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三國人物,他才是整個三國第一人,諸葛亮只配為他做嫁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司馬懿一生就是一隻忍者神龜,其心中所想根本無人能知,就連懼內恐怕也是一個迷惑世人的手段。

可能和司馬懿幼時目睹的可怕亂世有關,司馬懿不容許自己在無把握的情況下出頭,好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麼司馬懿不應司空這個職位,以令自己早早出頭,這樣可能還好。

我想這就是司馬懿之忍,他要的不是一個謀士甚至謀主的地位,荀或地位再高也只是一杯酒的事,司馬懿望的是將來,他要和太子同難,這樣才能成為下一代君主的心腹,才能推行其心中的抱負,從而成為士族的領袖。

他就是看中了一直受壓的曹丕。

如果他先成為司空,那想進曹丕核心圈子就難了。

但曹丕也不是省油的燈,畢竟是成年人了,不是司馬懿所能擺布的,所以司馬懿在曹丕時代只能是做一個士族領袖,只有行政權,兵權在曹氏宗族那裡,曹氏那堆人沒一個是簡單貨,打起仗來都是一把好手,司馬懿根本沒有機會掌兵。

如果不是出了個諸葛亮,把曹軍打得落花流水,曹丕無奈,只好起用心腹司馬懿,可以說,沒有諸葛亮,根本司馬懿可能真的是終老田間,曹睿也不是省油貨,也是司馬懿布下的棋子,可棋子也有跳出棋盤的時候。

只有令曹軍聞風喪膽的諸葛亮在北伐,司馬懿才有掌兵希望,才有做棋手的機會,那麼,司馬懿對陣諸葛亮最完美的戰果是什麼呢?

拒諸葛亮於國門之外,但又不能令諸葛亮失去北伐的信心,只有每次險而又險地和諸葛亮打成平手,這才是最附合司馬懿的利益最大化的戰果。

歷史上,就是如此,每次都是險而又險,甚至中計差點就被燒死,這才打消了曹氏朝庭對他的懷疑,這是用生命來賭明天,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部中伏差點全滅,這才令曹氏無話可說,不再懷疑司馬懿在養匪自重,空城計都能中,讓諸葛亮白逃了。

說起空城計,笑了近2000年,我在想,如果司馬懿不中計而逃,真的攻下空城計殺了諸葛亮後,我很好奇,司馬懿還能掌兵否?

諸葛亮能打怕了所有的曹將,這是諸葛亮確是有才,沒有司馬懿,估計天下無人能敵諸葛亮,可惜既生亮,何生懿?

諸葛亮一生的努力,全為司馬懿作嫁衣裳,前期打下好大的名聲,令到曹魏非司馬懿不能敵,不得不讓司馬懿掌兵,累次北伐,次次都是差一步就成功了,結果不忍放棄這個引誘,不斷地空耗國力北伐。

以諸葛亮之大材,不可能不懂北伐是空耗國力,如果司馬懿表現極強,如東吳陸遜般鋒芒畢露的話,諸葛亮可能真的會放棄無用的北伐,轉向攻吳或者繼續南下南中,象孫權搞掂嶺南一樣,諸葛亮會一路南下直到印度洋吧。

可惜,歷史上,司馬懿就是每一次都表現得很不堪,象是因為憑運氣才勉強維持,就象一顆毒果引誘著諸葛亮不斷北伐,司馬懿就通過諸葛亮的不斷北伐,一步一步地蠶食了曹魏的軍權,漸漸把曹魏的軍權牢牢地抓在手中,終成一代權臣。

其實縱觀,諸葛與司馬的累次世紀大戰,不管開始諸葛準備得多麼牛X,最後都是以司馬懿追趕中計結束,最險的一次是被封山差點燒死,但事實上一場大雨令司馬懿有驚無險,都說是運氣,又怎麼知道這不是司馬懿知天文地理,借勢而為呢?就許你諸葛借東風,就不許我司馬借一場及時雨?

如果不是每次追擊都會中計,難道真的要徹底打敗諸葛亮好早點解甲歸田嗎???

連年北伐,耗盡了蜀國國力,累死了諸葛亮,滅了曹氏諸將。

諸葛亮得到了名垂千古,司馬懿得到了曹魏軍權,真正的大贏家是司馬懿。

而司馬懿的學生鄧艾完全繼承了司馬懿的指示,面對虛弱無比翻手可滅的蜀漢,就是把姜維擺上台,說是深得諸葛兵法,每每吸引姜維無功北伐,又每每追擊不力,不是中計,就是嚇得退走。

直到司馬氏徹底得到了曹魏,鄧艾,鍾會才露出了猙獰的才能,翻手間就滅了蜀國,所謂諸葛亮真傳姜維在鄧艾面前,不是笑話也差不遠了。

不管後世文人如何去鼓吹美化諸葛集團,都改不了諸葛集團的努力就是一直為司馬氏奪魏做嫁衣裳,一直被司馬懿及其徒鄧艾牽著鼻子走,結果是,諸葛得虛名,司馬得天下,誰強誰弱,一目了然。

【老崔嘮歷史,一個專注歷史事件的愛好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的超級智慧: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

中國的很多大智慧都在歷史裡,而且歷史從未改變,歷史只是不斷的輪迴。——水木然隨著《軍師聯盟》的熱播,司馬懿的智慧全方位的展現在我們面前。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史如《三國》者,常津津樂道於...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為何從來不打蜀國?

司馬懿肯定是想攻打蜀國的,只是老天給不了他更多的時間了,不過攻蜀,他的後人幫他做到了。為什麼司馬懿在世的時候一直不打蜀國呢?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下面我來向大家揭秘這其中的緣故。

鄧艾——一個結巴的放牛娃

今天來說鄧艾,字士載,今河南人,而且有個特點,就是說話結巴。一想起鄧艾,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另兩個人,鍾會和姜維,這三個人在我腦海中是連成一體的,都是屬於三國後期的人物,而且三人之間的故事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