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卓死後的關東軍爭霸中,袁術為何敗給了袁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董卓之亂始,東漢地方武裝全面興起。

為了對抗董卓,以袁紹、袁術兄弟為核心,組建了反董卓的關東軍。

二袁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所以有如此號召力。

董卓被殺後,整個關東軍失去共同目標,於是以二袁為核心,形成了兩大軍事同盟。

袁紹、曹操、臧洪、劉表為一個陣營;袁術、孫堅、公孫瓚、陶謙為另一個陣營。

從力量對比上看,袁術集團占據優勢。

袁術集團的孫堅軍隊是唯一一支曾經正面抵抗董卓,並且取得巨大勝利的軍隊,威震天下。

不過,很快,袁術集團就土崩瓦解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聯盟的訴求

孫堅平定荊州三郡之後,兼并了荊州刺史的兵,勢力達到了數萬人。

由於自己出身寒微,不得不依附袁家。

當時,袁術在魯陽,距離孫堅最近,於是孫堅投靠了袁術。

孫堅的軍隊能征善戰,是袁術集團中最得力的戰隊。

孫堅的目的是,依附袁術獲得政治庇護,隨後圖發展。

公孫瓚之所以會與袁術結盟,是因為自己的從弟公孫越之死與袁紹有關,所以他很痛恨袁紹,因此加入到了袁術陣營。

陶謙之所以加入袁術陣營,是因為曹操、臧洪在青州、兗州的勢力給徐州造成了巨大的軍事壓力,他不得不投靠袁術,以對抗曹操、臧洪的勢力。

袁紹集團是有政治訴求的,也是有明確的政治路線的。

袁紹的政治路線是,結合世家大族,維護世家大族平分政權的東漢模式。

這點至少得到了汝南、潁川一帶大族的支持,而袁術集團,更像是一群為了眼前利益,偶然聯合的烏合之眾。

袁術的殺手鐧

在袁術的聯盟內部,孫堅是他的殺手鐧,公孫瓚、陶謙都靠不住。

孫堅實力雄厚,又不得不依附袁術,所以袁術對他的掌控力是最好的。

公孫瓚與袁術儘管是同盟,但是勢力範圍相距甚遠,很實現統一行動,只不過是表面上聯盟罷了。

陶謙有自己的算盤。

一旦北方壓力解除,他就會與袁術決裂。

他有自己的丹陽兵勢力,對袁術也是一直防備著。

袁術的策略是,在西部戰線,利用孫堅攻取荊州,在東線利用陶謙與曹操爭霸。

然而,袁術沒有想到的是,孫堅會被人刺殺。

孫堅死後,袁術的西線戰場全面崩潰,劉錶慢慢穩固了對荊州的統治。

於是,袁術聯合陶謙在東線的東方與西方聯合夾擊曹操。

袁術在這個過程中,開始圖謀徐州,於是自己的內部集團最後兩支力量也分裂了。

最終,袁術集團徹底瓦解。

結語

袁術之所以在二袁鬥爭中占據主動,是因為孫堅的力量支持他。

他之所以在二袁鬥爭中失勢,是因為孫堅被刺殺,他失去了真正的高級將領。

袁術本人是個綜合能力偏弱又沒有政治遠見的人,所以在二袁鬥爭的後期,幾乎被袁紹集團壓著打,最終被徹底消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漢末三國時期的各個諸侯勢力到底有多強大?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中平六年,董卓奉詔率兵進入洛陽,廢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自為相國,獨攬朝政。次年關東諸侯推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從此漢末各大諸侯軍閥勢力紛紛登上歷史舞台,為群雄割據局勢打下...

歷史揭秘:劉備鼎盛時期勢力究竟有多大?

劉備一生顛沛流離,但他極富個人魅力,很多能人異士甘願為他賣命。下面,我們就一起李阿看那看鼎盛時期的他的勢力到底有多大吧。看三國,我們一直是以第一視角看待劉備的集團的,尤其是考慮到《三國演義》深入...

關於三國那些事之一

上下五千年,華夏歷史中,三國,筆者認為是最為璀璨的!應了一句老話:亂世出英雄!就隨筆者看看三國中的那些英雄與他們的事跡吧!

孫堅與劉表衝突,非為傳國玉璽,而是另有隱情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昨天說到孫堅勢力的形成,今天接下來談談孫堅勢力的發展及最終的結局。關東聯軍討董,聲勢浩大,時間長達一年之久。但真正發生的戰鬥並不多。期間最為賣力的只有曹操和孫堅。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