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死於此人之手 由於曾為虎威將軍,故亦稱呂虎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呂蒙(179-220),東漢末年名將,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呂家崗)人。

由於曾為虎威將軍,故亦稱呂虎威。

歷任別部司馬、平北都尉(廣德長)、橫野中郎將、偏將軍、尋陽令、廬江太守、漢昌太守、南郡太守等職,封孱陵侯。

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劉備麾下名將關羽,使東吳割據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公元220年,呂蒙病逝,享年四十二歲。


呂蒙發憤勤學的事跡,成為了中國古代將勤補拙、篤志力學的代表,與其有關的成語有「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

三國人物:呂蒙

呂蒙(178—220)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

東漢末年吳國著名軍事家、將領,仕於東吳的孫權。

官職: 左護軍 虎威將軍 南郡太守 孱陵侯

家族資料

子女: 呂琮 呂霸 呂睦

相關人物: 孫權 周瑜 魯肅 陸遜 陸抗 甘寧 關羽 呂霸

曾效力過的勢力: 吳國[1]

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

從圍曹仁於南郡,並於濡須數御曹軍,屢獻奇計,累功拜廬江太守。

在軍旅之時,在孫權的勸說下發憤讀書,深為孫權、魯肅所依賴。

後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於合淝戰奮勇抵抗魏軍追襲,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

又後上代魯肅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

然而「蒙疾發」,(後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

2

生平經歷

編輯

早年時期

呂蒙遊戲形象(3)呂蒙少時,南渡長江,依附姐夫鄧當。

時鄧當為孫策的部將,數次征伐山越。

呂蒙年僅十六歲,也私自隨鄧當作戰。

後為鄧當發現,大驚,厲聲喝叱也無法阻止。

作戰歸來,鄧當將此事告呂母。

呂母生氣,欲責罰呂蒙,呂蒙說:「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

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呂母聞後,「哀而舍之」(《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當時鄧當手下有一個官員,見呂蒙年幼,很輕視他,說:「彼豎子何能為?此欲以肉餵虎耳。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後來,又當面恥笑羞辱呂蒙。

呂蒙大怒,舉刀而殺之,逃到同鄉鄭長家中。

後通過校尉袁雄出來自首,袁雄為呂蒙從中說情,並將他推薦給孫策。

孫策見呂蒙確有過人之處,便把他安排在身邊作事。

幾年後,鄧當去世。

張昭推薦呂蒙接替鄧當職務,任別部司馬。

[2]

建安五年(200),孫策遇刺身亡,享年26歲。

孫權接掌了大權,想把那些統兵較少又發揮不了多少作用的年輕將領檢選出來,把他們的部下加以調整合併。

呂蒙聞後,知部隊合併後,自己想有所作為,就更困難了。

於是,他想辦法賒來物品,為部下趕製了絳色的服裝和綁腿,並加緊操練。

孫權檢閱時,呂蒙兵馬「陳列赫然,兵人練習」(《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見後大悅,認為他治軍有方。

不但沒有削減其部,反而增加了他的兵員。

屢建戰功

建安九年(204),孫權討伐黃祖,擊破黃祖水軍,獲悉丹陽、豫章、廬陵三郡的山越少數民族起事。

孫權引軍返回,呂蒙隨軍征討。

至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孫權命征虜將軍呂范平鄱陽(今江西波陽東北),蕩寇將軍程普進擊樂安(今江西德興東北),建昌都尉太史慈撫治海昏(今江西永修東),同時,令呂蒙與別部司馬黃蓋、韓當、周泰等率兵鎮守險要,擔任山越最為活躍地區的縣令或縣長。

呂蒙與諸將遵照孫權的部署,各自以武力平定了本地區起事的山越族人。

呂蒙因功被任命為平北都尉,兼任廣德長。

建安十三年(208),孫權採納將軍甘寧建議,發兵進攻夏口(今湖北武漢境),呂蒙隨軍出征。

江夏郡太守黃祖下令用蒙沖戰艦封鎖沔口(漢水入長江口),用大棕繩系巨石為錐以固定艦位,上有千餘人用弓弩交射,封鎖江面,吳軍進攻受阻。

孫權命偏將軍董襲、司馬凌統各率百人敢死隊,身穿重鎧,乘大船沖抵蒙沖艦旁,董襲揮刀砍斷棕繩,戰艦順水飄流,孫權軍遂溯流而進。

黃祖見孫權兵來,黃祖急派水軍都督陳就率兵反擊,呂蒙統率前鋒部隊,身先戰陣,親自斬殺陳就。

孫軍乘勝水陸並進,包圍夏口城。

孫權督軍猛攻,克其城,並屠之。

黃祖隻身逃竄,被騎士馮則追斬。

此戰,孫權大獲全勝,一舉殲滅宿敵黃祖,占領江夏地區。

戰後論功,孫權認為:「事之克,由陳就先獲也。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任命呂蒙為橫野中郎將,並賜錢千萬。

[3]

見狀明判

呂蒙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呂蒙還跟隨周瑜、程普等人在赤壁大破曹操,曹操引軍北歸,留曹仁等駐守江陵(今湖北荊州)。

孫權命周瑜、程普統兵數萬,與曹仁隔江相持。

時益州將領襲肅率軍投誠,周瑜上表,請孫權把襲肅所部撥給呂蒙管轄。

呂蒙卻有不同的見解。

他從全局考慮,認為周瑜的意見欠妥。

他極力稱揚襲肅有膽識,有才能,並說襲肅嚮慕教化遠道前來投誠,只該增加他的兵力,而不該褫奪他的兵權。

孫權覺得呂蒙說得有理,便依照他的意思,歸還了襲肅的部隊。

不久,周瑜欲奪取江陵,先派甘寧襲取上游的夷陵城(今湖北宜昌),對江陵形成側背威脅。

於是,曹仁分兵圍攻甘寧,欲奪回夷陵。

甘寧向周瑜求援,諸將擔心兵少,如救援夷陵,則造成江陵空虛。

呂蒙對周瑜、程普說:「留凌公績,蒙與君行,解圍釋急,勢亦不久,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接著又獻策,勸周瑜派三百人用木柴把本來險峻的山路截斷,當敵人逃跑時,我方就可獲得他們的馬匹。

周瑜採納了他的建議,親率主力馳援夷陵,大破曹軍於夷陵城下,所殺過半。

曹軍乘夜逃走,途經木柴堵塞的險路,無奈,騎馬者皆棄馬徒行。

周瑜、呂蒙驅兵追趕截擊,獲得戰馬300匹,軍威大振。

隨即回師渡江,進軍北岸,構築營壘,向江陵發起進攻。

此時,孫權為策應周瑜攻勢,派兵包圍合肥(今安徽合肥)。

曹仁由於孤軍無援,在近一年的交戰中屢戰失利,損失甚重,遂被迫放棄江陵城,退往荊州(治今湖北襄樊)。

周瑜占領江陵,被孫權任命為南郡太守,控制了長江中游地帶。

呂蒙因功被任命為偏將軍,兼任尋陽令。

一次,孫權對呂蒙說:「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呂蒙推脫軍務繁多,沒有時間。

孫權說:「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六》)呂蒙乃悟,開始學習,日積月累,他讀的書,超過了宿儒耆舊。

建安十五年(210),周瑜病死,魯肅接任。

魯肅到陸口,途經呂蒙駐地。

魯肅為一代儒將,認為呂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輕視他。

有對魯肅:「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三國志·吳書·呂蒙傳》),魯肅遂見呂蒙。

酒到酣處,呂蒙問魯肅:「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魯肅倉猝回答說:「臨時施宜。

」呂蒙說:「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於是,呂蒙詳盡地分析當時的利害。

魯肅聞後,大驚,越席而起,靠近呂蒙,親切地拍著他的背,讚嘆道:「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還說:「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資治通鑑·卷第六十六》)從此,二人結為好友,過從甚密。

時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三人的軍營離得很近。

後三人去世,其子弟年幼,不能任事,孫權想把他們的部隊都合併給呂蒙。

呂蒙堅決推辭。

他給孫權上書,指出徐顧等三人勤於職事,忠於國家,子弟雖然年紀小,但不能廢黜。

連續上書三次,孫權才聽從他的意見。

呂蒙又為三將的子弟請老師,精心輔導。

從這件事,可以見出呂蒙對他人是何等盡心盡力。

後發制人

曹操畫像(3)曹操派廬江人謝奇任蘄春典農,駐紮在皖城的田鄉,屢次侵擾邊境。

呂蒙派人誘使投降,謝奇不從,呂蒙就尋其破綻發動襲擊,謝奇退縮,部下扶老攜幼,紛紛投降。

建安十八年(213)正月,曹操親率10萬大軍進攻孫權,進至濡須口(今安徽無為東南),攻破孫權軍江西營寨,俘虜都督公孫陽。

呂蒙隨孫權統領7萬部眾抗禦曹操。

呂蒙多次獻奇計,且均有效驗。

還勸孫權在夾水口建立船塢。

呂蒙防範敵兵,精到細密。

後曹操遙望孫權的軍隊,見陣容威嚴,布防嚴密,慨嘆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遂不敢輕易冒進。

適值長江春訊將至,孫權寫信勸曹操儘速撤兵,曹操也審時度勢,主動撤軍而回。

建安十九年(214),曹操為充實軍糧,派廬江(治今安徽六安北)太守朱光在皖城(今安徽潛山)地區屯兵耕地,種植稻穀。

又派間諜招降鄱陽一帶的強盜頭目,作為內應。

呂蒙認為「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見矣,宜早除之。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採納了他的意見。

五月,大雨使江河水漲;閏月,孫權率軍沿江而上,進攻皖城。

朱光收聚部眾據城堅守。

孫權問計於諸將,諸將欲修築土山,添置攻城器具。

呂蒙說:「治攻具及土山,必曆日乃成;城備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圖也。

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經日,水必向盡,還道艱難,蒙竊危之。

今觀此城,不能甚固,以三軍銳氣,四面並攻,不移時可拔;及水以歸,全勝之道也」(《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七》),孫權用其計。

呂蒙舉薦將軍甘寧為升城督,率領精銳士卒,從拂曉發起猛攻。

呂蒙擂鼓助威,甘寧身先士卒,呂蒙以精銳緊隨登城,僅一頓飯時間,就將城攻破,擒朱光,俘數萬人。

曹操聞皖城告急,派大將張遼率兵馳援,至夾石(今安徽桐城以北),聞皖城已失,只好退兵。

此戰,對孫權控制江淮地域起重要作用。

孫權認為此戰呂蒙功勞最大,重加獎賞,當下任命他為廬江太守。

所俘獲的人馬也都分給了呂蒙,還特賜他尋陽屯田六百戶,官屬三十人。

呂蒙返回尋陽。

不久,廬陵盜賊為亂,諸將屢次征剿未平。

孫權說:「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下令讓呂蒙前往征討。

呂蒙兵至廬陵,擒殺首惡,餘下的全部釋放,讓他們復操舊業。

劉備畫像(3)計取三郡

劉備占據荊州,派關羽鎮守。

孫權屢次索要,劉備拒不歸還。

建安二十年(215),孫權派呂蒙率兩萬兵士去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呂蒙傳檄長沙、桂陽,二郡望風歸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

劉備聞後,見形勢危迫,匆忙從蜀郡趕到公安,令關羽爭奪三郡。

孫權當時住在陸口,指揮諸軍。

孫權一面派魯肅率萬人屯駐益陽抵抗關羽,一面傳遞緊急文書給呂蒙,讓他放棄零陵,立即回師增援魯肅。

當初呂蒙平定長沙,率兵趕赴零陵,路過酃縣時,順路找到了零陵守將郝普的舊友鄧玄之,把他帶在軍中,想讓他誘降郝普。

呂蒙得信後,他並未公布,而是連夜招集將領,布置方略,說天亮就要攻城。

布置完畢,他對鄧玄之說:「郝子太聞世間有忠義事, 亦欲為之,而不知時也。

左將軍在漢中,為夏侯淵所圍。

關羽在南郡, 今至尊身自臨之。

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為孫規所破。

此皆目前之事,君所親見也。

彼方首尾倒懸,救死不給,豈有餘力復營此哉?今吾士卒精銳,人思致命。

至尊遣兵,相繼於道。

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

猶牛蹄中魚,冀賴江漢,其不可恃亦明矣。

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歸者,可也。

今吾計力度慮,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後,身死何益於事,而令百歲老母,戴白受誅,豈不痛哉?度此家不得外問,謂援可恃,故至於此耳。

君可見之,為陳禍福」(《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鄧玄之會見郝普,把呂蒙的意思轉述給他。

郝普信以為真,心中恐懼,準備投降。

鄧玄之先出城報告呂蒙,說郝普一會兒便至。

呂蒙預先命令四領,各選百人,待郝普出城,馬上搶入,守住城門。

不久,郝普出城,呂蒙迎上去,拉住其手,跟他一起上了船。

寒暄之後,拿出孫權的緊急文書給他看,拍著手大笑。

郝普接過文書,知劉備已到公安,關羽已到益陽,方知中計,「慚恨入地」(《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呂蒙智取郝普後,留下孫皎處理後事,自己即日率部趕赴益陽。

濡須會戰

雙方大戰在即,時曹操攻打漢中,劉備後方吃緊,被迫與孫權講和。

孫權也想乘機攻取合肥,同意罷兵。

雙方議定以湘水為界,孫權把零陵郡和郝普等還給劉備。

為表彰呂蒙的戰功,以尋陽、陽新為呂蒙的食邑。

孫權回軍,征討合肥,為魏將張遼所挫。

孫權圍合肥10餘日不克,遂撤圍退兵,至逍遙津(今安徽合肥東)北,張遼乘機率步騎發動襲擊。

呂蒙、甘寧奮力抵擋,凌統率衛隊拚死廝殺,掩護孫權逃至逍遙津,孫權急策所騎駿馬騰越而過。

時值將軍賀齊率3000人在逍遙津南接應,孫權才僥倖得免。

建安二十二年(217)正月,魏王曹操治兵完畢,遂再次興師伐吳,進至居巢(今安徽巢縣東北)。

孫權即在濡須口築城據守,以扼控濡須水與長江交匯處。

同時,以呂蒙為都督,令其率軍守濡須塢(今安徽省含山縣東關鎮),憑藉以前所建的船塢,置強弩萬張以拒曹軍。

曹操的前鋒尚未安營,呂蒙即率兵出擊,將其擊潰。

由於呂蒙等的奮勇抵抗,曹軍久攻濡須塢不克。

三月,曹操見難以急戰速勝,遂率軍撤回。

呂蒙因此役被任命為左護軍、虎威將軍。

繼任都督

同年冬,鎮守陸口的魯肅去世。

呂蒙代其為將,西駐陸口,原來魯肅所部人馬萬餘全都歸呂蒙指揮。

孫權任命呂蒙為漢昌太守,增食下雋、劉陽、漢昌、州陵。

呂蒙轄區與關羽的江陵毗鄰,二人各守其土。

呂蒙深知關羽善戰,有對外擴張的野心,而且從地勢上講,又處在自己的上游,絕對不會長期相安無事。

因此,積極備戰,準備伺機收回荊州。

當初,魯肅等認為曹操雄踞北方,戰亂剛剛開始,孫劉應該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同仇敵愾,不可因雙方利害爭奪影響大局。

當時,呂蒙就持有不同見解,曾向孫權獻陳密計,他說:「今令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

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

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日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深納其策,又對呂蒙說起攻取徐州的意圖,呂蒙說:「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

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

然地勢陸通,驍騎所聘,至尊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

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孫權認為這建議更為切實可行。

今呂蒙代替魯肅為將,與關羽對峙。

呂蒙的表現卻一反常態。

一到陸口,他便對關羽加倍殷勤,廣施恩義,和關羽結下友好關係。

白衣渡江

建安二十四年(219)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占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

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

鎮守荊州的關羽,抓住戰機,留南郡(治今湖北荊州)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荊襄(魏荊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陽郡治襄陽,今屬湖北)。

三國殺 呂蒙原畫

呂蒙上書說:「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

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

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

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上書後,呂蒙就聲言病重,孫權則公開下達文書,召他回建業。

關羽聞迅果然中計,逐漸把守備兵力調往樊城。

閏十月,呂蒙奉孫權之召返回建業,途經蕪湖,定威校尉陸遜(孫策之婿)前來拜見,對呂蒙說:「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呂蒙說:「誠如來言,然我病篤。

」陸遜:「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

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

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

下見至尊,宜好為計。

」呂蒙大驚,但為不泄露軍機,便說:「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經此番交談,呂蒙發現陸遜是可用之才。

後呂蒙拜見孫權,孫權問誰可以替他在陸口指揮,呂蒙極力推薦陸遜,並說:「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

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

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孫權下令,由陸遜代替呂蒙。

陸遜來到陸口,馬上寫信給關羽,表示自己對他的仰慕,開且表示絕不與關羽為敵。

關羽愈發大意。

曹操從漢中回長安,派于禁增援樊城。

關羽水淹七軍,俘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

關羽新得人馬數萬,糧食匱乏。

關羽在為解燃眉之急,竟擅自強占東吳貯藏在湘關的糧食。

孫權得知此事,覺時機成熟,便命呂蒙為大都督,發兵襲擊關羽的後方。

是年十一月,孫權任命呂蒙為大都督,率軍隱蔽前出,進至尋陽(今湖北廣濟東北),把精銳士卒埋伏在偽裝的商船中,令將士身穿白衣,化裝成商人,募百姓搖櫓划槳,晝夜兼程,溯江急駛,直向江陵進襲,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隱蔽和詭密。

駐守江防的蜀軍士兵被偽裝的吳軍所騙,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虜,江陵城內空虛,陷入混亂。

呂蒙先讓原騎都尉虞翻寫信誘降駐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將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吳軍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

糜芳獻城出迎,呂蒙遂率大軍進據江陵,從而,一舉奪回蜀長期占據的荊州。

而驕傲輕敵的關羽,對呂蒙的襲擊行動竟一無所覺。

將關羽部下的家屬全部抓獲,厚加撫慰,並下令軍中,不得騷擾百姓,不得擅人民家有所索取。

時呂蒙手下有一個汝南籍的軍士,相傳是呂蒙的堂弟,拿了民家一斗笠,來覆蓋官府的鎧甲。

呂蒙認為,鎧甲雖是公家器物,但擅取民家斗笠還是犯了軍令。

揮淚將他斬首。

於是軍中震慄,以致路不拾遺。

呂蒙還派人早晚慰問年長之人,關心他們的生活,補給不足。

若有人生病,就送去醫藥,有人饑寒,就送去糧食和衣服。

關羽府庫中的財寶,呂蒙一毫不取,全部封存。

時關羽正與徐晃對峙,聞江陵失守,大驚,急忙從樊城撤軍而回。

回軍途中,數次派人與蒙呂蒙聯絡,呂蒙熱情接待關羽派來的使者,帶他到城中週遊,讓他到將士們家中去慰問,於是,有的人親筆寫信,說得到呂蒙厚待。

使者回到關羽軍中,將士們得知家中不但平安無事,而且所受到的優撫超過了平時,故軍無鬥志。

此時,孫權已先到達江陵,派陸遜攻占夷陵、秭歸(今湖北秭歸),切斷關羽入川退路。

關羽向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求援,被拒絕。

關羽陷於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遂西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

是年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西逃璋鄉(當陽縣東北),其部下皆降於孫權。

孫權又派朱然、潘璋截斷了他的道路,關羽父子最終為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斬首,荊州遂平。

臣死君憂

江陵一戰,呂蒙立功至巨,孫權任命他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呂蒙推辭再三,不肯接受金錢,孫權不許。

封爵還未頒布,呂蒙疾病發作。

孫權時在公安,就把呂蒙接來安置在內殿,千方百計診治護理,並且下令,在國內招募醫者,有能治好呂蒙病的人,賞賜千金。

孫權盡心為呂蒙治療,每當醫者給呂蒙針灸,孫權就為之難過。

孫權想多看看呂蒙,又怕他太過勞碌,於是命人鑿通牆壁暗中觀看。

如發現呂蒙吃下點東西,孫權就高興,對手下人有說有笑;如發現呂蒙不進飲食,孫權就長吁短嘆,夜不能寐。

呂蒙病情略有好轉,孫權就下達赦令,讓群臣都來慶賀。

後來,呂蒙病情加重,孫權親自到床前探視,命道士為他祈禱,想保全他的性命。

但呂蒙終於在內殿中去世,死時四十二歲。

孫權悲痛萬分,縮食減眠以示哀悼。

呂蒙生前,所得的金銀財寶和各種賞賜都交到府庫中收藏。

他命令主管人員,待其死後,把這些全部還給朝廷。

他還留下遺言,喪事務求儉約,不得奢侈。

孫權知後,愈益悲傷。

呂蒙早年果敢有膽,後來折節讀書,識見精博,漸能克己讓人,有國士之風。

呂蒙他年輕時,曾因部下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遺告發,他一點也不怨恨。

後來,豫章太守顧邵去世,孫權詢問他應該讓誰接替顧劭,他推薦蔡遺。

孫權見他不念前嫌,十分高興,笑著對他說:「君欲為祁奚耶」(《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於是用之。

大將甘寧性情粗暴,輕於殺戮,不但經常違背呂蒙的心意,而且不時違犯孫權的命令。

孫權對此,頗為惱火,呂蒙卻總是為他說情,他認為,「天下未定,斗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

」孫權聽了呂蒙的話,厚待甘寧。

後來,甘寧果然為東吳出了大力,立了大功。

後甘寧廚房下一小童犯了過失。

逃到呂蒙那裡,呂蒙怕他遭甘寧殺害,便將其藏匿起來,沒有馬上將他送回。

後甘寧帶著禮物來拜謁呂蒙的母親,要升堂見母時,呂蒙才叫出那小童來還給甘寧,甘寧答應不殺他。

可是,過了一會兒,回到船上,甘寧卻把小童捆在桑樹上,親自挽弓將他射死。

然後,下令船上的人加固船的纜繩,自己解下衣服臥在船中。

呂蒙聞後大怒,鳴鼓聚兵,準備上船進擊甘寧。

甘寧聽到動靜,故意躺著不起來。

呂蒙的母親光著腳跑來勸阻呂蒙:「至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為臣下非法。

」呂蒙平日非常孝敬,聽了母親的話,心裡明白過來。

他親自來到甘寧船上,笑著招呼:「興霸,老母待卿食,急上!」甘寧滿面羞愧,流著淚對呂蒙哽咽著說:「負卿」(《三國志·吳書·甘寧傳》)。

於是,便去見呂蒙的母親,並跟呂蒙歡宴竟日。

呂蒙死後,其子呂霸襲爵。

並賜給他守家墓的人家三百戶,免收田賦的田地五十頃。

央視三國演義的呂蒙(21張)後孫權與陸遜評論周瑜、魯肅及呂蒙時說:「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

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

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

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

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

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

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

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

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

圖取關羽,勝於子敬。

子敬答孤書云:『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

』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

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3

人物軼事

編輯

孫權勸學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起初,孫權對大將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軍中事務,不能不學習!」

《三國演義》中的呂蒙

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

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鑽研經書成為傳授經書的官嗎!只不過要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你要說事務多,誰像我事務多?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十分有收效的地方。

」於是呂蒙開始進行學習。

等到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研討論議事,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吳地的阿蒙了!」呂蒙說:「對於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之後就應重新另眼看待他的才能,大哥知道這件事太遲了啊!」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然後告別而去。

吳下阿蒙

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

』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唯不讀《易》。

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稻》、《左傳》、《國語》及三史。

』……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

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

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

說解:吳下,指東吳。

阿蒙指呂蒙,東吳大將。

他學識不足,孫權勸他和蔣欽,要多讀兵書、史書。

呂蒙勤奮學習,大有長益。

魯肅和他交談,常彼呂蒙駁倒。

魯肅讚許地說:你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阿蒙了。

後以「吳下阿蒙」稱譽別人變化很大,長進明顯;或反其意而用之,謙指自己毫無長進,也作「阿蒙吳下」。

金元敏之《讀裕之弟詩稿》:「吳下阿蒙非向日,新篇爭遣九泉知。

」清黃景仁《聞稚存丁母優》:「阿蒙吳下還依舊,他日登堂欲拜難。

夢中學習

《太平廣記》中記載了一宗關於呂蒙的玄幻故事。

孫權勸呂蒙多學習經典,於是呂蒙便潛心博覽群書,而以《易經》為主要學習對象。

呂蒙經常因酒醉而坐在已逝世的孫策的舊座位上,有時更沉沉睡去。

一次在他沉睡中,竟然將《易經》誦讀了一遍,然後驚醒。

眾人問他驚醒的原因,他便說:「我剛才夢見伏羲、周文王、周公,與我談論世代治亂興衰之事,與及日月宇宙變化之理,無一不是精妙之極;他們不是只談空話,純粹誦讀文章而已。

」於是大家都知道呂蒙曾經在睡夢中誦讀《易經》之事。

4

相關贊詩

編輯

孫元晏:幼小家貧實可哀,願征行去志難回。

不探虎穴求身達,爭得人間富貴來。

——《吳·呂蒙》

高啟:何處吹愁角一聲,大江東岸呂蒙營。

天隨流水茫茫去,月共長庚耿耿明。

敵意有圖秋暫息,客魂無定夜還驚。

欲陪釃酒樓船座,借問風潮早晚平。

——《寄余左司》

羅貫中:①養子當如孫仲謀,呂蒙談笑便封侯。

白衣搖擼真奇計,一舉荊襄取次休。

②一笠覆官鎧,猶然遭重刑。

荊州萬民心,從此俱安寧。

③勢去人離奈若何?休言百萬甲兵多。

呂蒙預定招降計,絕勝張良散楚歌。

5

人物後言

編輯

孝、義、勤、忠、勇、智。

呂蒙,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孝順母親,舉國皆知,魯肅、甘寧皆敬拜其母,因為他們都佩服呂蒙。

他義結同僚,助徐顧等撫育孤兒,又宏量不計較與蔡遺、甘寧間的私怨,反而在主上之前替其作美言。

他於軍務倥傯之際,仍勤於修學讀書,並致諸實用,俾成一代名將之資。

勇斬陳就,破黃祖、朱光;智擒郝普、關羽。

他忠於孫吳,對孫權盡心力籌謀。

呂蒙與周瑜、魯肅、陸遜,被後世三國迷視為「東吳四大都督」。

但事實上,陸遜在史書上有擔任過大都督的職銜,而呂蒙與周瑜僅當過「大督」,雖然是軍隊指揮的領導職位,不過只屬於臨時部督性質,而不是恆常職級。

另外,三國以後歷朝中均視呂蒙為三國時代名將之一。

宋代歐陽修、宋祁等撰寫的《新唐書·禮樂志》中提到,唐代禮儀使顏真卿曾經向皇室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包括「吳武威將軍南郡太守孱陵侯呂蒙」,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張遼、鄧艾、關羽、張飛、周瑜、陸遜、陸抗而已;元代脫脫等撰寫的《宋史·禮志》提及宋代宣和五年時,皇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呂蒙。

6

史書記載

編輯

《三國志·呂蒙傳》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

少南渡,依姊夫鄧當。

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

蒙年十五六,竊隨當擊賊,當顧見大驚,呵叱不能禁止。

歸以告蒙母,母恚欲罰之,蒙曰:「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

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時當職吏以蒙年小輕之,曰:「彼豎子何能為?此欲以肉餵虎耳。

」他日與蒙會,又蚩辱之。

蒙大怒,引刀殺吏,出走,逃邑子鄭長家。

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間為言,策召見奇之,引置左右。

數歲,鄧當死,張昭薦蒙代當,拜別部司馬。

權統事,料諸小將兵少而用薄者,欲併合之。

蒙陰賒貰,為兵作絳衣行縢,及簡日,陳列赫然,兵人練習,權見之大悅,增其兵。

從討丹楊,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領廣德長。

從征黃祖,祖令都督陳就逆以水軍出戰。

蒙勒前鋒,親梟就首,將士乘勝,進攻其城。

祖聞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權曰:「事之克,由陳就先獲也。

」以蒙為橫野中郎將,賜錢千萬。

是歲,又與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烏林,圍曹仁於南郡。

益州將襲肅舉軍來附,瑜表以肅兵益蒙,蒙盛稱肅有膽用,且慕化遠來,於義宜益不宜奪也。

權善其言,還肅兵。

瑜使甘寧前據夷陵,曹仁分眾攻寧,寧困急,使使請救。

諸將以兵少不足分,蒙謂瑜、普曰:「留凌公績,蒙與君行,解圍釋急,勢亦不久,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

」又說瑜分遣三百人柴斷險道,賊走可得其馬。

瑜從之。

軍到夷陵,即日交戰,所殺過半。

敵夜遁去,行遇柴道,騎皆舍馬步走。

兵追蹙擊,獲馬三百匹,方船載還。

於是將士形勢自倍,乃渡江立屯,與相攻擊,曹仁退走,遂據南郡,撫定荊州。

還,拜偏將軍,領尋陽令。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

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

」遂往詣蒙。

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

」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五策。

肅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

」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①《江表傳》曰: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

」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

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

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

卿何獨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

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

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

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

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

今與為對,當有單復以鄉待之。

」。

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

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

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屯次比近,三將死,子弟幼弱,權悉以兵並蒙。

蒙固辭,陳啟顧等皆勤勞國事,子弟雖小,不可廢也。

書三上,權乃聽。

蒙於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

魏使廬江謝奇為蘄春典農,屯皖田鄉,數為邊寇。

蒙使人誘之,不從,則伺隙襲擊,奇遂縮退,其部伍孫子才、宋豪等,皆攜負老弱,詣蒙降。

後從權拒曹公於濡須,數進奇計,又勸權夾水口立塢,所以備御甚精,①曹公不能下而退。

①《吳錄》曰:權欲作塢,諸將皆曰:「上岸擊賊,洗足入船,何用塢為?」呂蒙曰:「兵有利鈍,戰無百勝,如有邂逅,敵步騎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權曰:「善。

」遂作之。

曹公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又令間人招誘鄱陽賊帥,使作內應。

蒙曰:「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見矣,宜早除之。

」乃具陳其狀。

於是權親征皖,引見諸將,問以計策。

①蒙乃薦甘寧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銳繼之。

侵晨進攻,蒙手執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

既而張遼至夾石,聞城已拔,乃退。

權嘉其功,即拜廬江太守,所得人馬皆分與之,別賜尋陽屯田六百人,官屬三十人。

蒙還尋陽,未期而廬陵賊起,諸將討擊不能禽,權曰:「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復令蒙討之。

蒙至,誅其首惡,餘皆釋放,復為平民。

①《吳書》曰:諸將皆勸作土山,添攻具,蒙趨進曰:「治攻具及土山,必曆日乃成,城備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圖也。

且乘雨水以入,若留經日,水必向盡,還道艱難,蒙竊危之。

今觀此城,不能甚固,以三軍銳氣,四面並攻,不移時可拔,及水以歸,全勝之道也。

」權從之。

是時劉備令關羽鎮守,專有荊土,權命蒙西取長沙、零、桂三郡。

蒙移書二郡,望風歸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而備自蜀親至公安,遣羽爭三郡。

權時住陸口,使魯肅將萬人屯益陽拒羽,而飛書召蒙,使舍零陵,急還助肅。

初,蒙既定長沙,當之零陵,過酃,載南陽鄧玄之,玄之者郝普之舊也,欲令誘普。

及被書當還,蒙秘之,夜召諸將,授以方略,晨當攻城,顧謂玄之曰:「郝子太聞世間有忠義事,亦欲為之,而不知時也。

左將軍在漢中,為夏侯淵所圍。

關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臨之。

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為孫規所破。

此皆目前之事,君所親見也。

彼方首尾倒懸,救死不給,豈有餘力復營此哉?今吾士卒精銳,人思致命,至尊遣兵,相繼於道。

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猶牛蹄中魚,冀賴江漢,其不可恃亦明矣。

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歸者,可也。

今吾計力度慮,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後,身死何益於事,而令百歲老母,戴白受誅,豈不痛哉?度此家不得外問,謂援可恃,故至於此耳。

君可見之,為陳禍福。

」玄之見普,具宣蒙意,普懼而聽之。

玄之先出報蒙,普尋後當至。

蒙豫敕四將,各選百人,普出,便入守城門。

須臾普出,蒙迎執其手,與俱下船。

語畢,出書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見書,知備在公安,而羽在益陽,慚恨入地。

蒙留孫皎,委以後事。

即日引軍赴益陽。

劉備請盟,權乃歸普等,割湘水,以零陵還之。

以尋陽、陽新為蒙奉邑。

師還,遂征合肥,既徹兵,為張遼等所襲,蒙與凌統以死扞衛。

後曹公又大出濡須,權以蒙為督,據前所立塢,置強弩萬張於其上,以拒曹公。

曹公前鋒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

拜蒙左護軍、虎威將軍。

魯肅卒,蒙西屯陸口,肅軍人馬萬餘盡以屬蒙。

又拜漢昌太守,食下雋、劉陽、漢昌、州陵。

與關羽分土接境,知羽驍雄,有併兼心,且居國上流,其勢難久。

初,魯肅等以為曹公尚存,禍難始構,宜相輔協,與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陳計策曰:「令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

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

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權深納其策,又聊復與論取徐州意,蒙對曰:「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

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

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

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權尤以此言為當。

及蒙代肅,初至陸口,外倍修恩厚,與羽結好。

後羽討樊,留兵將備公安、南郡。

蒙上疏曰:「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

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

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

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

」遂稱病篤,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

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

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

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

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舟冓><舟鹿>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

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

①蒙入據城,盡得羽及將士家屬,皆憮慰,約令軍中不得干歷人家,有所求取。

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鎧,官鎧雖公,蒙猶以為犯軍令,不可以鄉里故而廢法,遂垂涕斬之。

於是軍中震慄,道不拾遺。

蒙旦暮使親近存恤耆老,問所不足,疾病者給醫藥,饑寒者賜衣糧。

羽府藏財寶,皆封閉以待權至。

羽還,在道路,數使人與蒙相聞,蒙輒厚遇其使,週遊城中,家家致問,或手書示信。

羽人還,私相參訊,咸知家門無恙,見待過於平時,故羽吏士無斗心。

會權尋至,羽自知孤窮,乃走麥城,西至漳鄉,眾皆委羽而降。

權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即父子俱獲,荊州遂定。

①《吳書》曰:將軍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說之。

翻至城門,謂守者曰:「吾欲與汝將軍語。

」仁不肯相見。

乃為書曰:「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知得知失,可與為人,知存知亡,足別吉凶。

大軍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舉,此非天命,必有內應。

將軍不先見時,時至又不應之,獨守縈帶之城而不降,死戰則毀宗滅祀,為天下譏笑。

呂虎威欲逕到南郡,斷絕陸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將軍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則失義,竊為將軍不安,幸熟思焉。

」仁得書,流涕而降。

翻謂蒙曰:「此譎兵也,當將仁行,留兵備城。

」遂將仁至南郡。

南郡太守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

呂蒙畫像

《吳錄》曰:初,南郡城中失火,頗焚燒軍器。

羽以責芳,芳內畏懼,權聞而誘之,芳潛相和。

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

以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①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蒙固辭金錢,權不許。

封爵未下,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

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慽,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

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

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

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

蒙未死時,所得金寶諸賜盡付府藏,敕主者命絕之日皆上還,喪事務約。

權聞之,益以悲感。

①《江表傳》曰:權於公安大會,呂蒙以疾辭,權笑曰:「禽羽之功,子明謀也,今大功已捷,慶賞未行,豈邑邑邪?」乃增給步騎鼓吹,敕選虎威將軍官屬,並南郡、廬江二郡威儀。

拜畢還營,兵馬導從,前後鼓吹,光耀於路。

蒙少不修書傳,每陳大事,常口占為箋疏。

常以部曲事為江夏太守蔡遺所白,蒙無恨意。

及豫章太守顧邵卒,權問所用,遼因薦遺奉職佳吏,權笑曰:「君欲為祁奚耶?」於是用之。

甘寧粗暴好殺,既常失蒙意,又時違權令,權怒之,蒙輒陳請:「天下未定,斗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

」權遂厚寧,卒得其用。

蒙子霸襲爵,與守冢三百家,復田五十抨。

霸卒,兄琮襲侯。

琮卒,弟睦嗣。

7

正史記載

編輯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

少南渡,依姊夫鄧當。

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

蒙年十五六,竊隨當擊賊,當顧見大驚,呵叱不能禁止。

歸以告蒙母,母恚欲罰之,蒙曰:「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

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時當職吏以蒙年小輕之,曰:「彼豎子何能為?此欲以肉餧虎耳。

」他日與蒙會,又蚩辱之。

蒙大怒,引刀殺吏,出走,逃邑子鄭長家。

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間為言,策召見奇之,引置左右。

擼數歲,鄧當死,張昭薦蒙代當,拜別部司馬。

權統事,料諸小將兵少而用薄者,欲併合之。

蒙陰賒貰,為兵作絳衣行縢,及簡日,陳列赫然,兵人練習,權見之大悅,增其兵。

從討丹楊,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領廣德長。

誘骰從征黃祖,祖令都督陳就逆以水軍出戰。

蒙勒前鋒,親梟就首,將士乘勝,進攻其城。

祖聞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權曰:「事之克,由陳就先獲也。

」以蒙為橫野中郎將,賜錢千萬。

呂蒙  脛荑是歲,又與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烏林,圍曹仁於南郡。

益州將襲肅舉軍來附,瑜表以肅兵益蒙,蒙盛稱肅有膽用,且慕化遠來,於義宜益不宜奪也。

權善其言,還肅兵。

瑜使甘寧前據夷陵,曹仁分眾攻寧,寧困急,使使請救。

諸將以兵少不足分,蒙謂瑜、普曰:「留凌公績,蒙與君行,解圍釋急,勢亦不久,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

」又說瑜分遣三百人柴斷險道,賊走可得其馬。

瑜從之。

軍到夷陵,即日交戰,所殺過半。

敵夜遁去,行遇柴道,騎皆舍馬步走。

兵追蹙擊,獲馬三百匹,方船載還。

於是將士形勢自倍,乃渡江立屯,與相攻擊,曹仁退走,遂據南郡,撫定荊州。

還,拜偏將軍,領尋陽令。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

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

」遂往。

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

」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五策。

肅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

」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江表傳曰: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

」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

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

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

卿何獨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

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

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

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

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

今與為對,當有單復以(卿)待之。

」。

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

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

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屯次比近,三將死,子弟幼弱,權悉以兵並蒙。

蒙固辭,陳啟顧等皆勤勞國事,子弟雖小,不可廢也。

書三上,權乃聽。

蒙於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

嚦魏使廬江謝奇為蘄春典農,屯皖田鄉,數為邊寇。

蒙使人誘之,不從,則伺隙襲擊,奇遂縮退,其部伍孫子才、宋豪等,皆攜負老弱,詣蒙降。

後從權拒曹公於濡須,數進奇計,又勸權夾水口立塢,所以備御甚精,吳錄曰:權欲作塢,諸將皆曰:「上岸擊賊,洗足入船,何用塢為?」呂蒙曰:「兵有利鈍,戰無百勝,如有邂逅,敵步騎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權曰:「善。

」遂作之。

曹公不能下而退。

誘鄱曹公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又令間人招誘鄱陽賊帥,使作內應。

蒙曰:「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見矣,宜早除之。

」乃具陳其狀。

於是權親征皖,引見諸將,問以計策。

吳書曰:諸將皆勸作土山,添攻具,蒙趨進曰:「治攻具及土山,必曆日乃成,城備既脩,外救必至,不可圖也。

且乘雨水以入,若留經日,水必向盡,還道艱難,蒙竊危之。

今觀此城,不能甚固,以三軍銳氣,四面並攻,不移時可拔,及水以歸,全勝之道也。

」權從之。

蒙乃薦甘寧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銳繼之。

侵晨進攻,蒙手執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

既而張遼至夾石,聞城已拔,乃退。

權嘉其功,即拜廬江太守,所得人馬皆分與之,別賜尋陽屯田六百人,官屬三十人。

蒙還尋陽,未期而廬陵賊起,諸將討擊不能禽,權曰:「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復令蒙討之。

蒙至,誅其首惡,餘皆釋放,復為平民。

郡,是時劉備令關羽鎮守,專有荊土,權命蒙西取長沙、零、桂三郡。

蒙移書二郡,望風歸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而備自蜀親至公安,遣羽爭三郡。

權時住陸口,使魯肅將萬人屯益陽拒羽,而飛書召蒙,使舍零陵,急還助肅。

初,蒙既定長沙,當之零陵,過酃,載南陽鄧玄之,玄之者郝普之舊也,欲令誘普。

及被書當還,蒙秘之,夜召諸將,授以方略,晨當攻城,顧謂玄之曰:「郝子太聞世間有忠義事,亦欲為之,而不知時也。

左將軍在漢中,為夏侯淵所圍。

關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臨之。

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為孫規所破。

此皆目前之事,君所親見也。

彼方首尾倒懸,救死不給,豈有餘力復營此哉?今吾士卒精銳,人思致命,至尊遣兵,相繼於道。

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猶牛蹄中魚,冀賴江漢,其不可恃亦明矣。

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歸者,可也。

今吾計力度慮,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後,身死何益於事,而令百歲老母,戴白受誅,豈不痛哉?度此家不得外問,謂援可恃,故至於此耳。

君可見之,為陳禍福。

」玄之見普,具宣蒙意,普懼而聽之。

玄之先出報蒙,普尋後當至。

蒙豫敕四將,各選百人,普出,便入守城門。

須臾普出,蒙迎執其手,與俱下船。

語畢,出書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見書,知備在公安,而羽在益陽,慚恨入地。

蒙留(孫河)〔孫皎〕,委以後事。

即日引軍赴益陽。

劉備請盟,權乃歸普等,割湘水,以零陵還之。

以尋陽、陽新為蒙奉邑。

師還師還,遂征合肥,既徹兵,為張遼等所襲,蒙與凌統以死扞衛。

後曹公又大出濡須,權以蒙為督,據前所立塢,置強弩萬張於其上,以拒曹公。

曹公前鋒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

拜蒙左護軍、虎威將軍。

魍吐魯肅卒,蒙西屯陸口,肅軍人馬萬餘盡以屬蒙。

又拜漢昌太守,食下雋、劉陽、漢昌、州陵。

與關羽分土接境,知羽驍雄,有併兼心,且居國上流,其勢難久。

初,魯肅等以為曹公尚存,禍難始構,宜相輔協,與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陳計策曰:「(今)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

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

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權深納其策,又聊復與論取徐州意,蒙對曰:「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

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

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

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權尤以此言為當。

及蒙代肅,初至陸口,外倍修恩厚,與羽結好。

柙唬後羽討樊,留兵將備公安、南郡。

蒙上疏曰:「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

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

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

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

」遂稱病篤,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

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

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

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

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冓鹿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

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

吳書曰:將軍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說之。

翻至城門,謂守者曰:「吾欲與汝將軍語。

」仁不肯相見。

乃為書曰:「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知得知失,可與為人,知存知亡,足別吉凶。

大軍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舉,此非天命,必有內應。

將軍不先見時,時至又不應之,獨守縈帶之城而不降,死戰則毀宗滅祀,為天下譏笑。

呂虎威欲逕到南郡,斷絕陸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將軍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則失義,竊為將軍不安,幸熟思焉。

」仁得書,流涕而降。

翻謂蒙曰:「此譎兵也,當將仁行,留兵備城。

」遂將仁至南郡。

南郡太守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

吳錄曰:初,南郡城中失火,頗焚燒軍器。

羽以責芳,芳內畏懼,權聞而誘之,芳潛相和。

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

蒙入據城,盡得羽及將士家屬,皆憮慰,約令軍中不得干歷人家,有所求取。

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鎧,官鎧雖公,蒙猶以為犯軍令,不可以鄉里故而廢法,遂垂涕斬之。

於是軍中震慄,道不拾遺。

蒙旦暮使親近存恤耆老,問所不足,疾病者給醫藥,饑寒者賜衣糧。

羽府藏財寶,皆封閉以待權至。

羽還,在道路,數使人與蒙相聞,蒙輒厚遇其使,週遊城中,家家致問,或手書示信。

羽人還,私相參訊,咸知家門無恙,見待過於平時,故羽吏士無斗心。

會權尋至,羽自知孤窮,乃走麥城,西至漳鄉,眾皆委羽而降。

權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即父子俱獲,荊州遂定。

泊蠡以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江表傳曰:權於公安大會,呂蒙以疾辭,權笑曰:「禽羽之功,子明謀也,今大功已捷,慶賞未行,豈邑邑邪?」乃增給步騎鼓吹,敕選虎威將軍官屬,並南郡、廬江二郡威儀。

拜畢還營,兵馬導從,前後鼓吹,光燿於路。

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蒙固辭金錢,權不許。

封爵未下,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

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慽,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

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

年四十三,遂卒於內殿。

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

蒙未死時,所得金寶諸賜盡付府藏,敕主者命絕之日皆上還,喪事務約。

權聞之,益以悲感。

蒙少不脩書傳,每陳大事,常口占為箋辱。

常以部曲事為江夏太守蔡遺所白,蒙無恨意。

及豫章太守顧邵卒,權問所用,遼因薦遺奉職佳吏,權笑曰:「君欲為祁奚耶?」於是用之。

甘寧粗暴好殺,既保失蒙意,又時違權令,權怒之,蒙輒陳請:「天下未定,斗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

」權遂厚寧,卒得其用。

侯。

蒙子霸襲爵,與守冢三百家,復田五十抨。

霸卒,兄琮襲侯。

琮卒,弟睦嗣。

8

人物評價

編輯

歷史評價

陳壽:「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擒關羽,最其妙者。

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

魯肅:「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

」「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孫權:「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

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2]「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周瑜字),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

圖取關羽,勝於子敬。

陸機:「周瑜、陸公、魯肅、呂蒙之儔,入為腹心,出為股肱。

鄧騫:「武昌既定,據其軍實,鎮撫二州,施惠士卒,使還者如歸,此呂蒙所以克敵也。

張駿:「且韓信之舉,非舊名也;穰苴之信,非舊將也;呂蒙之進,非舊勛也;魏延之用,非舊德也。

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

慕容廆:「不知今之江表為賢俊匿智,藏其勇略邪?將呂蒙、凌統高蹤曠世哉?」

王嘉:「呂蒙讀書,開西館以延傑髦,共相扢揚,識見日進。

魏元忠:「若陳湯、呂蒙、馬隆、孟觀,並出自貧賤,勛濟甚高,未聞其家代為將帥。

洪邁:孫吳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於策、權之雄略,然一時英傑,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者,真所謂社稷心膂,與國為存亡之臣也。

自古將帥,未嘗不矜能自賢,疾勝己者,此諸賢則不然。

孫權初掌事,肅欲北還,瑜止之,而薦之於權曰:「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

」後瑜臨終與權箋曰:「魯肅忠烈,臨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肅遂代瑜典兵。

呂蒙為尋陽令,肅見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蒙遂亦代肅。

蒙在陸口,稱疾還,權問:「誰可代者?」蒙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無復是過也。

」遜遂代蒙。

四人相繼,居西邊三四十年,為威名將,曹操、劉備、關羽皆為所挫,雖更相汲引,而孫權委心聽之,吳之所以為吳,非偶然也。

陳亮:「又二百餘年,遂為三國交據之地,諸葛亮由此起輔先主,荊楚之士從之如雲,而漢氏賴以復存於蜀;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陸抗、鄧艾、羊祜皆以其地顯名。

」「彼亦知呂蒙之徒止足以保據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

陳元靚:「烈烈子明,乘時奮武。

志在取鱗,心期探虎。

智屈曹人,力擒關羽。

遂使孫吳,鼎分中土。

」[3]

毛澤東:呂蒙如不折節讀書,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當東吳統帥?我們解放軍許多將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讀《呂蒙傳》。

時人評價

呂蒙的軍事才能備受三國時人的認同。

陳壽在《三國志·周瑜魯肅呂蒙傳》末評曰:「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擒關羽,最其妙者。

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魯肅曾讚揚呂蒙勤學有進境:「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

」裴注引《江表傳》亦載魯肅語:「吾謂大弟(呂蒙)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孫權鼓勵呂蒙讀書,事後亦欣賞其成果,他曾說:「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

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當廬陵賊寇肆虐,諸將討伐不果時,孫權認為呂蒙有足夠的才能處理此事,因此他說:「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以表示他對呂蒙能力有充份信心。

孫權某次跟陸遜談論到周瑜、魯肅及呂蒙時,形容呂蒙:「子明(呂蒙字)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周瑜字),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

圖取關羽,勝於子敬(魯肅字)。

後世評價

後世文獻中,亦十分欣賞呂蒙能靠自身努力而在軍事上有所表現,與及他跟孫權所秉持的那份君臣情誼。

《晉書》載陸機語:「周瑜、陸公、魯肅、呂蒙之儔,入為腹心,出為股肱。

」[37]《晉書》載鄧騫向甘卓語:「武昌既定,據其軍實,鎮撫二州,施惠士卒,使還者如歸,此呂蒙所以克敵也。

」[38]《晉書》載張駿遣參軍曲護上疏時提到:「且韓信之舉,非舊名也;穰苴之信,非舊將也;呂蒙之進,非舊勛也;魏延之用,非舊德也。

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

」《晉書》載慕容廆致書陶侃時提到:「不知今之江表為賢俊匿智,藏其勇略邪?將呂蒙、凌統高蹤曠世哉?」

《舊唐書》載魏元忠語:「若陳湯、呂蒙、馬隆、孟觀,並出自貧賤,勛濟甚高,未聞其家代為將帥。

」[41]《宋史•列傳第九十三》論曰:「昔孫權勸呂蒙學,文武豈二致哉!」《宋史•陳亮傳》:「又二百餘年,遂為三國交據之地,諸葛亮由此起輔先主,荊楚之士從之如雲,而漢氏賴以復存於蜀;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陸抗、鄧艾、羊祜皆以其地顯名。

」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後集·卷四》有贊語頌呂蒙:「烈烈子明,乘時奮武。

志在取鱗,心期探虎。

智屈曹人,力擒關羽。

遂使孫吳,鼎分中土。

1958年9月,毛澤東到安徽視察工作,同張治中和羅瑞卿說:「呂蒙從小參軍,雖然驍勇有膽略,但沒有文化,當了帶兵官後稟報軍情時只能心記口述,很感不便。

孫權勸他讀書,他說軍務倥傯沒時間。

孫權便以自己為例,說明只要有決心,時間不是主要的問題。

呂蒙聽從了孫權的勸告,刻苦自學,數年之後,判若兩人。

後來,呂蒙當了東吳的統帥,打了許多勝仗,還使關羽敗走麥城。

我們現在的高級軍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以後才受到教育的,他們不可不看《呂蒙傳》。

關羽攻曹軍手上的樊城,呂蒙用計騙關羽把全軍開到前方,然後輕騎疾趨南郡(江陵),南郡太守麋芳投降。

關羽將士家眷留在南郡,呂蒙進城辦法很好,對他們不但不加損害,還特加照顧,對年老的慰問,對患有疾病的給醫藥,對饑寒的給衣服糧食,對關羽的財產絲毫不動。

對關羽派來的人很優待,使他和將士家屬相會,結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關羽的將士知道了,軍心渙散,士無鬥志,使得關羽不得不敗走麥城。

」毛澤東要求羅瑞卿和公安戰線上的幹部讀《呂蒙傳》說:「公安幹警應成為有文有武的人,才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要求。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澤東在關於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一次談話中說:「三國時吳國的張昭,是一個經學家,在吳國是一個讀書多、有學問的人,可是在曹操打到面前的時候,就動搖,就主和,周瑜讀書比他少,呂蒙是老粗,這些人就主戰。

魯肅是個讀書人,當時也主戰。

可見,光是從讀書不讀書、有沒有文化來判斷問題,是不行的。

」他又曾讚揚:「呂蒙如不折節讀書,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當東吳統帥?我們解放軍許多將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讀《呂蒙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吳四英傑簡介 歷史上的東吳四英傑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東吳四英傑簡介,歷史上的東吳...

呂蒙:我為什麼能把甘寧壓在下面······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蜀漢關羽守荊州是錯誤

荊州據後漢書地理志有七個郡。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魏蜀吳瓜分了荊州。曹魏占:南陽郡、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東吳占: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蜀漢占: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公元210年劉備向...

關羽為什麼必然失荊州,而且丟失了不止一次

人們熟知的「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北伐,與曹魏軍隊在樊城、襄陽一線激戰,不料東吳呂蒙「白衣渡江」率軍襲取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實際公元219年關羽所失的...

千年狐精呂子明!

呂蒙,字子明,東吳「四大才子」之一。之所以說此人是千年狐精,是因為他一生奸詐、狡猾、鬼精鬼精!捅死關羽還兵不血刃、大功告成卻無福無命。你十五六歲能幹什麼?讀初中、玩手機、打遊戲,小屁孩一個。人家...

三國周瑜傳、魯肅傳、呂蒙傳

周瑜傳,周瑜,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人。他的堂祖父周景、周景的兒子周忠,都做過漢朝的太尉。 周瑜的父親周異,當過洛陽縣令。周瑜身體修長健壯、相貌俊美。當初,孫堅舉義兵討伐董卓,將家眷遷置舒縣。孫堅的...

白衣呂蒙,魔幻而又傳奇的一生

呂蒙(179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三國志》: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蒙年十五六,竊隨當擊賊,當顧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