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逼的一首詩,前2句是趙匡胤所作,後面是朱元璋所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作詩,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歷代聞名的文人騷客,其中不乏達官顯貴,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首百年無人對的一首半詩卻是出自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

而對出下半闕的人卻是與他毫無交集的另一位開國皇帝——朱元璋。

這是一首怎樣的詩呢,兩代帝君間又有怎樣的交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先說這半詩的作者,宋太祖趙匡胤。

作為開國君王,這領兵打仗的本領自是十分重要的。

趙匡胤出身軍人家庭,自幼跟作為四代禁軍將領的父親趙弘殷學習騎射和武藝,所以他在武術方面頗有作為。

可是這位武藝高強的習武之人卻也有著文人儒士之風——愛讀書。

據歷史記載,後周顯德四年(957年), 作為後周大將的趙匡胤被人告發,有人說他打了勝仗之後竟私吞了好幾車財寶。

後周世宗聽了十分生氣,於是派人調查此事。

查了一通卻發現那幾個箱子裡裝的竟然全是書,問及緣由,趙匡胤向皇帝解釋道,「我雖然受皇上重用,但是深知自己才疏學淺,不堪大任,只有發奮讀書,才能不辜負皇上的重託。

」(注1)後周世宗聽了自是十分欣慰,之後也更加重用他。

除讀書之外,趙匡胤還喜歡詩歌。

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過許多古書和詩集的趙匡胤也寫過一首半的詩。

趙匡胤寫的第一首詩還是因一份情而作。

趙匡胤年少時,因得罪朝廷而闖蕩江湖,在各地遊歷。

曾經路過華山,從一群強盜手裡救下了一位苦命女子趙京娘。

趙匡胤擔心京娘獨行再遇危險,便與京娘結為兄妹並護送京娘回家。

一路上趙匡胤對京娘體貼關懷,京娘很是感動,並對趙匡胤產生愛慕之情。

臨別京娘向他道出心聲,可是趙匡胤躊躇滿志,婉言回絕。

這時,他抬眼正看到一輪朝陽噴薄欲出,於是作《詠日》題於壁:「欲出未出光辣撻,千山萬山如火發。

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殘星趕卻月」。

(注2)這首詩中字裡行間都體現著他胸懷凌雲之志,可謂大氣十足,也借著這首詩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比起《詠日》這首完整的詩,這四百年無人續作的半詩卻更為後人所樂道。

開寶三年(970年),宋太祖趙匡胤親率軍隊包圍了南唐國都金陵,南唐後主李煜派徐鉉去求和。

徐鉉想以口舌解圍,於是說趙匡胤不懂文章,誇讚自己主子李煜博學多才。

趙匡胤就讓徐鉉來誦李煜的詩詞,徐鉉誦說:「我主詩詞,天下傳誦。

」 趙匡胤聽了大笑著說道:「這種寒士的寒酸語,我是從來不說的。

」徐鉉以為趙匡胤只是隨口說說,並沒有真本事,於是請趙匡胤當場賦詩。

在場的宋臣皆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趙匡胤卻泰然道:「我當初貧賤時,曾從陝西歸來,路過華山腳下,醉臥田間,醒來時見月升中天,便的詩兩句:未離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萬國明。

」徐鉉聽罷大驚,表示臣服,大臣們也忙呼萬歲。

(注3)這兩句詩不像前一首,此詩不但對仗工整、意境開闊而且同樣的氣度不凡,可見趙匡胤讀書積累的文學功底又進了一步。

可惜的是,當時趙匡胤並未把詩作全,僅留下了這兩句。

之後趙匡胤也試圖繼續寫下去,可是苦思冥想都沒有想到該怎麼接,詩的事情也就就此作罷,專心治理朝政去了。

而後來的臣子都知道皇帝費盡心思都沒有續上這首詩,做臣子的自然不敢班門弄斧,觸他霉頭,於是這近四百年都無人去對,只有半詩流傳。

後來明太祖朱元璋剿滅群雄,問鼎中原,一統全國。

他也聽說了此事,頗有興趣,大笑說:我來寫。

於是自己也想嘗試賦詩,對一對這流傳百年的半詩。

經過一番思索、推敲後便對了六句詩予以補齊:「未離海底千山黑 , 才到中天萬國明。

朗朗浩浩照長夜, 掩盡微微無數星。

滔滔宏願因之起, 挺軀來濟蒼生靈。

恆持此志成永志, 百戰問鼎開太平。

」此詩又被朱元璋賦名《詠月詩》。

這首詩成了兩位開國元君的合作之作,也成了聯繫他們的紐帶。

對於朱元璋續寫的這首詩,後來的文人墨客對此也褒貶不一。

在續寫上,雖然保持了同樣的感情基調,與宋太祖一樣有著兼濟天下之心,但是論氣度、格局還是宋太祖要更勝一籌。

若是當年宋太祖將這首詩補全,是否會成了流傳千古的佳作呢?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也是車輪下一個小小的遺憾了。

注1《庚溪詩話》

注2《警世通言》

注3《後山詩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