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劉備做過,趙光義也做過,評價卻截然不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北方後,率大軍南下,一路高歌猛進,勢不可擋,荊州刺史劉表之子劉琮畏懼曹操實力,率眾投降了曹操。
此時的劉備駐守新野小縣,眼看荊州被曹操占據,自身勢單力薄,諸葛亮便勸說劉備退往江夏,劉備回答,若退,需帶百姓前往。
諸葛亮聽了之後,無奈的搖了搖頭,只能應允。
隨後,新野的百姓們,扶老攜幼,離開了祖輩生活的家園,追隨劉皇叔一路敗退,前有大江,後有追兵,百姓死傷無數,最終只有一部分活著到了江夏。
以上就是三國演義中用大量筆墨描寫的劉備新野逃亡戰,這段故事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成了劉備仁義作風的典範,但也有人說,劉備此舉是居心不良,用百姓為自己做掩護。
究竟是什麼緣故,恐怕只有劉備自己知道了,我也難以評判,我這裡只說另外一個故事,和劉備的做法極為相似。
雍熙三年,宋太宗趙光義派遣二十萬大軍征遼,試圖一舉收復被遼國占據的幽雲十六州。
大軍共分三路,初始階段非常順利,楊業和潘美率領的西路軍已經拿下了雲、應、寰、朔四個州,眼看著勝利在望,但就在此時,本來擔當牽制遼軍任務的東路軍主帥曹彬,貪功冒進,被遼軍擊潰,致使另外兩路大軍陷入了被動,不得不撤回,否則便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各路兵馬緩緩撤退,東路中路已經安全撤回,只有西路軍由於已經收復了四個州,進度稍緩,但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可就在這時,趙光義給西路軍下達了一條軍令,西路軍撤退需把已收復的四州百姓一併帶會。
這一下,可要了西路軍的老命了,本來已經深入遼軍腹地,很難撤退,現在還要攜帶百姓,潘美楊業都很無奈,但是軍令如山,不得不從,只好一面派軍保護百姓,一面抵抗遼國追兵。
最終大軍和百姓全部順利退回,但是殿後的楊業將軍,由於勢單力薄,無人接應,最終兵敗受傷,被遼軍所擒。
楊業將軍視死如歸,不食敵粟,絕食三天而死。
趙光義命人遷回百姓的原因,這個在歷史上是沒有爭議的,一共有兩條,一是北伐失敗,二十萬大軍無功而返,他這個力主北伐的皇帝臉上無光,遷回四州百姓,讓趙光義多少有了些顏面。
二是,古代社會以農為主,百姓就是立國之本。
趙光義此舉和劉備的做法非常相似,但劉皇叔的仁義之名已經傳遍了天下,趙光義卻落下了一個不懂軍事,瞎指揮的罵名。
《宋》忠義楊家將 兵敗陳家谷 死因揭秘 下集(原創)
「皇帝的新衣」主編「無常」,在上一集《戰無不勝的楊家將 兵敗身亡的秘密》,介紹了宋朝皇帝趙光義北伐遼國,三路大軍有兩路都失敗了,東路軍最慘,10萬精銳被砍殺殆盡!砍殺東路軍的遼國軍隊迅速奔赴中路...
宋史筆談112:雍熙北伐尾聲,西路軍護民入關,楊家將陣亡陳家谷
本號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此為第112篇。中東路大軍已撤,北伐戰場上就只...
血戰陳家谷-是誰竟能俘獲無敵楊業
楊家將的故事流傳至今,天波府一門忠烈,抗擊契丹入侵,保家衛國,父子兄弟血灑疆場,老令公楊繼業兵敗兩狼山,蘇武廟前碰李陵碑而死,七郎八虎子孫世代為國盡忠。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中確實存在著楊家將,特別是...
也說攜民渡江,劉備赤壁之戰的首功之人
本文基於小說三國演義而非歷史。三國是一個能人輩出的時代,無數的英雄、梟雄、奸雄、武者、智者在這個大舞台上為了各自的目的而演出著不同的曲目,而無論怎麼評價,作為蜀漢開創者的劉備,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北漢降將為宋朝賣命,全家幾百口慘死,皇帝僅賜予四個大字
楊家將忠肝義膽與岳飛同為宋朝中流砥柱,下場卻都頗為悽慘。「一門忠烈」的老楊家的兒子各個英勇善戰。父親楊繼業原本是北漢的將軍,北漢被平定後歸降了大宋。
同是攜百姓逃亡,為什麼趙光義會遺臭萬年,而劉備卻得仁義之名?
建安十三年,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他通過安撫關中馬超,遣將領進軍許都以南,自任丞相等方式逐漸穩定北方局勢後,於同年秋天開始出兵南征。當時曹操率領三十萬大軍,號稱八十萬,南下攻打荊州。而荊州牧劉...
劉備和趙光義都做過同一件事,一個留下罵名 一個仁義遍天下
提到三國時期的劉備和宋朝時期的趙光義,大家都會認為這兩人風馬牛不相及根本不會有任何交集,實際上這二人曾經都做了一件事,但最後兩人卻留下了完全不同的評價。三國時期的劉備建立起來的蜀漢政權一直是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