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以上開會都是浪費時間 - 工商時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家討厭開會,卻戒不掉,因為沒有別種方法能做事。
軟體服務供應商Salesforce主管阿夫沙(Vala Afshar)的推特發文巧妙點出開會文化的諷刺之處:「你可能 ...
首頁工商書房書房嚴選半數以上開會都是浪費時間
半數以上開會都是浪費時間
工商時報書房編輯
2020.09.10
增加開會效率的絕佳方法是:每次開會都確實有人負責會議的架構、流程和成果。
圖/freepik
會議目標不見得是解決問題,而是看見問題。
開會還是不開會?這問題糾纏每個發自內心討厭開會的人,我們眼看開會成效不彰,也許─只是也許─根本沒必要開什麼會。
綜觀許多文化,許多世紀,人們會團聚圍坐在火邊,現在沒理由認為我們已然進化到超越這個需求,但會議確實氾濫成災,遠遠超乎合適的程度。
平均來說,上班族每個月要開六十二場會,而且認為半數以上是浪費時間。
在美國,不必要的會議導致三百七十億美元的薪資損失。
企業不只會議太多,根本會議成癮,行事曆上不見天日,放眼盡是一場接一場會議。
彷彿無論是需要資訊、決策或意見回饋,反正開會就對了。
大家討厭開會,卻戒不掉,因為沒有別種方法能做事。
軟體服務供應商Salesforce主管阿夫沙(ValaAfshar)的推特發文巧妙點出開會文化的諷刺之處:「你可能必須請上級同意一筆五百美元的開支……找來二十個人,開了一小時的會,卻沒人注意這件事。
」
另一方面,新科技興起,熟悉的人能善用科技從不同時空溝通協調。
有些團隊採用Slack
等通訊應用程式,減少二四%的開會時間。
有些公司更猛,實在受不了開會,索性完全禁掉,認為浪費時間且毫無必要。
我們只有這些選擇嗎?要不就把煩透了的會開好開滿,要不就半個會都不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智囊團會議」(Braintrust)是另一條路。
皮克斯善用這種獨創的開會方法,十九部片奪得首週票房冠軍,十五部片抱得奧斯卡獎,爛番茄分數平均為八八.五%。
智囊團會議的概念很簡單,不管片子還在什麼狀況,先在皮克斯最資深的導演、編劇和故事師等面前播放,然後是兩小時的自由討論,形式不拘,作家史考特(KimScott)稱這段意見回饋時間為真心話大放送。
大家把自我擺在門外,針鋒相對,直言不諱,流彈四射,但不是針對個人,只是使盡全力要讓片子更好。
皮克斯的共同創辦人暨總裁卡特莫爾(EdCatmull)說:「電影─而不是電影製作人─被放在顯微鏡底下觀看。
」
智囊團會議和傳統會議還有另一點不同。
智囊團會議沒有實權。
會議目標不見得是解決問題,而是看見問題,追溯根源,提出意見,讓創意團隊能著手調整,最終由導演決定修改方向。
「我們並不希望由智囊團會議替導演解決問題,原因在於我們的解方恐怕不會比導演和創意團隊來得更好。
」在智囊團會議結束後,團隊能把片子看得更清楚,好好發掘其中的美好。
無論我們喜不喜歡開會,會議若是開得好,比其他任何溝通方式的頻寬更大─即每秒有更多資訊。
當大家齊聚一堂,不只耳聽別人怎麼說,還能眼觀與感應肢體語言、情緒和氣場,自己的鏡像神經元跟著活躍。
我們可以握手,可以呼吸相同的空氣,可以肩並肩。
連以遠距工作聞名的公司,例如自動網頁程式設計公司(Automattic,知名產品為免費部落格軟體WordPress)、吉特實驗室網路公司(GitLab)和貝斯肯軟體公司等,也會定期召開全球會議。
人類在一百萬年間演化出的諸般特性,並不因為視訊會議的發明就煙消雲散。
如果我們想建立信任,想分享意念,想熱切合作……終究得聚在一起。
▌思考挑戰
狀態更新之死。
在我工作上遇到的會議中,有一種相當常見卻成效很糟,那就是團隊向上級說明工作進度,換取意見回饋或祝福打氣。
許多高階主管認為,這種狀態更新至關重要,是掌握多個專案的最佳方法。
然而這樣聚在一起給「真知灼見」其實弊大於利。
首先,上級通常缺乏對錯綜工作內容的通盤了解,不甚進入狀況,要不就問出天真的問題,要不就給出不負責任的建議。
狀態更新是在找麻煩,開會前夕或許又有變動,先前耗費多時的準備形同浪費。
此外,你大概能想見,這類會議淪為膨風的表演,各團隊當作表現的舞臺,過度準備,平均每週花四小時做登場準備。
替代做法則遠遠簡單得多,上級可以選擇加入團隊,成為工作流的一部分,不然就在專案開始或團隊要求時加入建議流程。
我的一位同仁愛說:「狀態就活在軟體裡吧。
」真是至理名言。
一對一之樂。
員工喜歡的是每一或兩週跟主管一對一會面。
多數主管會語帶驕傲地說,他們很常直接聽職員彙報,「這是他們的時間」。
我們身為主管是在為員工服務,對吧?的確。
但我有個也許會令你意外的發現:一對一會面常用來處理暗藏的組織失能。
當人員缺乏決策權,一對一會面成為唯一推動事情往前進的機制。
當人員沒辦法化解衝突,一對一會面成為政治角力的舞臺。
好的一對一會面能提供意見回饋、教學指導、加深關係,雙方有機會在工作上攜手努力,但如果你發現一對一會面變成是用來處理其他未解的需求,不妨開門見山,請員工開誠布公聊一聊。
治理。
這些年來,公司治理變成在強調順從和規避風險,我們忘記真正的管理來自參與和所有權,而非恐懼。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希望組織學習與調整,希望大家奉公守法,那就需要用分散式機制來引導和改變組織。
一個做法是鼓勵各團隊每月開治理會議,目標是人人有機會發表意見,提出團隊的架構、策略、資源……任何方面能做何改變,以期協助公司追尋宗旨。
如今全球成千上萬家公司正靠全員參與制、全體共治和其他方法做這件事。
你不妨想像公司裡的所有團隊持續精進,改造產品、服務,甚至公司本身。
▌會議的實行
協調人和記錄員。
增加開會效率的絕佳方法是:每次開會都確實有人負責會議的架構、流程和成果。
我們發現協調人和記錄員格外有幫助。
協調人負責確保會議的進行,落實眾人同意的會議形式和會議規則,在對話離題時打斷,留意是否有誰需發言或讓步,甚至在主管違反規則時出聲提醒。
記錄員負責從頭到尾記下整場會議的動議和討論結果,可以用數位看板、實時文件或工作管理員程式等。
首先,你要替每場定期會議選出協調人和記錄員,讓他們有揮灑的空間。
隔九十天之類,選出下一任協調人和記錄員。
一次次進行,直到每個人輪過一遍。
會議暫停。
有時釐清混亂的唯一之道是暫停。
與其想照現有節奏把所有未完成的會議塞進時間表,不如看看能否取消下兩週的所有會議。
這乍看不可能,甚至不負責任,但確實做得到。
我們公司指導的某個領導團隊每週平均開會四十五小時,行事曆長得像是快輸掉的俄羅斯方塊,於是我們設法暫停所有定期會議,希望他們回答幾個問題:我們錯失了什麼?我們需要什麼是從非正式互動裡得不到的?根據他們的回答,我們逐一修改會議的節奏,確保每場會議有清楚的目標與相稱的架構。
我們根據意見回饋,反覆微調會議形式,讓會議能行得通,刪掉不需要的檢討部分,廢除跨功能的一對一來回協商管道,至於沒人記得最初召開原因的長年定期會議也省下了。
每週平均的開會時間原本是四十五小時,現在降為十八小時。
如果你被會議壓得喘不過氣來,不妨先把會議停掉,檢視現有會議和所需會議的差別。
回顧會議。
若論哪種會議最寶貴卻少見,大概是回顧會議。
回顧是讓團隊得以暫停、留意和學習。
回顧會議可以是在工作有大幅進展之後,或最好是定期舉行,團隊花一或兩小時齊聚一堂,分享各自對這段期間的心得與感想。
目標很簡單:下次要做得更好。
回顧會議有各種形式,簡單也好(按專案的時間列出高點和低點),複雜也行(喜歡之處、學習之處、缺乏之處和期盼之處)。
哪種回顧會議最好?答案是,有落實最好。
通常,多數團隊留不出什麼時間給回顧會議,急著想做下一件事,所以你需要確保團隊定期好好回顧與學習。
此外,重點是大家要能暢所欲言,否則如果有話卻不敢講,回顧會議的價值就大打折扣。
開會措施。
雖然大多數公司少開點會比較好,但許多公司也從擴充會議架構的類型得益。
多數會議亂七八糟,東跳西跳,一下子是有人講得落落長,一下子要做決定,一下子提出點子,一下子開起玩笑,簡直聽任興之所至。
不過你可以花些時間加進經過驗證的開會措施,結合會議架構,以利流程順暢、決策制定、意見提出,還有腦力激盪等等。
下面是幾個讓我們公司獲益匪淺的開會措施:
由大家發言開場。
以一個提問展開會議,讓大家彼此熱絡,人人開口發言。
常見的問題如:大家在想什麼?大家有什麼期待?大家承擔過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輪流發言和參與。
當要務是速度和參與,我們讓每個人輪流有一次機會提問、回饋意見、同意別人或說明新狀況,依會議類別而定。
其他人洗耳恭聽,靜候輪到自己。
當場設定議程。
我們不會先預測明天或下週最重要的事情,而是等會議實際召開後,再選出重要的主題。
如果哪個主題沒談到,不必保留,要是下次開會時有人仍覺得重要就再提出來。
▌會議的提問
下列問題可以拿來問整個組織,也可以拿來問個別團隊,激起大家討論當前現狀與可行進展。
◦為了促進最佳工作表現,我們需要開什麼會?◦每場會議是否有清楚的目標與架構?◦會議如何協調與記錄?◦大家如何分享會議的成果?◦哪些會議定期舉辦,原因為何?◦會議節奏如何有助(或有損)工作?◦我們的會議是否需要特殊工具或材料?◦針對不再合適的會議,我們如何改進或廢除?
*正向待人如何落實在這個主題上?體認到人類渴望交流與連結,每隔段時間齊聚一堂很重要,但不是把每場會議當成同樂會,而是依會議目標決定架構,有些需順應人性,有些需予以超越。
*錯綜意識如何落實在這個主題上?明白如果想在錯綜系統中達成協調和想法共享,我們需要高頻寬的場合,包括會議。
要記得,會議也涉及不確定。
過度準備與過度主導有其後果,唯恐導致看不清現在什麼才是對團隊重要的事情。
(本文摘自亞倫‧迪格南著《組織再進化:優化公司體制和員工效率的雙贏提案》,時報出版提供)
延伸閱讀
不和球員玩激勵遊戲!NBA訓練內幕曝光
想創業卻遲遲辦不到的「創業難民」
邊工作邊創業你需要準備三種資金
主題閱讀》遠距上班問題多?|書房陪你一起學英文歡迎訂閱追蹤Instagram、樂讀電子報|回工商書房首頁
時報出版管理與領導組織管理開會與時間有約
工商時報書房編輯
熱門文章
中華電低調祭499方案台灣大降價搶上網客
2022.05.18
狂拉台積電砍殺長榮?專家揭幕後一敗筆
2022.05.17
聯電漲到60元以上?存股達人曝焦點3檔
2022.05.18
看群創、友達若合併施振榮:有綜效可考慮
2022.05.18
美巨頭轉單台積電4奈米?關鍵1天見分曉
2022.05.18
延伸文章資訊
- 1「如果可以不用開會,我會更喜歡我的工作」這是一句 - 理財寶
聽起來很可笑吧? 但是這和我們討厭開會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換個方式想,. 主管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開會,.
- 2半數以上開會都是浪費時間 - 工商時報
大家討厭開會,卻戒不掉,因為沒有別種方法能做事。軟體服務供應商Salesforce主管阿夫沙(Vala Afshar)的推特發文巧妙點出開會文化的諷刺之處:「你可能 ...
- 3職場中為何員工那麼討厭開會? - 百合問答
1 礦化原料. 可能員工其實討厭的不是開會,而是一些領導開會時的做派吧。還有就是,再正常的會議也都是按職級進行排座的,激發了一些人脆弱的自尊,不願意 ...
- 4會議總是沒效率?跟著Netflix 學高效會議3原則 - Cheers快樂 ...
如果問員工在公司最討厭什麼?答案顯而易見:開會。不只員工,LinkedIn 調查顯示,67% 的高階主管也很討厭會議。大大小小的會議成為企業的「必要之 ...
- 5【管理心得】新進全球第二大富豪最討厭開會!Tesla CEO馬 ...
相信大多數的打工仔都同意開會或多或少會降低工作效能,但是身為員工,還是選免不到要開會的命運。不過,有「科技狂人」之稱的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