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戰國名將,對自己的國家不忠,卻贏得漢高祖的尊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漢高祖劉邦識才惜才用才,曾提拔重用一大批人才,如:蕭何、張良、韓信、曹參等。
不僅如此,對於一些歷史上功勳卓著的戰國名將也更是推崇備至。
樂毅的先祖叫樂羊,是魏國人,伐取中山,被魏文侯賜封到了靈壽(今河北靈壽)。
看來,樂毅出生在一個「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家庭,至少不像趙奢的兒子趙括一樣,只會紙上談兵說大話。
樂毅本來按理說應該是魏國人,可是趙武靈王時期,趙武靈王又滅了中山,於是樂毅的也由魏國人變成了趙國人。
在趙國期間,由於趙國發生了沙丘之亂。
其實,沙丘之亂的根源還是在趙武靈王自身。
奪了公子章的太子之位,又立公子何為太子。
看到公子章又感覺很可憐,於是想把趙國一分為二。
不得不說,作為一代雄主的趙武靈王可謂是父愛泛濫。
最後整的終於公子章和自己的大臣田不禮造反,不得不說,田不禮這個名字也是名副其人。
最後,叛亂平息,趙武靈王接納了叛黨,也就是自己的兒子公子章。
不得不說,趙武靈王就是整天閒的沒事幹,總是要給自己找點事干(胡服騎射也是他提出來的),這下找事干自己把自己命搭進去了。
最後,公子成和李兌圍困皇宮,最終殺死叛黨頭領公子章。
而可憐的趙武靈王也被公子成和李兌關在王宮活活餓死了。
當然,這裡面應該有趙惠文王的縱容之嫌。
樂毅史書評價他「賢,好兵」,看到趙國內亂,於是為了自保跑到了燕國。
恰好遇到了郭隗給燕昭王講述「千金買骨」,於是燕昭王採納郭隗的建議,開始尊崇郭隗,並給他建了一座「尊賢堂」。
嘿,您別說,這招還真管用,於是燕國就招攬了許多人才,其中就包括恰好出使燕國的樂毅。
不得不說,有時候會說話還真是古人一項最偉大的技能,首先會讓自己升官發財娶老婆。
樂毅可謂是選對了國家,也選對了主子。
燕昭王對樂毅可是沒的說,當樂毅大敗齊國以後,是「親至濟上勞軍,行賞饗士,封樂毅於昌國,號為昌國君」。
這個君和「公侯伯子男」有什麼區別,筆者搜了半天也沒有搜出個所以然。
只是查到,古代大夫以上據有土地的各級統治者統稱為「君」,例如,前段時間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羋月傳》,其中,孫儷飾演的秦宣太后羋月將同父異母的弟弟羋戎封為「華陽君」,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分別封為「涇陽君」、「高陵君」,可見「君」這個封號在戰國還是個香餑餑。
筆者上網查了一下,燕國的首都在「薊」,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而這次燕昭王竟然親自跑到了「濟上」勞軍,而「濟上」大概是今天黃河下游山東一帶。
燕昭王的行程也就是從今天的北京跑到了山東一帶,目測一下中國地圖還是有點遠,有個五六厘米的樣子。
古時候可是沒有動車,燕昭王只好坐馬車,路也不好走,就是那種土路,在土路上面應該還有土疙瘩。
即使是今天,坐車走土路也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顛得屁股疼,更別提戰國時期只能坐馬車,馬車一晃一晃,估計經過一路顛簸,到了濟上勞軍以後,燕昭王的小屁屁也受罪不輕啊。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樂毅高超的軍事才能,因為他打敗的是齊國。
戰國那時候的齊國還是有點厲害,史書記載「當是時,齊閔王強,南敗楚將唐昧於重丘,西摧三晉於觀津,遂與三晉擊秦,助趙滅中山,破宋,廣地千餘里,與秦昭王爭重為帝」。
從上面的一段史料可以看到當時的齊國有點像現在的老美,看誰不服就打誰,並且和秦國「爭風吃醋」、不相上下。
樂毅用五年時間就差不多滅亡了強大的齊國,並且當時燕國應該是戰國時期的「小弱」,確實不簡單。
樂毅不僅是著名的軍事家,而且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深知,如果只是以武力是滅亡不了強大的齊國,於是對齊國剩下的兩座城採取圍而不攻的戰術。
一方面,他在已攻占地區施行仁政,收取民心;另一方面,他緊圍兩座城,想徹底從跟不上瓦解齊國。
可惜,功敗垂成,燕惠王繼位以後,本來就對樂毅不滿,又聽說樂毅對齊國的最後兩座城圍而不攻,懷疑樂毅想在齊國稱王,畢竟樂毅在齊國做了許多收買人心的事情,瓜田李下。
一般來說說,統治者和手握兵權的大將產生猜疑有兩種結局:一是統治者將手握兵權的大將幹掉,例如:岳飛、袁崇煥等;二是手握兵權的大將造反,例如:安祿山、曹操、朱溫等。
於是,燕惠王想把樂毅弄回去,讓騎劫代替樂毅。
騎劫這哥哥不知道軍事才能咋樣,我只知道他被齊國田單打的是落花流水、滿地找牙。
史書是這樣記載的「齊田單後與騎劫戰,果設詐誆燕軍,遂破騎劫於即墨下,而轉戰逐燕,北至河上,盡復得齊城」。
樂毅花了五年辛辛苦苦打下的七十幾座城池,被騎劫這敗家玩意一夜之間全部輸光了。
不知道燕惠王當時的心裡是怎麼想的,估計騎劫這哥哥回到燕國也不好玩。
而樂毅也不是傻子,看到這個局面果斷跑到了趙國。
趙國也沒有虧待他,賜封他為「望諸君」。
這個封號有點搞笑,筆者總感覺這個封號貌似在嘲笑燕惠王,望文生義可以理解為「看看你以前的煞筆主子燕惠王吧」。
樂毅跑到趙國以後,而燕惠王又像一個思春的怨婦一樣讓人帶著幽怨的口氣去責備樂毅。
樂毅當時心裡肯定想,寶寶心裡苦啊,被坑了,自己委屈沒人安慰,還要安慰怨婦燕昭王,於是給燕惠王回了一封信。
最終,樂毅也沒有回到燕國。
漢高祖哪一次經過趙地,忽然問屬下「樂毅有後世乎?」,屬下對曰「有樂叔」,於是賜封樂毅的孫子樂叔為華成君。
看來,漢高祖劉邦能取得天下,還是有一定道理。
他並不是阮籍所說的「天下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中的「豎子」,並且也不是後人口中的無賴。
戰國時期「合縱」策略最輝煌的成就——樂毅率五國聯軍破齊
戰國時期,是一個」縱橫家「表演的時代,在各個國家的歷史舞台上,都湧現出眾多的」縱橫「人才,通過他們令人嘆為觀止的口才表演,上幕了一出出精彩的不亞於真正的軍事戰爭故事。何為「縱橫」?可詳見筆者前幾...
樂毅為燕破齊的故事 樂毅報燕王書怎麼寫的
樂毅是非常聰慧又足智多謀的軍事家,他也是魏將樂羊的後裔。樂毅他在為燕破齊這件事上幫助了燕昭王出計謀攻打,從而讓他出了名。在攻打齊國中其中他為了燕昭王攻破了齊國70餘座城池,這也說明他的膽識和才幹...
戰國名將譜:「下齊七十餘城」的樂毅
樂毅這個人,也算出身於一個名將世家了,他的祖先有一個人叫做樂羊的,是魏文侯的將軍,樂羊曾率領魏軍滅掉了號稱戰國第八雄的中山國,很了不起,但是樂毅幹的事更了不起。
一篇比《出師表》還情真意切的文章,一個比諸葛亮還忠心的將領
樂毅,字永霸,戰國時的軍事家。 樂毅是趙國子民,文武雙全。在趙武靈王時期,被趙國任用為官。但是後來趙國發生內鬥,趙武靈王去世,樂毅見在趙國無法實現自己的報復,於是,投奔魏國。
受諸葛亮崇拜,以弱勝強連下七十餘城
三國中著墨最為人稱道的乃諸葛孔明無疑。無論是政治、軍事、文學、外交等諸多方面,諸葛亮都讓後人膜拜。但這樣的天才也有自己的偶像,不止一次的自比管仲樂毅。管仲自不必說,輔佐齊桓公稱霸春秋,成為春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