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他是五子將中劉備最為忌憚的將領,而且連諸葛,司馬也忌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魏五子將中,張郃是投靠曹操最晚的將領,也是活得最久的將領,不是說他年齡最大,而是他一直撐到魏明帝太和五年,一直侍奉曹魏父子三代,如果不是陣亡,肯定還要活的更久。
張郃同時也是劉備跟諸葛亮最為忌憚的將領,因為用兵靈巧機變,料敵入神,深有韜略,是蜀漢後期北伐主要對手,尤其是街亭之戰,大敗馬謖,使諸葛亮北伐大好局面化為泡影,一直到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陣亡。
被劉備和諸葛亮如此忌憚的的良將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呢?
1 北拒公孫 去袁歸曹
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討黃巾時參軍,河間屬於冀州,所以是當時的冀州牧韓馥部下,韓馥被袁紹坑了以後,帶兵歸降袁紹,袁紹用他為校尉,抵擋公孫瓚,後來大破公孫瓚,張郃功勞居多,被袁紹拜為中郎將。
官渡之戰時候,如演義中所說,獻計不聽,又被郭圖進讒,為求自保,張郃棄袁歸曹,曹操知道張郃來投,大喜,稱他來投為微子去殷,韓信歸漢。
2 屢建功勳 漢中鏖戰
張郃歸曹以後,馬上被封侯拜將,授予軍隊,張郃也從此開始履立戰功。
從攻鄴郡,拔之。
從擊袁譚,跟樂進一起圍攻雍奴,大破之。
從討柳城,跟張遼一起做先鋒,有功升賞。
征東萊,討管承,又跟張遼,于禁一起征討陳蘭,梅成等,破之。
接下來就一直在關中,漢中作戰了,主要對手是馬超,劉備,隊友夏侯淵。
先是跟隨曹操平定馬超,韓遂之亂,接著先是自己平定西羌首領楊秋,又跟夏侯淵一起平定反賊及反叛的地方豪強。
馬超又亂,張郃督兵五千助夏侯淵,驅走馬超,威服諸羌,又助夏侯淵平定宋建之亂,盡降河西諸羌,平定隴右。
可以說夏侯淵虎步關右,諸羌,胡畏服,張郃功莫大焉。
曹操討張魯,張郃率軍開道,進至陽平關,張魯出降,被曹操留下與夏侯淵,徐晃一起守漢中,抵擋劉備,從此成為劉備最為忌憚的曹魏將領。
張郃先是把投降的巴西,巴東兩郡居民遷徙到漢中,然後率軍攻擊宕渠,可惜被張飛擊敗,退回南鄭。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取漢中,軍臨陽平關,配合夏侯淵與劉備相持一年。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再次屯駐陽平關,張郃駐軍廣石相對峙,劉備率兵精兵萬餘,分兵十部,夜裡猛然偷襲張郃,張郃率親兵奮力搏戰,劉備不能勝。
劉備得到諸葛亮增兵以後,夜裡放火燃燒魏營門外的鹿角,夏侯淵讓張郃守衛鹿角東邊,自己率精兵守衛鹿角南邊,此時劉備率兵又來進攻張郃,張郃兵少,所戰不利,於是夏侯淵分兵一半來助張郃,劉備此時又在走馬谷放火燒營門外的鹿角,夏侯淵去救火,沒有想到中伏身亡。
劉備說:「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這是斬過夏侯淵時劉備說的話,用演義中劉備的話就是,殺夏侯淵有什麼用,要殺就殺張郃,而且看劉備屢次進兵都是攻擊張郃,可見劉備對張郃有多忌憚。
此時三軍無主,軍心惶惶,夏侯淵軍司馬郭淮說:「張將軍是國家名將,素為劉備所忌憚,現在事情緊急,只有張將軍能夠安定軍心。
」於是張郃被推為主帥,張郃於是帶兵出列,諸將都受張郃節制,軍心大定,此時曹操從長安派使者到漢中,也讓張郃假節鉞。
曹操親來漢中,退兵以後,張郃駐軍陳倉。
3 大勝街亭 屢戰諸葛
文帝時,張郃與曹真北討羌,胡,與夏侯尚南征江陵。
明帝即位,張郃屯兵荊州,於司馬懿一起大破吳將劉阿。
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降,明帝給張郃加官特進,都督諸軍,在街亭與馬謖對峙,不想馬謖不明地利,死套兵書,上山據守,不依山據城阻擋,被張郃截斷水源,率兵進擊,大破馬謖,並且披肩執銳,平定三郡。
使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其不意造成的大好局面瞬間喪失,從此諸葛亮屢次北伐再也沒有達到如此諸郡響應的局面。
司馬懿想在荊州訓練水軍伐吳,張郃率關中諸軍配合,因為冬天水淺,不能成行,還駐方城。
諸葛亮二次北伐,猛攻陳倉,明帝親派驛馬召見張郃來京都,張郃出征時候,明帝親自置酒相送,並且對張郃說:「將軍如果晚到的話,諸葛亮可能已經攻下陳倉了。
」張郃知道諸葛亮沒有軍糧你,不能久戰,對明帝說:「可能我還沒有到,諸葛亮就已經退軍了。
我屈指一算,諸葛亮軍糧超不過十天。
」張郃日夜進軍到南鄭的時候,諸葛亮果然已經退軍。
4 木門身亡 巧識變數
諸葛亮四次北伐時,張郃都督諸將到略陽出戰,諸葛亮退走祁山,張郃率軍追擊到木門道,與諸葛亮交戰,被箭矢射中右膝蓋,當場陣亡。
不過《魏略》記載,是司馬懿強行命令張郃追擊諸葛亮。
後人也猜測這是司馬懿為了篡奪曹魏軍權,借刀殺人,削弱軍中忠於曹魏的實力派。
《張郃傳》載: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怪不得司馬懿要借刀殺人,如此劉備,諸葛亮都忌憚的人,又忠於曹魏,有這樣的人在,司馬懿很難一手掌握軍中大權,必須除之後快。
看來河間張郃,不僅是劉備,諸葛亮最為忌憚,連司馬懿也很忌憚,最後用陳群的話來收尾:
「郃誠良將,國所依也。
」
作者:頭條號 / 流浪詩人
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同名微信公眾號:流浪詩人(ID:llsr425098) 歡迎關注
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國
諸葛亮(181—234年),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號臥龍。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 五次北伐...
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張郃
張郃是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先從韓馥,後投袁紹,在與公孫瓚的交戰中多有功勞。官渡之戰時,張郃受郭圖陷害,率眾投降於曹操,得以重用,隨曹操平定北方,遠征烏桓,平馬超,滅張魯,...
江陵破吳,街亭敗蜀——從官渡之戰登場,第四次北伐才被幹掉!
曹操的時代,是一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時代,雖然曹操也重用夏侯惇、曹仁等家族親人,但五子良將裡面沒有一個是出身高貴、沾親帶故的人物。曹操提拔樂進、于禁於行伍之間,張遼、張郃、徐晃作為降將,也被委以...
司馬懿初露野心,利用諸葛亮借刀殺人除去心中大患
熟悉三國的讀者,大都知道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這是諸葛亮主政時期的首次慘敗——街亭之敗,除過馬謖的紙上談兵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對手是一位極善用兵的將軍。他就是曹操部下的五子良將之一張郃。
諸葛亮都忌憚他三分,卻被歷史刻意遺忘
三國里最憋屈的將領是誰?無疑張郃就是其一。《三國演義》奉的是蜀漢正統,刻意突出諸葛亮。這樣一來,三國舞台上的次要角色變成主角,曹魏陣營整體被矮化,自然,張郃這樣的,就數不上了。《三國演義》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