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諸葛亮智高一籌的人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很厲害,不過還有比諸葛亮更厲害的人。

他白手起家,草創天下,在軍閥混戰的時代,依靠關羽張飛三分天下有其一。

他胸懷若谷,知道賢人之後,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後委以重任,諸葛亮幫助他依靠孫權,火燒赤壁,讓曹操丟盔棄甲。

他知人善任,身邊聚集五虎上將,這些人出生入死,甘願追隨他南征北戰,鞠躬緊隨,死而後已。

他愛民如子,無論哪個地方,當地的老百姓無不對他敬若神明。

他是誰,他就是大漢皇叔,三國蜀漢的建立者,赫赫有名的漢昭烈帝。

或許你認為他才不高,智不廣。

文不成,武不就。

但他的的確確是個很厲害的人物,有時候比諸葛亮看得還遠。

這裡有幾個例子:


其一,登樓去梯,乃劉備之計。

當年公子劉琦害怕後母蔡氏加害,與劉備商議對策。

劉備是只老狐狸,明知道有出路,卻故意裝聾作啞,然後逼諸葛亮就範:次
日,玄德只推腹痛,乃浼孔明代往回拜劉琦。

孔明允諾,來至公子宅前下馬,入見公子。

公子邀入後堂。

茶罷,琦曰:「琦不見容於繼母,幸先生一言相救。

」孔明曰:「亮客寄於此,豈敢與人骨肉之事?倘有漏泄,為害不淺。

」說罷,起身告辭。

琦曰:「既承光顧,安敢慢別。

」乃挽留孔明入密室共飲。

飲酒之間,琦又曰:「繼母不見容,乞先生一言救我。

」孔明曰:「此非亮所敢謀也。

」言訖,又欲辭去。

琦曰:「先生不言則已,何便欲去?」孔明乃復坐。

琦曰:「琦有一古書,請先生一觀。

」乃引孔明登一小樓,孔明曰:「書在何處?」琦泣拜曰:「繼母不見容,琦命在旦夕,先生忍無一言相救乎?」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樓,只見樓梯已撤去。

琦告曰:「琦欲求教良策,先生恐有泄漏,不肯出言;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賜教矣。

」孔明曰:「疏不間親,亮何能為公子謀?琦曰:「先生終不幸教琦乎!琦命固不保矣,請即死於先生之前。

」乃掣劍欲自刎。

孔明止之曰:「已有良策。

」琦拜曰:「願即賜教。

」孔明曰:「公子豈不聞申生、重耳之事乎?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今黃祖新亡,江夏乏人守御,公子何不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則可以避禍矣。

」琦再拜謝教,乃命人取梯迭孔明下樓。


其二,識人獨到。

街亭之失,表面上是馬謖之罪,其實則是諸葛亮失察之罪。

劉備當年曾意味深長地說:馬謖之才,不可大用。

須臾,武士獻馬謖首級於階下。

孔明大哭不已。

蔣琬問曰:「今幼常得罪,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為馬謖而哭。

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今果應此言。

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


其三,能讓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玄德用盡帝王術。

劉備攻打東吳,遭遇滅頂之災。

奄奄一息之時,還是想著如何讓諸葛亮為劉氏盡心盡力。

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聖諭!」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先主又請孔明坐於榻上,喚魯王劉永、梁王劉理近前,分付曰:「爾等皆記朕言:朕亡之後,爾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

」言罷,遂命二王同拜孔明。

二王拜畢,孔明曰:「臣雖肝腦塗地,安能報知遇之恩也!」


劉備人中龍鳳,雖然出身寒微,卻是一代英才,能於亂世之中崛起,的確不同凡響。

諸葛亮雖是天下智謀之士,一樣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照應了那句古話:士為知己者死,可見比起諸葛亮,劉備一點也不遜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可思議的真相 諸葛亮也曾四次被騙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作者羅貫中通過對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巧擺八卦、智取成都、罵死王朗、木偶退兵等一系列「典型事跡」的濃墨重彩的描寫,把諸葛亮塑造成了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具有傳...

第九章 荊州亂局!

卻說孫權親自督帥眾三軍將士攻打夏口,黃祖眼看就要兵敗將亡了,黃祖這個人為什麼能活這麼久呢?就是因為黃祖在這個亂世里,雖然武藝不在一流,智謀不在一流。卻有自知之明!黃祖情知守把不住夏口,而夏口就...

神算子諸葛亮竟然被騙四次的真相是什麼?

周瑜被他戲弄於股掌之間,魯肅三番兩次的被他「忽悠」,司馬懿甚至被他嚇破了膽,好像天下人都被他算計了,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對手,難怪文學大師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他「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