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時,司馬懿不乘勢進攻,反而嘆息四個字,原因不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要問三國誰才是最後的贏家,非司馬懿莫屬。

其因特能「忍」,被視為「冢虎」。

其靠「忍」早年騙過了曹操,被迫入仕後,其與曹丕相厚,因南征北戰,抵禦西蜀有功,逐漸掌握了曹魏兵權,最後在發動高平陵政變後,將曹魏政權牢牢控制在司馬家族手中,為晉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當然其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還是與諸葛亮在祁山一帶的鬥法。

最終還是靠「忍」術,熬死了一生之敵諸葛亮,成為三國後期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了。

為了對抗諸葛亮,其「知己知彼」,通過蜀漢降臣黃權了解到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曾寫信恭維過諸葛亮。

在諸葛亮北伐時,其便因地制宜,據險不出,曾被譏諷「畏蜀如虎」。

當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司馬懿更是笑納了「巾幗婦人之服」,還上演了一出「上表請戰」的把戲,最後拖死了諸葛亮。

但令人奇怪的是,司馬懿在確定諸葛亮死訊時,卻沒有乘勢進攻,仍然「忍」字當先,反而嘆息了四個字,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司馬懿深知曹魏政權一直對其有敵意,其最大的敵人來自內部的曹氏家族。

曹操曾逼迫其出來做官,司馬懿便故意稱病。

曹操於是派刺客試探他,結果司馬懿成功裝病在床,騙過了曹操。

即便這樣,曹操臨死前,還是夢到「三馬同槽」的情況。

曹丕繼位,儘管與司馬懿關係甚好,但還是對他不放心,特意安插丫鬟在司馬懿身邊監視。

曹睿更甚,繼位即削其兵權,要不是孟達叛變,諸葛亮北伐,司馬懿估計早就閒職了。

即便在諸葛亮死後,曹芳時期,主政的曹爽立馬剝奪了司馬懿兵權,其不得已再次利用詐術,佯裝老年痴呆,發動高平陵之變。

可見司馬懿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

其知如果蜀漢威脅在,其一定有用武之地,只有靠「忍」來耗費曹氏宗族的力量。

其次對諸葛亮欽佩之情。

諸葛亮作為三國最著名的政治家,在當時就受到很多的稱讚,無論敵我,如曹魏的劉曄、賈詡等皆言諸葛亮善於治國。

司馬懿當然也深知諸葛亮的才能,所以對諸葛亮自然會生「惺惺相惜」之感。

在諸葛亮死後,其只是尾隨蜀漢軍隊深入赤水河,便堅決北還,沿途查看諸葛亮布置的營壘後,只是嘆息了四個字,「天下奇才」。

這四個字,一方面對老對手的恭維,同時也顯示出其大度,畢竟貶低對手,就等於貶低自己。

其一生大戰無數,戰功卓越,但對敵諸葛亮,才是其勁敵。

在老對手死後了,其寧願背負「死諸葛能走生仲達」,也要表明自己對諸葛亮的尊敬。

所以木旦鳩茲認為,曹魏政權的不信任,對諸葛亮才能的肯定,都是其選擇不乘勢進攻蜀漢的重要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影帝:司馬懿

古往今來,關於司馬懿能夠成功上位、不再跪著演的主要原因,無外乎三種說法:其一是長壽。老爺子身體好,吃嘛嘛香,活到七十三歲,整整熬死了曹魏三代國君和諸多元老大臣。其二是忍耐。小小主簿,一做便是十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