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懸案: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真那麼鐵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於207年「三顧茅廬」,請出智者諸葛亮為其效力。
據史料記載,此二人一見如故,劉備曾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後人自然認為此君臣二人是「魚水」關係。
據《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劉備對於雄才大略的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軍政大事無不請他出謀劃策,劉備對其簡直就是言聽計從。
那麼,歷史上,此二人這種君臣相得、猶如魚水的關係果真如此嗎?
網絡配圖
「三顧茅廬」的故事在中國早已經是婦孺皆知,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君臣關係更是後來君臣效仿的楷模。
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他們之間的關係真的如《三國演義》中講述的魚水關係嗎?古今學者對這一現象產生了很大的疑問,根據各種史料進行了研究,並從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史料顯示,他們之間的關係未必如此。
第一,從三顧茅廬後到白帝城託孤前,諸葛亮與劉備之間的關係並非像《三國演義》中寫的那樣親密無間,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也並非是第一人。
因為在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只是讓諸葛亮守住荊州,以龐統、法正作為主要謀士,輔佐自己西取巴蜀,後來才調諸葛亮率兵入川。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第二,在奪取漢中的戰爭中,法正為謀士,諸葛亮卻只是留在後方做點兒後勤工作而已,在此戰役中,諸葛亮並沒有起到多大的參謀作用。
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的排名也在諸葛亮之前。
第三,眾所周知,劉備對二弟關羽是非常信任的,而且把鎮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他,但是最終卻導致了慘敗的局面。
如果劉備當時把關羽調入川中,而把諸葛亮和趙雲留在荊州的話,那可能又會是另一種結局了。
第四,當關羽失掉荊州後,劉備舉兵伐吳,也沒有把諸葛亮帶在身邊,而且劉備並沒有理會諸葛亮的意見。
蜀軍被火燒連營、一敗塗地之後,諸葛亮感嘆地說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從話語中足以見得劉備對法正才算稱得上是言聽計從,而諸葛亮則還是略遜一籌。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一些學者們認為是由兩點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為劉備和諸葛亮在戰略思想上經常會有分歧。
諸葛亮始終堅持自己在《隆中對》中的基本戰略方針:跨有荊、益兩州,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東結孫吳,北伐曹操,這樣才能興復漢室。
而且其中維護孫劉的聯盟,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但劉備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機會主義者,他缺乏一定的戰略思想,只想割據一方,能夠稱王稱帝足矣,對諸葛亮的聯吳想法不太重視,以致發生了夷陵之戰。
第二點便是劉備對諸葛亮不是很信任,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在吳國身居要職,並且作為吳國的使臣來討過荊州。
面對這種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劉備在任用人才時,也不會忽視掉的吧?
大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在其史學名著《讀通鑑論》中對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也有過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寫道,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漢的,一定要滅曹的。
不交結東吳則要受東吳的牽制難以興起北伐之師。
而先主的心志則與此不同了。
先主開始時想自強,後來則想自立為王,這種雄心不改,便與關羽合拍了。
所以他信任諸葛亮不如信任關羽,而且不如孫權之信任子瑜(諸葛瑾),懷疑諸葛亮與東吳的交誼太深,而且還懷疑他與子瑜相勾結……
而白帝託孤事件,劉備允諾諸葛亮可以取劉禪而代之,應該說也只能是一種無奈之舉罷了。
在劉備去世的前後階段,蜀中益州的土著和劉備所帶入蜀的荊、襄舊部間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後主劉禪又是平庸之主,很難處理好蜀國大臣之間的各種複雜關係,劉備最為信任的法正、龐統都已死,劉備所能夠依賴的人就只有諸葛亮一人了。
而且當時劉備白帝託孤的對象,並非只有諸葛亮一人,他還讓益州大族李嚴同受遺詔。
由此可見,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魚水關係,只是《三國演義》留給後人的一種表面印象罷了。
諸葛亮與郭嘉相比到底哪個更勝一籌?
郭嘉(170-207)字奉孝,漢族,潁川陽翟(今中國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謀士。他原先在實力較強的袁紹軍中出謀劃策,後來發現袁紹難成大業,遂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的諸葛亮為什麼在這幾個重要的時候不聽他的話?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法正為何到死都比不上諸葛亮?劉備其實並不是那麼看好諸葛亮
劉備能夠入蜀,主要原因是張松,法正等人的計謀,詐劉璋迎接劉備,劉璋派法正和孟達各領2千人馬去歡迎劉備,不過劉備心裡並不相信這些蜀人,於是奪了法正的兵馬全部交給孟達,受到關羽和諸葛亮的壓制,法正只...
被羅貫中欺騙了600年!諸葛亮和劉備之間矛盾重重
劉備曾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據《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劉備對於雄才大略的諸葛亮是十分尊敬,凡是軍政大事無不請他出謀劃策,對其言聽計從。小編卻要冒著被罵的風險說一句:非也,非也。
三國謀士智謀大比拼:郭嘉遠超諸葛亮?
內容提要: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劉備進川,把龐統、法正帶去當參謀,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等留守荊州。」(《三國志·諸葛亮傳》) 人們根據這個記載,多認為劉備和諸葛亮是魚水關係。郭嘉和諸葛亮...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並非如影視劇中親密無間
劉備於207年「三顧茅廬」,請出雄才大略的諸葛亮為其效力。據史料記載,此二人一見如故,劉備曾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後人自然認為此君臣二人是「魚水」關係。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他們之間...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真像歷史流傳中的那麼好嗎?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根據史料記載,兩人一見如故,劉備還說:「孤之有孔,猶魚之有水也。」後人也自然認為兩人關係如魚水般親密無間。尤其在《三國演義》中對劉備及其信任諸葛亮,諸葛亮為劉備...
劉備其實不信任諸葛亮兩件事看出端倪 諸葛亮鞠躬盡瘁為何不敢生出反叛之心
三國蜀琅邪陽都人,字孔明。東漢末避亂隆中,躬耕讀書,自比於管仲、樂毅,時有「臥龍」之稱。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劉備屯新野,三顧茅廬,亮陳據有荊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結好孫權、共抗曹操之策,出而為...
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關係真的像演義里說的那樣「猶魚之有水」嗎?
三顧茅廬之後,劉備和諸葛亮一見如故,劉備曾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後人自然認為此君臣二人是「魚水」關係。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對諸葛亮更是言聽計從,軍政大事無不請他出謀劃策。但在歷史上,...
三國時期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真是魚與水的關係嗎?
公元207年,劉備經過「三顧茅廬」,請出隱居在隆中諸葛亮為其效力。當時劉備很是感慨:「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後人憑此認為備與亮二人是「魚水」關係,但事實上二人的確並非如此,我們從當時的背景...
淡定,這裡是三國:劉備和諸葛亮關係真那麼鐵嗎?(圖)
劉備於公元207年「三顧茅廬」,請出智者諸葛亮為其效力。據史料記載,此二人一見如故,劉備曾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後人自然認為此君臣二人是「魚水」關係。據《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劉備對...
解密:劉備與諸葛亮之間不為人知的真實關係!
「三顧茅廬」的故事在中國早已經是婦孺皆知,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君臣關係更是後來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他們之間的關係真的如《三國演義》中講述的魚水關係嗎?古今學者對這一現象產生了很大的...
一看就懂的魏晉史: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真那麼鐵嗎?(圖)
劉備於207年「三顧茅廬」,請出智者諸葛亮為其效力。據史料記載,此二人一見如故,劉備曾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後人自然認為此君臣二人是「魚水」關係。據《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劉備對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