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式學習和發現式學習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接受式學習並不都是機械的和被動的,奧蘇伯爾所主張的是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

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是指學生以思維爲核心的一種理解性的學習。

其特點是學生身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接受式學習和發現式學習 2021-02-19玉陶視點 美國當代認知心理學家奧蘇伯爾對接受式學習作過系統研究,他將將接受式學習劃分爲機械性接受式學習、被動性接受式學習、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三種不同性質的學習。

機械性接受式學習,是指學生不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死記硬背式的學習。

其特點是,學生以聽代思,機械模仿,不求甚解,唯師和唯書,所得到的是一堆孤立的知識。

這是一種沒有內化、沒有「活性」、不能遷移、不能應用的學習,學生從中既得不到智力上的開發,更感受不到精神上的愉快。

被動性接受式學習,是指學生由於缺乏學習的需要、動機、興趣和能力而進行的非主動性的學習。

其特點是學生不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或者不能積極主動地把自己的學習引向深入,或者不去全面地把握知識內容,而只是滿足於那些含糊的、似是而非的、膚淺的觀念。

接受式學習並不都是機械的和被動的,奧蘇伯爾所主張的是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

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是指學生以思維爲核心的一種理解性的學習。

其特點是學生身與心、認知與情感、邏輯思維與直覺等的和諧統一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投入。

這種接受式學習的過程,實質上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進行選擇、理解、整合和內化的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使新知識納入到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以達到對新知識的把握和理解。

奧蘇伯爾認爲,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是主動的、有效的。

而要實現其主動性和有效性,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學生要具有進行有意義學習的意向,即學生把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知識聯繫起來的意向;二是學習材料對學生具有潛在意義,即學習材料具有邏輯意義,且可以與學生認知結構中有關知識相聯繫。

這樣,新知識既可以在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獲得心理意義,又可以使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經過吸收新知識而得到改造和重新建構,這種接受式學習也無法將學生的學習方式包含進去。

   發現式學習在西方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的產婆術,20世紀下半葉,布魯納等心理學家都大力提倡過。

發現式學習是學生通過自己再發現知識形成的步驟.以獲取知識並發展探究性思維的一種學習方式。

在發現學習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不是接受和記住現成的知識,而是參與知識的發現過程;教師的主要任務也不是向學生傳授現成的知識,而是爲學生發現知識創造條件和提供幫助。

發現學習的基本過程是:先由教師創設情境,使學生在這種情境中產生矛盾,從而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和設想,然後經過分析和操作等過程,對學習對象進行加工!改組,最後從中歸納出結論,並用之來解決新問題。

發現學習的主要倡導者是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

布魯納認爲,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體驗,是學生是否進行充分的智力活動。

他特別主張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精神和獨立解決問題和預見未知的能力。

接受式學習與發現式學習之間的區別並不難理解。

在接受學習中,學習的主要內容基本上是以定論的形式傳授給學生的。

對學生來說,學習不包括任何發現,只要求他們把學習內容加以內化(即把它結合進自己的認知結構之內),以便將來能夠再現或派上他用就行了。

發現學習的基本特徵是,學習的主要內容不是現成地給予學生的,而是在學生的內化之前,必須由他們自己去發現這些內容。

換言之,學習的首要任務是發現,然後便同接受式學習一樣,把發現的內容加以內化,以便以後在一定的場合下予以運用。

所以,發現學習只是比接受學習多了前面一個階段,即發現,其它方面基本一致。

相關焦點 發現式教學和接受式教學 其實就是發現式教學法學習與接受式教學法的闡述與對比,也許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就能理解我們的課程設計,以及教學材料選擇的出發點了。

發現式學習(Discovery Learning) 和接受式學習(Reception Learning)是較有影響的現代學習理論。

提倡前者的代表是20 世紀60 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教學論專家布魯納(J.S. 探究式學習淺談 教學改革的著眼點應轉向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即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形成一種積極主動探求知識,親自發現問題的規律和結論,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主學習方式。

爲什麼「發現式學習」的效果差? 今天介紹學習的第二個支柱:積極參與。

下面的內容可能會與你原來的設想不一樣。

一、「發現式學習」的效果不好假設你是小學數學老師,這一節課要教給學生一個他們沒見過的新題型。

在以下兩種教學方法中,你認爲哪個效果更好? ——第一個方法,你先把題目拋給學生,讓學生們自己摸索計算。

體驗式學習的四種學習方式 大衛庫伯的《體驗學習讓體驗成爲學習和發展的源泉》可以說是體驗式學習領域的扛鼎之作,爲我們更好的理解體驗式學習、發展體驗式學習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論依據。

更爲重要的是,其不僅是一本集百家之長成一家之大成的體驗式學習專業著作,更是對人類自身的學習、發展,對於個體知識的認知、發生理論,做了一次深入、系統的思考與梳理。

觀點|如何區分問題式學習(pbl)和項目式學習(PBL) 問題式學習並不等同於項目式學習。

問題式學習通常涉及單一學科(跨學科的比較少見),持續較短時間。

項目式學習大多是跨學科的,持續較長時間(數周、數月或更長時間)。

總體上,項目式學習應用得更爲廣泛,常常由諸多「問題」組成。

它們的主要區別爲:    第一,問題的真實程度不同。

沉浸式學習 什麼叫做沉浸式學習?介紹這個概念前,先說它的對立概念——觀光式學習,又名「懶惰式學習」。

好比你去一個城市旅遊,去每個網紅景點打卡,幾天行程下來很累,卻仍然不知道這個城市有什麼特點。

逛的地方是別的城市有的,買的特產madein別的城市,唯一的特殊就是朋友圈的定位。

同樣,從小到大我們所經歷的教育大部分也是觀光式學習。

沉浸式教學有助於第二語言學習 ,通過有意義的語境學習第二語言和學科知識。

語言學家、語言教育家普遍認爲,與傳統的第二語言教學相比,沉浸式的雙語教育更能夠有效地提高第二語言的學習效率。

元分析發現,香港地區學校中以英語爲教學語言的學生僅在英語課的平均成績上好於以漢語爲教學語言的學生,在數學課的平均成績上沒有顯著差異,而在其他科目上的平均成績均低於以漢語爲教學語言的學生。

「體驗式」學習法,讓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這是因爲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屬於占有式的學習,而占有式的學習在英語學習中並不能起到實質性的幫助。

什麼是占有式學習,這種方法又有什麼弊端呢?英語學習中的占有,其實來自中國傳統的幸福觀。

懷抱著這樣的觀念,我們自然而然地將這種思想帶入到英語學習中:通過背誦和記憶的方法占有單詞、占有語法、占有例句。

我們潛意識的認爲,只有占有了這些英語的碎片,我們才能夠占有英語。

專訪MIT體驗式學習負責人:如何建立更有效的體驗式學習? KateTrimble是MIT剛剛上任的體驗式學習辦公室(OEL)負責人,近日,她接受採訪,重點聊了聊她眼中的體驗式教學。

問:對你而言,這個身份有什麼特別的吸引力嗎?答:麻省理工學院是一個首屈一指的學習體驗場所。

體驗式學習的設計與實施 體驗式學習注重爲學習者提供真實或模擬的情境和活動,讓學習者在人際活動中充分參與來獲得個人的經驗、感受並進行交流和分享,然後通過反思再總結並提升爲理論或成果,最後將理論或成果應用到實踐中。

體驗式學習對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增強團結合作的團隊意識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體驗式學習的幾個重要理念1.促進人格發展。

探究式學習主體是學生 探究式學習尤忌「東施效顰」清華附小的孩子們運用大數據分析蘇軾,並撰寫出高水平的論文,這確實是一種讓人驚嘆的探究式學習,這種方法讓孩子在親自參與實踐和探究中學會了學習,學會了運用,學會了成長成才。

但是,再典型的教育案例都只能是案例,而沒有絕對複製的可能。

探究式學習鼓勵引導中小學生通過探究,來學習知識,提升素養,進而達到既完成學業,又鍛鍊能力的成長成才目的。

體驗式學習 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單方面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視、可聽、可感的教學媒體努力爲學生做好體驗開始前的準備工作,讓學生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衝動,自願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過程,並積極接觸語言、運用語言,在親身體驗過程中掌握語言。

生活中任何有刺激性的體驗如在笨豬跳中,被倒掛在空中飛速騰躍時所擁有的驚心動魄的體驗都是終生難忘的。

沉浸式學習是自己的事——公司「沉浸式學習」主題培訓精選系列(二) 9月,公司圍繞 「沉浸式學習」開展主題培訓,節選部分優秀內容,供大家交流學習。

沉浸式學習的根本在於認識,在於我們不斷提升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

一、沉浸式學習的根本在於認識沉浸式學習的效果取決於我們自己,從根本上說,取決於我們對於學習和成長的認識。

我們每個人天生就需要學習和成長,往低說是爲了我們能夠生存,往高說就是爲生存的好而學習。

我的理解是:爲了我們自己生命過程中獲得更大的快樂。

怎麼獲得快樂? 玩轉探究式學習 探究式學習可不只是國際學校的專利。

西方教育學家杜威的「做中學」教育思想強調的是探究式學習,而咱們中國的大教育家孔子的「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啓發學習者進行自主性的探索與研究,也是探究式學習。

在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並非知識傳遞的權威角色,而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的引導者、輔助者。

在探究式學習中,學習者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下,通過探究的形式,能夠完成文字、文章、文化等多方面的螺旋上升式的習得與提升。

其中包括字詞、句法的習得與應用,篇章的理解,以及文化的體悟感知。

項目式學習讓在線學習接地氣 我們經過調查研究,決定整合學生、學校、家庭、社會資源,用項目式學習取代單純的文化課的視頻教學模式,放開學生手腳,讓學生自由地觀察、自由地想、自主地做、自發地改進和探究。

收集資料,觀察生活開展什麼項目?以什麼爲依據開展活動? 科學教育中的探究式學習 探究式教學方法是一類歸納式的教學方法。

它包括許多各有側重的教學方法,如探究式學習、基於問題的學習、基於項目的學習、基於案例的教學、發現式學習和即時學習等。

在傳統的科學教育中,往往採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演繹式的教學方法。

英語學習的「螺旋式上升」! 通俗的來講,每個孩子在接觸或學習到新生事物的時候,舊有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一定會對新生知識產生作用,使孩子在不斷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會充滿了矛盾和疑問。

當孩子知道的知識越來越多,對世界的認識越來越全面,他們的成長也會伴隨著曲折、反覆、挫折、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所以,孩子的學習軌跡不會是一條直線上升趨勢,而表現爲螺旋式上升趨勢。

項目式學習:一種風靡全球的創新學習方式 一周後,全部學生都要寫一篇相同主題的論文,通過對學生們的論文的打分和分析,發現計算機輔助的項目式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科學知識,發展科學論證技巧。

Rosselli)等人也對挑戰式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對照實驗研究,在三年的時間段內,比較了學生在以分類學爲基礎的教學方法和挑戰式教學方法所教授的課程中,對基於知識的問題的表現。

他們發現特別在面對較困難問題時,實驗班的學生表現明顯優於對照班的學生。

項目式學習會取代傳統教學嗎? 5步幫你實現實現探究式學習 5步幫你實現實現探究式學習作者:三有項目式學習發布時間: 探究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嘗試 、知識和原理時,老師給學生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或關鍵詞,讓學生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學習方法。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最早提出在教學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JohnDewey)。

他認爲「教育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習大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

」20世紀美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和教學改革家布魯納(JeromeSeymourBruner),在50年代末創立了發現法,並把它在美國進行施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