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江山總歸司馬,漢末最鼎盛的世家評比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天下名門

1)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袁氏是虞舜的後裔。

西周初,周武王追封先賢后裔,封有虞氏之裔媯滿於陳,建陳國。

媯滿死後,諡號為陳胡公。

他的十一世孫有個叫諸公,字伯媛。

伯媛的孫子濤塗,以祖宗字媛命氏。

春秋時,媛氏世襲陳國上卿。

當時媛、轅通用,故媛濤塗又寫作「轅濤塗」。

至西漢初,轅氏後裔政將「轅」字的「車」旁去掉,邕以袁為氏。

汝南袁氏為東漢時期的著名世族,在東漢末年湮滅,祖籍在汝南郡。

自袁良以後,至其孫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為司空,京子袁湯為司空、太尉,湯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

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號稱「四世三公」。

史稱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天下」,成為官吏集團中的首腦人物。

有大批故吏、弟子、門生出於其門,不過很少有實際授業關係。

東漢時期選士唯「論族姓閥閱」,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弟,在察舉、徵辟中照例得到優先。

代表人物:袁紹字本初、袁術字公路

袁紹是袁逢之庶長子,袁逢將袁紹過繼給其兄袁成。

袁紹在少帝朝官拜司隸校尉,至獻帝時任大將軍。

袁術字公路

2)昔日的天下第一家族,王氏

元城王氏在西漢時期極為風光,自開基始祖王賀始,王氏一門內外,上有皇后、宰相、下有列侯、將軍及各級官吏,一時間,元城王氏勢齊雲霄,榮耀非凡。

到了王莽時候,廢漢自立新朝,元城王氏走向頂峰,成為天下第一家族,但也隨著王莽政權的消失,地位一落千丈。

王充的祖上在元城王氏勢力急劇膨脹時期開始顯達。

「幾世嘗從軍有功」,驍勇善戰,後被封到會稽陽亭因此王充祖上由燕趙之地遷居秀水江南。

有封邑奉養、有爵位功勳,加上朝中有人蔭蔽,遷居江南的王氏家族很快就成為當地一方大戶。

可惜好景不長,長期以來養成的豪門習氣改變了這個家族的命運,王充祖上丟掉了爵位和封地,成為以農桑為業的普通人家,家族也從此走向衰落。

王家遷居上虞後不久,王誦迎來了長子的誕生,他就是王充。

代表人物:王允字子師

3)大漢傳奇家族,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即華陰楊氏。

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置,轄河南黃河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陝西渭河下游關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楊氏是楊姓郡望,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太尉,號稱「關西孔子」,子楊秉、孫楊賜、重孫楊彪,「四世三公」。

楊震子楊奉後代世居高官。

東漢時期,世居弘農郡的楊氏家族從楊震(59~124年)起,四世連任宰相,成為了當地望族。

楊震為官清廉,德高望重,在他由荊州刺史調任東萊太守赴任途中,昌邑(今山東巨野縣)縣令王密感念其「察舉」(漢代的選官制度)之恩,特備黃金十斤欲趁夜贈予楊震。

此後,便有了楊震的那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的名言,楊震也因此被後人稱為「四知先生」。

弘農楊氏,從此也將楊震奉為開基之祖,並取堂號「四知堂」。

代表人物:楊修字德祖

二、天下望族

1)潁川荀家,中原最有影響力的氏族

整個魏晉時期,中原世族最有影響力的,要數潁陰荀氏。

東漢時期的荀淑品行高潔,學識淵博,鄉里稱其為「智人」,曾征拜郎中,再遷升當塗長,當時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為師,後出為朗陵侯相。

荀淑辦事明理,人稱為「神君」。

他的8個兒子,並有才名,人稱「荀氏八龍」,其第6子荀爽最為知名,官至司空。

至今八龍冢還保存於許昌城北2公里陳莊村西。

荀淑的孫子荀彧、荀諶、荀衍、荀悅,從曾孫荀攸等人,都是漢魏之際的風雲人物和曹魏集團的重要謀士。

荀彧,漢末先依附袁紹,發現袁紹不能成大事,便投奔曹操。

為曹操出過不少主意,最有遠見的是迎獻帝到許。

不久任尚書令,參與軍國大事,成為曹魏集團中重要的謀士,曹操把他比作張良。

曹操迎天子都許,召荀攸為尚書,不久又任為軍師。

荀攸隨曹操南征北戰,屢獻奇策,在曹操統一北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荀彧長子荀惲官至虎賁中郎將,娶曹操之女為妻,三子荀俁曾任御史中丞,五子荀詵曾任大將軍從事中郎,六子荀顗,歷任司空、司徒、太尉等職。

與荀顗同時,荀爽的曾孫荀勖在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過程中,追隨司馬昭左右,幫助出謀劃策。

西晉建立後,累官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荀勖有10個兒子,其中荀輯、荀藩、荀組較為有名。

荀輯官至衛尉;荀藩累遷尚書令、司空;荀組曾任司空、太尉。

荀藩之子荀邃、荀閬,荀組之子荀奕,亦是兩晉之際顯名一時的人物。

晉室南渡後,荀氏逐漸衰微。

代表人物:荀彧字文若

2)潁川陳氏,東漢最龐大的氏族

漢末魏晉是中國歷史上士族門閥制度最為鼎盛的時期。

潁川陳氏正是以漢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為當時的巨姓望族,世代傳襲,名重魏晉。

漢末魏晉潁川陳氏家族成員史實見載於《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及《世說新語》等書,其中陳寔、陳紀、陳群、陳泰並在《後漢書》、《三國志》中列有專傳。

潁川陳氏作為當時的一流高門,在譜學興盛的時代背景下,也撰有《陳氏譜》一部,根據這些歷史記錄,我們可以據以勾勒出一幅冠冕相承、名士風流的潁川陳氏家族史卷。

陳氏迄今,中國陳姓人口達7000萬,全球人口總規模超過9000萬。

其中潁川陳氏子孫達6000萬以上,名列中國第五大姓,在南方地區和海外名列第一大姓。

潁川郡望是其中形成望族最早的一支。

歷史悠久,名聲響亮,帝王將相,人才濟濟,影響巨大。

代表人物:陳登字元龍、陳群字長文

陳登,字元龍,下邳淮浦人。

為人爽朗,性格沈靜,智謀過人,少年時有扶世濟民之志,並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

二十五歲時,舉孝廉,任東陽縣長。

雖然年輕,但他能夠體察民情,撫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

後來,徐州牧陶謙提拔他為典農校尉,主管一州農業生產。

他親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狀況,開發水利,發展農田灌溉,使漢末迭遭破壞的徐州農業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百姓們安居樂業,「秔稻豐積」。

建安初奉使赴許,向曹操獻滅呂布之策,被授廣陵太守。

以滅呂布有功,加伏波將軍。

又遷東城太守。

年三十九卒。

其子陳肅,魏文帝時追陳登之功,為郎中。

陳登字元龍

陳群字長文

陳群,字長文。

潁川許昌人。

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

陳群出身名門,為東漢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早年被劉備闢為豫州別駕。

公元198年,曹操入主徐州,辟陳群為司空西曹掾屬。

後又轉任參丞相軍事。

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陳群為魏國的御史中丞,後任吏部尚書,封昌武亭侯。

曹丕代漢,陳群為尚書令,晉爵潁鄉侯。

公元225年,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錄尚書事。

次年,曹丕駕崩,陳群受詔輔政。

曹叡即位,任司空,錄尚書事,晉封潁陰侯,增邑五百戶。

公元237年病逝,諡靖侯。

陳群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盡職,為曹魏政權的禮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陳群撰有文集五卷,今已佚失。

3)長社鍾氏,一門雙侯的氏族

長社鍾氏是魏晉時期頗有影響的世家大族。

早在東漢時期,鍾皓以詩律教授門徒千餘人,朝中多次徵召他做官,他都拒絕了。

鍾皓因德行高尚、學識淵博,與陳寔、荀淑、韓韶並稱為「潁川四長」,為當時士大夫所傾慕。

鍾皓的兩個兒子鍾迪、鍾敷因桓靈之世的「黨錮之禍」而終身不仕。

到了他的孫子鍾繇,終於重振家風,使鍾氏成為曹魏時期舉足輕重的世家大族。

鍾繇東漢末為黃門侍郎,遭逢李傕、郭汜之亂,奉獻帝歸曹操。

後為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為曹操經營關中,招集流散,使生產逐漸得到恢復。

曹丕代漢,任為廷尉,曾建議以肉刑代替死刑,未被採納。

明帝即位,進封定陵侯,遷太傅,世稱「鐘太傅」。

鍾繇工書法,尤善隸、楷,與王羲之並稱「鐘王」。

今長葛市老城鎮小南門裡有鍾繇洗硯池。

池東西長60米,南北寬30米,水深3~4米,常年不涸,相傳為楷書之祖鍾繇練字洗硯的地方。

池邊有高台,為鍾繇台。

清乾隆十二年《長葛縣誌》載:「鍾繇台在縣治前,繇嘗學書其上,洗硯於池,池水盡黑。

鍾繇的兩個弟弟鍾演、鍾進和兩個兒子鍾毓、鍾會都被封侯。

其中小兒子鍾會為魏大將軍司馬昭的重要謀士。

在伐蜀之役中,鍾會以鎮西將軍之職,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

以平蜀有功,進位司徒。

西晉時,潁川鍾氏有多人出仕。

晉室南渡後,雖然鍾雅官至御史中丞,但離開故土的潁川鍾氏已是強弩之末了。

代表人物:鍾會字士季

4)潁川郭氏,法學世家

穎川郭氏在東漢初年已是名門望族。

西漢郭忠,以戰功封成安侯,代居潁川。

東漢郭躬,潁川陽翟人,法家。

躬裔孫郭鎮,漢尚書令。

躬裔孫郭禧,漢太尉。

禧子郭鴻,漢司隸校尉、城安鄉侯。

郭嘉為漢末名士。

代表人物:郭嘉字奉孝

5)曹魏夏侯,本是一家

儘管在譙郡夏侯氏的宗族集體追憶中,他們是西漢開國功臣夏侯嬰的後裔,但終漢之世夏侯家族蟄居譙郡,並無值得載諸史冊的事功。

直至與他們交誼甚篤的曹氏因風雲際會而涉足政權核心他們才卷人了時局的波翻浪涌中。

《三國志》卷1《武帝紀》載:「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

夏侯惇,曹嵩之侄,曹操從兄弟。

《三國志》卷9《夏侯惇傳》載:「太祖初起,惇常為裨將,從征伐。

」他每戰皆身先士卒,不避矢石,以至於在征呂布時,為流矢所中,傷左目,軍中號惇為「盲夏侯」。

忠懇勇毅的他深得曹操父子的親遇,常與同載,特見親重,出人臥內,諸將莫得比也。

在他去世後,曹巫追思惇功,欲使子孫畢侯,分惇邑千戶賜,惇七子二孫爵皆關內侯。

代表人物:曹操字孟德、夏侯惇字元讓

曹操字孟德

夏侯惇字元讓

6)琅琊諸葛,後起之家

琅琊諸葛氏是漢末三國時期誕生於琅琊陽都的名門望族。

諸葛豐:生卒年不詳。

字少季,西漢琅邪人。

諸葛豐以明經為郡文學,特立剛直。

貢禹為御史大夫時,以同鄉召諸葛豐為屬員,後舉薦為侍御史。

元帝擢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避,京城因而有曰:「間何闊,逢諸葛。

」就是說諸葛豐執法嚴正,害人者遂久闊而不相見。

元帝嘉獎他的氣節,加封諸葛豐為光祿大夫。

時侍中許章以皇帝貴幸,淫奢而不守法規,其屬下犯事,牽連及之。

諸葛豐具文彈劾,正準備上奏,適逢許章私出,諸葛豐遂舉符節令其下車,欲將其逮捕。

許章逃入宮門,乞哀於天子。

於是元帝收回諸葛豐的符節。

諸葛豐不勝憤懣,上書辭職,元帝不許。

是後所言益不被用。

在位權貴多言其短,元帝降諸葛豐為城門校尉。

最後上書彈劾光祿勛周堪、光祿大夫張猛,被元帝貶為庶人,終於家。

諸葛豐之後代遷居陽都(今沂南縣磚埠鄉黃疃一帶),多有顯者,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

代表人物:諸葛亮字孔明

7)東漢神秘的家族,司馬氏

周朝,以夏官為司馬。

其後程柏休父,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錫以官族,因而為氏。

楚漢間,司馬昂為趙將,與諸侯伐秦。

秦亡,立為殷王,都河內。

漢以其地為郡,子孫遂以為家。

自昂八世,至東漢安帝時,生征西將軍鈞,字叔平。

司馬鈞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

量生潁川太守司馬雋,字元異。

俊生京兆尹司馬防,字建公。

司馬防就是司馬懿的父親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人。

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

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全權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平生最顯著的功績是多次親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的北伐。

死後諡號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被封晉王后,追封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懿為晉宣帝。

代表人物:司馬懿字仲達

三、天下士族

東吳第一王族:孫氏

南四大家族,分別是虞、魏、顧、陸。

代表人物虞翻、魏騰、顧雍、陸遜,集中在現湖南湖北。

馬家,在今甘肅天水,古天水郡,代表人物馬騰、馬超。

蔡家,在荊州,今湖北荊州。

代表人物蔡瑁。

京兆韋氏,三國時期代表人物有韋誕,韋康。

河東裴氏在三國時期是裴茂裴潛裴秀,之後還有著名的裴松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淺談潁川士族(陳氏、鍾氏)

潁川陳氏發跡於漢太丘長陳寔,到陳群時達到頂峰,歷經魏晉南北朝經久而不衰,是潁川氏族中難得的常青樹,潁川陳氏更是在北魏時期被認定為潁川首姓,可見地位之不凡;從源頭來看,作為「潁川四長」之一的陳寔...

三國十大世家盤點

1.潁川陳氏漢晉間潁川郡望族。著名人物有漢太丘長陳寔,漢大鴻臚陳紀,魏司空陳群,魏尚書左僕射陳泰,晉太尉陳准。漢末魏晉潁川陳氏家族成員史實見載於《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及《世說...

淺談潁川士族(荀氏篇)

對於三國時期士族的論述,我在前面的文章里曾經進行過淺談的分析,應我的好朋友尚尚的邀請,今天一起來聊一聊潁川士族;潁川作為中原腹地,是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大郡,相傳黃帝出生於潁川,大禹曾建都於此,因此...

東漢末年最牛的世家大族

在東漢末年這個混亂的時代,英雄輩出。各方勢力角逐,其中世家大族是最活躍的一支政治力量,因為隨著世代的積澱這些世家大族手中掌握著國家大量的資源。群雄們要想站穩腳跟建立自己的一番基業就不可避免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