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四百年最偉大的名將:戰績彪炳史冊,德行千古頌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相信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樂毅這個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

他創造的燕國等五國聯軍連下齊國70座城池,創造了中國古代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強齊伐燕之仇,結果卻因反間計被猜忌,最終功敗垂成。

燕國原本不弱,但是燕王噲的錯誤執政思想,把王位讓給相國子之的做法,引起了政壇連鎖反應。

先是太子平進攻子之,燕國內亂,齊國以平定燕國內亂的方式打進燕國,燕國差點滅亡。

好不容易把齊國軍隊趕出去了,立太子平為國君,結果趙國秦國又扶立公子職為燕國國君,是為燕昭王。

燕昭王在艱難中繼位,對於齊國這個仇人,自然是沒有一天會忘記。

他禮賢下士,樂毅作為魏昭王的使者到了燕國,燕王最終用他的熱誠留住了樂毅,任命他為亞卿。

齊國的強大,自然引發了連鎖反應,首先打擊魏國和趙國,然後是又聯合韓魏趙攻打秦國,又助趙國滅中山國,擊破宋國,國土擴張一千多里。

戰國時的盟友多以利益為重,當齊閔王的驕橫自大已經超出了人們承受的底線時,燕昭王就派樂毅和趙惠文王結盟,和楚國,魏國秦國一起來對付齊國。

樂毅作為五國聯軍的統帥,連拔齊國七十多座城池,並且經過五年作戰,把這些郡縣都歸屬燕國。

可是,莒城和即墨城被圍三年,始終沒能攻破。

燕國和當初相比,已前所未有的強盛,樂毅很希望能讓齊國的城邑從心裡歸順燕國,想從根本上瓦解齊國,因此他採取的是圍而不攻的方式。

只是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繼位,此前他還在做太子時,和樂毅有過節,這在此時,他又得到了一個驚天謠言,那就是樂毅之所以不敢攻城的原因是想當齊國國王!即墨其實很害怕一次認真的進攻,因為它已經無法承受哪怕輕微的進攻了!這話原本是很好破解的,不過就是離間計,大家都用,但是田單的反間計高明在何處呢?他派人加了一句:「老王在,樂毅不忍心叛變!」這就是說對了,之所以慢慢打,是想當國王,之所以不反,是因為有老王,現在老王不在了,那還不得趕緊去反?於是,燕惠王派新任大將騎劫,接任樂毅的位置,徵召樂毅返國。

樂毅哪敢回去呢?直接去了趙國。

大將一換,田單就收集城裡僅有的1000頭牛,披上土黃色綢緞,畫上五彩花紋,牛角扎鋼刀,牛尾綁葦草,葦草用油浸過,然後把它點起火來,夜半,進攻!牛從早就秘密挖好的牆洞中出來,戰士5000人緊跟牛後,直衝燕軍陣營。

燕軍夢中被「怪物」驚醒,哪還記得打仗,逃跑要緊,於是騎劫被殺,齊國70座城,全部光復。

燕惠王的心啊,痛死了,悔死了。

樂毅是幸運的,他沒有死在刑場上,而且騎劫的潰敗用事實向世人證明,即墨不是猛攻就可以打下來的!當然如果騎劫能打贏,那麼就坐實了謠言,樂毅將無言以辯。

他不敢回燕國,恐怕就是這點擔心。

騎劫的慘敗,讓樂毅的形象更加偉大。

人生命運,有時就是這樣,陷害別人,也許正是一種成全,要感謝你的敵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田單大擺火牛陣 田單火牛陣成功的秘訣

田單大擺火牛陣,田單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說起他的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大擺火牛陣,這是在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用火牛陣打敗燕軍的故事,這是非常經典的戰役,憑此他收復了七十餘城,被齊...

兵不厭詐:謠言,是戰爭中最強大的武器

今天要說的,是戰國時期的兩場重要戰爭。當秦國摩拳擦掌,準備征服六國的時候,好戰的六國國君並沒有閒著,他們除了和秦國發生衝突以外,彼此之間也是打個不停。魏國衰弱了,齊國卻感覺自己很強大。有一次,趁...

他是諸葛亮學習的榜樣,被稱為「天下之將

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治及社會最為動盪的時代之一,社會上諸子百家爭鳴,諸侯彼此間不顧道義的相互爭戰,君不君臣不臣之事屢見不鮮,孔子所留下的「仁」道蕩然無存。然而在這其中,燕國大將樂毅曾經率領六國...

燕齊恩怨之二:樂毅伐齊,田單復國

齊湣王繼承了齊威王和齊宣王攢下的家業,目中無人,妄自尊大,對內不尊重大臣,對外作風霸道,曾經和秦國一起稱帝,秦稱西帝、齊稱東帝。在孟嘗君的勸諫下,齊湣王才放棄帝號。但是公元前286年的滅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