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雖然柔賢慈惠,但確也有很強的戰鬥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雲是《三國演義》里描寫比較成功的戰神級人物,而在正史的記載里卻達不到如此的高度。

在陳壽著的《三國志 卷三十六 關張馬黃趙傳》里,所謂的西蜀五虎上將中,排名第五,整個傳記只有不足三百五十個字,而具體說到趙雲戰績的更是很少,但在記載其經歷事件的過程中,卻為我們留下了很大的發揮與想像空間。

所以,裴松之對五虎上將傳記作注的內容,趙雲傳僅次於馬超傳,而馬超是世家公子,曾經是東漢末年的一路諸侯,不是草根出身的趙雲所能比擬的。

後主劉禪為五虎上將追諡:「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

當陽之役,義貫金石。

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

死者有知,足已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

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在這裡提到了當陽之役,就是《三國志 趙雲傳》里記載的「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坂,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雖然比較簡單,但為人們提供了很大的事件想像空間,《三國演義》里寫的「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就是對此想像空間的還原,那裡面的激烈場景,三國謎們一定歷歷在目。

以當時的行路條件,要懷抱小孩,保護婦女,在崎嶇坡地行走,雖然有坐騎,也是非常困難的,何況還有追兵、難民,一片混亂的惡劣環境,就是不發生與敵方交戰,能夠「皆能得免」已經很了不起了,何況還發生了戰事。

所以,劉禪在詔書里說:「朕以幼沖,涉途艱難,懶恃忠順,濟於危險。

」對趙雲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

常言道:功高莫過救駕,計毒莫過絕糧;趙雲對西蜀政權有救駕之功,這功勞無人可比。

劉禪諡趙雲「順平侯」認為趙雲能夠「柔賢慈惠、執事有班」,也是有事實的。

《雲別傳》記載:「益州平定之後,劉備的高層討論,想把成都城中的房屋以及城外園地桑田分配給隨劉備進川的諸位將領享受。

對此,趙雲不贊同說:『零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如今國賊曹操不就是匈奴嗎!我們不可以偷安一方。

應該等到天下都平定了,大家解甲歸田,各回自己故鄉,這才是應當的安排。

益州人民,初次經受了兵慌禍亂,各家的田宅全部歸還給各家,叫大家回家去,馬上恢復生產,然後按照稅收役使制度,收取稅收、分派役差,這樣才能得到民心,使大家歡欣鼓舞。

』劉備認為很對,就照趙雲的意見施行。

」說趙雲能夠「克定禍亂」,這也是有記載的;《雲別傳》曰:「夏侯淵敗走,曹操與劉備爭漢中之地,在北山下,運糧的車輛成千上萬。

黃忠認為可以去搶掠糧車,就出營去搶,讓趙雲在營中等候消息,準備接收軍糧。

結果,到了約定的時期,黃忠還沒有消息來,趙雲就帶領數十騎士兵從營中出發,前去迎接黃忠的部隊。

這時,正值曹操派出大隊人馬準備與黃忠作戰,被曹兵的前鋒碰個正著。

趙雲命所帶領人馬與曹軍戰鬥,而曹軍大部隊頃刻而至,形勢十分危急。

趙雲覺得不能硬打,便主動衝到前面與曹軍接戰,且戰且退。

戰鬥中,趙雲勇敢無敵,曹兵被他打退,但很快又聚集起來,組織新的進攻,把趙雲圍在核心,趙雲毫不畏懼,殺開一條血路,急忙回營。

這時,部將張著受傷,趙雲又回馬接上張著一同回營。

曹兵追至營前,營內將領張翼想閉門拒守,趙雲卻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

曹操見狀,懷疑有伏兵,就沒有進攻,下令回兵。

這時趙雲反倒下令擂鼓吶喊,但不許出擊,只用強弓硬弩射曹軍,曹軍很害怕,競相逃竄,自相踐踏,不少人墮入漢水中淹死。

第二天,劉備來趙雲紮營作戰處查看,既吃驚又高興地說:『子龍一身都是膽呀!』軍中對趙雲都很佩服,稱他為『虎威將軍』。

那麼,趙云為什麼在《三國志》的五虎將中排名最後呢?一是封建時代議親議貴,關羽、張飛是劉備初起事時的同夥,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這也是後來所說的桃園三結義的由來),既親且貴。

馬超是漢室簪纓子弟,繼承父業受封為漢室都亭侯、偏將軍,當然排第三。

二是論資排輩,黃忠一把年紀,又是漢室將佐,也應排靠前。

這樣,趙雲只有排第五了。

其實,以趙雲的能力見識,是應該排在黃忠之前的。

大家以為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士無雙---屬於趙子龍的傳奇

先前我讀《三國演義》,就很佩服趙雲的嚴謹和英勇,他是我心中的英雄:白袍白甲,白馬銀槍,馳騁沙場。細讀《三國志》後,我對他的人品更是稱讚不已。雖然他的地位還不足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同列,甚至...

趙雲真的只是個高級侍衛嗎?

評價歷史人物,最方便的方法是看他的諡號。人的名字會叫錯,諡號通常是不會錯的,趙雲的諡號是順平侯。可以說這是蜀國對趙雲的蓋棺定論。順平,作為一個武將而言,相比較關羽的壯穆,張飛的桓,馬超的威,黃忠...

正史中的趙雲,有什麼出色的表現?

趙雲是三國蜀漢名將,是最早跟隨劉備一起打天下的元老之一,趙雲早開始投奔公孫瓚,在公孫瓚處結識劉備,從此,就一生追隨劉備,征戰天下,劉備死後,趙雲又繼續和諸葛亮一起輔佐後主劉禪,並北伐曹魏,在正史...

最受人們歡迎的三國將領:美哉,趙子龍

《三國演義》中趙子龍(趙雲)是最受人們歡迎的三國將領,這主要是羅貫中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結果,那麼羅貫中為何對趙子龍傾注心血來刻畫人物形象呢?究其原因是:趙子龍原型幾乎十全十美:忠、義、智、勇、慎...

趙雲救過後主劉禪,為什麼最後一個追諡趙雲?

趙雲是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趙雲自追隨劉備以來,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忠心耿耿,臨陣不退,遇敵則先,趙雲曾在當陽長坂坡曹操數千精銳部隊「虎豹騎」的追擊下,勇救劉備的妻子,也就是後來的後主劉禪。如果...

五虎上將死後竟被朝廷封為這樣的諡號

古代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地區,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得失,往往不是三兩句話就能講述明白的。所以古人為了方便給歷史人物蓋棺定論,會選擇諡號來總結其生平。諡號有長有短,字數多的像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