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2n1667_001 大乘起信論第1卷| CBETA 漢文大藏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乘起信論卷上. 馬鳴菩薩造. 大周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制譯. 歸命盡十方普作大饒益智無限自在救護世間尊及彼體相海無我句義法無邊德藏僧勤求正覺者為欲令眾生除疑去邪執 ...
SkiptoContent
CBETA漢文大藏經
首頁»T32n1667_001大乘起信論第1卷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T32n1667_001大乘起信論第1卷
■CBETA電子佛典集成»大正藏(T)»第32冊»No.1667»第1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1
2
卷
No.1667[No.1666]新譯大乘起信論序[0583b23]夫聲同則應道合自隣。
是以法雄命宗賴宣揚乎法子。
素王垂範假傳述乎素臣。
蓋德必不孤聖無虛應矣。
起信論者。
大乘之祕典也。
佛滅度後五百餘年。
有馬鳴菩薩。
出興于世。
時稱四日道王五天。
轉不退輪建無生忍。
銘總持之智印。
宅畢竟之真空。
受波奢付囑。
蒙釋尊遠記。
善說法要大啟迷津。
欲使群生殖不壞之信根。
下難思之佛種。
故造斯論。
其為論也。
示無價寶。
詮最上乘。
演恒沙之法門。
惟在方寸。
開諸佛之祕藏。
本自一心。
遣執而不喪其真。
存修而亦忘其相。
少文而攝多義。
假名而會深旨。
落落焉晈智月於淨天。
滔滔焉注禪河於性海。
返迷歸極莫不由之。
此論東傳總經二譯。
初本即西印度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此云真諦。
以梁武帝承聖三年歲次癸酉九月十日。
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
共揚州沙門智愷所譯。
此本即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
齎梵文至此。
又於西京慈恩塔內。
獲舊梵本。
與義學沙門荊州弘景崇福法藏等。
以大周聖曆三年歲次癸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
於授記寺。
與花嚴經相次而譯。
沙門復禮筆受。
開為兩卷。
然與舊翻時有出沒。
蓋譯者之意。
又梵文非一也。
夫理幽則信難道尊則魔盛。
況當劫濁尤更倍增。
故使偏見之流。
執成唯識誹毀此論。
真妄互熏。
既形於言遂彰時聽。
方等甘露翻為毒藥。
故經云。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豈可輒以凡心貶量聖旨。
夫真如者。
物之性也。
備難思之業用。
蘊不空之勝德。
內熏妄法令起厭求。
故勝鬘經云。
由有如來藏。
令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又經云。
闡提之人。
未來以佛性力故。
善根還生。
如彼淨珠能清濁水。
是勝義之常善。
異太虛之無記。
故經云。
佛性常故非三世攝。
虛空無故非三世攝。
豈執事空以齊真理。
夫論妄者。
依理故迷真性。
隨流為妄漂動。
故經云。
隨其流處有種種味。
又楞伽經云。
如來藏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
名為識藏。
密嚴經云。
佛說如來藏。
以為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
藏即賴耶識。
雖在纏而體淨。
不變性而成迷。
故經云。
然藥真味停留在山。
猶如滿月。
又云。
雖處五道受別異身。
而此佛性常恒不變。
若言真不熏妄妄不熏真。
真妄兩殊豈會中道。
故梁攝論云。
智慧極盲暗。
謂真俗別執。
今則真為妄體。
妄假真成性相俱融一異雙遣。
故密嚴經云。
如來清淨藏。
世間阿賴耶。
如金與指環。
展轉無差別。
聖教明白。
何所致疑。
良由滯相而乖真。
尋末而棄本。
言越規矩動成戲論。
自貽聖責深可悲哉。
余少小以來。
專心斯論。
翫味不已。
諷誦忘疲。
課拙傳揚二十餘遍。
雖未究深旨。
而麁識文意。
以為大乘明鏡莫過於此。
幸希宗心之士。
時覽斯文。
庶日進有功。
聊為序引云爾。
大乘起信論卷上馬鳴菩薩造大周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歸命盡十方 普作大饒益 智無限自在 救護世間尊 及彼體相海 無我句義法 無邊德藏僧 勤求正覺者 為欲令眾生 除疑去邪執 起信紹佛種 故我造此論[0584a29]論曰。
為欲發起大乘淨信。
斷諸眾生疑暗邪執。
令佛種性相續不斷故造此論。
有法能生大乘信根。
是故應說。
說有五分一作因。
二立義。
三解釋。
四修信。
五利益此中作因有八一總相。
為令眾生離苦得樂。
不為貪求利養等故。
二為顯如來根本實義。
令諸眾生生正解故。
三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不退信心。
於大乘法有堪任故。
四為令善根微少眾生。
發起信心至不退故。
五為令眾生消除業障。
調伏自心離三毒故。
六為令眾生修正止觀。
對治凡小過失心故。
七為令眾生於大乘法如理思惟。
得生佛前究竟不退大乘信故。
八為顯信樂大乘利益。
勸諸含識令歸向故。
此諸句義大乘經中雖已具有。
然由所化根欲不同待悟緣別。
是故造論。
此復云何。
謂如來在世所化利根。
佛色心勝。
一音開演無邊義味故不須論。
佛涅槃後。
或有能以自力少見於經而解多義。
復有能以自力廣見諸經乃生正解。
或有自無智力因他廣論而得解義。
亦有自無智力怖於廣說樂聞略論攝廣大義而正修行。
我今為彼最後人故。
略攝如來最勝甚深無邊之義。
而造此論。
[0584b22]云何立義分。
謂摩訶衍略有二種。
有法及法。
言有法者。
謂一切眾生心。
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
依此顯示摩訶衍義以此心真如相。
即示大乘體故。
此心生滅因緣相。
能顯示大乘體相用故。
所言法者。
略有三種。
一體大。
謂一切法真如在染在淨性恒平等。
無增無減無別異故。
二者相大。
謂如來藏本求具足無量無邊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
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
一切菩薩皆乘於此入佛地故。
[0584c03]云何解釋分。
此有三種。
所謂顯示實義故。
對治邪執故。
分別修行正道相故。
此中顯示實義者。
依於一心有二種門。
所謂心真如門。
心生滅門。
此二種門各攝一切法。
以此展轉不相離故。
心真如者。
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以心本性不生不滅相。
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
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
是故諸法從本已來性離語言。
一切文字不能顯說。
離心攀緣無有諸相。
究竟平等永無變異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說名真如。
以真如故從本已來不可言說不可分別。
一切言說唯假非實。
但隨妄念無所有故。
言真如者。
此亦無相。
但是一切言說中極以言遣言。
非其體性有少可遣有少可立問曰。
若如是者。
眾生云何隨順悟入。
答曰。
若知雖說一切法而無能說所說。
雖念一切法而無能念所念。
爾時隨順妄念都盡名為悟入。
[0584c20]復次真如者。
依言說建立有二種別。
一真實空。
究竟遠離不實之相顯實體故。
二真實不空。
本性具足無邊功德有自體故。
復次真實空者。
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
離一切法差別相故。
無有虛妄分別心故。
應知真如非有相非無相。
非有無相非非有無相非一相非異相。
非一異相非非一異相。
略說以一切眾生妄分別心所不能觸故立為空。
據實道理。
妄念非有。
空性亦空。
以所遮是無。
能遮亦無故。
言真實不空者。
由妄念空無故。
即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圓滿故名不空。
亦無不空相。
以非妄念心所行故。
唯離念智之所證故。
[0585a04]心生滅門者。
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
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名阿賴耶識。
此識有二種義。
謂能攝一切法。
能生一切法。
復有二種義。
一者覺義。
二者不覺義。
言覺義者。
謂心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
離一切妄念相故。
等虛空界無所不遍。
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
依此法身。
說一切如來為本覺。
以待始覺立為本覺。
然始覺時即是本覺。
無別覺起立。
始覺者。
謂依本覺有不覺。
依不覺說有始覺。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
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如凡夫人。
前念不覺起於煩惱。
後念制伏令不更生。
此雖名覺即是不覺。
如二乘人及初業菩薩。
覺有念無念體相別異。
以捨麁分別故。
名相似覺。
如法身菩薩。
覺念無念皆無有相。
捨中品分別故。
名隨分覺。
若超過菩薩地究竟道滿足。
一念相應覺心初起。
始名為覺。
遠離覺相微細分別究竟永盡。
心根本性常住現前。
是為如來。
名究竟覺。
是故經說。
若有眾生。
能觀一切妄念無相。
則為證得如來智慧。
又言心初起者。
但隨俗說。
求其初相終不可得。
心尚無有何況有初。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
以無始來恒有無明妄念相續未曾離故。
若妄念息。
即知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
以於一心前後同時皆不相應無自性故。
如是知已則知始覺不可得。
以不異本覺故。
[0585b01]復次本覺隨染。
分別生二種差別相。
一淨智相。
二不思議用相。
淨智相者。
謂依法熏習。
如實修行功行滿足。
破和合識滅轉識相。
顯現法身清淨智故。
一切心識相即是無明相。
與本覺非一非異。
非是可壞非不可壞。
如海水與波非一非異。
波因風動非水性動。
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
眾生亦爾。
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起識波浪。
如是三事皆無形相非一非異。
然性淨心是動識本。
無明滅時動識隨滅。
智性不壞。
不思議用相者。
依於淨智。
能起一切勝妙境界常無斷絕。
謂如來身具足無量增上功德。
隨眾生根。
示現成就無量利益。
[0585b14]復次覺相有四種大義。
清淨如虛空明鏡。
一真實空大義如虛空明鏡。
謂一切心境界相及覺相皆不可得故。
二真實不空大義如虛空明鏡。
謂一切法圓滿成就無能壞性。
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於中現。
不出不入不滅不壞常住一心。
一切染法所不能染。
智體具足無邊無漏功德為因。
熏習一切眾生心故。
三真實不空離障大義如虛空明鏡。
謂煩惱所知二障永斷和合識滅。
本性清淨常安住故。
四真實不空示現大義如虛空明鏡。
謂依離障法隨所應化。
現如來等種種色聲。
令彼修行諸善根故。
[0585b26]不覺義者。
謂從無始來不如實知真法一故。
不覺心起而有妄念。
然彼妄念自無實相。
不離本覺。
猶如迷人依方故迷。
迷無自相不離於方。
眾生亦爾。
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妄念迷生。
然彼不覺自無實相。
不離本覺。
復待不覺以說真覺。
不覺既無真覺亦遣。
[0585c03]復次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生三種相不相捨離。
一無明業相。
以依不覺心動為業。
覺則不動。
動則有苦。
果不離因故。
二能見相。
以依心動能見境界。
不動則無見。
三境界相。
以依能見妄境相現。
離見則無境。
以有虛妄境界緣故。
復生六種相。
一智相。
謂緣境界生愛非愛心。
二相續相。
謂依於智苦樂覺念相應不斷。
三執著相。
謂依苦樂覺念相續而生執著。
四執名等相。
謂依執著分別名等諸安立相。
五起業相。
謂依執名等起於種種諸差別業。
六業繫苦相。
謂依業受苦不得自在。
是故當知。
一切染法悉無有相。
皆因無明而生起故。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
一同相二異相。
言同相者。
如種種瓦器皆同土相。
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用。
皆同真相。
是故佛說。
一切眾生無始已來常入涅槃。
菩提非可修相。
非可生相。
畢竟無得。
無有色相而可得見。
見色相者當知皆是隨染幻用。
非是智色不空之相。
以智相不可得故。
廣如彼說。
言異相者。
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
此亦如是。
無漏無明種種幻用相差別故。
復次生滅因緣者。
謂諸眾生依心意識轉。
此義云何。
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
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
說名為意。
此意復。
有五種異名。
一名業識。
謂無明力不覺心動。
二名轉識。
謂依動心能見境相。
三名現識。
謂現一切諸境界相。
猶如明鏡現眾色像。
現識亦爾。
如其五境對至即現。
無有前後不由功力。
四名智識。
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
五名相續識。
謂恒作意相應不斷。
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
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
已曾經事忽然憶念。
未曾經事妄生分別。
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
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何以故。
一切諸法以心為主從妄念起。
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
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是故當知。
一切世間境界之相。
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
如鏡中像無體可得。
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
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言意識者。
謂一切凡夫依相續識執我我所。
種種妄取六種境界。
亦名分離識。
亦名分別事識。
以依見愛等熏而增長故。
無始無明熏所起識。
非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
解行地菩薩始學觀察。
法身菩薩能少分知。
至究竟地猶未知盡。
唯有如來能總明了。
此義云何。
以其心性本來清淨。
無明力故染心相現雖有染心而常明潔無有改變。
復以本性無分別故。
雖復遍生一切境界而無變易。
以不覺一法界故不相應。
無明分別起生諸染心。
如是之義甚深難測。
唯佛能知非餘所了。
此所生染心有六種別。
一執相應染。
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諸菩薩能遠離。
二不斷相應染。
信地菩薩勤修力能少分離。
至淨心地永盡無餘。
三分別智相應染。
從具戒地乃至具慧地能少分離。
至無相行地方得永盡。
四現色不相應染。
此色自在地之所除滅。
五見心不相應染。
此心自在地之所除滅。
六根本業不相應染。
此從菩薩究竟地入如來地之所除滅。
不覺一法界者。
始從信地觀察起行。
至淨心地能少分離。
入如來地方得永盡。
相應義者。
心分別異。
染淨分別異。
知相緣相同。
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
知相緣相不同。
染心者。
是煩惱障。
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者。
是所知障。
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故。
此義云何。
以依染心。
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
違一切法平等之性。
一切法性平等寂滅無有生相。
無明不覺妄與覺違。
是故於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
皆悉不能如實而知。
[0586b12]復次分別心生滅相者。
有二種別。
一麁謂相應心。
二細謂不相應心。
麁中之麁凡夫智境。
麁中之細及細中之麁菩薩智境。
此二種相。
皆由無明熏習力起。
然依因依緣。
因是不覺緣是妄境。
因滅則緣滅。
緣滅故相應心滅。
因滅故不相應心滅。
問若心滅者云何相續。
若相續者云何言滅答實然。
今言滅者。
但心相滅非心體滅。
如水因風而有動相。
以風滅故動相即滅。
非水體滅。
若水滅者動相應斷。
以無所依無能依故。
以水體不滅動相相續。
眾生亦爾。
以無明力令其心動。
無明滅故動相即滅。
非心體滅。
若心滅者則眾生斷。
以無所依無能依故。
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
[0586b25]復次以四種法熏習義故。
染淨法起無有斷絕。
一淨法。
謂真如二染因。
謂無明。
三妄心。
謂業識。
四妄境謂六塵。
熏習義者。
如世衣服非臭非香。
隨以物熏則有彼氣。
真如淨法性非是染。
無明熏故則有染相。
無明染法實無淨業。
真如熏故說有淨用。
云何熏習染法不斷。
所謂依真如故而起無明為諸染因。
然此無明即熏真如。
既熏習已生妄念心。
此妄念心復熏無明。
以熏習故不覺真法。
以不覺故妄境相現。
以妄念心熏習力故。
生於種種差別執著。
造種種業。
受身心等眾苦果報。
妄境熏義有二種別。
一增長分別熏。
二增長執取熏。
妄心熏義亦二種別。
一增長根本業識熏。
令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受生滅苦。
二增長分別事識熏。
令諸凡夫受業繫苦。
無明熏義亦二種別。
一根本熏。
成就業識義。
二見愛熏。
成就分別事識義。
云何熏習淨法不斷。
謂以真如熏於無明。
以熏習因緣力故。
令妄念心厭生死苦求涅槃樂。
以此妄心厭求因緣復熏真如。
以熏習故則自信己身有真如法本性清淨。
知一切境界唯心妄動畢竟無有。
以能如是如實知故。
修遠離法。
起於種種諸隨順行。
無所分別無所取著。
經於無量阿僧祇劫。
慣習力故無明則滅。
無明滅故心相不起。
心不起故境界相滅。
如是一切染因染緣及以染果。
心相都滅名得涅槃。
成就種種自在業用。
妄心熏義有二種別。
一分別事識熏。
令一切凡夫二乘厭生死苦。
隨已堪能趣無上道。
二意熏。
令諸菩薩發心勇猛。
速疾趣入無住涅槃。
真如熏義亦二種別。
一體熏。
二用熏。
體熏者。
所謂真如從無始來具足一切無量無漏。
亦具難思勝境界用。
常無間斷熏眾生心。
以此力故令諸眾生厭生死苦求涅槃樂自信己身有真實法發心修行。
問若一切眾生同有真如等皆熏習。
云何而有信不信者。
從初發意乃至涅槃。
前後不同無量差別。
如是一切悉應齊等。
答雖一切眾生等有真如。
然無始來無明厚薄無量差別過恒沙數。
我見愛等纏縛煩惱亦復如是。
唯如來智之所能知。
故令信等前後差別。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
因緣具足事乃成辦。
如木中火性。
是火正因若無人知或有雖知而不施功。
欲令出火焚燒木者無有是處。
眾生亦爾。
雖有真如體熏因力。
若不遇佛諸菩薩等善知識緣。
或雖不修勝行不生智慧不斷煩惱。
能得涅槃無有是處。
又復雖有善知識緣。
儻內無真如熏習因力。
必亦不能厭生死苦求涅槃樂。
要因緣具足乃能如是。
云何具足。
謂自相續中有熏習力。
諸佛菩薩慈悲攝護。
乃能厭生死苦信有涅槃。
種諸善根修習成熟。
以是復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
令修勝行乃至成佛入于涅槃。
用熏者。
即是眾生外緣之力有無量義。
略說二種。
一差別緣。
二平等緣。
差別緣者。
謂諸眾生從初發心乃至成佛。
蒙佛菩薩等諸善知識。
隨所應化而為現身。
或為父母或為妻子。
或為眷屬或為僕使。
或為知友或作怨家。
或復示現天王等形。
或以四攝或以六度。
乃至一切菩提行緣。
以大悲柔軟心廣大福智藏。
熏所應化一切眾生。
令其見聞及以憶念如來等形增長善根。
此緣有二。
一近緣。
速得菩提故。
二遠緣。
久遠方得故。
此二差別復各二種。
一增行緣。
二入道緣。
[0587a29]平等緣者。
謂一切諸佛及諸菩薩。
以平等智慧平等志願。
普欲拔濟一切眾生。
任運相續常無斷絕。
以此智願熏眾生故。
令其憶念諸佛菩薩。
或見或聞而作利益。
入淨三昧隨所斷障得無礙眼。
於念念中一切世界平等現見無量諸佛及諸菩薩。
此體用熏復有二別。
一未相應。
二已相應。
未相應者。
謂凡夫二乘初行菩薩。
以意意識熏。
唯依信力修行。
未得無分別心修行。
未與真如體相應故。
未得自在業修行。
未與真如用相應故。
已相應者。
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
與一切如來自體相應故。
得自在業與一切如來智用相應故。
唯依法力任運修行。
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復次染熏習。
從無始來不斷成佛乃斷。
淨熏習。
盡於未來畢竟無斷。
以真如法熏習故。
妄心則滅法身顯現。
用熏習起故無有斷。
[0587b16]復次真如自體相者。
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
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常恒究竟。
從無始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
謂大智慧光明義。
遍照法界義。
如實了知義。
本性清淨心義。
常樂我淨義。
寂靜不變自在義。
如是等過恒沙數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無有斷絕。
依此義故名如來藏。
亦名法身。
[0587b23]問上說真如離一切相。
云何今說具足一切諸功德相。
[0587b25]答雖實具有一切功德。
然無差別相。
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真。
離分別相無二性故。
以依業識等生滅相。
而立彼一切差別之相。
此云何立。
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分別。
以不覺故分別心起見有境界。
名為無明。
心性本淨無明不起。
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
若心性見境則有不見之相。
心性無見則無不見。
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
若心有動則非真了知。
非本性清淨。
非常樂我淨。
非寂靜。
是變異不自在。
由是具起過於恒沙虛妄雜染。
以心性無動故即立真實了知義。
乃至過於恒沙清淨功德相義若心有起見有餘境可分別求。
則於內法有所不足。
以無邊功德即一心自性。
不見有餘法而可更求。
是故滿足過於恒沙非異非一不可思議諸佛之法無有斷絕。
故說真如名如來藏。
亦復名為如來法身。
[0587c12]復次真如用者。
謂一切諸佛在因地時發大慈悲。
修行諸度四攝等行。
觀物同已普皆救脫。
盡未來際不限劫數。
如實了知自他平等。
而亦不取眾生之相。
以如是大方便智。
滅無始無明證本法身。
任運起於不思議業。
種種自在差別作用。
周遍法界與真如等。
而亦無有用相可得。
何以故。
一切如來唯是法身。
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作用。
但隨眾生見聞等故。
而有種種作用不同。
[0587c21]此用有二。
一依分別事識。
謂凡夫二乘心所見者是名化身。
此人不知轉識影現。
見從外來取色分限。
然佛化身無有限量。
二依業識。
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受用身。
身有無量色。
色有無量相。
相有無量好。
所住依果亦具無量功德莊嚴。
隨所應見無量無邊無際無斷。
非於心外如是而見。
此諸功德皆因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
具無邊喜樂功德相故亦名報身。
又凡夫等所見是其麁用。
隨六趣異種種差別。
無有無邊功德樂相名為化身。
初行菩薩見中品用。
以深信真如故得少分見。
知如來身無去無來無有斷絕。
唯心影現不離真如。
然此菩薩猶未能離微細分別。
以未入法身位故。
淨心菩薩見微細用。
如是轉勝乃至菩薩究竟地中見之方盡。
此微細用是受用身。
以有業識見受用身。
若離業識則無可見。
一切如來皆是法身。
無有彼此差別色相。
互相見故。
問若佛法身無有種種差別色相。
云何能現種種諸色。
[0588a12]答以法身是色實體故。
能現種種色。
謂從本已來色心無二。
以色本性即心自性。
說名智身。
以心本性即色自性。
說名法身。
依於法身。
一切如來所現色身。
遍一切處無有間斷。
十方菩薩隨所堪任隨所願樂。
見無量受用身無量莊嚴土各各差別。
不相障礙無有斷絕。
此所現色身一切眾生心意識不能思量。
以是真如自在甚深用故。
◎[0588a20]◎復次為令眾生從心生滅門入真如門故。
令觀色等相皆不成就。
云何不成就。
謂分析麁色漸至微塵。
復以方分析此微塵。
是故若麁若細一切諸色。
唯是妄心分別影像實無所有。
推求餘蘊漸至剎那。
求此剎那相。
別非一無為之法。
亦復如是。
離於法界終不可得。
如是十方一切諸法應知悉然。
猶如迷人謂東為西方實不轉。
眾生亦爾。
無明迷故謂心為動而實不動。
若知動心即不生滅。
即得入於真如之門。
◎大乘起信論卷上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32冊No.1667大乘起信論【版本記錄】CBETA電子佛典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CD經文,日本SAT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網路分享:
TweetWidget
ShareonFacebook
FacebookLike
瀏覽次數:9087
設定
經文格式設定
本站網址規則
最新文章
CBETA漢文大藏經網站網址規則
經文格式設定
請您推薦經典列表
福嚴精舍三年閱經目錄(印順導師擬)
常用經典列表
CBETA漢文大藏經網站成立
漢字資料庫
輸入漢字或輸入組字式:
經目搜尋
可輸入冊數、經號、經名或譯者:
進階搜尋
CBETA相關網站
CBETA首頁
漢文大藏經(本站)
漢文大藏經 (線上手機版)
漢文字詞資訊網
佛教藏經目錄數位資料庫
CBETA討論區 (新版)
CBETA討論區 (舊版)
台北版佛典集成 (數位典藏專案)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Plus專頁
語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日本語
한국어
English
使用者登入
使用OpenID登入:
什麼是OpenID?
使用者名稱:*
密碼:*
使用OpenID登入
取消OpenID登入
索取新密碼
廣告
Copyright©2022CBETA漢文大藏經.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WebSite : https://www.cbeta.org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886-2-2383-2182
地址 : 10044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77號8樓R812 Address : Rm.812,8F.,No.77,YanpingS.Rd.,ZhongzhengDist.,TaipeiCity10044,Taiwan(R.O.C.)
本網站係採用CreativeCommons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中華民國)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1998-2022CBETA
tripitaka|aboutseo
延伸文章資訊
- 1大乘起信論卷上(大周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制譯)
大乘起信論卷上(大周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制譯). 3. 停留在山。 猶如滿月。 又云。 雖處五道受別異, 纏而體淨。 不變性而成迷。 故經云。 然藥真味, 以為阿賴耶。
- 2《大乘起信论》原文【唐实叉难陀译】 - 华人佛教网
第一卷第二卷大乘起信论卷上马鸣菩萨造唐三藏唐实叉难陀奉制译归命尽十方, 普作大饶益, 智无限自在, 救护世间尊; 及彼体相海, 无我句义法, 无边德藏僧, ...
- 3大乘起信論(唐實叉難陀譯) - Readmoo
大乘起信論(唐實叉難陀譯)》電子書-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是在1998年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旨在將漢文紙本大藏經數位化,以延續佛陀法身舍利為 ...
- 4T32n1667 大乘起信論 - CBETA 漢文大藏經
紙本來源: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 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Popular Edition in 1988. 第32 冊No. 1667.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唐實叉難陀 ...
- 5大乘起信論辯
尋法經云: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 則馬鳴之起信論不入中印宜也。于闐近北印度,實叉難陀或從師門受學得之,故得有此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