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赤壁之戰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赤壁之戰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已有數百餘年。

幾乎家喻戶曉,盡人皆知。

然而,真正的三國赤壁究竟在何處?眾說紛紜,爭論不休。

據有關歷史、地理資料記載,荊楚大地稱作赤壁的有五處:漢陽、漢川、武昌、黃州和蒲圻。

漢陽之說,出於南宋時盛弘的《荊州記》。

漢川之說,出於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

這兩處古代稱作赤壁,均非臨江,並非火燒曹操戰船之處。

而武昌赤壁之說,出自北魏時酈道元的《水經注》。

據考今武昌縣赤磯山,與歷史地名不符,亦非三國赤壁。

黃州赤壁,因宋代文學家蘇軾寫有前、後《赤壁賦》而聞名遐邇,譽滿神州。

蘇軾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貶官黃州,躬耕於東坡之上,自號東坡居士,因而黃州赤壁又稱東坡赤壁。

此地是否火燒曹操戰船之處?據宋司馬光所著的《資治通鑑》記載,劉備敗於長坂後,用魯肅計,進駐鄂縣樊口,這時東吳大將周瑜為都督,進駐夏口,再與操遇於赤壁。

赤壁初戰,曹軍不利,引次江北,爾後烏林之敗。

這說明,赤壁在今武漢之西,長江之南。

而黃州赤壁在武漢之東,長江之北。

可見黃州也並非三國赤壁之戰的古戰場。

人們笑談蘇東坡無知,錯把黃州赤壁當作三國赤壁來懷古。

但是蘇東坡把黃州赤壁誤作赤壁之戰的赤壁,也頗有一定的原因。

黃州有赤壁,黃州西去六十里有個團風鎮,又名烏林鎮。

兩處地名的偶合,大概是造成訛傳的原因吧。

其實詩人也寫得很明白:「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這「人道是」表明並非是作者有意認定,只不過是借題發揮而已。

真正的三國赤壁之戰的遺址是蒲圻赤壁。

一千七百多年來,蒲圻赤壁雄踞長江中游,歷代軍事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對赤壁和赤壁之戰作過許多記述和詠嘆。

清代中葉,被人們稱為魏武子孫的偉大現實主義作家曹雪芹在他的不朽名著《紅樓夢》中,有一首《赤壁懷古》詩,詩曰: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姓名載空舟。

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游。

詩中一反世俗觀念,視戰敗的魏武曹操為英雄,而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懷念。

我們讀曹雪芹的《赤壁懷古》詩,自然會聯想起赤壁之戰那種「張天烈火照雲海」的壯烈場面來。

有人說,赤壁之戰並不存在,也有人說,應為烏林之戰,曹雪芹為了證實自己懷古的依據,在《紅樓夢》第五十一回中借他筆下的人物,不僅寫出了懷古詩,而且特意指出像赤壁之戰這件事,是鑒史上有據的。

蒲圻赤壁,不僅有書可考,而且有大量的三國古代兵器可證。

當人們看了當地赤壁武侯宮陳列館展出的一千七百多件古代兵器:戈、矛、刀、槍、箭、戟、鏃等,誰都不會懷疑赤壁附近江面,曾是戰火紛飛,箭鏃如雨的三國古戰場赤壁。

蒲圻赤壁,勝跡遍布,而且傳說樁樁。

相傳東漢末年(公元208年)火燒曹軍戰船時,站在磯頭督戰的東吳主帥周瑜面對「檣櫓飛灰煙滅」壯觀情景,豪情大發,慷慨激昂,奮筆疾書,寫下了「赤壁」二字。

一千多年來,人們寧可信其有。

究其原因,大概是認為只有周公瑾的英雄豪情,無雙功業,始能與壯闊浩渺,滾滾東流不息的長江匹配。

至今褐色的岩壁上,還留著一米見方的「赤壁」兩個大字。

它經歷了千年風霜雪雨的侵蝕,驚濤駭浪的拍打,仍然清晰完整。

當人們望著這兩個大字,聽著動人的傳說,即會情不自禁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雄姿英發的情景。

遙想當年,曹操統兵八十三萬,大下江南,以雷霆萬鈞之力,大有摧枯拉朽之勢,掃平江南,統一中國。

孫、劉聯盟,一時間,三軍英才盡聚赤壁,臥龍諸葛,鳳雛龐統,謀臣周瑜,儒士蔣策判斷正確,策劃周密,以已之長,擊敵之短,經赤壁一戰,大破曹軍,決定了三國鼎立的局勢。

曹操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當然不會因堅持正統觀的儒家們的嘲諷而改變其歷史地位。

但他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不是躊躇滿志之時,也有兵敗狼狽逃跑的徵兆呢?

江水有情,江山無恙。

今日赤壁已成為長江沿岸的旅遊勝地。

每年都有近萬中名外遊客來此探幽訪古。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今日蒲圻赤壁,除擅風物之勝外,它將與三國人物同垂千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赤壁之戰發生在哪兒?

公元208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足以影響歷史進程,那就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這場發生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的戰爭,孫權、劉備聯軍以少勝多,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對後世...

赤壁大戰探疑:大火何曾燒赤壁?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中,有薛寶琴做赤壁懷古一首: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游。赤壁大戰,火燒赤壁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可是真的發生過火燒赤壁的故事嗎?

往事越千年,夢回三國赤壁

一部《三國演義》,讓三國故事家喻戶曉。而赤壁之戰,不僅奠定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同時也助赤壁名揚天下。赤壁古戰場北倚湖北省會武漢,南臨湘北重鎮岳陽,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自古即是戰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