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孔明在輔佐劉備時百戰百勝,劉備去世後,孔明徵戰就不行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建安六年,曹操打算對袁紹動兵,於是他集中兵力,親自討伐並擊敗了依附袁紹的劉備。
無奈之下,戰敗的劉備只能跑到荊州依附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表。
當時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以上賓之禮對待劉備,所以劉備就留在了新野。
雖說劉備在新野是寄人籬下,但在荊州,劉備遇到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謀士,諸葛亮。
自諸葛亮同意輔佐劉備,從隆中出山開始,他和劉備的出征往往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博望坡之戰,新野之戰,諸葛亮展現出他謀劃與策略的能力。
後來劉備與孫權聯盟,諸葛亮出使東吳,與周瑜聯合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
赤壁之戰後,諸葛亮又幫助劉備穩穩的拿下荊州南部四郡,為劉備爭霸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入川之戰時,也是諸葛亮率領張飛和趙雲攻城略地,最終順利與劉備會師,完成對成都的合圍。
可以說,在劉備在世時,諸葛亮戰無不勝,戰功顯赫。
然而在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手握蜀漢政權後,他接連北伐都沒有什麼成效。
第一次北伐時就使得街亭失守,最後一次北伐也沒能有所建樹。
那為什麼在輔佐劉備時,諸葛亮能百戰百勝,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的征戰能力就不行了呢?
可以說,這是蜀漢國力逐漸衰弱造成的。
畢竟在樊城之戰後,荊州失守,關羽身死,夷陵之戰後,蜀漢更是元氣大傷,大批中青年將領喪命,蜀軍精銳也盡數戰死沙場。
在這樣的情況下,縱然是諸葛亮有莫大的能力,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將蜀漢的頹勢扭轉。
而戰爭拼到最後,往往就是國力的競爭,蜀漢日益疲敝,自然很難在大戰之中有所突破。
更為重要的是,在蜀漢逐漸恢復國力的過程中,曹魏陣營也在不斷的壯大自己的實力。
畢竟在樊城之戰時,孫權與曹操暗中結為同盟,最終導致蜀漢在荊州的領土盡數被東吳占領,這就讓曹魏在東邊的壓力大為減輕。
而心懷鬼胎的孫權一直打不下合肥,他的北伐自然也沒有什麼進展,因此曹魏的發展比蜀漢和東吳更快一些。
筆者認為,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征戰不利,並不是諸葛亮的能力變差了,而是兩國之間國力差距太大,諸葛亮即便再有天縱之才,也無法填補兩國國力的差距,這才導致了北伐最終的失利。
被傳唱千年的諸葛亮《隆中對》,竟一開始就出現誤區
關羽敗亡多被認為間接導致了諸葛北伐失敗,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隆中戰略的缺陷一直伴隨著蜀漢,蜀漢建國過程由隆中戰略主導,但最終證明了它的不足,蜀漢北伐則是另一個版本的隆中戰略,只不過後人受三國演義的...
蜀漢被嚴重神化了600多年,東吳才是與曹魏正面對抗的主力
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蜀漢政權被嚴重神化,在小說後半段利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諸葛亮、姜維與曹魏政權的戰鬥。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從夷陵之戰劉備大敗虧輸之後,蜀漢政權就已經喪失了與曹魏政權正面抗...
劉備為何不能統一天下?
三國演義中寫到水鏡先生司馬徽先劉備舉薦人才時說,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定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出山相助,為其規劃了統一天下的大策。赤壁之站,劉備取得荊州四郡,在孫吳不受重要的鳳雛龐統投靠劉備門下...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
三國的密碼,孫權劉備從未聯盟!司馬懿看透本質才滅吳國蜀國!
傳統觀點認為,孫劉聯合共同抗曹是三國時代最突出的政治特點。這種觀點其實太過籠統,從嚴格意義上講孫權和劉備之間從未真正結盟。從曹操征劉表飲馬長江到三國歸晉,在長達半個世紀時間裡,孫劉兩家之間爭鬥是...
此人不但助曹操滅袁紹擊敗關羽,還拉開蜀漢走向衰敗的序幕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集團連連向曹魏占領區進攻。春正月,定軍山一戰,殺曹魏西部總帥夏侯淵。至夏五月,曹操退軍,劉備占據漢中。接著,蜀漢孟達、劉封攻取上庸,曹魏上庸太守申耽投降劉備,至七月劉備稱...
蜀漢亡於諸葛亮?別鬧了!《隆中對》沒問題,只因後來突變太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直有一種說法是蜀漢是亡於諸葛亮之手,說孔明窮兵黷武勞而無功,致使蜀漢國力枯竭,終於被曹魏所滅。筆者一直對這種說法是嗤之以鼻的,我的觀點是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話,蜀漢應該滅亡...
曹操為何如此忌憚劉備卻無視孫權?2次差點被劉備集團打到許昌
曹操一生遭受危機不少,如官渡之戰、宛城之戰、赤壁之戰等,但是真正對曹操有致命危機的僅有三次,第一次是呂布和陳宮造成的,在曹操全力攻打徐州的時候,老家卻被呂布給抄了,之後曹操急速回軍,在老家和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