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敗乃兵家常事!為什麼關羽敗給徐晃很多人不願意接受?
文章推薦指數: 75 %
關羽!演義里蜀國五虎大將之首!身負『武聖』頭銜!又歷來被民間和官方所推崇!是人們很喜愛的一個角色,又斬殺顏良!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實力有目共睹。
徐晃,也是曹魏一代名將!實力絕對不容小視,在曹魏建立過程中立下漢馬功勞,跟隨曹操打過無數大小戰役,當之無愧的奠基人。
我們來看看關羽徐晃的交戰!樊城之戰!似乎很多人對這場戰鬥關羽的失敗頗有微詞!
曹公且欲使羽與權相持以斗之,驛傳權書,使曹仁以弩射示羽。
羽猶豫不能去。
羽偏軍屯偃城。
晃到,詭道作都塹,示欲截其後,羽所置偏將燒屯走。
晃得偃城,兩面連營,稍前,去羽之圍三丈所。
未攻,太祖前後遣殷署、朱蓋等凡十二營詣晃。
羽圍頭有屯,又別屯四冢。
晃揚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冢。
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與晃對陳。
羽與晃宿相愛,遙共語,但說平生,不及軍事。
須臾,晃下馬宣令:「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
」羽大驚,謂晃曰:「公明,是何言邪!」晃曰:「此國之事耳。
」羽與晃戰,不利,退走。
晃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羽軍既退,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
以上是取自三國志的記載!
戰鬥第一階段,是徐晃擊退關羽偏軍,採用的是欺騙戰術,使關羽軍隊不戰而退,徐晃的表現可謂相當好。
而關羽則對於失利沒有直接責任,因為戰鬥是偏將指揮的,最多背個領導責任。
第二階段:徐晃要解圍,關羽要圍城打援,先看雙方兵力:關羽北伐軍初始兵力不大於四萬。
之前破曹仁,和于禁對峙的拉鋸戰,會戰損數千人。
水軍人數,不少於一萬,但是關羽後來從荊州又掉了兵馬,照此計算,徐晃發動對關羽總攻時,關羽手裡能用的兵力大約30000人。
並且這個數字還可能多了。
看看徐晃傳記載:「羽恐四冢有失,自將步騎五千出戰」,堂堂主將親自增援,竟然只能集結五千步騎出戰,說明關羽的兵力就是捉襟見肘。
再看徐晃:初次到前線,于禁大致沒到,徐晃的兵力少了是送死,所以其所屬兵力應該近萬。
當然期間有不少新兵就是了。
「太祖復還,遣將軍徐商、呂建等詣晃」兩個將軍,帶的人不會太少,考慮前線吃緊,總共帶領近萬人支援是靠譜的。
最後「太祖前後遣殷署、朱蓋等凡十二營詣晃。
」一營的兵力,按東漢軍制大約一千餘人,十二營,不少於一萬二千人。
合計徐晃總兵力最終在三萬人左右,略等於關羽的軍隊
徐晃開頭就是一招聲東擊西,關羽的軍隊果然中計,四冢接近失敗。
關羽也不是省油的燈,親自帶領5000步騎增援,擅長野戰的關羽同志被一舉拍飛。
第三階段:解圍。
接下來徐晃率領軍隊衝進關羽陸軍對樊城的包圍圈,並且正式擊敗了關羽的陸軍,這一仗形容關羽被打的「落花流水」可能有些過,但是也大體可以這麼說,因為關羽的軍隊竟然有人「自投沔水死」而關羽是有水軍的,可見關羽這一戰損失小不了,攻城器械至少損失一半。
第四階段整頓。
關羽的陸軍,說輕點是被擊退了,說重點是被擊潰了,不得不「引軍退還」,不過水軍未受什麼損失,還「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
」說明關羽是有能力的,正所謂「善敗者不亂」,如果孫權同志不背後捅刀子,那說不定雙方會隔沔水/漢水對峙,接下來或許關羽占領襄陽,戰役到此為止(曹總也有自己的事要忙),要不然曹總繼續讓張八百增援,徹底讓徐晃曹仁把關同志趕回家中紅薯或者抓回班房都有可能,但這即時發生也都是後話。
關於此次關羽失敗!很多人歸咎於徐晃將呂蒙偷襲的事情告訴關羽影響了關羽陣營的士氣!但是小編可以說這是完全不存在的。
曹操採納董昭意見,令徐晃用箭將孫權密信內容,分別射入樊城及關羽營中。
被圍魏軍得信後,士氣倍增,防守更堅;關羽得信後,則既恐腹背受敵,又不願前功盡棄,同時判斷江陵、公安城防堅固,吳軍若真來攻,一時不可能攻克,因而處於徘徊猶豫,進退兩難的境地。
所以徐晃關羽交戰之前呂蒙是還沒有進攻荊州的,只是在做準備了,關羽的反應我們看看明確記載是『』猶豫不決』『』試問如果荊州陷落,關羽還會猶豫不決嗎?再加上這個時候關羽已經『威震華夏』了,連曹操都懼怕關羽的鋒芒,關羽陣營的士氣是沒什麼問題的。
這一次戰鬥徐晃贏的確實很漂亮!雖然可能有一點人數優勢,但是徐晃展現出來的實力也無愧於五子良將這個稱號了。
關羽能在最後階段穩住陣腳,已經是不易了,何況面對的是一代名將徐晃,這一戰,徐晃打得很好,關羽也是人,他不是什麼三界伏魔大聖,自古勝敗乃兵家常事,一生從無敗績歷史上又有幾人呢?關羽的人生戰績已經很好,敗給徐晃算得上什麼丟人的事情呢?人生又哪有什麼演義里的排名呢?每一個人每一場戰爭都有可能會成為英雄。
徐晃和關羽是什麼關係 徐晃力戰關羽不敗徐晃怎麼死的
稍微留意一點的讀者會發現,在三國演義里很多名將都是戰死沙場的,比如:張飛,關羽,張苞,黃忠,夏侯尚,夏侯得。甘寧,陳式,等等。羅貫中似乎很喜歡讓將士在戰場廝殺,然後以種種忠烈的壯舉彰顯他們自己...
揭秘關羽死亡之謎 為什麼劉備不發援兵救關羽
關羽死亡之謎。曹操孫權聯手,合打蜀國關羽部隊,最終關羽因為兵力不足導致失敗,最後敗走麥城,頭顱被孫權砍下。那麼,為什麼在這次打仗中,關羽會兵力不足?劉備為什麼不發兵援救?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建安...
關羽在襄樊正面戰場小敗給徐晃為什麼不久就全軍潰敗
公元219年,關羽兵進樊城,樊城守將曹仁向曹操告急。於是曹操派于禁帶七支精兵數萬人馬馳援曹仁。這時候天降大雨,于禁的人馬困於洪水中,被關羽全部俘虜。這時候只剩下樊城的曹仁數千兵馬死守城池,還有在...
東吳磨刀霍霍,曹軍密集調整,唯有一人蒙在鼓裡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三國鼎立局面是一個實力均勢問題,兩方弱的往往會結盟對抗強的一方。前文已敘,孫權和呂蒙一直都在等待機會,要將荊州奪回,建安二十四年八九月間,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孫權...
被曹操誇讚勝過孫武的曹魏名將徐晃
公元219夏天,關羽趁曹操率主力遠赴漢中的機會突然在荊州發難,並在襄陽、樊城一帶頻頻得手。曹操派出大將于禁率領七軍援救襄樊。立義將軍龐德與關羽交戰,引箭射中關羽前額。其時龐德常乘白馬,關羽軍皆謂...
襄樊生死局:關羽的輝煌和敗亡
北伐襄樊是關羽的人生巔峰和終點。襄陽和樊城,在南北對立時,從來都是雙方的必爭之地。對於南方而言,守住這裡,可以讓制江權更加穩固,在水陸交界處建立橋頭堡,讓北方的軍隊無法從容從陸地上進入漢水,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