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快速高效地閱讀一本書,一個月內實現自我提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屁仙丹

我想,現在應該還有絕大多數人,保留著這樣的閱讀習慣:

習慣拿著一支筆,逐字逐句的,去閱讀書中的內容。

碰到覺得精彩的句子、段落就用筆劃個橫線。

當一本書被劃了夠多的橫線,那麼閱讀任務也就算是完成了。

畢竟我都已經如此投入,還做了筆記。

但是,書中的內容卻並未進入到你的知識體系中,成為你自己的東西。

文/大噸噸

那麼如何從這種怪圈裡脫離出來呢?

在閱讀了《如何閱讀一本書》以及整合自身的閱讀體驗之後,歸納有以下建議。


1..在開始閱讀之前,可以先對書的前言、序言、目錄、後記等進行閱讀。

其中,目錄是比較重要的。

它會告訴你,作者在這本書中大致講了什麼,分為幾個層次以及是如何行的。

從目錄去把握全書的內容,能有一個俯瞰的視角,讓你不會糾結於細節。

文/大噸噸

2.通讀全書,邊看邊思考,並不斷的提問自己一些問題:

這部分講了什麼?

作者是如何論述的?

這部分與最終要解決的問題或是前後文有什麼關係?

我怎麼看、怎麼理解作者的觀點?

但只要在心中默默思考,不必寫出來。

適當給覺得精彩的部分劃線標記,但不要停下來做筆記。

3.讀完全書後,粗略再翻閱一遍。

摘抄之前的劃線標註,記錄與自己的所思所想,想到什麼寫什麼,不用在意有沒有邏輯。

文/大噸噸

4.對著這份筆記初稿,結合書的目錄,進行頭腦風暴,回憶書的脈絡結構,將筆記進行整理,使其有結構與邏輯,並進行適當的補充。

(這部分可再翻書查閱)

5.若想再加深記憶與吸收,還可將筆記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構建知識樹。

這個方法看似繁瑣複雜,需要不斷整理筆記,但整理髮生在通讀全書後。

閱讀時是不間斷的不用停下做筆記的,所以實際上非常省時間。

而你有了心理預期,就不會因為糾結於一些細節而導致閱讀的停滯與障礙,反而是節約了時間成本

當你把一本厚的書讀的越來越薄,複習起來也就越來越容易。

你甚至可以只要早上花上10分鐘,就能複習作者畢生的思想精華。

而這些知識也並有被壓縮,而是存儲進你的大腦,隨時等候你的調動。

大家有什麼好的方法也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