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所有的考點,其實都在你不仔細看的課本里|教你研讀課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高考所有的考點,其實都在你不仔細看的課本里 | 如何研讀數/物/化/生課本才能取其精華?
課本是一切考題的根本,那麼也就是說所有的考題都是以課本上的某個知識點為核心衍生而來的,吃透課本就能夠更加容易地發現解題的脈絡從而快速解題。
那麼,究竟該如何研讀課本呢?今天學習哥為同學們整理了數、理、化、生科目的具體研讀課本的方法,快來學習啦!
1.研究目錄。
通過目錄,考生可以把每個章節的知識脈絡理清,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大概的知識框架,然後逐步回憶每個部分的具體內容。
2.具體章節一字不落。
在看各部分章節的時候務必要保證一字不落。
只有這樣,才能理解每一個知識要素。
同時,要把重點知識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記出來,以區分不同的理解難度。
3.不斷瀏覽書上做好標記的知識點,加深印象。
這也是需要考生經常做的事情。
4.再次回歸目錄,形成整體感。
做題的時候更加有全局性,而且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知識盲區,抓緊補習。
其實,不斷回歸課本說起來容易,但是真做起來卻不簡單。
這還需要考生不斷地提醒自己,時時刻刻都能清醒地意識到課本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把課本完全吃透。
數學書,很多人拿起定理推論一通狂背,自以為把這些結論背下來就行了,而對於每個定理怎麼證明的,每個推論如何推導的,一概不關心。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研讀課本的原因
1.只有真正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放心運用。
你把定理背下來,不知道它怎麼來的,真正做題的時候用起來就不那麼順手。
而且一旦記憶出了點差錯,記得不太清楚,那就麻煩大了,很可能因此一道十多分的大題就此白白丟掉了。
而如果你把它的整個推理過程弄明白了,第一可以加深印象,第二記不清楚的時候可以自己快速地把它推算出來。
2.定理的證明往往比例題要經典得多,體現了更優秀的數學思想。
因為例題大部分是我們的教材編寫者自己編的,而數學定理的證明則是歷代數學大師們殫精竭慮的結果。
我們今天寫在書上的定理看起來很簡單,在一千年前,可能是困擾數學界的重大課題,無數世界一流學者為之苦苦思索。
以此推知,課本上的例題雖然不如定理經典,但有比各種資料書的例題經過更嚴格的篩選,並且和課本知識密切結合,也應該細心體會。
研讀課本的收穫
1.對定理公式更好的記憶和應用,這是最直接的;
2.獲得優秀的數學思想(物理思想、化學思想等);
3.鍛鍊思維素質,可以終身受益。
順便再說一下「以綱為綱」,主要針對高考的學生而言。
在考試大綱下來以後,你的複習就必須按照大綱來進行。
複習知識點的時候,只複習那些大綱要求掌握的內容。
每年的大綱中都會把一些教科書上的小知識點排除在考試範圍之外,這些不考的內容,就沒有必要再去花時間。
除非像英語閱讀大綱中明確指出要有百分之多少的超綱詞彙,否則高考肯定會在大綱範圍內出題。
研讀課本的重點
研讀課本最重要的一點,要形成知識網絡。
特彆強調一點,這個知識網一定要自己去畫。
要注重知識點的梳理,將知識點形成網絡。
把各章的知識點繪製成知識網絡圖,將知識系統化、網絡化,把知識點串成線,連成面。
知識一開始越學越厚,到了複習階段是一個由厚到薄的過程,要在腦子裡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點網絡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做題訓練,加強知識的應用。
比如下面這張的思維導圖就能很好搞懂集合、函數、導數的關係。
首先可以採用研讀目錄法,把每個章節的知識脈絡理清,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大概的知識框架,然後逐步回憶每個部分的具體內容。
對於理科生來說,看著目錄,並將每個目錄下面推導而來的知識點寫出來。
在這個過程當中,思考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例如,這個公式是不是由哪個公式引申而來的呀,這個定理是不是從上面那個定理推理得出的呢等等,於是你就會將課本上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了。
其次緊跟老師的腳步。
上課認真聽,不止聽取知識聽取老師講解的內容,更要分析老師的思路講解的思路,這樣你才知道怎麼把各個知識點連接和融合到一起。
研讀課本的目的
研讀課本的目的是搞清課本中的「四點」(重點、難點、關鍵點和價值點)是什麼。
比如「摩擦力」的「四點」:
重點:滑動摩擦力(產生條件、大小計算、方向判定)。
難點: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方向判定、靜摩擦力的大小確定。
關鍵點:分析物體受力、確定相對運動/趨勢。
價值點:加深對「運動/趨勢相對性」的理解;加深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思想的認識;知道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利用摩擦力、控制摩擦力的具體方法。
思考課本中公式、定理的來龍去脈
多去思考課本內容的來龍去脈,多去分析解題思路的共性(課本考點的使用規律),遇到問題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多想想課本上相關的概念、公式及課堂上老師講解的例題。
只有在平時做到嚴格自律,切切實實把課本知識搞紮實了,才能學好物理,在考試中拿高分。
複習物理的要點首要的是充分重視課本知識,除了跟上老師的步調外,自己一定要多鑽研課本,課本上的思考題是複習的綱,一定要搞清每個概念、每個要求;其次也要特別重視課本中的圖,畫圖有直觀、簡捷、明了等特點,常常是解題的好工具。
物理圖的直觀性更強,更重要的是有些關係式必須通過圖像來得到。
重視知識點之間聯繫
一定要多一些交叉,把知識點相互聯繫起來,把學過的知識,織成一張網。
利用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把這些關聯的考點聯繫起來(還要搞明白區別),把基礎打牢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好方法。
比如在學習天體運動人造衛星這一章節,一定要深入理解這部分內容,可以翻看波爾能級模型的相關概念。
利用知識樹
下圖是電磁學中關於磁場的各知識點梳理,主要的公式與概念一覽無餘。
同學們一定要認真研讀課本,每個章節做出一張這樣的圖,對你的物理學習幫助非常大。
化學考試的每個知識點,在書中都有明確的答案,要掌握大部分的知識點,就要將課本徹底吃透。
只有把課本讀懂了,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在學習化學的時候才可以更好地應用。
研讀化學課本的程序
1.全面看一節教材,把握一節書的整體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初步整體印象,要做到能提綱挈領地敘述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和本質的問題。
2.抓住關鍵詞, 在全面看的基礎上,抓住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用語重點看,認真反覆琢磨。
3.理清楚思路,看書時要積極思考,重點知識要掌握,難點知識要逐步突破。
具體做法
1.根據課本內容,自行繪製物質轉化框圖——一定要自己書寫。
比如學完鹼金屬,把鈉單質、氫氧化鈉、氯化鈉等等我自己能夠想到的物質都寫進框圖裡,並且思考每一步轉化發生的化學反應條件。
2.串聯有機化學。
記錄這一條線上面的物質是怎麼轉化的,這就要去思考醇到醛、醛到酸、酸到酯各自反應條件是什麼,反過來酯到酸、酸到醛、醛到醇的反應條件又是什麼。
3.通過研讀課本,整理化學思路。
比如學到化學平衡狀態下的平衡移動,其中就用到了熱力學當中反應速率的知識點,最後得出「溫度升高導致反應速率變大進一步導致平衡移動」這樣的結論,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意識到「平衡」與「反應速率」就這樣聯繫起來了。
4.建議自己畫一張元素周期表。
按照「什麼樣的結構是什麼物質,什麼物質又有什麼樣的性質」這樣的邏輯去歸納總結。
5.通過研讀課本,整理常見的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
6.研讀課本,整理歸納物質的俗名、常見物質的顏色、實驗現象等。
7.一方面要深入把握各個知識點、知識塊;同時還應把握整個化學知識體系,從整體上和相互聯繫上來掌握知識。
重視概念
1.對名詞的定義儘量背誦。
閱讀課本時應當注意限定詞,這會對理解一個名詞及判斷從屬關係有非常大的幫助。
例: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植物激素的定義闡釋了其來源、運輸途徑、功能、含量、化學本質。
2.對過程的概念動態理解。
課本中有許多動態過程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等,描述這些過程的概念並不需要背誦,而是需要在腦中有動態推演的過程。
例: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許多ATP的過程。
這個概念很長,實際上我們需要清楚的是有氧呼吸的每一個階段發生什麼生化反應。
腦海中要有一張動態圖,如下。
3.規範術語的完全記憶。
本質相同但表述相異的答案並非不正確,但在高考這樣的標準化考試,按照原文表述一定萬無一失。
如果不能完全按照課本原話表達,至少要做到使用規範的專業術語。
例:細胞膜的功能?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③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重視概念細節辨析
對付概念細節類題,需要做好概念之間的辨析。
以下是研讀課本時注意辨析的地方。
1.程度副詞往往暗含考點。
主要是「絕大多數」「主要」「一般地」等字眼,往往蘊含考點。
比如說這句「葉綠體主要存在於植物細胞中。
」在我看來這句話就是正確的廢話。
植物細胞含有葉綠素,這不是常識嗎?為什麼要說「主要」呢?再比如說「大部分有性生殖的生物通過減數分裂產生生殖細胞」,這個「大部分」是什麼意思呢?
2.近義詞和形近詞需要分辨。
例1:細胞膜的功能、細胞膜的功能特性。
例2:基因突變中的鹼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重複、倒位、易位;染色體數目變異。
3.概念之間的邏輯關係。
選擇題中一個比較狡猾的設錯點是:一個概念表述本身是正確的,但它和前一句話的邏輯關係不正確。
這樣的設錯方式在政治、歷史等文科中較常見,但在生物中出現往往會讓理科生措手不及。
這就要求我們掌握一個概念為什麼這樣表述,它與別的概念之間有什麼關係。
例: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為什麼這樣表述?不是因為它在細胞中含量多,而是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
這樣就建立了「主要的」與「絕大多數生物」的關係,斷絕了「主要的」與「含量多」之間的關係。
4.重視細節。
逐字逐句閱讀,不應忽略各種小字部分、課後習題和圖片給出的信息。
這些並非課本正文的內容,往往也不作為主流考點,但是即便在題型和難度穩定的全國卷生物當中,也可能作為選擇題的細節考察。
例:種群的空間特徵:均勻分布、隨機分布、集群分布。
(課本上有圖無字)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2個tRNA的結合位點。
五碳糖圖示的五邊形不代表5個碳原子,而是4個碳原子和1個氧原子。
5.注意特例&無特例語句。
特例的存在容易讓考生考慮不周,而無特例語句的存在容易讓考生「考慮過當」。
特例: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
不是綠色植物的特例?(與辨析聯繫)無特例語句:功能越複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必修一P41)
高一高二沒學好,高三還來得及嗎?
升入高三,面臨巨大壓力,星火小編知道有些同學還是十分緊張,這種緊張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高一高二沒有好好學習,所以覺得自己跟不上節奏。那有這種情況的同學們,應該怎麼做呢?第一件事:吃透教材「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