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究竟是怎樣完美的男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壞懷古(蘇軾)
蘇軾的短短一首詞闡盡了周瑜燦爛如星,卻也如流星般陡然墜落,令人唏噓的一生。
總所周知《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被諸葛亮「三氣而亡」。
小說源於事實但為塑造某些人物,需要有對比有襯托,這樣的做法也無可厚非。
但真相只有一個,只是立場角度影響觀點而已。
周瑜在當時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高富帥」,三國時期宋仲基。
官N代
周瑜出身官宦士族,家族顯赫,從章帝晚年其高祖父周榮開始步入政壇。
曾祖父周興是史書記載的周瑜家族的第二代。
他在周榮去世後被和帝「除為郎中」,在安帝時因尚書陳忠的推薦被拜為尚書郎。
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曾任東漢太尉,其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
周瑜自己更是深得孫策、孫權的信賴和器重。
而周瑜的女兒許給太子登,長子周循娶尚公主、拜騎都尉,次子周胤初拜興業都尉、後封都鄉候。
如此炫酷吊炸天的豪門!!!!
美男子一枚
三國志雲」瑜長壯有姿貌「,翻譯過的就是說周瑜身材高大長相俊美,「有姿貌」一詞常用於女性,由此可知周瑜是屬於長相比較秀氣的。
民間更有美周郎之說,蘇軾以「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描繪了周瑜卓越的氣質,表達對周郎的傾慕。
忠肝義膽真豪傑
周瑜和孫策是摯友,當年孫堅兵討董卓時家小移居周瑜的家鄉舒縣,周瑜與孫策同歲交往甚密,周瑜還將自家大宅院借與孫家居住。
孫堅去世後,孫策繼承父志。
當時周瑜父親任丹陽太守,周瑜前去看望,正好孫策入力陽將要東渡,寫信給周瑜。
周瑜便率兵迎接,幫助他攻取吳會平山,逼走劉繇。
至此孫策的隊伍發展到幾萬人。
後來袁術看中周瑜是個有才之人想重用他,周瑜卻看出袁術必定成不了大器,藉機回到江東。
孫策親自迎接,對他委以重任,賞賜之厚無人能比,那時周瑜二十四歲,吳郡人都稱他周郎。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將軍國大事委託給孫權。
周瑜從外地趕回來奔喪,此時周瑜雖手握重兵,卻也以君臣之禮對孫權,忠心輔助孫權。
孫權的母親也說,他比你哥哥只小一個月,我一向把他當兒子對待,你該把他當成兄長才是。
以周瑜的才智完全可以取代孫權,卻為孫氏集團的崛起奔波勞碌,不辭辛勞,說得上忠貞不二。
心胸寬廣大丈夫
大家都知道周瑜,字公瑾。
瑜、瑾二字都是美玉的意思。
而周瑜的品格正如美玉一般無瑕,他心胸廣闊,以德服人。
程普曾一度和周瑜關係不好。
程普認為自己年齡比周瑜大,多次欺辱周瑜。
周瑜卻始終折節容下,從不跟他一般計較。
程普後來特別佩服周瑜。
程普說:「與周公瑾交,如飲醇繆,不覺自醉。
」
對於周瑜才能劉、曹、孫都是很清楚的。
劉備曾私下挑撥周瑜和孫權的關係。
一次,孫權、張昭等人為劉備送行,張昭等人先離開,孫權與劉備談話。
劉備感嘆
說:「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
只是他器量太大,恐非久居人下者!」曹操則有意貶低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的作用。
他寫信給孫權:「赤壁之戰,正趕上我的將士們染病,於是,我自己燒船退卻,沒想到,這下倒使周瑜成了名。
」不過,不論別人怎樣評論,孫權心中有數。
周瑜去世,他痛哭流涕,說:「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後依賴誰呢?」他稱帝後,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對公卿們說:「沒有周公瑾,我哪能稱尊稱帝呢?」
由此可見後世小說家塑造的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周瑜完全是虛構。
「既生瑜何生亮」背後的三國周瑜
【山色空濛無限美,百戰歸來再讀書】 作者:山色歸讀《三國演義》作為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見長,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
遙想公瑾當年,歷史上真正的周公瑾
提到周瑜周公瑾,人們的頭腦中就立即會想起那個年輕氣盛,氣量狹小,嫉賢妒能的小人形象。想起那句著名的「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最後這個人被諸葛亮三氣而死,臨死前留下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嘆。...
我為公瑾正名——忠君愛國的翩翩少年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遙想公瑾當年......」思緒讓我回到了戰火烽飛的三國。在烽火連天的戰火中,一個翩翩少年手持玉蕭,屹立風中。看著東吳大勝,面露半分喜色。
周瑜對東吳的幾大貢獻,真的比諸葛亮強很多嗎
蜀國有五虎上將,魏國有五子良將,其實作為鼎足三分的東吳,也有自己的軍事統帥,而且在大規模的兵團作戰中,絲毫不比蜀漢和曹魏弱,其實論個人軍事素質,東吳四英將應該是最厲害的,按現在的標準都是帥才,而...
水鏡八奇之一 周瑜的歷史評價是怎樣的?
人物生平官宦世家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孫策和周瑜同歲,交往甚密。初平元年(190年),孫堅兵討董卓時,...
一直被誤解 周瑜非嫉賢妒能者,而且器量還很大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將周瑜與「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聯繫在一起,但歷史的真實卻與之相反,周瑜不僅年紀輕輕便有雄才大略,而且器量廣大,被劉備稱為「萬人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