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下阿蒙」東吳將領呂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物簡介

呂蒙(178年-219年,一說180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

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

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

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

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

後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

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

然而「蒙疾發」(後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

呂蒙發憤勤學的事跡,成為了中國古代將領勤補拙、篤志力學的代表,與其有關的成語有「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

人物概況

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追隨孫策為將。

他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

孫權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

從圍曹仁於南郡,並於濡須數御曹軍,屢獻奇計,累功拜廬江太守。

在軍旅之時,亦發憤讀書,深為孫權、魯肅所倚賴。

後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於合淝戰奮勇抵抗魏軍追襲,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

又後上代魯肅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

然而旋即得病,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

初不習文,受孫權之勸,多讀史書、兵書,學識英博,魯肅稱其「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魯肅卒,代領其軍,襲破蜀將關羽,占領荊州。

不久病死。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蒙曰:「……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劇,艱難、困苦)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

圖取關羽,勝於子敬。

著名事件

白衣渡江

白衣渡江是一次三國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偷襲戰之一。

這是呂蒙和陸遜共同策劃的針對當時最負盛名的大將關羽的一次大陰謀。

先是呂蒙抱病,推薦陸遜接手軍隊事務。

陸遜以其年少,關羽必不防備,加上托書示弱,關羽為人驕橫,自然落到了這個圈套之中。

接著,關羽將荊州守軍調網前線攻曹。

呂蒙率江東軍士白衣渡江,奇襲荊州,取得成功。

前線的關羽又被曹仁、徐晃等曹將打個大敗。

在重奪荊州無望之下,關羽只得率領餘下殘兵退守麥城。

最終因彈盡糧絕,被俘被殺。

還有,所謂「白衣」——是說未穿軍裝甲冑,身著便服的意思。

否則一大幫人都穿著白衣服同時出現,會引起民眾乃至官員的注意和警惕。

呂蒙讀書

孫權勸學《資治通鑑》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

即便刮目相待。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您現在擔任要職,不可以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藉口推辭了。

孫權說:」我難道要您研究經典成為博士嗎只要您廣泛閱讀,見識從前的事情罷了。

您說事務繁多,哪裡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覺得有很大的收穫。

「於是呂蒙開始學習.到了魯肅經過尋陽,跟呂蒙一道議論軍事,非常驚訝地說:」您現在的才幹謀略,不再是當年吳地的阿蒙!「呂蒙說:」讀書人離別三日;就應該重新別眼相看。

大哥為什麼這麼遲才改變看法呢!「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辭別。

軼事典故

不念舊仇

呂蒙年輕時,曾因部下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遺告發,他一點也不怨恨。

後來,豫章太守顧邵去世,孫權詢問他應該讓誰接替顧劭,他推薦蔡遺。

孫權見他不念前嫌,十分高興,笑著對他說:「君欲為祁奚耶」?於是用之。

呂甘之交

大將甘寧性情粗暴,輕於殺戮,不但經常違背呂蒙的心意,而且不時違犯孫權的命令。

孫權對此,頗為惱火,呂蒙卻總是為他說情,他認為,「天下未定,斗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

」孫權聽了呂蒙的話,厚待甘寧。

後來,甘寧果然為東吳出了大力,立了大功。

 後甘寧廚房下一小童犯了過失。

逃到呂蒙那裡,呂蒙怕他遭甘寧殺害,便將其藏匿起來,沒有馬上將他送回。

後甘寧帶著禮物來拜謁呂蒙的母親,要升堂見母時,呂蒙才叫出那小童來還給甘寧,甘寧答應不殺他。

可是,過了一會兒,回到船上,甘寧卻把小童捆在桑樹上,親自挽弓將他射死。

然後,下令船上的人加固船的纜繩,自己解下衣服臥在船中。

呂蒙聞後大怒,鳴鼓聚兵,準備上船進擊甘寧。

甘寧聽到動靜,故意躺著不起來。

呂蒙的母親光著腳跑來勸阻呂蒙:「至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為臣下非法。

」呂蒙平日非常孝敬,聽了母親的話,心裡明白過來。

他親自來到甘寧船上,笑著招呼:「興霸,老母待卿食,急上!」甘寧滿面羞愧,流著淚對呂蒙哽咽著說:「負卿」。

於是,便去見呂蒙的母親,並跟呂蒙歡宴竟日。

吳下阿蒙

起初,孫權對大將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軍中事務,不能不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

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鑽研經書成為傳授經書的官嗎!只不過要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你要說事務多,誰像我事務多?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十分有收效的地方。

」於是呂蒙開始進行學習。

等到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研討論議事,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吳地的阿蒙了!」呂蒙說:「對於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之後就應重新另眼看待他的才能,大哥知道這件事太遲了啊!」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然後告別而去。

後以「吳下阿蒙」稱譽別人變化很大,長進明顯;或反其意而用之,謙指自己毫無長進,也作「阿蒙吳下」。

金元敏之《讀裕之弟詩稿》:「吳下阿蒙非向日,新篇爭遣九泉知。

」清黃景仁《聞稚存丁母優》:「阿蒙吳下還依舊,他日登堂欲拜難。

夢中學習

《太平廣記》中記載了一宗關於呂蒙的玄幻故事。

呂蒙畫像

孫權勸呂蒙多學習經典,於是呂蒙便潛心博覽群書,而以《易經》為主要學習對象。

呂蒙經常因酒醉而坐在已逝世的孫策的舊座位上,有時更沉沉睡去。

一次在他沉睡中,竟然將《易經》誦讀了一遍,然後驚醒。

眾人問他驚醒的原因,他便說:「我剛才夢見伏羲、周文王、周公,與我談論世代治亂興衰之事,與及日月宇宙變化之理,無一不是精妙之極;他們不是只談空話,純粹誦讀文章而已。

」於是大家都知道呂蒙曾經在睡夢中誦讀《易經》之事。

人物評價

呂蒙早年果敢有膽,後來折節讀書,識見精博,漸能克己讓人,有國士之風。

他孝順母親,舉國皆知,魯肅、甘寧皆敬拜其母,因為他們都佩服呂蒙。

他義結同僚,助徐顧等撫育孤兒,又宏量不計較與蔡遺、甘寧間的私怨,反而在主上之前替其作美言。

他於軍務倥傯之際,仍勤於修學讀書,並致諸實用,俾成一代名將之資。

勇斬陳就,破黃祖、朱光;智擒郝普、關羽。

他忠於孫吳,對孫權盡心力籌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名將》吳國智勇謀士呂蒙介紹

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時期汝南富陂(今阜南縣呂家崗)人,東吳名將。呂蒙幼年喪父,隨母投靠鄧當,生於軍營之中,練得一身武藝。少年隨鄧當征戰,因作戰勇猛,受孫策看重。鄧當死後,呂蒙代鄧...

東吳名將眾多,孫權為何對呂蒙最器重?

孫權手下有很多名將,比如程普黃蓋祖茂韓當丁奉徐盛蔣欽周泰,當然還有名揚天下的東吳四英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人都是文武雙全,要麼運籌帷幄,要麼料事如神,要麼指揮若定,都是當時不可多得的帥才。孫...

千年狐精呂子明!

呂蒙,字子明,東吳「四大才子」之一。之所以說此人是千年狐精,是因為他一生奸詐、狡猾、鬼精鬼精!捅死關羽還兵不血刃、大功告成卻無福無命。你十五六歲能幹什麼?讀初中、玩手機、打遊戲,小屁孩一個。人家...

東吳四英傑都非等閒之輩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四人並提的說法最早出自陸機的...

三國周瑜傳、魯肅傳、呂蒙傳

周瑜傳,周瑜,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人。他的堂祖父周景、周景的兒子周忠,都做過漢朝的太尉。 周瑜的父親周異,當過洛陽縣令。周瑜身體修長健壯、相貌俊美。當初,孫堅舉義兵討伐董卓,將家眷遷置舒縣。孫堅的...

呂蒙:我為什麼能把甘寧壓在下面······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關羽為什麼必然失荊州,而且丟失了不止一次

人們熟知的「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北伐,與曹魏軍隊在樊城、襄陽一線激戰,不料東吳呂蒙「白衣渡江」率軍襲取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實際公元219年關羽所失的...

白衣呂蒙,魔幻而又傳奇的一生

呂蒙(179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三國志》: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蒙年十五六,竊隨當擊賊,當顧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