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今說:趣談從屬相看五代梁唐晉漢周的因果牛史兒(第47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語:有句話叫做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最能說明這句話真義的當屬五代十國時期位列中原應運而生的五個中原王朝了,他們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這五位是實實在在撐了五代十國半邊天的存在了。

今天咱們就來講講他們之間的那些因果牛史了。


後梁(907年~923年)第一代中原政權:

後梁開國皇帝朱溫出生在晚唐時期,屬相為猴,本是一平頭百姓,因自幼喜歡以英雄豪傑自居,總希望能做大事、成大事、建功業。

然而就像天命使然一樣,他先是遭遇使天下大亂的黃巢起義,自此便自願入伍當兵,剿滅黃巢之亂有功後又在豪傑割據的大動盪時代里崛起稱雄於中原之地,代大唐而建立後梁,這簡直像極了齊天大聖孫悟空敢於斗天庭、立名號的大聖事跡一樣如出一轍。

然則朱溫後來的命運就像孫猴子一樣始終逃不出如來佛的五指山。

其結果最後使得這位與孫猴子一般有過上打過天庭下鬧過地府經歷的五代梟雄朱溫所建立的後梁在公元923年被自己的死對頭後唐屬相為蛇的李存勖所滅。

這是不是一種上天有意而為的因果報應呢?

正因朱溫同樣和孫猴子一樣具有敢與天斗的做派、不計後果的風格原因所致,才導致了他建立的王朝被誅滅的結果,這或許就是後梁的因果牛史。


後唐(923年—936年)第二代中原政權:

後唐這個王朝歷來就和朱溫所建立的後梁王朝一直不對付,彼此間在朱溫在世之時兩國就時有爭端兼互有勝負。

直到朱溫去世後,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這位屬相為蛇且和蛇一樣擁有狡猾、善於攻心、和蛇一樣有著足夠耐心在獵物睏乏無力之時才予以致命一擊的後唐英主,卻也在自己用三矢雪恨的事跡得報大志、平定西蜀、將後唐帶入鼎盛以後便逐漸如蛇一樣進入了冬眠期,自此他的人生便再無目標,自己也在後來公元926年死於興教門之變。

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己父親的舊屬史上臭名昭著兼惡名昭彰的兒皇帝:石敬瑭借契丹之兵進取洛陽建立後晉。


後晉(936年—947年)第三代中原政權:

後晉這個開國皇帝石敬瑭屬相為鼠,正如老鼠的本性一樣生來的老鼠會打洞,總是能在一切事情中找到機會,可謂是無孔不入就這點而言實在符合他這位屬相為鼠的身份了。

而後來的事更是足以證明他還兼備了老鼠的劣根性:能活且活,苟延殘喘、加之老鼠總喜歡躲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不以真面目示人。

而再看石敬瑭先對契丹稱兒後又稱孫,簡直是典型的能活就行,苟存於世。

而他的後來在歷史上為上位而向契丹獻了煙雲十六州的革命事跡也同樣給了他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個五代史上最「光榮」的稱號。

而後來石敬瑭這位兒孫皇帝兼之的君王不僅丟了中華歷朝歷代皇帝們的臉面更是讓他在死後沒想到的是自己拿命贖回來的後晉政權下場同他一樣,真正實現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迅速瓦解。

取而代之的則是五代後漢建立者、石敬瑭曾經的手下得力幹將:劉知遠建立的。


後漢(947年—951年)第四代中原政權:

說到後漢劉知遠此人,屬相為兔,早年是後唐唐明宗手下的偏將。

直到後來在戰爭中救了石敬瑭的命,人生便如兔子一樣在得遇貴人後會便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自此劉知遠便被石敬瑭視為心腹一直到了石敬瑭去世後,這位擁有兔子屬相本命的人便開始如兔子性格那樣善打小算盤,且富有顛覆性戰術的「翻臉不開戰」之中,使得對手不知不覺走入自己的圈套。

可謂屬性兔子的人也算得上腹黑人才中的優秀代表了。


可是後漢建立後的天命也不怎麼樣,當自己把自己的貴人:後晉王朝給推翻了以後,自己的天命就失去了倚仗,自此命運又開始坎坷多波折(指代後漢時期的藩鎮割據);只存在短短4年便被自己的下屬郭威在公元951年所滅,取而代之建立了後周政權。

自此就能得出一個結論:屬相為兔子的人最好不要開罪於自己的貴人,要不最後很可能使自己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注意:本文的命理之說純屬是為了用另一種說法觀點來帶大家解讀歷史,正確了解歷史。

所以還請大家別太當真本文中提及的屬相理論)


後周(951年—960年)第五代中原政權:

說到後周的建立者郭威想必大家都是從其養子柴榮(郭威實際是柴榮的姑父)的事跡當中得知的,那麼這位屬相同為鼠的後周開國皇帝,是不是也會像後晉石敬瑭一樣是一位具有負能量的鼠目寸光的短淺之人呢?其實則不然,要說這位帶著正能量而來的屬相為鼠的開國皇帝在其登基之初就為自己王朝打下了堅持的革命本錢,他一方面生性節儉、虛心納諫、改政弊端另一方面則是給自己的王朝找了一位優秀的繼承者柴榮(先說下柴榮屬相為蛇,是和李存勖一樣非常有頭腦的皇帝,但是眼光卻比李存勖看的更遠)。

所以單從這兩方面而言,郭威實則是為了給自己養子柴榮能好好登基後發展國家做了一個提前的部署,就從這個角度去想的話實在是跟實驗室里的小白鼠一樣有著奉獻精神。

而郭威代表的小白鼠實則比石敬瑭代表的小黑鼠相比簡直是強上不只二、三線。

值得一贊!


結語:本文關於屬相與五代帝王的命運的故事講完了,如若您喜歡小編的原創文章歡迎加入評論、點讚、交流、關注或收藏訂閱!每日精彩原創文章與您同分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代十國歷代皇帝簡介

後梁太祖朱溫簡介 建立後梁,史上最流氓的皇帝朱溫(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溫,歸唐後賜名朱全忠,稱帝後又改名朱晃,原豐縣(第)一鄉艾村裡午溝集人。但這是一個籍貫尚存爭議的人物,現行史書中多...

五代興亡——期望理清五代交替脈絡

公元907年,在長時期的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中,曾經盛極一時的唐朝,終於為後梁政權所取代。從此,到960年宋朝建立的53年間,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政權,史稱後梁、後唐...

回眸歷史,帶你了解五代十國之五代風雲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後梁(907~923年),即朱梁...

「五代十國」到底是哪五代?哪十國?

公元907年至959年(共計53年),史稱「五代十國」。在這50餘年間,中原地區共有五個王朝前後交替,而南方地區則前後存在十餘個割據政權。接下來我們依照王朝更替順序來介紹「五代」:

五代:清一色的短命王朝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改國號為大梁,五代史由此為開端。五年後,朱溫被兒子朱友珪所殺,弒君者還沒坐暖皇帝寶座,便被弟弟朱友貞幹掉了。公元923年,李存勖稱帝,國號大唐,滅了後梁。後梁存國僅十七年...