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國 剖析劉備的大偽似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劉備了,作為一個草根創業領袖,多次的起起落落,終究還能成就一番帝業,差點一統江山(如果夷陵之戰沒有失敗的話)。
確實他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真的很少,但是對於劉備的功過,人品,數千年來褒貶不一,有的人對劉備頂禮膜拜,而有的人對他憎惡有加,那麼小編眼中的劉備是怎麼樣的呢?
劉備是一個帶著複雜面孔的人,這和他在亂世中求存的毅力有很大的關係,他仁慈,兵戈所到之處沒有一處屠城,而且他善於教化,他懂得底層人民的疾苦,劉備到徐州上任一段時間,把政務治理的僅僅有條,當地鄉紳上萬民書要求曹操任劉備為徐州牧;劉備在荊州新野屯兵時最後被曹操追殺也不放棄老百姓,以至於兩個妻子都因此而死掉了;夷陵之戰是大到陸遜退無可退,守無可守的地步了才有了火燒聯營的悲劇,而在這期間劉備打下的州縣,他都在用心治理,教化於民。
在那樣的時代,即使是作秀,那也是很偉大的了,而這種對於百姓疾苦的同情他是出於真心的。
有人會說曹操為什麼會屠城呢?不是他喜歡殺戮,而是他經歷的一直都是官場,黑臉白臉見得太多了,他覺得適當的殺戮可以方便更好的治理,另外在他殺董卓失敗逃亡期間沒有人真正關心他,出於他對無知人民的憤怒,所以他也不留情,另外他還擔心別人刺殺他。
話說回來,那劉備算得上一個君子嗎?我覺得不算,他心機太深、他做作幅度太大、他欺騙的人太多,他就是大偽似真的那種梟雄。
八千里蜀道,那裡是他一個人的統治區域,所以大量的歷史也會被封鎖,被改寫。
劉備在世時,制蜀條例什麼的都是與法正來督辦的,那段時間法正的地位高過了諸葛亮,法正是蜀地威望很重的謀士,他做的事情就是穩固劉備在蜀中的仁義之君的形象。
而法正死後劉備身邊在也沒什麼可以值得信任的謀臣,這也是劉備急於稱帝的主要原因。
劉備一生終究還是非多餘是,所到之處,雞犬不寧。
天下大半的諸侯他都投靠過,而且事後還說盡這些諸侯的壞話。
他投靠陶謙的時候手上才2000多號人,而他投靠陶謙則陶謙亡,獨占徐州;投曹操則是參與衣帶詔,騙走兵符立馬反目為敵;投袁紹則是走投無路,最終袁紹也獲得了官渡慘敗的收場;投劉表則是打荊州主意,還好蔡瑁提前投降將了他一軍,不然荊州又被他騙了。
投孫權則東吳也受盡了劉備的欺凌,面對這種不平等的協議也沒有採取切實的行動,只是一直在默默忍受。
而後面表面上去幫劉璋,最後又把劉璋給滅了。
所以最後看來,與劉備交涉的人最終都是與虎謀皮,所以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也許是最好的例子吧。
不過在大局觀方面劉備還是剛正的,。
比喻劉備雖然和曹操不和,但是最後還是幫曹操解決了公然篡漢的袁術,慫恿曹操殺了善變的呂布。
而劉備做的最錯的兩件事,幾乎毀掉了他的所有。
第一,對關羽的死不負責;第二,稱帝。
先說第一點吧,有人說關羽的死是劉備故意放水,留在關羽身邊的人全是投敵的將領和見死不救的親戚,才導致了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而亡,而這個理由說的太過牽強了。
諸葛亮對關羽張飛都沒什麼好感,所以對於關羽的人生安全他也就漠不關心,他只能說不去害他,在合適的場合適當的維護他,但是如果刻意去留意關羽的動態那也是很困難的事情,大家都聽過「從前慢」,諸葛在漢中,關於在荊州,中間隔了八百里地。
加上他們先前聽到的是關羽水淹七軍的好消息,關羽攻打樊城,劉備從漢中打過來,這樣就能合兵一處,將南北徹底的分割開來,北伐大業隨時可成,所以劉備想關羽死,也不會現在讓他死。
他需要繼續的建功立業。
而劉備對關羽確實有猜忌之心,只是面和心不和。
畢竟關羽曾經放走了曹操,又水淹七軍,功高震主。
所以劉備對關羽始終有所顧忌,所以關羽失敗對於劉備內來說也是解決了一個心病,而如果沒有夷陵之戰的失敗,也許蜀國有可能一統天下。
劉備稱帝之後的野心也是很大,被功利沖昏了頭腦,所以失敗也來得很快。
他一直在隱忍,18路諸侯雖然只剩3位,但是只有袁術是他弄死的,而且是用曹操的兵弄死的,他自卑,他想要挽回之前的面子,畢竟所有的地盤都是諸葛策劃得到的,他缺少一場像樣的勝利,於是就有了夷陵之戰。
這就是他仁慈之外的貪婪。
劉備收復龐統那一幕說的是放他走,走的時候目送,派千軍萬馬看著他走,龐統一看就知道走不了,他和劉備沒有什麼交情,何至於這樣,如果不回去投靠他早就被安檢射殺了。
不能為他所用,必定為他的敵人,只能錯殺了。
還有對徐庶道德綁架只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一生的報復都淹沒在搖籃里了。
當然劉備在那樣的歷史環境下也會做些身不由己的事情,至於具體的歷史是怎麼樣的,誰知道呢?
就連諸葛亮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諸葛亮(公元181年)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宦家庭。諸葛亮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 ,父親諸葛珪娶章氏為妻,生有三男兩女。長子諸葛瑾,次子諸葛亮,幼子諸葛鈞。...
劉備奪取天下的道與術,走到哪裡都能影響大批人
在三國之主中,劉備與曹操、孫權的出身迥然不同。他起身微賤,沒有什麼憑藉,所謂的皇叔身份,很大程度來自《三國演義》作者的演繹。可是,他憑藉自己堅韌的意志,終藉亂世而成英雄……
劉備最依賴的大臣,官職比諸葛亮還高,卻內疚羞憤而亡
三國亂世,劉備無疑是值得人稱讚。從涿郡起兵開始,一直顛沛流離,屢戰屢敗,直到赤壁之戰依靠諸葛亮的才能,占據荊州,才慢慢的有了立身之地,隨後入川取得益州,拿下漢中後稱王,開創蜀漢政權的基業。在這個...
劉備究竟憑什麼建立帝業?不只靠文臣武將輔助,還有四點外部原因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章武元年(公元221年)5月15日,劉備於成都稱帝,定國號為漢(後世俗稱「蜀漢」),雄踞長江上游和西南地區,囊括如今雲南全省、川貴兩省大部和陝甘南部、廣西西北...
為什麼劉備要叫做諸侯收割機
劉備有一個外號叫諸侯收割機你知道是為什麼嗎—,早年投同學公孫瓚劉備起家的時候,他投靠的是他同學公孫瓚,公孫瓚讓他當別部司馬和袁紹打,幾年下來打了很多勝仗。後來曹操—,早年投同學公孫瓚劉備起家的時...
以一個刺客解決了北方兩大敵人,諸侯袁術和刺客張闓之間的聯繫
所謂亂世出人才,漢末亂世除了三大梟雄和各路諸侯之外,也出了很多的能人異士,這其中就包括了刺客這一行業,諸侯在出師有名,光明正大的到處攻伐之外,為了處理一些不能靠常規手段解決的事情時,一個刺客就能...
揭開草根男孩劉備追夢之謎 歷史上第一個靠仁德成就的帝王
劉備,字玄德,在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中,開始時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先後寄居公孫贊、曹操、袁紹、劉表等人之下,但他始終堅持仁政的思想,致使許多人被他的仁德所感化,為他竭盡所能地效忠效力,從而能成就...
《三國志》中的曹、劉
《三國演義》里,劉備仁厚,曹操奸詐。與歷史上的曹操、劉備,頗有出入。當然,這是羅貫中文學創作的自由,也無可厚非。但是,這樣臉譜化的人物塑造,實在難以道盡曾經叱吒風雲的兩位英雄。所以,我想根據《三...
劉備顛沛流離,四十七歲才謀得荊州,六十歲稱帝,我們慌什麼
劉備少年失父,與母親靠販草鞋織蘆席為生計。在他家庭院東南角的籬笆牆邊上,長有一棵桑樹,樹高五丈有餘,遠遠望去,枝繁葉茂形同車蓋,兒時與族中小孩們在樹下玩耍,曾逗趣說:「我長大了一定會乘坐這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