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謎一樣的男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劇照(吳秀波飾司馬懿)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形象不太好,玩弄權謀、與諸葛亮為敵。

與臥龍、鳳雛等飄逸的綽號不同,司馬懿的綽號是陰狠的「冢虎」,再加上「鷹視狼顧」的外表,民間極少有以司馬懿為主人公的文藝作品。

然而,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不僅以司馬懿為主人公,還把司馬懿刻畫為一位心憂天下、隱忍、逆襲的君子。

司馬懿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讀加君請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聊聊真實的司馬懿。

在刀鋒下過日子

與諸葛亮比,司馬懿一生都在自保求生,更多是實用主義策略,似乎少了理想信念操守。

朱子彥認為,司馬懿尋求自保,實在是情非得已,迫於無奈。

一開始,曹操對司馬懿並不信任,懷疑司馬懿有野心,因此對太子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劇照(于和偉飾曹操)

傳說曹操還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三匹馬在一個槽子裡吃草料。

「槽」和「曹」同音,三馬同食一槽,是指曹家天下以後就要落到司馬氏父子手中。

曹操是不是真的做過這個夢已無從考證。

總而言之,「狼顧」也好,「三馬同食一槽」也罷,都說明曹操對司馬懿起了疑心。

在君主專制時代,君主對臣下猜忌,這是非常可怕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司馬懿言行舉止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招致殺身之禍。

司馬懿在曹操手下做事,是在刀鋒下過日子。

作為一個謀略家,第一要務當然是自保。

朱子彥說,司馬懿是三國時期的傑出人物,這是沒有疑義的。

老謀深算的權謀家、老奸巨猾的政客,與優秀的政治家、推動歷史進步的英雄之間,有時並無一條明顯的鴻溝,並不是涇渭分明。

善於打仗,還懂治國

在朱子彥看來,三國後期,司馬代魏,是無可厚非之事。

曹魏後期的統治已經腐朽,曹丕之子、魏明帝曹睿雖是有為之君,但後期窮奢極侈,他不顧當時天下尚未統一,民力十分凋敝,而大興土木,盛修宮室。

曹睿死後,曹爽執政,生活極其奢靡。

為獨攬朝政,曹爽對廉潔耿直的官員排擠打擊,任人唯親。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劇照(翟天臨飾楊修)

這與曹操在東漢末年面對的漢室衰微、天下大亂局面雖不盡相同,但都是舊政權需要更替,政治痼疾才能消除的時候。

朱子彥認為,司馬氏家族此時憑「事功」逐步掌握朝政大權,取代日漸中衰的曹魏政權,是順應歷史潮流的。

公元280年,三國歸晉,結束了分裂局面,司馬氏為國家統一做出了貢獻。

司馬懿是西晉王朝的奠基者,不僅善於領兵打仗,還懂得治國之道,在歷史上發揮了不遜於曹操、諸葛亮等傑出人物的作用。

生前代魏也很正常

直到公元265年司馬昭死,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也就是司馬懿的孫子才代魏稱帝,這是否意味著司馬懿本人至死都並沒有篡位的野心呢?

朱子彥說,人的慾望和追逐的目標是會隨著主客觀條件變化而改變的。

曹操一開始也沒有代漢之心,他自己就說過,他最初的願望是當一個漢朝的征西將軍,死後在墓碑上刻上征西將軍曹操名字就可以了。

後來曹操掃平各路諸侯,漢朝的大半個天下都被曹操打下來了,這樣曹操才有了自立為王的雄心。

司馬懿也是如此。

他最初受到曹操、曹丕、曹睿的知遇之恩,當然是感激涕零的。

但到了年僅八歲的幼主曹芳登基之時,那就不一樣了。

高平陵政變之後,政歸司馬氏,司馬懿大權在握。

中國古代社會的忠君觀念是逐步加強的,漢代的忠君觀念遠不如宋代以後的忠君觀念那麼強烈。

從王莽開始,權臣奪取皇位是很普遍的事。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幾乎所有的開國皇帝都是通過兵變、政變奪取皇位的,所以權臣奪位在中國封建社會前期、中期實在是太多了。

朱子彥認為,司馬懿在世時,即使自己做皇帝,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至於司馬懿自己沒有登上九五之尊,是因為時機尚不成熟,貿然禪代,必然步王莽、董卓的後塵。

司馬懿同曹操一樣,須經過數十年經營,逐步取代前朝權力,最後由子孫完成鼎革大業。

訪 談

1

司馬懿是個工作狂,善於搞關係

讀+:曹操對司馬懿不放心,多次動了殺心,為何沒下手?

朱子彥:司馬懿最初在曹操手下幹事,成為一個工作狂。

他不是每天八小時工作,而是廢寢忘食,連餵養牲口的飼料這樣的事情,他都親自過問。

司馬懿還特別善於公關,尤其是和曹丕的關係非常好。

時間長了,曹操覺得司馬懿可能是個老實本分、忠於職守的人,這才放鬆了對司馬懿的警惕。

後來曹操、曹丕父子準備代漢的時候,司馬懿拚命地勸進,鼓吹曹魏代漢是順天意、應民心的事情,顯示自己是曹家的忠實奴僕,是一個大大的忠臣,這樣才得到了曹操的賞識。

等到曹丕做了皇帝之後,司馬懿憑著同曹丕早就建立的良好關係,步步高升,先是做尚書左僕射,以後又任撫軍大將軍。

等到魏文帝病重,司馬懿就成為託孤大臣。

讀+:司馬懿在發展社會經濟、選拔人才方面做了哪些事?

朱子彥:司馬懿一生都生活在曹魏時代。

針對「魏明帝好修宮室,制度靡麗,百姓苦之」的弊政,司馬懿多次上書,要求朝廷免除一部分勞役,以疏民困。

司馬懿關心農業發展,注重興修水利和屯田。

他支持大將鄧艾在淮河南北大搞軍屯的建議。

以後他又在河南搞生產建議。

這些都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並為統一全國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司馬懿選拔人才,不拘一格。

他提拔鄧艾之例最為典型。

鄧艾「家貧」,「為農民養犢」,「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但很有才能,被司馬懿破格選用,後來鄧艾成為獨擋一面的大將,率軍一舉滅蜀。

讀+:為何在後世民間評書、文藝作品中,司馬懿一直不被重視?

朱子彥:魏晉禪代之後,「司馬篡魏」的看法即已形成。

君主專制時代,臣下須絕對忠於君主的正統觀念根深蒂固,以至於司馬懿的後人、晉明帝司馬紹談及祖上「創業之始」,即指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這段歷史時,認為祖宗以如此手段奪權,很不光彩,因此羞愧萬分。

由於後世皆認為「司馬篡魏」,故其在歷史上被抹黑,成了反角,自然也就不被文藝作品所重視。

2

高平陵政變不是司馬懿一個人在戰鬥

讀+司馬懿失勢後是如何躲過曹爽對他的疑心的?

朱子彥:魏明帝託孤的大臣有兩個,一個是司馬懿,一個是曹爽。

曹爽是曹真的兒子,是司馬懿的子侄輩。

他開始是比較尊重司馬懿的,朝廷大事都要同司馬懿商議,不敢獨斷專行。

但後來曹爽逐漸跋扈起來,用了丁謐的計謀,向皇帝上奏,說司馬懿功高,應該晉升為太傅。

太傅的地位雖高,但只是一個虛職,沒有太多實權,這樣司馬懿實際上就被架空了。

曹爽當時的官職是大將軍,他的朋黨控制著朝廷的要害部門。

這樣,司馬懿基本上就大權旁落了。

這種情況下,如果司馬懿公開同曹爽較量,肯定不行,他便稱自己年齡大了,身體也不行,不再過問國事,逐漸淡出政治舞台。

之後司馬懿稱自己得了重病,不再上朝。

曹爽知道司馬懿老謀深算,生病是真是假,難以判斷。

他派心腹李勝去探望司馬懿,察看司馬懿是否裝病。

司馬懿假戲真做,斜靠在床上,喘著粗氣。

過了一會,他以手指口,表示口渴要喝水,婢女進上粥湯,他不能拿杯,由婢女一口一口地餵他喝,結果粥湯喝不進去,都流在胸前。

司馬懿的一番表演騙過了李勝。

李勝回去以後對曹爽說:「司馬懿簡直就像一具屍體,只不過多了一口氣,對我們已毫無威脅,主公你可以高枕無憂了。

讀+: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是形勢所迫,為自保而不得不採取的行動,還是他早有奪權野心,一直在等待時機?

朱子彥:司馬懿以垂暮之年,冒傾家滅族之險,突然發動高平陵政變,頗有值得探究之處。

當時司馬懿雖然與手握兵權的曹爽有隙,但曹爽在高平陵政變前夕對他還是外示尊崇,優禮有加,並無步步緊逼之意。

司馬懿儘管歷仕三朝,在曹魏政權中擁有深厚的政治、社會基礎,但是任何一個政治人物在離開權力中樞十年之後,所能動員的政治資源也是相當有限的。

那麼是什麼力量推動司馬懿發動政變的呢?我以為,司馬懿與曹爽的這場鬥爭,並非是司馬懿個人的行為,而是得到了曹魏眾多元老重臣的支持。

當時司徒高柔、太尉蔣濟、太僕王觀等重臣都參與了政變,他們都是曹魏的老臣,正是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持,司馬懿才有力量,才敢於同曹爽集團作殊死搏鬥。

這場後人看來是政變的不義之舉,在當時卻頗具正義與合法性,司馬懿與曹魏諸多大臣一致認為,誅滅曹爽就類似於西漢初年的「周勃安劉,誅除諸呂」。

3

司馬懿和曹操一樣,都有殘忍、嗜殺一面

讀+:據說後來司馬懿寵幸柏夫人,稱原配張春華「老物可憎」;司馬懿討伐遼東公孫淵,城破之後,大開殺戒,史載「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餘人皆殺之」。

這兩個例子,是否讓我們看到司馬懿性格中的另一面?

朱子彥:我不否認司馬懿的殘忍、嗜殺,以及對親人的薄情寡義。

又如司馬懿「誅曹爽之際,支黨皆夷及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姐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

」手段極其毒辣。

正如評價曹操一樣,曹操也是個殺人魔王和精於權術的老手,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他充分的肯定。

當我們分析評述曹操、司馬懿等人功過時,很容易看到他們的性格存在著令人驚異的巨大反差,即功過同在,或曰功過集於一身。

「歷史行程二律背反」的現象在這裡得到了最為充分的體現。

政治人物的所作所為常常是不合邏輯,前後矛盾,曲折隱秘,複雜微妙的。

讀+司馬懿在才智上是和諸葛亮、孫權相當的人物,為何他在有生之年也未能助曹魏滅蜀、吳統一中國?

朱子彥:三國時期,吳國陸遜、蜀國諸葛亮,皆為超世之傑。

作為超級大國的曹魏雖然兵多將廣,三分天下占有其二,但也奈何不了吳、蜀兩個小國。

當魏文帝初即位時,曾問太尉賈詡:「吾欲統一天下,吳、蜀何先?」 賈詡回答曰:「吳蜀雖蕞爾小國,依阻山水,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遜見兵勢,據險守要,汎舟江湖,皆難卒謀也。

……雖以天威臨之,未見萬全之勢也。

諸葛亮和陸遜在蜀、吳二國中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力的不足,與曹魏形成相對均勢的局面。

司馬懿雖然足智多謀,也奈何不了孫權、陸遜和諸葛亮,否則民間怎麼會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一說。

4

逼宮「禪代」的社會代價較低

讀+:司馬家族取代曹魏,與曹操家族取代漢,都是推動歷史進步?

朱子彥:司馬代魏和曹氏代漢的性質是完全相同的。

漢魏晉易代之際,儒家倡導的忠君思想極其淡薄。

舊的兩重君主觀影響仍然存在,在皇權衰落的境況下,大臣極易操縱和控制平庸之君,一旦條件成熟,就會取而代之。

司馬氏之後,南北朝君主紛紛效尤,其奪位手法如出一轍。

直至隋唐以降,莫不如此,甚至被譽為一代英主的宋太祖趙匡胤也是通過陳橋兵變,才得以黃袍加身。

歷朝歷代,弒君奪位者不可勝數。

單單詬病「司馬懿或司馬昭之心」,顯然是歷史的不公正。

我認為魏晉鼎革之際,司馬父子所建立的赫赫功業是毋庸置疑的,其為三分歸一打下了基礎,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讀+:在你看來,逼宮禪位的「禪代」方式,在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方面,犧牲少、成本低?

朱子彥:曹魏代漢、司馬代魏,社會付出的成本很低。

它將殺戮與流血降到最低限度,僅僅以前朝帝王一姓一族的權力終結,來換取政權的平穩交接。

不易造成血流漂杵,生靈塗炭。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導致死亡的人口多得驚人,據史家的統計,東漢桓帝時人口有5600多萬,而三國初期的人口總數只有767萬。

其時,社會生產力遭嚴重破壞,文化被嚴重摧殘。

之後,幾乎要經過長達一兩個世紀的調整,社會經濟才能恢復到原有水平。

「禪代」是以和平過渡的方式來更替政權,其對社會的破壞要小的多。

如曹魏代漢後,中原地區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發展,人口也有了顯著增長。

西晉代魏、劉宋代晉後,不久即出現了太康之治、元嘉之治。

禪代政權一般都能穩定地維持數十至數百年,兩宋國祚甚至長達三百餘年。

5

子孫「何不食肉糜」黑鍋,不能讓司馬懿背

讀+:司馬懿後人留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殺嵇康、宮女過萬羊車望幸、「何不食肉糜?」等負面故事和典故,司馬懿在教育子孫方面有沒有失職?

朱子彥:我認為司馬昭是三國後期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三國能夠統一,司馬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以往學者分析三國統一的原因,往往比較強調客觀條件。

即認為三國後期,中原地區經濟的發展已超過吳、蜀,這就為統一創造了條件。

其實,客觀條件已經具備,如果不發揮人的主觀作用,統一還是不能實現。

三國後期如果不出現司馬昭這樣卓越的政治家和戰略家,要迅速實現全國的統一,也是不可能的。

所謂的「司馬昭之心」乃是曹髦加給司馬昭的罪名。

連古代有識之士都認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自古已來,能除民害為百姓所歸者,即明主也」,所以我們現在來評判曹操、楊堅、李世民、趙匡胤等人的歷史功過,都不會迂腐到再以其是否廢主篡位作為是非的標準。

對司馬昭而言,當然亦應同理。

司馬昭殺嵇康,司馬炎宮女過萬,宮女們羊車望幸,司馬衷「何不食肉糜?」,這些故事與司馬懿有何相干呢?總不見得明末崇禎皇帝的亡國罪責要由大明開國之君朱元璋來承擔。

讀+:你曾說過「假作真時真亦假」,有沒有辦法消除民間受小說《三國演義》影響,帶來的對司馬懿的不客觀評價?

朱子彥:《三國演義》寫的太精彩了,在民眾中三國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這主要歸功於《三國演義》。

雖然郭沫若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替曹操翻案,但時至今日,在京劇舞台上,曹操仍然是白臉奸雄的形象。

同樣,司馬懿在民間的奸詐形象也很難改變。

我認為正史和小說兩者並存,並無不可。

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歷史人物的千秋功過任人評說,只要實事求是,不搞歷史虛無主義,完全可以見仁見智。

掃描二維碼,加入讀加粉絲群

跟讀加君做朋友

更有不定期福利發送哦

—END—

撰文 | 萬建輝

編輯 | 孟芝

圖片 | 網絡

掃我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起兵,是被逼無奈還是蓄謀已久?

近日吳秀波版的《司馬懿》進入白熱化階段,司馬氏舉兵起事,歷史上稱為「高平陵政變」,從曹爽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壓司馬懿看,司馬懿也是被逼無奈,然而他卻十年前就私養死士,從這方面講他也是蓄謀已久。

篡權的事做得好就是禪讓,做不好就是謀逆!

中國歷史上有好多權臣篡位的事,比如說王莽篡漢,曹丕篡漢,司馬懿篡魏等等,權臣篡位的事情非常的多,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曹操和司馬懿篡位的事情,歷史上對這兩個人的篡位的評價都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司馬家的另類,魏之純臣——司馬孚

司馬懿奪了曹魏的大權,歷經兩個兒子,還有司馬炎三代的努力,經過二十多年的苦心經營,司馬氏最終代替了曹氏,建立了晉,可是在司馬氏家族中,並不是每個人都對司馬代魏,有這麼高的激情,比如司馬懿的弟弟司...

司馬懿為何能夠後來居上?

司馬懿為何能夠後來居上?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可以說是小說《三國演義》的主旨,貫穿全書的始終。天下不管如何紛擾,最終還是要歸於統一,這是大趨勢,也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規律。從董卓...

高平陵政變——士族的勝利?

隨著《虎嘯龍吟》的熱播,三國後期司馬氏篡權的歷史問題再度登上話題榜。有的歷史愛好者對曹魏政權的旁落得出這樣的論斷——跟隨曹操起兵的譙沛庶族軍功集團逐漸沒落,以司馬氏為代表的士族政治集團興起並取而...

司馬懿生平 司馬懿的傳奇故事介紹

司馬懿家族顯赫,聰明博學,在年輕時就已經受到了來自各方的讚揚,說他將來必有一番作為,不是尋常之人。在曹操擔任丞相後,被強制徵辟為文學掾,從此走上了仕途之路,也就此開啟了司馬懿富有傳奇性故事的一生。

河之洲丨五個字挖出藏在歷史中的司馬懿

策劃文體新聞部執行記者游曉鵬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事聯盟》已經收官,第二部《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將在今年秋季播出。吳秀波在劇中不僅演了一個全新的司馬懿,還是從司馬懿的視角切入三國故事的「始作俑...

司馬懿的忍:從取信於曹氏到司馬代魏

時下,電視劇《軍師聯盟》正在江蘇衛視、安徽衛視熱播,「三國」題材再次成為大眾矚目的熱點。《軍師聯盟》並非嚴肅的正史,為奪人眼球,虛構或誇大在所難免,本文並非對該劇的劇情說三道四、辨析真偽,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