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家子楊修影響曹植忠漢思想,參與立儲君奪權,曹操道:必殺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楊修,作為袁術的親外甥,作為兩大世家的連接點,則可以看作彼時天字第一號的世家子弟。
為什麼拋棄自己的政治立場,走到階級對立面的曹操利益集團,時厭倦了世家子弟的生活,還是不喜歡漢朝的統治?
如果時無心之舉,隨心所以,就是討厭漢朝,就是想走到他老子,他家族,他的小夥伴的對立面,也無可厚非。
作為天子第一號世家子弟,如果說是楊家教育出現問題,這種幾率是在太低。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楊修是主動有目的的加入到曹操的利益集團的?
那他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我認為世家都喜歡兩頭下注,最後不管那邊贏了,都能保住家族的興盛,這就是世家的生存之道,所謂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其次、還有一種可能,楊修時假投誠,時帶著任務來的。
這點從楊修參與到曹操集團內部的立儲之爭就可以看出。
曹植有一定的忠漢思想,楊修與曹植興趣相投,可以繼續影響他對漢朝的忠誠。
可以利用自己背後的龐大勢力幫助曹植贏得這次立儲。
這是曹操不想看到,也是曹操不選擇曹植的主要原因。
最後,對曹魏更可怕的甚至還不是這個。
但凡稍微有些政治想像力的話,就會知道楊彪楊修父子不僅代表的是兩大世家,更有「忠漢」士大夫集團的影子。
方北辰先生在《精彩三國》一書中曾推論說,在曹操眼中,楊修的任何表現,已不是偶發性的個人行為,而是清流士大夫集團對立情緒的反映,是一種帶有政治意圖的集團性行為,「其政治意圖至少有二:一是給眼下自己的施政製造種種不安定的因素,變相為漢室張目;二是想在自己的子嗣之間製造對立,以便在自己去世之後,分裂和瓦解曹魏的統治核心,為振興漢室做遠期的準備」。
曹操因為曹植「忠於」漢室而絕了他的儲君可能性,而曹植的「忠漢」思想從哪裡來呢?有沒有可能是受到楊修的影響?楊修其實是一個深入曹家內部,搞洗腦的潛伏者?
反過來說,這些都是事實,是楊修的陰謀,那麼對於曹魏集團來說,必然時滅頂之災。
所以曹操必殺曹植,他需要一個乾淨的政治環境。
魏蜀吳三國中為何魏國最先滅亡?曹操地下有知該埋怨誰?
做為三國裡面的老大哥,魏國實力最強,托曹操的福,曹丕繼位的時候整個天下的形勢基本上定下來了,魏國占據了幽州,青州,并州,冀州,兗州,徐州,豫州,涼州和雍州,就連揚州和荊州也和吳國共同擁有,雙方平...
歷史上楊修之死難道真的僅僅只是因為恃才傲物?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們,都會知道楊修這麼一號人,恃才傲物,喜歡賣弄小聰明,最終被曹操以「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下令斬首,真是可悲可嘆!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楊修真是就是因為恃才傲物被殺的嗎?
追隨曹操二十一年的荀彧,為何最後選擇和曹操分道揚鑣
荀彧,字文若,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早年被讚譽有「王佐之才」,二十九歲加盟曹操,輔佐21年,五十歲時,荀彧反對曹操進魏公、加九錫,最後鬱鬱而終。曹操是一代霸主,知人善任,志向遠大。為何跟...
可靠的曹丕和可愛的曹植 你是曹操你選誰
《軍師聯盟》中曹丕和曹植的奪嫡之爭進入白熱化,兩人都才華橫溢,都有能人相輔(暫且把楊修算作「能人」)。曹丕的優勢在於他是長子,名正言順;曹植的優勢是曹操向著他。我們都知道最後曹操是選擇了曹丕,很...
「唯才是舉」是曹操遭後世文人和統治者詆毀的根本原因
話說最不能得罪的便是文人士大夫們了,是黑是白是鹿是馬全憑他們一張嘴,文人士大夫的嘴和筆可以讓一個人流傳千古,也可以讓一個人遺臭萬年。更厲害的甚至可以通過一部書,一本小說,改變一個人在民眾中的地位...
三國中被低估的謀士,能與司馬懿相抗衡,結局卻很慘
自郭嘉死後,當年追隨曹操打天下的謀士大臣都已老了,於是開始為下一代儲備人才做準備。挖掘出了北方士族子弟中最出色的兩個人,楊修與司馬懿。當時曹操已稱魏王,世子的人選迫在眉睫,成年的公子中,只有曹丕...
你以為諸葛亮真的因忠於漢室而不投靠曹操嗎?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
一直以來,諸葛亮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就是為漢室復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形象。可是諸葛亮真的因為忠於漢室而不投靠曹操嗎?要是持有這樣的想法肯定大錯特錯!
曹操與袁紹之爭的背後,官渡之戰為何不可避免?
文/王凱迪各位看官在欣賞了中國版權力的遊戲《軍師聯盟》後,一定會對於和偉飾演的曹操與大黑牛版曹丕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勢力雄厚的曹家面前,前期的司馬家也像是一個仰人鼻息的奴僕,只能在曹操家族的參天大...
曹操為何要殺楊修?不是楊修之錯,只因楊修的父親太「彪悍」
(一)蹊蹺的問答公元219年,曹操以「泄露軍事機密,跟各部將軍串聯」為由殺了楊修。在殺死楊修後不久,曹操跟楊修的老爸楊彪相遇,曹操驚訝地問:「老兄弟,你可瘦了。」顯然曹操似乎很關心楊彪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