事物,找出他們為何會成功的主要原因,而不要去關注大多數的失敗,想辦法把成功因素找到並擴大。

「展現已成功的微小改變」指的是大多數人唯有先看到改變正在進行、正朝著成功邁進時,才會想跟進,所以在推廣一項改變前的預熱或showcase就很重要,這點在提案或是募資行銷的操作手法相似。

  改變雙管齊下,「象與騎象人」理論 在前言的第23頁,作者提到人們若想促成改變,主要能透過三種方法: 指揮騎象人 激勵大象 形塑路徑 「大象與騎象人」是用來比喻人類的心智有兩種獨立的系統在運作。

其中大象指的是人們的情感,屬於直覺層面,也就是你平常所感受到的痛苦或歡樂,它通常只考慮短期眼前的利益並且力量強大,若一激動起來,會驅使你做出你無法控制的行為。

而騎象人則剛好相反,屬於人們的理智層面,也可稱為反思和意識系統,也就是你的理性分析與深思熟慮,它能夠考慮未來的各種可能性,這也是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之處。

備註:其實這個比喻是來自一本同名的經典心理學好書《 象與騎象人 》,它已被許多心理學的書籍引用過無數次,我在各種書籍都已看過好多次,如果對於這理論的源頭知識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找來讀看看。

象與騎象人TheHappinessHypothesis 比起技巧學習,不如瞭解原則和邏輯 市場上有關如何設定目標、如何改變習慣、如何促使自我持續行動的書籍很多,其中各有各的原則、方法和SOP,但我認為這些書籍的基本思維框架和方式大多相似。

因此若你是第一次讀這類型的書籍時,可以試著抽取出該書的原則和邏輯。

並且在讀到第二本相似的書籍時,可以把你先前已知或已嘗試有效或無效的方法拿出來比較和驗證,看看這些書籍中相似和相異點在那,最後別忘了這類書籍唯有親自去實踐才會知道是否有效。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方法和技巧是永遠學不完的,但基本的原則和思考角度卻不會有太大變化的。

所以作者在寫這本書所使用的的方法和編排模式,是一種西方經典著作常用的一種方法: 作者會在同一個章節裡面,穿插兩三個不同的故事,但不會在每一段就把那個故事講完,而是交叉出現不同的故事片斷,在最後一段時,才將每一個故事案例用同一個結論來做結尾,點出該章的主題。

因此若你是對案例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依照順序慢慢讀完,若你想快速了解作者的主要觀點或方法,可以直接從每章的開頭或結尾來快速找到你要的內容。

這種方法不但能讓讀者不易疲憊,更能促進讀者的思考,加深印象。

此外,這本書有一個不錯的地方是,在每一章的結尾處,作者設計了一個名為「診療室」的單元,每一個診療室都是一個真實的情境和案例。

作者希望我們在閱讀完該章節的內容後,試著針對診療室的問題來做答,看看自己對於該章節主題的掌握程度。

用分析論證來對抗人們們的怠惰跟冷漠,就像丟給溺水的人滅火器一樣,無法解決問題。

這點其實很像我先前在撰寫文章或製作課程時,會習慣在文章最後開一道「思考題」給讀者朋友,來幫助大家動腦和討論,這方法不管是應用在寫作或課程設計上,都是一個與讀者或學員進行簡單互動的有效方法。

若你已經讀完整本書之後,你可以再跳到本書最後P.304~P.307的附錄來閱讀,除了可以一次找到每個章的重點歸納和核心觀點外,作者在附錄也列出了大家在改變行為的時候會遇到的常見問題,並提供一些解決建議。

當你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遇到一些跟改變有關的問題時,可以再把書找回來翻閱附錄【克服障礙】這部分,相信對你會有所幫助。

最後,作者在書末還有提供不少「延伸閱讀」,這些都是他們在撰寫這本書的時候,所讀的大量的書籍,有許多是他們非常喜歡的著作和引用的來源資訊。

從三大層面下手,無痛改變輕鬆來 這本書共有三大部分,作者提出了一個三層面的行動架構,只要能夠實現這三個層面的話,就可以輕鬆改變、無痛成長,這三個層面分別: 第一層:理智面,指的是改變前要做好規劃,要給予清晰的指令,制定關鍵行動 第二層:情感面,任何改變都要從情感面著手,避免人們因困乏而容易放棄 第三層:環境面,要讓改變更加可行,就要規劃改變路徑,才能提升成功幾率。

第一層談的是有時想改變一件事,看似是「人」的問題,但往往是「情境」的問題。

第二件層談的是,人們不想改變,有時看起來好像是因為這個人懶散或沒有意志力,但其實是你沒留意到人們是先「精疲力竭」才會發生懶散的問題,要先解決前者才行。

最後第三層則是,不管個人或組織,會想抗拒改變,並不是討厭改變,而是因為對前進方向缺乏明確的認識。

塑造情境,情感與理智都被默默說服 第一層理智面有一個經典案例,我想每個人都曾有相似的經驗: 當你去電影院看電影時,可能會習慣買包香甜美味的爆米花來享用,但由於爆米花的熱量很高,吃多容易讓人發胖,如果你想改變自己吃爆米花的習慣,要做的事不是立即禁示購買,而是直接從「裝爆米花的容器下手」。

也就是「買小包的」就好。

這是因為若你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拿大桶的爆米花的人通常都吃的更多,當容器越大時人們自己就會吃的越多,所以不要把心力花在「人」身上,而是從「環境」下手,你只要把容器改小了,自然會吃的比較少。

這也是為何前面提到,有時你想要改變的問題,看起來好像是人的問題,但往往是情境因素所造成。

認同是決策方法的關鍵,任何違反認同的改變計劃都可能注定失敗。

接著,當環境改變後你已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如果你希望人們避免後續進行時容易放棄的話,就要從「情感」下手。

前面提到人類大腦的心智結構有兩種層面分別是:直覺情感與理性分析,若你想要讓改變更容易持續的話,就要兩頭並進,除了提供明確的計劃跟方向來給予大象外在動能之外,還要讓人產生內在動能。

這讓我想到一個與上述「縮小爆米花容器大小」相似的案例。

「假設你是在一間大學裡負責學生伙食營養的工作,上級指派任務希望你能夠讓學生們平時在吃自助餐時,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並少吃高油高脂的肉類的話,你會怎麼做呢?」 通常直接禁食學生餐廳提供高熱量的食物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方法,但效果往往有限,也很可能會被學生抗議或客訴。

如果若依照前面提到的,更有效的「改變環境」的方法來看的話,也許你會試著改變餐盤的大小,讓學生吃少一點,但這方式也只能治標而不治本。

  那該怎麼做呢? 我想到幾個有效方式如下: 把自助餐的餐點擺盤順序做調整,讓蔬菜水果放在人們排隊夾菜時,第一個會遇到的菜色。

餐廳的裝潢設計、餐具樣式都以自然綠色風格為主題,並提供營養知識的標語分享在牆上,就像廣告的重複曝光效應(mereexposureeffect)」一樣,不斷暗示提醒學生多吃蔬菜水果。

針對蔬菜水果類的菜色銷售多做一些優惠,例如:每周三是「蔬果日」,全部的蔬果類料理都有打8折,以此來來引導學生養成飲食習慣。

承上,或是透過打卡、積分與排行的方式,讓更願意多吃蔬果的學生,去影響其他學生也加入。

上述這些方法你會看到,不只是透過環境的改變,也包含了人們的情感面和驅動內外在的動力,這也是這本書所提到的重點。

  成長心態是對抗失敗主題的緩衝,它將失敗重新定義為改變過程的自然產物,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唯有將挫敗視為學習而非失敗,人們才能堅持不懈 我在讀這本時候,同時讀了下面這些書籍,這些都是我認為很適合做為進行「如何改變」的主題式閱讀的書單,下面分享給大家: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五秒法則行動筆記的力量:倒數54321,GO!超效計畫每一天 驚人習慣力:做一下就好!微不足道的小習慣創造大奇蹟 最後送一句話給大家: 當你剛開始起步的時候,不要擔心中間的過程,因為他終究會按你所預期的不一樣,真正重要的是一個強而有力的開始和結尾,還有馬上開始行動。

這本書主要透過大量的案例和反覆重申各章節的重點方法和策略,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你遇到所有改變有關的阻礙時,你可以試著怎麼做。

在寫這篇心得時,我一開始節錄了不少書中內容精華,但寫了快三千字之後覺得幾乎是重抄了整本書的內容,可見它的內容有多豐富和精彩,因此我直接放棄了這些內容,心想這樣做不如請大家直接找這本書來讀。

因此希望大家直接找書來讀吧!我覺得它是這類主題的經典著作,大家在閱讀時應該會和我有相同的美好體驗,會覺得有趣又有效,這裡也推薦給大家。

  學會改變:戒除壞習慣、實現目標、影響他人的9大關鍵策略 作者:奇普‧希思,丹‧希思 譯者:洪士美 出版社:樂金文化 Readitnow! TAG 心理學職場 MONTH ALLTIME 為什麼書讀沒幾頁就昏昏欲睡?該怎麼辦?under【Zen大專欄】,作家專欄 專訪/蔡柏璋:當旅行真諦與劇場專業背道而馳,需要找回的是「距離感」under主題企劃,人物專訪 新世代文壇私心十強!十位《讀曆書店2020》一句入魂的台灣新作家under時書選書 揭秘長銷14年《秘密》背後的故事:「吸引力法則」究竟出處為何?under【Sherriel雪瑞專欄】,作家專欄,時書選書 萬物高漲的年代,如何「漲價」還能留住顧客?under【Zen大專欄】,作家專欄 為什麼書讀沒幾頁就昏昏欲睡?該怎麼辦?under【Zen大專欄】,作家專欄 專訪/蔡柏璋:當旅行真諦與劇場專業背道而馳,需要找回的是「距離感」under主題企劃,人物專訪 新世代文壇私心十強!十位《讀曆書店2020》一句入魂的台灣新作家under時書選書 揭秘長銷14年《秘密》背後的故事:「吸引力法則」究竟出處為何?under【Sherriel雪瑞專欄】,作家專欄,時書選書 萬物高漲的年代,如何「漲價」還能留住顧客?under【Zen大專欄】,作家專欄 推薦文章 時書選書 允許計畫失控:信任自己,是順應生命流動的第一步 時書選書 焦慮是種演化優勢!善用它,找到自處的平和狀態 時書選書 允許計畫失控:信任自己,是順應生命流動的第一步 2022-07-18 #情緒#理想生活#自我成長#負面情緒 #情緒#理想生活#自我成長#負面情緒 焦慮是種演化優勢!善用它,找到自處的平和狀態 2022-07-13 #情緒#情緒失控#理想生活#自我成長#負面情緒 #情緒#情緒失控#理想生活#自我成長#負面情緒 目標不能訂的太明確?躲開3大陷阱,輕鬆提高完成率 2022-07-12 #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 擺脫焦躁、煩悶等心理壓力,從吃「飯」延伸出的身心滋養法! 2022-06-01 #健康#心理壓力#飲食 #健康#心理壓力#飲食 如何成為心中理想的自己?行為學家的6個策略,讓生活無痛改變 2022-05-24 #改變#習慣#老查專欄#自我成長 #改變#習慣#老查專欄#自我成長 人物專訪 專訪/蔡柏璋:當旅行真諦與劇場專業背道而馳,需要找回的是「距離感」 2022-07-05 #劇場#旅行 #劇場#旅行 專訪/皮皮老師賴育立:認識兒童畫是一把鑰匙,通往親子間的內心之門 2022-07-04 #兒童美術#親子#親子教育 #兒童美術#親子#親子教育 專訪/攝影師差差:️日常並非習以為常,是帶著相機的送信旅程 2022-06-30 #攝影#旅行 #攝影#旅行 專訪/皮皮老師賴育立:兒童美術教育,重點是享受藝術、擁有獨一無二的想像力 2022-06-29 #兒童美術#親子 #兒童美術#親子 專訪/台灣正念工坊陳德中老師:少點「過度批判」,更多去想「如何能讓自己與情況更好」 2022-06-29 #健康#冥想#身心靈 #健康#冥想#身心靈 作家專欄 一根竹子走天涯!國際藝術家王文志,為我帶來的3項生命啟發 2022-07-20 #文藝 #文藝 面對主管的質疑與批評,如何應對不委屈?|幕僚的管理力(三) 2022-07-19 #溝通#職場#職場溝通 #溝通#職場#職場溝通 萬物高漲的年代,如何「漲價」還能留住顧客? 2022-07-14 #Zen大專欄#經濟 #Zen大專欄#經濟 目標不能訂的太明確?躲開3大陷阱,輕鬆提高完成率 2022-07-12 #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 拿起色筆、拋開被規範的大腦,讓「色彩」迎來難得的快樂! 2022-07-11 #文藝#畫畫 #文藝#畫畫 主題企劃 專訪/蔡柏璋:當旅行真諦與劇場專業背道而馳,需要找回的是「距離感」 2022-07-05 #劇場#旅行 #劇場#旅行 專訪/攝影師差差:️日常並非習以為常,是帶著相機的送信旅程 2022-06-30 #攝影#旅行 #攝影#旅行 不只是旅行!跟著不同職業的人,來場身歷其境的冒險 2022-06-29 #影視#旅行 #影視#旅行 專訪Mintverse第二宇宙辭典:從紙本到網路,文學如何入侵NFT? 2022-05-31 #NFT#元宇宙#文學#行銷 #NFT#元宇宙#文學#行銷 母親節該如何向媽媽表達愛?來看你適合哪一種方式! 2022-05-05 #媽媽#母親節#溝通#親子 #媽媽#母親節#溝通#親子 @2022時書數位內容有限公司 網站連結 關於時書 時書選書 人物專訪 作者專欄 主題企劃 聯繫時書 隱私權政策 熱門關鍵字 社會職場Zen大專欄通勤學行銷心理學文藝Sherriel雪瑞專欄自我成長創業 訂閱電子報 [mc4wp_formid="464"] email 送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