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三國史(13):呂布對帝國東部政局的影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篇請跳轉:劍橋三國史(01):緒論

沒有人會想到呂布會對三國的局勢造成如此大的影響,首先東方的軍閥們都要感謝他解決掉了董卓——儘管晚年已經徹底腐化,但只要董卓不死,他就隨時可以從長安出動大量精銳軍隊以重新獲得帝國東部的統治權。

而即便是在王允政權被推翻後,倉皇逃出長安的呂布仍然在東方掀起了一股政治風暴,以至於幾乎當時所有的政治精英都捲入到了與他的合作或者對抗當中,這大概也是并州軍事集團對帝國最後的影響力吧!

逃出長安後的呂布投奔的第一個人是袁術,因為董卓殺害了袁術家族中的一百餘人而呂布又殺死了董卓,這讓他想當然地認為袁術應當感謝自己。

雖然屍體的腐敗已經讓人無法辨認出呂布隨身攜帶的那顆骷髏頭屬於誰,但大家都知道是呂布親手殺死的董卓就行了。

此外因為孫堅的死去,袁術手下也失去了一個驍勇善戰的武將,呂布的存在似乎正好可以袁術的這一損失,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袁術都應當留下呂布以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拒絕接納。

在袁術看來,呂布是一個驕傲自大且不懂服從領導的人物,這種人非常不容易被駕馭。

恰好呂布又放縱自己的手下在袁術的地盤騷擾民眾,於是袁術便以此為藉口將他給趕出了自己的地盤。

隨後呂布投靠的第二個人是袁紹,這次他呆的時間比較久。

袁紹的性格和袁術有很大的不同,準確來說就是袁紹為人比較慷慨,有什麼想法都埋在心裡,所以儘管對呂布沒有太多好感,但袁紹還是歡迎了呂布的到來並安排為他找了份工作,那就是剿殺農民起義軍。

在當時河北境內有大量的農民叛軍,他們被官方人士稱為「黑色山林中的叛賊」。

這群人和黃巾軍很不一樣,他們並不組建嚴格的組織,也沒有統一的領導,而是純粹採用類似蠻族人的游擊戰術,一有機會就聚集在一起攻打政府,平時就散開隱藏在黃河以北的各大山區里(非常類似上世紀30~40年代毛澤東先生所使用的戰術)。

黑山賊曾經一度將袁紹逼入絕境,那是公元193年的時候,他們秘密聯絡了袁紹所在城市的官員並與他們一同發起了進攻,若不是因為農民軍的隊伍中出現了一個叛徒,袁紹可能就要被當場俘虜或者被處死。

不過他在這次事變中表現非常的出色,當部下們都因為絕望而痛哭流涕時,袁紹卻面不改色地等待著事情發生轉機,最後終於逃脫了困境。

隨後袁紹便開始正式對黑山賊進行宣戰,但對方行蹤不定的打法卻讓他幾乎無計可施。

呂布的到來成為了黑山賊們的噩夢,生長於邊疆的他發現黑山賊的戰術非常類似自己家鄉附近的遊牧蠻族,於是他也相應地改革了己方的戰術,以殲滅敵人而不是占領對方領土為目標而不斷出擊,這樣來回衝鋒十幾次後他終於打垮了敵人的意志——同樣的方法也是公孫瓚在幽州針對蠻族而採用的,事實證明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是對付不文明的敵人的最好辦法。

然而伴隨呂布勝利而來的卻並不是他與袁紹的更進一步合作,相反,同樣因為不服從管理和放縱手下騷擾民眾,兩人很快走到了對立面。

為了避免遭到殺害,呂布向袁紹提出了辭呈並得到了對方的接受,但袁紹似乎並不想讓一個和自己決裂的人繼續存在於世界,所以他試圖了一次暗殺來終結呂布的性命。

袁紹秘密命令歡送呂布的手下在夜晚突襲對方臥室以將其殺害,結果呂布察覺到了這個陰謀,於是他讓一名忠心耿耿的手下睡在了自己床上,正如後來穆罕默德讓阿里所做的一樣,然後自己逃了出來。

得知呂布沒有死的消息後袁紹嚇得緊閉了城門不敢現身,因為呂布高強的個人武藝確實足以讓當時的任何人感到恐怖。

但事實上呂布並沒有復仇的想法,所以他最後選擇了繼續投奔他人。

第三個接納呂布的人是曹操的好友、最早反對董卓的陳留郡郡長張邈,他以超乎常人的熱情款待了呂布一行人,但可能是迫於袁術、袁紹等人的壓力,張邈最後也沒有收留他們。

此後一段時間呂布的行蹤成了謎,但應該也沒有離開陳留郡太遠,因為不久後他和張邈便正式成為了盟友,而他們所共同面對的敵人則是已經成為兗州州長的曹操。

張邈和曹操曾經有過非常要好的私人關係,所以曹操逃出洛陽後第一時間便來投奔了他。

後來張邈與袁紹發生衝突,曹操又堅定不移地站在了張邈一邊。

導致兩人分歧的原因我們無從得知,可能是曹操後來一躍而成為兗州州長讓張邈心理不平衡,也有可能是別的,但不管怎樣,他們之間的友誼最終破裂,結果張邈趁著曹操進攻陶謙的時候與呂布一起偷襲了兗州。

曹操根本沒有料到自己的好友會如此背叛他,因為就在他第一次攻打徐州的時候還親手將自己的家人託付給張邈照顧,兩人的關係就是這樣的親密。

不過看起來兗州本地確實存在著一股強大的反對曹操勢力,以至於當張邈、呂布來襲之時全州境內只有三個縣沒有投降,若不是這三個縣的長官程昱、荀彧、棗祗、夏侯惇等堅持效忠,則曹操可能就只能往北投奔袁紹而結束自己的獨立政治生涯了。

曹操迅速從徐州回師,這無疑拯救了苦苦掙扎的陶謙。

自從決定與袁術、公孫瓚聯合以來陶謙在徐州的努力幾乎全被戰爭所清除,晚年的他終於被迫接受了自己失敗的命運並最終在鬱悶中去世。

不過在此之前他卻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即將徐州州長的位置傳給了劉備而不是自己的兒子或者親信,因為當時徐州的所有人都不願意投降曹操,而劉備似乎是唯一能抵擋住對方的人。

這是劉備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步,正因為繼承了陶謙的職務,他終於由一個落魄皇族一躍而成為了一個軍事集團的領袖,從此而擁有了爭奪全國最高權力的實力和資本,而與他的幸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正在與呂布苦苦爭鬥的曹操。

第一次奪回兗州的戰爭進行了三個多月,雙方都因為缺少軍餉而暫停了戰鬥,但此時的呂布擁有整個兗州,而曹操只有三個縣。

一度心灰意冷的曹操已經做好了投奔袁紹的打算,但程昱勸阻了他。

程昱是兗州地方勢力的代表人物,他邏輯清晰並充滿智慧,黃巾起義時便協助本地政府抵擋住了敵人的進攻,後來袁紹袁術決裂時他也協助州長保全了本地不受戰火牽連。

在張邈和呂布幾乎奪取了整個兗州後,一向低調行事的程昱突然高調錶達了自己對曹操的絕對支持,這無疑給剛剛失去一段珍貴友誼的曹操以莫大的安慰。

繼續支持曹操的另外兩個人,夏侯惇我們已有介紹,是曹操最早的支持者。

荀彧原本是中央的一名文職人員,董卓掌權的時候逃回了故鄉並曾一度投奔袁紹,但後來卻不知為何而離開了袁紹,前往當時尚未成為州長的曹操手下工作。

一般認為是曹操在反對董卓戰爭中的正義立場讓荀彧十分欣賞他,而曹操也對荀彧的到來而感到萬分高興,他稱荀彧為「我的張良」——張良是對第一漢王朝的創立貢獻最大的三個人之一、十分具有謀略和智慧的那個人物。

荀彧在兗州的這場戰爭中同樣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因為當時曹操的原意是先拿下徐州然後回師奪回兗州,荀彧對這個計劃表示了堅決的反對。

他認為兗州位於全中國的中心,戰略意義大於偏於東方的徐州,同時徐州人因為恐懼而一定會團結對付曹操,所以儘管陶謙已死,但曹操也不可能短時間拿下徐州。

另外當時已經過了秋季,郊外的糧食已經被割走,即使曹操想留在徐州境內也不可能從當地獲得糧食補給軍隊,所以綜合而言,還是迅速撤兵最為正確。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了25年後的荊州,當時劉備手下最強大的將領關羽正在圍困曹操方面的襄陽城,結果孫權偷襲了他背後的根據地。

關羽似乎想要和曹操一樣先拿下襄陽再回師救援,最後結果則是他把自己的腦袋送給了敵人。

正是程昱和荀彧二人的努力才最終沒讓曹操集團提前滅亡,隨後第二次兗州爭奪戰便打響了。

曹操優秀的軍事理論素養很快展現了出來,通過伏擊等戰術,他打敗了驍勇善戰的呂布並將其趕出了兗州。

呂布倉皇逃亡並投奔了徐州的新州長劉備,張邈也跟從了他並留下了弟弟張超照顧自己的家屬。

不久張超被曹操打敗,張家人全部被曹操屠殺,而張邈也向袁術求助的路途中被部下殺害,這個家族也由此而退出了中國歷史的舞台。

兗州之戰使曹操完全鞏固了自己在河南的根據地,這也為他後來登上帝國權力之巔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接納呂布則是劉備人生中最錯誤的一個決定(之一),他可能是想留下呂布作為自己的守護力量,但這個想法最終被證明是完全錯誤的。

事實上從兩人第一次見面開始呂布便給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當時呂布很不禮貌地稱呼劉備為弟弟,並誇讚自己說:「我和老弟你都是來自邊疆的將領,當初大家都想殺董卓卻只有我做到了,現在走投無路來到東方卻沒人肯收留我!」話語間充滿了傲慢和不服氣,這讓同樣心高氣傲的劉備聽著很不舒服,沒多久劉備便嘗到了自己種下的苦果。

劉備成為徐州州長的時候袁術十分不服氣——自孫堅陣亡後袁術便離開了南陽而來到長江、淮河之間生存,此地正好緊挨著徐州的南方。

袁術是一個很看重身份地位的人,劉備雖然是皇族出身,但卻向來沒有什麼名氣,做州長以前也不曾在政壇上活躍,現在白白撿了個州長當,這讓袁術心裡很不愉快,他在與呂布的書信中表示「我袁術從來就沒聽說過劉備是個什麼東西」,然後便出兵攻打徐州。

按理說劉備和袁術都與曹操為敵,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應該是朋友,但在這個問題上袁術顯然沒有做任何深思熟慮便對劉備發起了進攻,於是劉備只好留下張飛而帶領其他部下一起南下與袁術戰鬥,就在這個關鍵點上,袁術收買了呂布讓其從背後偷襲了徐州,他趕走了張飛並劫持了劉備的家屬。

這幾乎就成了之前曹操之前與呂布故事的翻版,但不同之處在於,劉備並沒有來得及獲得徐州地方勢力的全部支持,同時他的敵人也不是已經衰敗很久的陶謙。

在這個情況下,劉備最終選擇了向呂布低頭並將徐州州長的職務轉交給了對方,而相應地呂布也沒有將劉備逼上絕路,而是讓其駐紮在徐州境內擔任自己的守護:這也是之前劉備希望呂布成為的角色。

丟失徐州讓劉備的人生又回到了原點,因為他又重新成為了一個依附於他人的政治家或者武將。

同樣倒霉的人還有張飛,因為這次留守任務的失敗,以後他再沒有被劉備委以單獨負責一方面事務的權力,以至於二十多年後,當劉備需要兩個人以鎮守自己的兩大前線基地時,他選擇的是關羽和一個從基層提拔上來的軍人,而沒有選擇一直追隨自己的張飛。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並沒有影響兩人的私人感情: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友誼至今仍被傳頌,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歷史的真實情況。

就在這個時候,劉協和他的手下們已經到達洛陽了,等待他們的,又會是什麼呢?

下一篇請跳轉:劍橋三國史(14):曹操政府的成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面對曹操百萬大軍 呂布為何血濺白門樓?

演義中呂布武藝天下第一,最終卻慘死白門樓,留下千古遺憾。他為何會落得如此境地,他的行兵布陣到底有什麼失敗的地方?本期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在長期的作戰中,他犯了哪些錯誤。 東漢末年時,呂布「便弓...

作為最好的朋友,張邈為什麼起兵反對曹操?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也。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度尚、王考、劉儒、胡毋班、秦周、蕃向、王章合為八廚。和曹操、袁紹皆與好友,更是黨錮時,袁紹反對宦官的小圈子裡的核心人物。後來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