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相殺不是說說而已,諸葛亮和王司徒真是淵源很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王朗是東海人。

實際上是東海郯城,也就是現在的山東臨沂市郯城縣人。

但本傳又記載,「初,文帝分朗戶邑,封一子列侯,朗乞封兄子詳。

」王詳事跡史傳無載,但曾任曹魏司空、入晉後曾被拜為太保的王祥,按照《晉書》本傳的記載,是琅琊臨沂人。

《三國志》中人名訛誤的地方不少,王詳很可能就是王祥的誤寫。

按照《晉書·王祥傳》的記載,王祥的祖上王吉是西漢後期的諫議大夫,祖父王仁曾任青州刺史。

王祥的父親王融曾受到公府徵辟,但沒有出仕。

王吉就是琅琊人。

王朗所出的東海郯城,就是今天的臨沂市郯城縣,距離臨沂市不遠。

王朗和王祥的家相距不遠,最起碼都是王吉之後。

諸葛亮是琅琊陽都人,琅琊陽都是現在的臨沂市沂南縣。

也就是說,諸葛亮和王祥都是琅琊人,雖然不同縣,但是同郡。

在東漢末期到魏晉,同郡是非常重要的社會關係。

因為所謂的九品中正制,實際上就是由中正負責向朝廷舉薦人才,而中正就是以郡為單位的。

比如《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就曾擔任自己的家鄉巴郡的中正。

所以,在漢末魏晉時期,同郡的士族相互之間來往是比較密切的,除了相互聯姻之外,日常性的社會交往也是比較多的。

諸葛亮是西漢元帝時期的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人,父親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

而且,諸葛亮的同宗中,堂弟諸葛誕後來留在曹魏,也是曹魏名士,後來曾發動淮南叛亂。

曾參與滅蜀之戰的諸葛緒也出自琅琊諸葛氏,曾任泰山太守、雍州刺史。

也就是說,諸葛亮家族在琅琊是世家大族,這是毫無疑問的。

而且,王朗時期就遊學京師,師從楊修的爺爺太尉楊賜,成為當時知名的經學家。

東漢末年,諸葛亮父親早死,諸葛瑾為了避亂移居江東,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則由叔叔諸葛玄帶著到了襄陽。

在董卓之亂之後,到官渡之戰之前,王朗更曾擔任會稽太守,被孫策俘虜後,孫策也知道他是名士,沒有加害他,後來曹操徵辟,孫策就將他禮送出境,送給了曹操。

到曹丕繼位為魏王的時候,他已經是御史大夫。

曹丕受禪為帝,他又擔任司空。

曹叡繼位,他又被拜為司徒。

也就是說,王朗本身就是漢末到三國前期的名士。

大臣都是有權直接舉薦人才的,而這種舉薦也主要是基於自己的親戚、鄉黨這樣的社會關係。

其中,同郡的知名人士就是非常重要的舉薦對象。

比如荀彧向曹操舉薦的人才中,他的潁川老鄉就比例很高。

按照年齡推算,諸葛亮可能比王朗小二三十歲,算是晚輩。

如果諸葛亮沒有離開老家,一直在琅琊生活,王朗就有可能向朝廷舉薦他。

此外,王朗和蜀漢唯一的司徒許靖還是故交。

董卓之亂時,許靖就曾在漢朝朝廷任職,為尚書郎,負責選舉官員。

董卓殺了和許靖一起負責選舉的周毖之後,許靖怕自己也被董卓誅殺,先是投靠他的族兄許瑒,後來又投靠揚州刺史陳禕。

陳禕死後,許靖就去江東投靠吳郡太守許貢和會稽太守王朗。

孫策渡江,許靖覺得江東也要亂了,就走海路,到了交州。

後來從交州又到了益州,劉備入川,又投降了劉備。

因為許靖是在劉備入川時主動投降的,所以劉備一開始看不起許靖,在法正勸諫之下,劉備才給許靖以高官厚祿。

劉備稱漢中王,拜許靖為太傅。

劉備稱帝,拜許靖為司徒。

《三國志·法正傳》:

十九年,進圍成都,璋蜀郡太守許靖將逾城降,事覺,不果。

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誅靖。

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

正說曰:「天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許靖是也。

然今主公始創大業,天下之人不可戶說,靖之浮稱,播流四海,若其不禮,天下之人以是謂主公為賤賢也。

宜加敬重,以眩遠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

」先主於是乃厚待靖。

也就是說,許靖是蜀漢初期少有的有「海內名士」、「天下名士」名聲的人。

但劉備本身在內心對許靖是鄙夷的,只是為了收攬人心,才對許靖加以後代。

但諸葛亮的表現就完全不同了,是以晚生後輩的姿態對待許靖的,很謙遜。

《三國志·許靖傳》:

靖雖年逾七十,愛樂人物,誘納後進,清談不倦。

丞相諸葛亮皆為之拜。

清談是漢末文人雅士的樂趣,主要內容就是各種掌故,臧否人物之類。

到曹魏中後期,玄學才開始逐漸成為名士聚會時的主要清談內容。

許靖早年和袁渙、華歆、王朗都有比較深的交情。

所以,諸葛亮應該從許靖那裡也聽說了不少關於他們的事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魏開國三公,竟然有兩個是拜孫策所賜!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 220年,曹丕繼承曹操魏王位,大賞功臣,以大中大夫賈詡為太尉,御史大夫華歆為相國,大理王朗為御史大夫。也就是在同一年,曹丕代漢稱帝,正式建立曹魏政權,仍然仿照漢制,置三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