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名將——張郃,智勇雙全的猛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今河北任丘北)人。
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東漢末,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
張郃原為袁紹手下名將,官渡之戰時,受郭圖陷害,無奈(史書中是「憤而」)投降於曹操,從此被曹操重用,跟隨曹操南征北
戰,平馬超,滅張魯,多有戰功。
諸葛亮一出祁山時,張郃任司馬懿先鋒,跟隨司馬懿在街亭擊敗蜀將馬謖,使諸葛亮撤兵(歷史上這場戰的主角是張郃)。
此後,在諸葛亮的多次北伐中,張郃先後隨曹真、司馬懿前往對抗,多有表現,連諸葛亮也嘆其勇猛。
戰績縱覽
191年,袁紹取冀州,韓馥戰敗,張郃率兵歸附袁紹,任校尉,用來對抗公孫瓚。
後來,公孫瓚被擊敗,張郃功勞很大,升為寧國中郎將。
200年,曹袁兩軍相持於官渡,因郭圖誣陷,張郃心中害怕,與將軍高覽憤而投奔曹操。
曹操聞張郃來降,十分高興,將此事比作微子去殷、韓信歸漢,於是拜張郃為偏將軍,封都亭侯,授予他部隊,隨軍作戰。
204年,張郃隨曹操攻克鄴城,大敗袁尚。
次年,又隨曹操在南皮消滅袁譚勢力。
207年,曹操遠征烏桓,張郃與張遼共為先鋒。
戰後,張郃因功升為平狄將軍。
後來,張郃又參加了征討管承,征討陳蘭、梅成等人的作戰。
211年,馬超、韓遂叛亂,張郃隨曹操出征,在渭南大破關中軍。
繼而,張郃率軍圍攻安定,擊降楊秋
214年,馬超在張魯支持下,捲土重來。
張郃跟隨夏侯淵擊敗馬超,並平定了宋建的叛亂
215年,張郃率兵南下進攻巴西郡,欲遷徙當地百姓到漢中。
劉備派征虜將軍張飛為巴西郡太守,抗擊張郃。
張郃軍進至岩渠,因大意被張飛擊敗,率殘部退回南鄭,改任蕩寇將軍。
218年,劉備進攻漢中,屯於陽平,夏侯淵、張郃、徐晃等率軍迎擊,張郃負責防守廣石。
次年,魏軍主帥夏侯淵在定軍山戰死,曹軍大敗,張郃同敗軍一起退守陽平關東。
後來,曹操親自進攻漢中,不能取勝,於是撤出漢中的部隊,令張郃屯兵於陳倉。
220年,曹丕即位,任命張郃為左將軍,進封都鄉侯。
不久,曹丕稱帝,又進封張郃為鄚侯,隨即命令張郃跟隨曹真征討安定的胡羌,之後與曹真一同進朝朝見。
223年,張郃同夏侯尚一起進攻江陵。
張郃別督諸軍渡江,攻取洲上屯塢。
227年,魏明帝曹叡即位,張郃奉命屯兵荊州,與司馬懿進攻孫權部將劉阿等人,追至祁口交戰,擊敗吳軍。
重要戰績
江陵之戰
魏文帝繼位,以張郃為左將軍,「詔郃與真討安定盧水胡及東羌,召郃與並朝許宮,遣南與夏侯尚擊江陵」《郃傳》。
這個江中洲具有相當重要軍事意義,對曹魏而言,可以阻斷對江吳軍的救援,對東吳而言,以之為基地可以隨時進擊江陵城下,換句話說,占據了江中洲,便把握了整個戰局的主動,事實上,正是由於後來魏軍占領了江中洲,使得東吳多支援軍長期束手無策。
此戰水陸兩線,吳方從正面帶來最大的壓力當是孫盛屯塢里的萬餘人,而率主力渡江激戰的,最終將孫盛部擊破占領江中渚的,乃是張郃。
街亭之戰
街亭之戰,成為三國的經典戰例之一,而馬謖由此戰成為後人的笑柄。
後人多以此戰笑馬謖不知兵,然而卻很少看到,馬謖面對的,是知兵善變的張郃,而演義中卻變成了司馬懿。
歷史上,曹真被牽制、司馬懿在荊州,能用的就只剩張郃。
馬謖在優勢情況下,統領大軍對敵卻不敢踞城硬戰,令他所恐懼失常的,是張郃的威名。
張郃在不利情勢下冷靜應變,最終抓住對方破綻將之擊破,使得己方的不利得以全面扭轉,這看似平凡實際上卻又是難為之事吧。
此役之後,諸葛亮費盡心思所造成的大好形勢頓時全部喪失,不得不退回漢中。
諸葛亮出祁山最成功的一次,卻以張郃的完勝而收場。
而張郃隨後又拔軍討平了叛魏應蜀的南安、安定、天水三郡。
街亭一戰,實際上是張郃以孤軍擊敗蜀軍的主力,這樣的結果令魏明帝也為之感動。
陳倉之戰
街亭之戰後,諸葛亮利用關中空虛之機復出攻陳倉(第二次北伐),「帝驛馬召郃到京都。
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郃。
」作為外姓將領,能得到這樣的待遇,這在曹魏建國以來絕對是未有之事。
由此可以看到魏明帝對張郃的信重。
而之後的事實,也驗證了張郃熟知兵機。
儘管張郃已料到了陳倉之戰的結果,為使明帝安心,他還是晨夜進軍。
陳倉圍解,張郃被招還京都,「拜征西車騎將軍」。
僅次於大司馬曹真與大將軍司馬懿。
這個名號應該是夾雜了種種含義的,「車騎」是由左將軍的提升,這本是一直以來行伍出身的外姓將領在曹魏政權下從不曾達到的高度,而「征西」既是一個軍號,又隱含了對張郃長期以來在西線諸戰特別是街亭之戰中立下功績的感念。
這幾種複雜的感情夾雜在一起,便產生了「征西車騎」這樣一個前所未有又威武無比的軍號。
在曾經共同奮戰的同輩人逝去後這麼多年,張郃才達到他的最高點。
木門道之戰
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復出祁山。
張郃隨司馬懿前往相拒。
後諸葛亮糧盡退兵,張郃追至木門,與諸葛亮軍交戰,被飛矢射中右膝,死亡,被諡為壯侯,兒子張雄繼嗣。
由於張郃前後征戰有功,魏明帝分張郃的食邑,封張郃的四個兒子為列侯,封他的幼子爵為關內侯。
張郃的一生勝仗無數,屢克敵軍,而且深諳韜略,智勇兼備,不負魏將「五子良將」之名,無怪乎劉備和諸葛亮都對他深深懼憚。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出於「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抹殺了張郃的這些戰績和智謀,不僅對他的英勇善戰寫得很少,而且隻字不提他是一位為劉備和諸葛亮所深深懼憚的大將,還把他描寫成一個草包將軍,這對他非常不公平。
關注微信號 百家歷史
lishi5678
看世界,說歷史,談文化,論古今。
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
諸葛亮把蜀漢內部事務都做了安排以後,於蜀漢後主建興五年(227年)率軍北駐漢中,企圖完成他統一中國的事業。就在臨行前,他給後主上了一個疏,即著名的《出師表》。據《三國志》卷39《董允傳》言亮...
街亭之戰的守將如果換作是趙雲,結局是不是會更好點,歡迎評論
街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場戰事,發生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期間,也是這次北伐戰爭中一場決定性戰事。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諸葛亮率軍攻打曹魏,聲稱由斜谷道攻取郿縣,並派趙雲、鄧芝...
諸葛亮北伐戰役,贏了就退回漢中!
蜀漢建興五年(227)春,諸葛亮向後主劉禪上《出師表》,請兵北伐,後主允准,下討魏詔書,授諸葛亮主持討魏專命之權。三月,諸葛亮率10萬大軍,自益州(成都)出兵漢中,紮營於沔北陽平關,設丞相府,...
諸葛亮六次北伐失敗真實原因驚人,他病逝後司馬懿嘆服:天下奇才
諸葛亮接受遺命以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聯吳抗曹的方針。這是當時關係戰略全局的重大措施。他採取這項措施的歷史根據是夷陵之戰以後,荊州歸屬問題已經確定,吳蜀矛盾向和緩方向轉化,而兩國同曹魏的矛盾卻...
此人指揮有方,兩次打得諸葛亮丟盔卸甲,不是司馬懿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諸葛亮指揮作戰,是在後主劉禪登基後,南征和北伐是諸葛亮軍事生涯的兩大經歷。而在北伐過程中的主要對手,其實只有兩個。其中一個是司馬懿。不過,司馬懿與諸葛亮交鋒,是在第...
為何他是五子將中劉備最為忌憚的將領,而且連諸葛,司馬也忌憚
曹魏五子將中,張郃是投靠曹操最晚的將領,也是活得最久的將領,不是說他年齡最大,而是他一直撐到魏明帝太和五年,一直侍奉曹魏父子三代,如果不是陣亡,肯定還要活的更久。張郃同時也是劉備跟諸葛亮最為忌憚...
讀《三國志》說漢中——張郃在漢中臨危救曹軍
張郃是三國時的名將,《三國志·張郃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說:「劉備憚郃而易淵。」張郃為曹魏政權的建立和鞏固立下赫赫戰功。陳壽寫張郃傳,主要寫了曹劉定軍山之戰和諸葛亮北伐首出祁山及再出祁山戰爭中張...
諸葛亮北伐的經過:諸葛亮五次北伐的過程
第一次北伐①子午谷之計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據魏略記載:魏延建議由其率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進...
司馬懿最痛恨這員曹魏虎將?竟設法借諸葛亮之手將其除掉
征西車騎將軍張郃,恐怕是司馬懿最忌憚也最想除掉的曹魏名將。張郃原系袁紹部下,官渡之戰時他2次獻計,特別是建議加強烏巢糧倉的防禦力量,袁紹都置若罔聞。袁紹兵敗後,張郃遭小人污衊,說什麼他對袁軍失利...
《三國演義》竟將一代名將寫成草包,此人到底是誰?
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將,張遼、徐晃、張郃、于禁、樂進。前三人是都是轉投曹操的,于禁和樂進是曹操一手栽培。五個人因為羅貫中「擁劉反曹」的傾向,在小說中描寫得很少,把他們的戰績幾乎抹殺了,徐晃擊殺文丑變...
江陵破吳,街亭敗蜀——從官渡之戰登場,第四次北伐才被幹掉!
曹操的時代,是一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時代,雖然曹操也重用夏侯惇、曹仁等家族親人,但五子良將裡面沒有一個是出身高貴、沾親帶故的人物。曹操提拔樂進、于禁於行伍之間,張遼、張郃、徐晃作為降將,也被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