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孫權封東吳五虎上將,甘寧周泰無爭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替孫權封東吳五虎上將,甘寧周泰無爭議。

三國志載:黃龍元年春,公卿百官紛紛上書勸孫權正式稱帝。

孫權表面拒絕,內心猶豫。

他認為還沒等到合適的時候。

接著到了夏天四月份,在夏口和武昌都傳言出現了黃龍和鳳凰。

有人把這個消息報告孫權,公卿百官以為是吉兆,再次勸孫權,孫權也相信這個吉兆,於是在十三日那天,在南郊舉行了登基稱帝儀式。

當天全國大赦,改年號。

追尊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母親吳氏為武烈皇后,哥哥孫策為長沙桓王。

(有許多小夥伴對孫權的這個封號很不滿,覺得對孫策不公平。

)立孫登為皇太子。

將軍官員都有封賞,但是沒有封立五虎上將。

以上均為史實。

以下為小編替孫權操的心。

特替孫權冊封東吳五虎上將。

NO.1:甘寧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縣人。

年輕時身強力壯,喜好遊俠,整天帶著一幫兄弟危害鄉里,讓當地的官員十分頭疼。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二十年。

然後甘寧也許玩累了,就開始認真閱讀諸子百家的書籍,之後就停止了掠奪攻擊的生活。

先投靠劉表,不得重用,後到東吳,在周瑜和呂蒙的齊力推薦下,被孫權重用。

在赤壁之戰,甘寧跟隨周瑜在烏林打敗曹操,又到南郡進攻曹仁。

以後甘寧的戰績越來越突出,立下了許多重要功勞。

甘寧雖然性格粗魯兇猛,但為人豁達爽朗,雄韜偉略,輕視財物,敬重士官,善待勇士。

NO.2: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郡下蔡人,先是跟隨孫策,後來孫權因為喜歡周泰的為人,就從孫策那裡要來跟隨自己。

一次孫權駐紮在宣城,因為孫權的疏忽大意,沒有設置防禦工事,敵人忽然殺到。

孫權倉皇而逃,敵人尖刀已經刺中馬鞍,情況十分危急,只有周泰奮力殺地,捨命保護孫權,最後打退敵人,救了孫權一命。

以後,孫權重用周泰,周泰先後打敗過黃祖和曹休。

在黃龍二年去世。

NO.3:徐盛

徐盛(生卒年不詳),字文向,琅邪莒縣(今山東莒縣)人,早年徐盛抗擊黃祖,因功升為中郎將。

劉備伐吳時,徐盛跟隨陸遜攻下蜀軍多處屯營;曹休伐吳時,徐盛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以少抗多,成功防禦。

因前後戰功,徐盛先後升任建武將軍、安東將軍,任廬江太守。

後來,曹丕大舉攻吳,吳國依徐盛的建議在建業外圍築上圍牆,曹丕被迫退走。

黃武年間,徐盛病逝,被陳壽盛讚為「江表之虎臣」。

NO.4:潘璋

潘璋(?-234年),字文珪,東郡發乾(今山東冠縣東)人。

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潘璋年輕時家貧,跟隨孫權後得到其賞識,加上其作戰勇猛,不斷升遷,其一生為孫權東征西討,在合肥之戰、追擒關羽、夷陵之戰、江陵保衛戰中多次立下戰功。

但其為人奢侈貪財。

經常設立軍市,又劫殺將士以獲得財物,但孫權念其有功未予深究。

被陳壽盛讚為「江表之虎臣」。

NO.5:凌統,189年-237年,字公績,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凌操之子,少有盛名,為人有國士之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官至偏將軍。

被陳壽盛讚為「江表之虎臣」。

不幸因病去世時才29歲,孫權聽到消息後非常傷心。

看完這五虎上將,有的小夥伴可能很惱火,因為沒有黃蓋太史慈等。

是的,就是沒有,因為孫權稱帝的時候,他們已經死了。

一般皇帝登基,都是重封跟隨自己有戰功,還活著的大將。

比如劉備所封五虎上將,其中的黃蓋雖然第二年就死了,但是劉備冊封的時候,黃蓋還活著。

當然東吳名將眾多,此只一家之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江東支柱,十二虎臣

紀傳體史書中通常把地位和事跡接近的人安排在同一個傳記里,因而《三國志》中魏蜀的開國將領張樂於徐張和關張馬黃趙分別立為一傳,這便是五子和五虎的由來。相應地,吳書里也有開國將領的並傳,當中一共記載了...

歷史上英勇驍戰、功勳卓著的江東十二虎

三國時孫吳方面十二位將領的合稱,這十二人以英勇驍戰、功勳卓著而為人稱道,按照正史《三國志》為其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字承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