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一部載風雲(微國學28)故我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故我在33期:微國學,每個人都能了解的國學
第二章 六經
六、春秋
先秦歷史著作的形成,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
早期的《尚書》除後世史官假託的部分外,其餘均為歷史文件的彙編。
到了東周,各諸侯國都設置史官以編年體的形式撰寫本國的歷史。
由於當時已有一年四季的劃分,因此大多數諸侯國的史書都以「春秋」命名。
但也有例外,如晉國的史書成為《乘》。
後來,各諸侯國的史書相繼散失,只有孔子編纂的魯國史書《春秋》流傳了下來。
後世所說的春秋,即指此書。
總論
《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全書大約17000字,主要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公242年的統治階級的重大活動,包括諸侯國之間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征伐、會盟等。
《春秋》中孔子運用簡潔犀利隱含褒貶的「春秋」筆法獨具特色。
孔子選用這種筆法,不僅用於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還用於揭露統治者的淫穢昏庸。
其文字由於過於簡潔,很多事件只記錄結果,不記原委,因而要讀懂它,確實不容易。
如隱公八年,在一條記事中,只寫了一個「螟」字,它僅是告訴人們,這年發生了蟲災,但具體的災情缺沒有記錄。
《春秋》及「春秋三傳」作為儒家典籍,是隨著儒家思想在漢武帝時期的地位而得到重視的。
由此,《春秋》及「春秋三傳」逐漸形成了「春秋學」。
《春秋》的「微言大義」也被歷代統治者及學者研究,服務於政治。
漢魏時期,「春秋三傳」確立了官學地位,經不斷的的發展,在元明清三代達到了頂峰。
「五四」運動後,「春秋學」及其他的儒家經典被搬下了神壇,對它的研究也更加科學化。
春秋三傳
-
《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全稱《春秋左氏傳》。
《左傳》以春秋為綱,並具體、詳實的論述了《春秋》所記載的史實。
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它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
-
《公羊傳》和《穀梁傳》
《春秋》流傳以後吸引了很多學者對它進行研究、評論。
除《左傳》外,《公羊傳》和《穀梁傳》也是補充、解釋《春秋》的重要史書。
《公羊傳》的作者是公羊子,齊國人;《穀梁傳》的作者是穀梁子,魯國人,後人也稱其為穀梁赤。
二傳都先後經過長期的口頭傳授,至漢代才用問答題著錄成書。
解釋《春秋》的方法,都體現出一種準確、凝練的文風。
《穀梁傳》主張史學家應遵從忠實記載史實的的原則,並將這一原則貫徹全書。
《公羊傳》在解讀《春秋》時,更加著重從歷史的角度闡述,影響深遠。
故我在第31-32期「評論交流區
菉竹猗猗有斐君子:
「禮」禮貌,禮儀,大乘先師孔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注重周禮了,「禮」是每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手機用戶65335148442:
禮,無度而已,姿態萬千,愕然無嗇
螳螂身上解饞,鷺鷥腿上剜肉,成何體統。
儒者行無知而隱逸爾,精於竟而疏於詩?
故我在,你想看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發什麼
微國學:每個人都能看懂的國學
先秦歷史——《春秋左氏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
沒有這三傳,我們很難讀懂《春秋》
《春秋》是中國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經文言簡義深,如無注釋,則無法理解。注釋《春秋》的書,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另有鄒氏、夾氏二家,早在漢朝即已失傳。所以自漢至今,學者僅僅憑藉「三傳」研讀《春...
《春秋》一部載風雲(微國學28)故我在
故我在33期:微國學,每個人都能了解的國學第二章 六經六、春秋先秦歷史著作的形成,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早期的《尚書》除後世史官假託的部分外,其餘均為歷史文件的彙編。到了東周,各諸侯國都設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