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岳飛齊名,雙面的人生故事令人深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吳玠(1093年-1139年),字晉卿,南宋抗金名將。

早年從軍御邊,抗擊西夏建功。

後領兵抗金,和尚原之戰中,大敗金兵兀朮部,破川陝路金兵進攻。

因功官至四川宣撫使,開府儀同三司。

後病卒於防地仙人關,享年47歲,諡號武安,追封涪王。

積貧積弱的南宋,能夠在金國的鐵蹄下保住半壁江山,兩員大將居功至偉:中原戰場的岳飛,川陝戰場的吳玠

精忠報國的岳王爺死而為神,已成為歷代膜拜的圖騰;今天主要講講與他齊名的這位吳王爺的雙面人生。

四川古稱天府之國,有兩大特點:經濟發達,交通不便。

因此中原戰事爆發,皇帝就「幸蜀」,因為蜀地物產富饒,而且「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唐明皇、蔣介石這麼做了,也成功了。

與此相對,若想統一全國,尤其是統一江南地區,往往是先攻川陝,完成合圍然後順江而下。

司馬炎、忽必烈這麼做了,也成功了。

大金國也想這麼做,但是失敗了,因為當時為南宋鎮守川陝的就是這位吳玠吳王爺。

吳玠少年時性格沉毅,知曉兵法善於騎射。

北宋末年入伍從軍。

靖康初年,西夏犯邊,吳玠率百餘人追擊,斬獲頗多,在軍中初露鋒芒。

建炎初,憑藉戰功多次升遷至涇原路副總管。

宋金富平大戰,宋軍慘敗,主力幾遭全殲。

吳玠整編殘部,扼守大散關以東的和尚原,"積粟繕兵,列柵築壘"。

在敵眾我寡,給養匱乏的情況之下,經過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三次慘烈的決戰,吳玠與其弟吳璘,僅以幾千宋軍,據險死守,兩破金國第一名將梁王都元帥完顏兀朮的十萬大軍。

尤其和尚原之戰,吳玠身先士卒,"選硬弓強弩與戰,分番迭射","弩如雨注";同時又遣別將,斷敵糧道;完顏兀朮身中流矢,"僅以身免,乘梯亟剔其須髯遁歸"。

三敗於吳玠之後,金軍"遂還鳳翔,授甲士田,為久留計,自是不復輕動矣。

"吳氏兄弟扼守川陝,屢勝金軍,為南宋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宋史﹒吳玠傳》:

「玠與敵對壘且十年,常苦遠餉勞民,屢汰冗員,節浮費,益治屯田,歲收至十萬斛。

又調戍兵,命梁、洋守將治褒城廢堰,民知灌溉可恃,願歸業者數萬家。

九年,金人請和。

帝以玠功高,授特進、開府儀同三司,遷四川宣撫使,陝西階、成等州皆聽節制。

由此吳玠成為了川陝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直到他病逝。

而在這之前川陝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是誰呢?答案是張浚,一個文官;

當時的第一武將叫曲端,彼時吳玠是曲端的下屬。

曲端(1091年-1131年),字正甫,南宋名將。

高宗建炎初年,任涇原路經略司統制官,屯兵涇州,多次擊敗金兵。

建炎二年(1128年),任延安府知府。

後遷康州防禦使、涇原路經略安撫使,拜威武大將軍,統率西軍。


南宋以文官治軍,於是朝廷照例空降了一位「書記」來指導川陝戰區工作,這個人就是文官張浚。

而此時掌握川陝戰區軍政大權的是西北方面軍總司令武將曲端。

彼時,吳王爺還只是一個集團軍領導級別的將領,聽命於曲司令員。

接下來的場景就很熟悉了,張書記與曲司令員對於戰區形勢有不同看法,雙方各不相讓,勢同水火。

然後張書記罷免了曲司令員,親自指揮戰鬥;結果富平大戰,宋軍大敗,主力幾遭全殲。

張書記知錯能改,想找回曲司令員,重新委以重任。

但是吳軍長不同意,因為吳軍長以前被曲司令員批評過,兩人有矛盾,同時也怕影響自己的發展前途,於是吳軍長向張書記進言:曲司令若起復,勢必會影響張書記的威信。

張書記也確實害怕管不住剛愎自用的曲司令。

此外曲司令雖然業務過硬,但是恃才傲物,人緣兒太差,得罪過很多人。

於是張書記傾聽群眾呼聲,採納了吳軍長的提議,「曲端謀反」。

證據很簡單,曲端曾做詩曰:"不向關中興事業,卻來江上泛漁舟。

"

於是張書記報告中央,曲端寫詩諷刺最高領袖,屬於現行反革命。

曲司令雖然性格孤傲,但業務紮實,更絕無反叛之心。

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於是曲端被殘忍的迫害致死。

(「隨令獄吏縶維之,糊其口,熁之以火。

端乾渴求飲,予之酒,九竅流血而死,年四十一。

」)

這件事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陝西士大夫莫不惜之,軍民亦皆悵悵,有叛去者。

」)

《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就這樣,吳軍長變成了吳司令,再後來變成了川陝戰區的最高長官。

元·脫脫《宋史》:"玠善讀史,凡往事可師者,錄置座右,積久,牆牖皆格言也。

用兵本孫、吳,務遠略,不求小近利,故能保必勝。

御下嚴而有恩,虛心詢受,雖身為大將,卒伍至下者得以情達,故士樂為之死。

選用將佐,視勞能為高下先後,不以親故、權貴撓之。

晚節頗多嗜欲,使人漁色於成都,喜餌丹石,故得咯血疾以死。

方富平之敗,秦鳳皆陷,金人一意睨蜀,東南之勢亦棘,微玠身當其沖,無蜀久矣。

進獻讒言,謀害國家忠良的是他,

將生死置之度外,死戰殺敵的也是他。

人性的複雜有時超乎想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金是如何爭奪川陝一帶的?

建炎元年(1127)冬,金軍第一次大規模進攻南宋,兵分東、西兩 路,東路由粘罕為主帥,負責率軍追擊宋高宗,西路則由大將婁室率軍 攻陝窺蜀。西路軍很快占領同州(今陝西大荔)、華州(今陝西華縣)。

從爭奪關陝到保衛川蜀

在古代,四川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往往有其特殊性,政局動盪時期尤其如此,因而有必要把建炎、紹興年間關陝川蜀地區的宋金戰爭另闢一節細細評說。張浚因在苗劉之變中勤王有功,頗受高宗青睞,入知樞密院事。高...

宋金川陝爭奪戰

宋金川陝爭奪戰,是宋金戰爭的一部分,最後宋軍退出陝西,守住川口,而陝西劃歸金國。背景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攻占北宋首都汴梁城(今河南開封),俘虜宋朝的兩個皇帝宋徽宗和宋欽宗,發生了著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